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你知道怎么复习了吗

4月中旬,你开始复习了吗?

听说你的专业课有点难度,大题错一点就扣十几分,学校也不敢总是出原题,即便出了原题你也找不到资料。

那怎么复习专业课?

考研专业课你知道怎么复习了吗


01

有同学反映,自己看专业课的时候,觉得满篇都是重点,想要开始背诵或者抓重点都无从下手。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专业课的复习中,往往会涉及很多本教材,有的甚至高达数十本。

因此,谁也不可能将这些参考书目全部背到滚瓜烂熟去,时间上更不允许。

在这种觉得满篇都是重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做笔记,搭建知识框架,进而精简内容,找出重点,减少记忆负担。

但是这份笔记得做的精妙,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有的小伙伴认为做笔记就是抄书,专业课复习记笔记千万不可以抄书。

抄书式的笔记只能在短时间内让你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印象,但是会大大弱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仅耽误看书进度,更让人无法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02

至于如何做笔记,建议大家按照以下方法:

先把笔记做薄,加深知识框架的理解;

在做薄的基础上,下一步你需要将必要的简短说明,补充到每一个识记点的后面,把笔记做精,进行背诵;

最后再给做精的笔记附加一点厚重感。

具体的做法让我们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需要将教材读薄。

专业课的书相对来说比公共课更深奥一些,讲的内容也不是一目了然的知识。

所以建议大家先从目录宏观把握整本书的大致内容,把书大致通读一遍,至少大概知道书讲了什么。

通过通读、精读所有书目后,按照学科特点和自己的认知水平将各个知识模块组合起来,构建一个知识网络体系。

将重要的识记点力争压缩在20页纸之内,做出一本最薄的笔记。

如此,说明你对要考察的知识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

比如你是教育学,教育学的参考书就有7本.

首先读完书,然后对着大纲和书就把几本书按科目总结框架,五个四五百页的科目分别整理了五页薄笔记,就是学科的框架图,看起来一目了然,知道这个科目具体讲了什么。

其次,就是把薄笔记做精。

这是把书读薄之后再读厚的过程.就是通过通过一些参考资料和再次读书,把你的框架完善,把对应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这一步骤,你会进一步理顺自己对专业课所涉及到的备考知识的掌握,提高你对专业课的领悟能力,从而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

对考研专业课知识点网络有一个进一步的深入把握。

同时,将读薄阶段留下的疑问进行解答,形成个人性的专业课知识背诵体系。这样一来,你的记忆负担会减轻很多。

对着框架完善知识点的时候,发现这也是一个记忆过程,而且手写的过程真的比纯背诵效果好太多了啊。

最后一步,就是在读薄再读厚之后,你还需要进一步加厚笔记本的重量。

要知道,我们要参加的研究生考生不像一次期末大考,更不是简简单单只考查一个名词解释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拥有个人见解性的较为开放式答案。

这样的考题显然只通过复习指定参考书目是完全不够的.

你需要利用其他途径,如专业的期刊杂志,同类源的参照书目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加固、加厚,让你的知识点充斥着一种贯通学科、并有自我见解的深度答案。

在最后复习阶段,主要参考了专业的热点问题以及一些著名期刊的文章,最后在答题的时候思路自然开阔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