歷史上1個省劃分為5個省,當時的清朝皇帝,為何要陝西省分家?

leona518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歷史上的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王朝,在這個王朝,我們由盛轉衰,從萬國來朝淪落到一個小小的島國都能欺負的地步,當時清朝的統治者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為我國面積最大的分區,西北地區也曾經是我國動盪最嚴重的地區,由於西北接壤境外,所以從漢朝開始,在西北這片土地上就一直戰火不斷,所有人都想牢牢把握住這塊寶地。

現在提起西北最容易讓人想起的應該就是陝西省了,陝西作為西北大省,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西周、秦、漢、唐等14個政權在陝西建都。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陝西為什麼在清朝會被劃分為“幾個省”(五這個數字並不正確)?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我國現在這種省級行政區制度的開端,在元朝共有十一個行省,其中就包括陝西行省和甘肅行省。陝西行省與現在區別不大,甘肅行省則包括了現在的寧夏和內蒙西部。


朱元璋稱帝后,為了抗擊蒙古設立了九邊,而甘肅地區就是抗戰的最前沿,為了方便統一管理,於是將甘肅陝西合併,因此在明朝的時候,陝西省是大明兩京十三省中面積最大的省份。

當時一個陝西省基本包含了如今的陝西甘肅寧夏等三個省。


一馬入門,門下有馬。滅明朝者必為一名字中帶馬字的人。“闖”王李自成佔領北京,走投無路的崇禎皇帝在太監王承恩伴隨下來到煤山(今景山公園),自縊於一棵大槐樹上。僅僅一個月後多爾袞率領滿洲八旗入關。

清軍入關後在當時的湖廣地區,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遭到了南明政權的強烈抵抗,南明政權固守湖南十餘年,才被清朝所鎮壓。剩餘的明朝散兵遊勇就不斷在各地進行遊擊戰,使得清朝統治者較為頭痛。

而陝西省作為西北大省,民風彪悍,李自成、張獻忠皆出自陝西,清王朝作為一個少數名族政權統治者廣袤的華夏大地,統治者必須吸取明朝教訓,不得不防,每做一個舉動都會仔細考量。

加上陝西地理位置的特殊,處於版圖邊緣,若是反叛清朝,隨時可以割地為王,徹徹底底脫離清朝的統治,而若是將其劃分為多個省,不僅可以省之間互相制約,而且若是一個省反叛,周圍省也能夠迅速做出反應。

而且當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遏制壓縮蒙古區域。

西北地區,向北可達漠南漠北蒙古,向西可直逼漠西蒙古,因為漠西蒙古佔據了西域以及整個青藏高原地區,所以陝西更像是插入漠西蒙古的一把利劍。

當分出來一個新的省份,意味著便要建立一支新的軍隊,來負責該省份的安防工作這就意味著在西北的實力就多一分,也就是對漠西蒙古的威懾就多一分。

但是由於擔心這些地域較大省份的管理者被人脅迫或搞獨立,致使整個行省被別人掌控,成為一方諸侯勢力,威脅到清朝的統治。所以當時康熙帝就將湖廣,陝西,江南這些面積較大的省進行拆分,湖廣行省被分成了湖南省和湖北省,江南行省被劃分成安徽省和江蘇省,而陝西行省當時被劃分為甘肅省和陝西省。

這種拆分也產生出了漢地十八省的概念。

題目中說一省分家、瘦身成五個省的事實並不存在,即便是拆分之前,它也只包含有後世的陝甘寧三個省級區域。或許題主是跟陝甘總督的管轄區域混為一談了,當年的陝甘總督的確代管過四川和山西,但那段時間並不長。


歷來現實


有人說把陝西一分為五,也有人說是把甘肅一分為五。其實我更傾向於後面一種說法,原因聽我慢慢道來。



陝西、甘肅合併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陝西和甘肅都是一個整體。但是要注意,這裡說的很長一段時間是指元明之前。而且當時的陝西和甘肅,和現在的地理範圍還不一樣。

