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的“孪生兄弟”,中国有一款地雷曾让越军吃尽苦头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真假难辨的“孪生兄弟”,中国有一款地雷曾让越军吃尽苦头

图注:我国研制的PPM-2防步兵诡计地雷,一箱装20枚,上方两个圆环状物品为配套开启工具


在我军列装的地雷家族中,有一种叫“仿PPM-2”的防步兵地雷,它的名字与其它地雷的命名截然不同,但它却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汗马功劳,让越军吃尽苦头。那么,仿PPM-2防步兵地雷到底是种什么地雷呢?我军为什么要仿制这种地雷呢?列装后为什么没有正式命名呢?其实,每种装备的研制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历史渊源

从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敌我双方在中越边境前沿阵地都布设了大量地雷,参战双方对地雷都是“恨得发疯、怕的要死”,但在山岳丛林作战中地雷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当时我军使用最多是72式防步兵地雷,该雷采用塑料雷壳、机械引信,全重125克,主装药48克梯恩梯,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防水防潮、不易发现、便于大面积快速布设等优点,对于迟滞敌军行动发挥了重大作用。

越军也急需一种能够大面积布设的小型非金属地雷,但由于越南工业基础比较差,于是就在华约体制下,采购了前苏联兵工厂研发的一种名叫“PPM-2”的防步兵地雷,该雷还装备了许多亚非国家。PPM-2防步兵地雷体积和重量比我军的72式防步兵地雷略大,但性能相仿,外形为扁圆型,也采用塑料雷壳,直径124.5毫米,高62毫米,全重371克,主装药110克梯恩梯,成为八十年代越军在我国边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地雷。

当时为避免踩雷,参战官兵都习惯踩着前面的脚印前进,但我军官兵发现,有时前面踩过了不炸,后面踩上就炸了,有的踩几次才炸,这让前线官兵摸不透这种地雷的“脾气”,苦不堪言,对我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真假难辨的“孪生兄弟”,中国有一款地雷曾让越军吃尽苦头

图注:越军采用的PPM-2地雷,曾让我军苦不堪言

工作原理

情况很快反映到军方高层,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震上将立即指示组织总部和军区相关工程兵科研人员专程赴前线调研。

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我军研究人员终于揭开了其中的猫腻,原来是地雷的核心部件——压电引信在作怪。

压电引信就是利用压电晶体受挤压产生电能,引起电雷管起爆的引信。这种引信的特点就是瞬发性高,起爆时间约为10~20微秒,比机械引信要大一两个数量级,与40毫米RPG火箭筒破甲弹引信原理相同,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引信。但是由于当年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压电晶体质量不过关,起爆效果难以保证,就像简易打火机,有时需要按压几次才能打着,因此就出现了踩几次才会爆炸的地雷。

进行仿制

原沈阳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在搞清PPM-2地雷原理后,根据战时需要,立即提出了仿制和升级PPM-2地雷的研制方案。

为了保密和节省时间,没有走正常的立项程序,军方直接下达了生产任务,同年就实现了两种地雷的生产,特别是升级产品PPM-2防步兵诡计地雷的研发,将压电引信改为机电微动触发诡计引信,只要雷体倾斜45°,地雷就会引爆,具有反翻动、反拆卸的功能,可以有效杀伤触雷或排雷之敌。这种诡计雷外表与普通压电引信地雷一样,只是保险针拉环不同,压电引信地雷为圆形,诡计雷为三角形,保险针抽出进入战斗状态后真假难辨。

真假难辨的“孪生兄弟”,中国有一款地雷曾让越军吃尽苦头

图注:我国研制的PPM-2防步兵诡计地雷,左侧的三角形是保险拉环,拔掉三角形保险销,用卡尺工具旋转至


常言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孪生兄弟”混合使用,越军误认为是自己布设的地雷,一碰就炸,造成了很大的杀伤效果和心理压力,还把它当成产品质量问题向厂家投诉。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两款地雷一直没有“名分”,成为我军地雷家族中的“另类”。

结语

虽然PPM-2防步兵诡计地雷没有正式“名分”,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觑,后来,它还援助到柬埔寨,在抵抗越南入侵柬埔寨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受到西哈努克亲王的高度评价。同时,这款地雷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更多精彩,请关注兵工科技微信公众号(微信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