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專業課你知道怎麼複習了嗎

4月中旬,你開始複習了嗎?

聽說你的專業課有點難度,大題錯一點就扣十幾分,學校也不敢總是出原題,即便出了原題你也找不到資料。

那怎麼複習專業課?

考研專業課你知道怎麼複習了嗎


01

有同學反映,自己看專業課的時候,覺得滿篇都是重點,想要開始背誦或者抓重點都無從下手。

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專業課的複習中,往往會涉及很多本教材,有的甚至高達數十本。

因此,誰也不可能將這些參考書目全部背到滾瓜爛熟去,時間上更不允許。

在這種覺得滿篇都是重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做筆記,搭建知識框架,進而精簡內容,找出重點,減少記憶負擔。

但是這份筆記得做的精妙,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有的小夥伴認為做筆記就是抄書,專業課複習記筆記千萬不可以抄書。

抄書式的筆記只能在短時間內讓你對所學知識有個大概的印象,但是會大大弱化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不僅耽誤看書進度,更讓人無法形成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

02

至於如何做筆記,建議大家按照以下方法:

先把筆記做薄,加深知識框架的理解;

在做薄的基礎上,下一步你需要將必要的簡短說明,補充到每一個識記點的後面,把筆記做精,進行背誦;

最後再給做精的筆記附加一點厚重感。

具體的做法讓我們慢慢道來:

首先,我們需要將教材讀薄。

專業課的書相對來說比公共課更深奧一些,講的內容也不是一目瞭然的知識。

所以建議大家先從目錄宏觀把握整本書的大致內容,把書大致通讀一遍,至少大概知道書講了什麼。

通過通讀、精讀所有書目後,按照學科特點和自己的認知水平將各個知識模塊組合起來,構建一個知識網絡體系。

將重要的識記點力爭壓縮在20頁紙之內,做出一本最薄的筆記。

如此,說明你對要考察的知識點已經有了初步的掌握。

比如你是教育學,教育學的參考書就有7本.

首先讀完書,然後對著大綱和書就把幾本書按科目總結框架,五個四五百頁的科目分別整理了五頁薄筆記,就是學科的框架圖,看起來一目瞭然,知道這個科目具體講了什麼。

其次,就是把薄筆記做精。

這是把書讀薄之後再讀厚的過程.就是通過通過一些參考資料和再次讀書,把你的框架完善,把對應的知識點進行補充

這一步驟,你會進一步理順自己對專業課所涉及到的備考知識的掌握,提高你對專業課的領悟能力,從而能夠拓寬自己的思路。

對考研專業課知識點網絡有一個進一步的深入把握。

同時,將讀薄階段留下的疑問進行解答,形成個人性的專業課知識背誦體系。這樣一來,你的記憶負擔會減輕很多。

對著框架完善知識點的時候,發現這也是一個記憶過程,而且手寫的過程真的比純背誦效果好太多了啊。

最後一步,就是在讀薄再讀厚之後,你還需要進一步加厚筆記本的重量。

要知道,我們要參加的研究生考生不像一次期末大考,更不是簡簡單單隻考查一個名詞解釋那麼簡單,它需要的是擁有個人見解性的較為開放式答案。

這樣的考題顯然只通過複習指定參考書目是完全不夠的.

你需要利用其他途徑,如專業的期刊雜誌,同類源的參照書目對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加固、加厚,讓你的知識點充斥著一種貫通學科、並有自我見解的深度答案。

在最後複習階段,主要參考了專業的熱點問題以及一些著名期刊的文章,最後在答題的時候思路自然開闊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