甘肅和陝西合稱為雍州,最早出自在夏朝時期。後來漢武帝時期進行改革,把全國分成了13個州,其中就包括了雍州。此時的雍州包括了寧夏、陝西、甘肅、青海和西藏的部分地區。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全國各地群雄四起。經過多年的傾軋,最後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而當時的雍州歸屬於魏國管轄,但是馬超拜將封侯割據雍州。由於此地位置重要,而且面積也非常大,曹操不放心,就把他一分為二,出現了涼州(甘肅)和雍州(陝西)兩個州。

在之後的歷代王朝當中,兩個地區一直是分分合合。當然是有統治者的考慮,這裡就不再詳細敘述。而一直到元朝末年,兩個地區仍然處於分開的情況。

隨後明太祖朱元璋揭竿起義,統一全國之後由於此地是抗擊蒙古的前線,為了方便治理,又把兩個地區合為一個。


由於是作戰的前線,所以駐紮在此地的基本上都是軍隊,古稱為軍屯。也正是由於經濟不夠發達,造成此地民眾民不聊生。等到明朝末年多年積壓後,終於爆發了起義。

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為首的起義軍,攪得天下大亂,甚至直接葬送了明王朝。然而他們並沒有坐穩皇位,隨後八旗子弟趁虛而入,中原地區迎來新的王朝。

甘肅、陝西一分為二

雖然滿清八旗在中原確立了霸主的地位,但是南明政權仍然在西南地區苟延殘喘。終於經過10年的打壓,才徹底的將其變為過去式。

清朝剛進入中原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延續了明朝的諸多內容。而等到康熙時期,基本上天下大局已經定下來,就開始準備重新謀劃各地區發展。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劃分各地區的管轄範圍,江南地區拆分為安徽和甘肅,湖廣地區拆分為湖南和湖北,陝西地區拆分為陝西和甘肅。至此原先合併的情況,又重新分為兩個地區。

此時的陝西和現在的陝西差別不大,只是甘肅包括了寧夏和現在的青海和西藏部分地區。隨後把西安定為了陝西的省會,蘭州定為了甘肅的都城。



甘肅一分為四

清末民初天下再次大亂,各地軍閥四起。而在西北地區,以三馬為首的軍閥成為了此地的土皇帝。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儘管打著中央軍的旗號,但是實際上是一群土匪。

民國四年,有人提出了對於甘肅地區的治理工作。並且任命馬麟擔任青海鎮守使,馬麟和之前的西北三馬是親戚,也為他們後來佔據青海,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

從民國10年開始,位於甘肅地區的今寧夏、青海、西藏被分分合合,其中最積極的應該屬於馮玉祥。雖然他是一個軍人,但是卻有著商人的本質,可謂是無利不起早。

原來蔣介石在1928年召開會議,限制每個省最多隻能有三個師的兵力。而馮玉祥是想佔據西北這塊大肥肉,但是省份就這麼多,最後留的兵力肯定變少。

所以他就鼓吹把甘肅拆分,後來甘肅多了寧夏、青海和西藏,這一下子就可以多出來6個師的兵力。

截止到民國18年1月1日,重新劃定了寧夏、青海、甘肅三省的邊界線問題,而且多出了寧夏和青海兩個獨立省份。
至此陝甘一分為五結束。


史之策


自清朝建立以來,我國曾經有過兩次非常重要的省級劃分,一次是將原來的陝西劃分成陝西省和甘肅省,另一次是將平原劃分成為安徽省和江蘇省,而今天重點是說陝西省的區域調整。

西北地區既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分區,但曾經也是最動盪的地區。因為從我國古代起,它就與境外接壤,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片土地都戰火不斷,許多人都想將此地據為己有。而陝西作為西北地區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且曾經有14個政權在陝西建都城,自然是重中之重。

其實在我國清朝之前,陝西和甘肅是合為一體,但到了清朝統治中期,統治者便把二者分開,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兩個省份(地理範圍和如今有所區別)。但很多人對這片區域劃分有所誤解,事實上並不是將陝西一個省劃分成五個,而是將甘肅陝西一分為二,再將甘肅劃分為四個省。

關於為何將陝西分家,這裡面有很多原因

其一是避免地方統治範圍過大而威脅中央,即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當時的大禹劃分九州大地時,陝西,甘肅都一同被稱為雍州;到了漢朝,便又被改名為涼州;繼而到了東漢末年時期,曹操認為涼州的地盤實在是太大,這樣不利於自己統治,於是又將此地劃分為雍州和涼州。在此之後,二者分分合合好幾次。直到元朝時期,統治者建立行省制度,便把甘肅和陝西分離;明朝朱元璋又對各省的管轄區重新劃分,又再次合為一起變成陝西省,這種劃分一直延續到清朝統治。

清朝統治者為維護統治,便把一些領土較大的省份進行劃分。尤其強調西北地區,陝西人民自古就善戰好強,多次爆發過農民起義,的確讓清朝統治者很頭疼。經過十多年的反覆拉鋸,清朝的統治終於穩定下來,尤其是在康熙皇帝時期,在陝西設立布政使,右布政使負責管理陝西,左布政使則負責甘肅,最後逐漸將兩者設立為兩個省份;再加上陝西位於邊緣地帶位置特殊,若想叛亂,隨時可以割地為王,所以將此地劃分成為多個省,也是讓彼此之間相互制約。

其二是來遏制蒙古地區

當時漠西蒙古地區曾佔據整個青藏高原和西域,所以多多劃分幾個區域,也就意味著在西北的勢力就多一分,對蒙古的威脅也就多一分。

而至於將甘肅一分為四是由於當時整個甘肅地區都處於放養式狀態,甘肅離中原地區比較偏遠,再加上經濟困乏,很少有人願意來此地政治管理,所以在當時甚至連一個大將軍都可以隻手遮天,並且皇帝也很難知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當時西北地區地域面積廣大,經濟社會背景不同,少數民族種類眾多,想要達到同一管理實屬不易。

隨著清政府的滅亡,在上個世紀20年代末,便對此地進行多次劃分,這才形成我們現在的甘肅省,但同時它也失去了西北大省的稱號。


籬上青


提問“歷史上1個省劃分為5個省,當時的清朝皇帝,為何要陝西省分家?

  • 問題很明確,不談清以前情況,問題核心是為什麼分家,重點不是討論是由陝西分5家或者甘肅分5家。

  • 分家主要歷史節點

  • 1748年前設川陝總督,管轄四川、陝西、甘肅;

  • 1748年甘肅分置設甘肅總督,總督府蘭州;川陝總督轄四川、陝西,總督府漢中;

  • 1748年開始,甘肅總督開始籌備甘肅新疆省,西寧總理青海軍政,銀川按照副省級建設。

  • 1758年籌建甘肅新疆省迪化軍政中心,1773年甘肅新疆省軍政中心遷入迪化,1884年培養建成新疆行省,甘肅西部地區劃入新疆,省府迪化。

  • 1759年川陝分置,陝西劃歸甘肅總督管理改名為陝甘總督,甘肅總督府更名為陝甘總督府,駐地蘭州。

  • 到清末,西北建成甘肅、陝西、新疆三個行省,西寧總理青海軍政,銀川副省級軍政。

  • 民國時期,1929年建立青海行省,省府西寧,同年建立寧夏行省,省府銀川。

  • 建國初期,寧夏劃歸甘肅,1958年新建寧夏自治區,阿拉善左盟、額濟南旗由甘肅酒泉代管,1979年阿拉善左盟及額濟納旗由甘肅劃入內蒙古。

從歷史、地理看,西北戰略核心在甘肅。

  • 甘肅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是中華文明傳承區,是歷代王朝穩定、繁榮的基石,其政治、軍事、交通戰略意義極強。


  • 甘肅天水秦安大地灣遺址,自8000--5000年前連續3000多年仰韶文化傳承,是渭河文化之根。

  • 天水伏羲故里,女媧故里是中華文明重要支柱。


  • 發源於甘隴的周、秦、唐、大順等書寫歷史的同時,表明甘隴政治、軍事集團在打擊舊王朝的致命威脅和建立新秩序的歷史貢獻。

  • 周,發祥於甘慶陽地區,逐漸拓展到平涼、天水、寶雞。周自寶雞出兵伐殷商,商王朝滅亡。周建立了中國奴隸社會各項社會秩序,代表奴隸社會成熟。

  • 秦,發祥於甘天水、隴南地區,逐步壯大向東拓展,首先控制關中地區,後續滅東部各諸侯,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

  • 漢匈之戰,河西走廊之戰對後續戰役影響極大,可以說引導了後續力量對比和打通西域的多元文化交融。

  • 甘肅隴西李氏集團在歷史上多有建樹,隴西李唐集團不僅是隋王朝建國的肱骨,同時也是唐建國的主要力量。

  • 宋,同樣亡於西北。東北戰略多為擾亂,遼西走廊雙方很難形成優勢。北宋幽雲之戰可以消弱北宋,北宋滅亡主因是西北河湟之戰失敗。南宋,失去北方戰略要地,無力北顧,待北方強權建立,成秋風之勢。

  • 明,山海關鏖戰多年爭鬥雙方均無力取得優勢,致命打擊再次來與西北大順李自成集團。清入關是明殘部與清同盟對大順的打擊。


  • 元、清作為北方少數民族政權,起義來自南部,兩次均建都南京。

清,總結歷史,認為西北戰略核心在甘肅,政治、軍事、交通核心在河湟一帶,因此積極籌劃以蘭州為核心,西寧、銀川為兩翼,迪化為前鋒的戰略佈局。

  • 大區政治、軍事戰略核心對地區影響極大,落後、衰敗的區域核心必然讓先進、繁榮的文明所取代。

  • 甘肅的進與退,對西北影響是長久、重要的。

  • 甘肅中華文明傳承區及中華文明認知、歸屬性是西北穩定、繁榮的基石。

  • 蘭州--西寧--拉薩交流是吐蕃親近中華的基礎,蘭西在穩藏方面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交通等特殊功能。

  • 蘭州--張掖--額濟納--烏里雅蘇臺(近代蒙古政治中心)通道,是中華與蒙古重要的交通通道。

  • 蘭州--西寧(武威)-敦煌--新疆通道是中西交流的主通道。

  • 文明不進則退,要麼是中華文明向西拓展,要麼就是西方文明向東拓展,甘肅中華文明傳承區要麼向西傳播,要麼甘肅持續落後、衰敗,西方文明向東傳播。

  • 甘肅漢傳承文化在西北多民族中心的重要支撐

  • 甘肅漢文化在周邊藏蒙伊斯蘭文化包圍中被同化的情況

經營西北不論對內、對外政治意義均非常大,西北新建行省,強化統治是必然。

  • <strong>清,總結歷史認識到西北的重要性,確定甘肅及蘭州軍政中心地位。
  • 建國初期,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同樣確定了甘肅及蘭州軍政中心地位。
  • 持續落後、貧窮的甘肅及蘭州必然影響當地人口數量和文化信仰,當地民眾將逐漸失去文化自信,一部分人將遷移離開,留下的轉移信仰將成為可能,向周邊富裕、先進地區學習是必然。
  • 西北一帶一路節點城市情況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陝西省,作為我國曆史上曾經的最大省份,有著異常斑斕多彩的歷史。

從大禹時期的雍州,到漢朝的雍涼二州,再到唐朝時期的隴右關內兩道,元朝時期的陝西甘肅行省,明朝的陝西承宣布政使司,陝西和甘肅一直處於分分合合之中,並最終於明朝時期成為我國面積最大的省份,即陝西省。

但是到清朝時期,這個面積最大的省份卻開始不斷被拆分。

1662年,康熙皇帝將陝西行省中的安肅道、甘涼道、西寧道、蘭州道、寧夏道、平慶涇道及鞏秦階道分出設立甘肅行省;

陝西行省的分家一旦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

1884年左宗棠奏請設立新疆行省,將甘肅行省中的安西道和直隸州劃出去,在伊犁將軍的基礎上設立新疆行省;

民國時期的1828年,甘肅省內的西寧道分出,與青藏高原北部的青海29旗共同組成青海省;

同年,甘肅省內部的寧夏道分出,與內蒙古額濟納土爾扈特旗、阿拉善厄魯特旗組成寧夏省,成為“塞上四省”之一。

隨後,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五省因政策進行了一系列區劃調整,最終形成今日的“西北五省”形態。

雖然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合併,但自康熙年間再度進行了陝西省分家後,陝西就再也沒能回到“大一統”狀態,而之所以“越分越碎”,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預防軍閥割據

1928年青海省的設立,西北王馮玉祥之所以要設置青海省,就是為收復“青寧三馬”。設置青海省,一方面提高了三馬所在區域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通過設置青海省,對青寧三馬的勢力範圍進行了限定,達到了制約軍閥的目標。

而陝西分家的第一項作用,就是為了削弱地方割據勢力,從而達到加強統治的目的。

作為少數民族統治者,清朝皇帝對如何統治廣大漢人區域焦頭爛額,最後的解決方案就是“分省”,所以江南省分為江蘇和安徽,湖廣省分為湖南和湖北,而陝西省則分為甘肅和陝西。

通過減少省份面積,雖然減小了省份內部的差異,但起到了削弱各省實力的目標,雖然增加了行省班子,但降低了管理難度,鞏固了大一統局面。

2、抵禦外在威脅

雖然清朝在前期致力於解決蒙古問題,並與蒙古各部結成同盟關係,但蒙古各部並不全是心服口服,尤其是漠西蒙古。

在這樣的情況下,抵近漠西蒙古的陝西行省戰略地位就顯得舉足輕重。通過拆分陝西省,雖然各省實力被削弱,但行省數量得以增加。

在清朝大一統政權的結構中,每個行省都有著一定數量的軍事力量。在相同面積的區域內,行省數量越多,意味著軍事力量相對就越龐大,對於抵禦漠西蒙古進攻,保衛西北邊疆安寧都有著重要意義。

甚至到1884年設立新疆省,都是出於加強西北邊疆軍事力量,抵禦沙俄入侵的考慮。由此可見,將陝西分家有效地起到了增加西北防禦力量的目標。

3、協調民族矛盾

因為前出西北,所以陝西行省自古以來就是胡漢民族劇烈融合的區域。

在大一統王朝數千年的歷史中,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對於少數民族區域的“漢化”也在不斷推進,陝西省的分家,就是擴大“漢化”成果的重要步驟。

民國建立後,清朝時期的內蒙古被拆分為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特別區,並在1928年正式升格為行省,而與此同時,將甘肅省的寧夏府分出,和額濟納土爾扈特旗、阿拉善厄魯特旗共同組成漢省,與熱河察哈爾綏遠共同組成塞上四省,將漢化推向整個內蒙古高原。

在青海方向同樣如此,雖是為收服青寧三馬,但青海省作為漢省的設立,將漢人勢力伸向青藏高原內部,和西康省的“西進”一樣,都是漢人勢力向青藏高原進行漢化的重要步驟。

所以陝西省從清朝以來的分家,是中央政府加強大一統的必然結果。而因為民國時期的孱弱事實,分省加強統治更是勢在必行。

共和國成立後,在西北設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國力強大的自信體現,也是一如既往維護大一統局面的另一種最好說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西北地區的甘肅、陝西、寧夏在古時都是雍州,古九州雍州大禹時期便已經出現。西漢漢武帝時期,全國劃分為12州一部,雍州就是其中之一。雍州即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的一部分。東漢沿用了13州制度,曹魏政權將雍州一分為二,涼州開始出現,涼州一般指甘肅,雍州則代表陝西。

隨後的歲月裡,甘肅和陝西反覆合併分分合合,在戰亂割據時期,甘肅和陝西甚至曾經屬於不同的政權,例如北宋王朝和西夏政權。元朝統一天下之後,建立了行省制度元代甘肅行省和陝川行省是分離的。甘肅行省轄區就是今天的西北地區,陝川行省則是管理陝西和四川地區。公元1368年,朱元璋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在西北設立九邊對抗蒙古南下,甘肅地區就是抗擊蒙古騎兵的最前線,為方便統一之後,甘肅與陝西再次合併。明朝陝西省區域十分遼闊,相當於現在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4省區大部與新疆一部。

1644年李自成佔領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殉國,隨後吳三桂引導著滿洲八旗入關。李自成兵敗後準備撤回陝西,依靠西北地區東山再起。清廷高層對這一情況十分擔心,當時清朝的統治很不穩定,準備將那些行政區過大的省份進行重新劃分,不過由於南方的戰事還沒有結束,南明擁立政權仍在西南地區苦苦支撐,清廷也無力立刻就執行這一措施。到了康熙二年,這個時候南方的局勢已經基本穩定。清廷方面正是把陝西和甘肅分家,陝西省出現了兩個布政使,也就是陝西左布政使和右布政使。右布政使負責管理陝西,左布政使負責管理甘肅。這就是兩省的雛形,陝西左布政使治所在西安,而右布政使的治所起初在鞏昌,後來變化了好幾次,最後才定在了蘭州。彼時的甘肅和現在還不一樣,清朝甘肅省比現在甘肅大得多。當時甘肅轄區遼闊,包括現在的甘肅、寧夏,青海東部和新疆的東部。今天青海省省會西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屬於甘肅管轄的。一直到近代時期陝甘總督是西北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而民國時期軍閥混戰不斷。西北軍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以後,被安置到了西北地區,而西北地區除了他以外,還有別的許多軍閥比如回教三馬,為了利於統治管理,甘肅地區被再次分家。1928年也就是北伐結束甘肅地區分家,寧夏省和青海省正式出現。


佈雷桑秀策醬


誠邀,如題,滿清統治者把陝西一分為四定有其原由,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分家之前的陝西行省有多大。

紅圈部分就是明朝陝西行省轄地

大家都知道清軍入關的時候制度並不是很完善,為了穩定的統治全國,清朝統治者保留了很多的明朝舊制,包括行省制度,所以清初的陝西行省轄地與明朝時期陝西的轄地是相同的。

大家可以從地圖上直接看,陝西行省的地盤包括了今天的陝西,青海,甘肅,寧夏四省大部,地盤可謂是大得離譜,幾乎是整個中原漢地的四分之一。這麼大的地盤極不方便管理,於是乾隆帝最終把陝西分成了陝西和甘肅兩個行省,後來又逐漸演化出了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四省,這也就是陝西一分為四說法的來源。

為何要重點提到“陝西佔了漢地的四分之一”呢?

這又涉及到了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清朝統治者的極度“居安思危”

滿清入關

清朝八旗十幾萬人就打下了這麼大的天下,回憶起來,想想都像做夢!正因為如此,清朝皇帝一直覺得“總有刁民想害朕”,事實也是如此,滿清入關以來,中原漢人的反抗或多或少從未間斷,前有天地會,後有義和團,滿族就幾百萬人,哪裡受得了數億漢人的反撲,於是滿清皇帝把地盤較大較富裕的省份通通一分為二,以削弱漢人(或者造反的滿人)割據一方對抗朝廷的可能性,以前的江南省分家也是這個原因。

天地會

清末義和團

綜上,我們自然而然的得出一個結論:清朝皇帝要陝西省分家的原因很簡單,是為了維護滿清在全國的統治。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省”最早出現外元朝,當時叫“行省”,陝西和四川當時在一起叫“秦蜀行省”,後來四川分出去,成四川行省,留下來的就是陝西行省。

明朝時期,從陝西省分出甘肅省,後來又合併。到了清朝時期,甘肅省在此從陝西省裡面分了出來。清末時期從隸屬甘肅省的伊犁將軍府分出來設立新疆省,巡撫由甘肅巡撫兼任。

民國時期,馮玉祥從甘肅省又分出寧夏,青海二省。至此從最早的秦蜀行省一下子分出,四川,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寧夏6個省來。因後五省都是聰陝西省分出來,所以才有“西北五省,陝西為首”的說法!


睜眼看西安


我是陝西人,對於自己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研究,而陝西與甘肅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兩省分分合合多次,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使得清廷最終選擇將兩地分開呢?

陝西甘肅本一家

陝西地區原本叫做雍州,雍州這個名稱是當年大禹劃分九州時所用,而當時的雍州包括了陝西和甘肅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寧夏、青海和新疆部分地區。

(三國時期的雍州地圖)


漢武帝時期,天下被劃分為13州,而雍州就是其中之一,東漢建立以後,沿用了13州的制度,可是到了三國曹魏時期,陝西和甘肅被分開了。

西北地區原本作為馬超的根據地,而現在又成為曹魏抵抗蜀漢政權的前線,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減小邊境壓力,涼州隨之出現。而這裡的涼州基本上就是甘肅,雍州也基本就是陝西,這次的分家也就是陝西和甘肅的第一次分離。

(三國時期的涼州地圖)


分分合合

陝西甘肅經過了第一次分離以後,在以後的歲月裡又分分合合幾次,唐朝時期甘肅的管轄區域遠遠大於陝西,所以甘肅成為了隴右道,整個新疆也其管理之中,而陝西屬於直轄區,也就成為了關內道。可是到了宋朝,蘭州成為了宋夏征戰的前線,甘肅中西部屬於西夏,於是陝西與甘肅就成為了對立關係,當然這其中的戰亂之苦,也只有當地百姓可以體會。
(唐朝時期隴右道東部地圖)


(唐朝時期隴右道西部(安西都護府))

元朝一統後,建立行省制度,初期甘肅與陝西再次合併,可是到了後期,朝廷為了穩定西北地區,又將兩地分開,而甘肅行省的管轄區也就現在的西北地區,陝川行省也就現在的陝西四川等地。
(元朝行政區劃圖)


合而再分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以後,便和元朝皇帝展開了一系列的較量,而甘肅與遼東作為雙方主要戰場,尤其是甘肅地區更是重中之重。為了方便與蒙古騎兵長期作戰,朱元璋將甘肅與陝西再次合併,並統一歸屬陝西管理。
(明朝行政區劃圖)


清朝康熙二年,清廷將陝西與甘肅再次分離,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統治並不穩定。西北地區曾經爆發兩次農民起義,其中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西北人,正是由於這種顧慮,所以清政府決定將其一分為二,用來鞏固自身的統治。

當然分離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起初清政府劃分了陝西左右布政使,左布政使治所在西安,右布政使治所在鞏昌,後來經過幾次變化,最終在乾隆年間被定為蘭州。可是當時的甘肅省包括了現在的甘肅,寧夏,青海東部和新疆東部。

(清朝時期的陝西劃分圖)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近代,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以後,被安置到了西北地區,但西北地區還有其他軍閥。同樣的為了自身利益,馮玉祥把甘肅地區再次分家,到了1928年,也就是北伐基本結束以後,甘肅開始了第二次分家,寧夏省和青海省也正式出現。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大部分地區雖已解放,但國民經濟建設尚未走上正軌,故省級行政基本沿襲舊中國的劃分,1950年時全國設有52個省級行政區。新中國開始發展以後,國家對省級行政區開始了調整,其中1954年、1959年、1969年、1988年、1996年五個年頭變化較大,時至今日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這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4個直轄市。可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陝西與甘肅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合併,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


古今注


額,不要放屁,陝甘為一省說的是隴東和隴東南地區,而青海和寧夏,58年全國大分省,寧夏沒有首府分的是甘肅的銀川,青海沒有首府分的是甘肅的西寧。再像清朝的左宗棠抬棺收復新疆,剛開始的名字也叫“甘肅新疆省”,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陝西甘肅省。陝西簡稱是陝,得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是河南省吆); 甘肅簡稱隴,得名於唐隴右道。

甘肅陝西只有明朝布政使司短暫合併,其餘各朝均二省分治。再說你們陝西一直喜歡說唐朝,多看看什麼叫關內道、隴右道、山南道、原州道。

不意淫有利於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