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生力量與外生力量“共振” 浪潮要做好人工智能計算領導者

2017年,浪潮HPC事業部的員工收到了一則更換公司名片的通知:HPC事業部改名為AI&HPC事業部,印有舊名稱的名片都需要做出調整。儘管只是一個小小的改動,卻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標誌著浪潮已經吹響了全面進軍人工智能的號角。

在此之前的2016年,谷歌阿爾法圍棋剛剛戰勝了人類的圍棋世界冠軍,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關注還聚焦在人機技能的比拼上,遠沒有升級到產業高度。浪潮在這樣一個前景未明的時刻在業界率先重倉人工智能,多少有些激進。

兩年之後的今天再回頭看浪潮當初的這一決定時,甚至讓人懷疑浪潮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事實上,在浪潮正式將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確定為公司未來戰略重點之時,從技術到產品、從營銷到應用,公司全員上下都已經“動起來”了。

經過兩年多的“內生”發展,浪潮已經成為業界人工智能計算的領導者;同時,浪潮也在全力打造智慧計算的生態系統,構建“外生”力量。而4月16日召開的以“智慧凝聚”為主題的IPF2019浪潮雲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也標誌著浪潮正在加速推進內生力量與外生力量的共振,在做強做大人工智能產業的同時,加速產業中人工智能的應用落地。

內生力量全面爆發 浪潮致力輸出人工智能全棧能力

在智慧計算時代,計算力就是生產力,如今這一態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所說,人工智能正在驅動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這一顛覆性技術依賴強大的計算力支撐,人工智能計算作為一種當下及未來的主要計算形態,正在成為智慧未來的核心動力。


內生力量與外生力量“共振”  浪潮要做好人工智能計算領導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

不久前,IDC和浪潮聯合研究發佈的《2018-2019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也印證了王恩東的這一觀點: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投資規模約25億美元,其中70%以上為以計算力為核心的基礎架構硬件市場投資;到2022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投資規模將超過百億美元,其中人工智能基礎架構硬件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人民幣。

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基礎架構硬件市場無疑給浪潮帶來了巨大信心,在去年的IPF上,浪潮高調宣佈了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到2022年,實現服務器全球第一。當時,這一宣言在業界也引發了不小的震動和爭議,因此一年之後的今天,浪潮在服務器市場的具體表現讓人非常期待。

在此次IPF2019上,浪潮秀出了過去一年的成績單:2018年,浪潮服務器年度出貨量、銷售額已經進入全球前三,成為中國第一;在整個服務器領域,浪潮更是做到了全球增速第一,是全球平均增長的2.5倍。目前,浪潮已經是中國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礎架構方案供應商,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50%以上。可以說,浪潮已經成為人工智能計算領域名副其實的領導者。

此消彼長之間,浪潮服務器正在迅速拉近與第一、第二名的距離,在衝擊全球第一的目標上又向前邁出了大大一步。對此,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表示,這一增長不僅源於浪潮抓住了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智慧計算機遇,站對了產業的主航道;也源於浪潮業務的全球化。據瞭解,2018年浪潮海外業務同比增長350%,覆蓋了120個國家和地區。


內生力量與外生力量“共振”  浪潮要做好人工智能計算領導者

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

在此基礎上,浪潮在IPF2019上再次發力,重磅發佈了浪潮元腦。彭震表示,浪潮元腦是浪潮人工智能全棧能力的載體與具象,其中不僅包含浪潮全球領先的場景化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多樣化的深度學習框架與工具,還包括最新研發的人工智能PaaS平臺和AutoML Suite等“有形”產品,同時也凝聚了浪潮多年積累的人工智能算法優化、系統優化服務等“無形”能力。“有形”產品和“無形”能力的融合,浪潮已經展現出人工智能全棧能力。

全棧≠全乾 浪潮將打造百花齊放的人工智能生態

如今,浪潮已經提供了中國50%以上的人工智能計算產品,基於自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產品、模式上探索和實踐,浪潮對於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也有了自己的深刻理解。在浪潮看來,融合、開放與敏捷將是人工智能計算最重要的三大發展趨勢,它們將對圍繞人工智能計算構建而成的整個AI產業生態體系,提出新的變化和要求。

對於浪潮而言,輸出人工智能全棧能力並不意味著什麼都做。

未來,浪潮依然會專注於計算的主航道,致力於自身產品和技術平臺的打造,通過與生態夥伴的合作,共同滿足不同應用場景對於人工智能的需求。

以IPF大會上發佈的全新雲海平臺為例,這一平臺包含雲海IOP(In-Cloud Open Platform)和雲海OS兩大產品系列,通過對雲計算基礎設施和大數據開發環境的融合,可以為客戶提供雲+大數據的IaaS+PaaS完整解決方案。全新雲海平臺不僅支持Power+x86的混合異構部署和管理,還可實現靈活的混合雲部署,這無疑進一步增強了浪潮人工智能全棧服務能力。

人工智能的不斷落地僅有堅實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顯然還不夠,如何構建面向不同行業應用的解決方案才是關鍵所在。為此,在2018年,浪潮就啟動了代號為T的人工智能生態發展計劃,在這個計劃中,除了軟硬件平臺創新、框架優化等技術層面的內容外,還包括應用使能、人才培養等一系列落地保障措施。

在一系列生態發展舉措的推動下,浪潮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截止到2018年底,浪潮共有合作伙伴9000多家,其中人工智能百強超過80家與浪潮建立了合作關係。不僅如此,浪潮已經與夥伴開發聯合解決方案400多個,其中人工智能聯合方案20多個,由此產生的銷售額已經超過200億。

2019年,浪潮為了進一步打造開放融合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將集中打造三個“場”——生態孵化場、生態試驗場和生態放大場。浪潮希望通過建立人工智能的生態試驗場,開展人工智能應用方案的開發和驗證工作,進而幫助ISV孵化人工智能業務;不僅如此,浪潮還將通過自身的營銷網絡幫助人工智能公司強化營銷和客戶服務能力,並將人工智能成功項目進行全國性複製,迅速擴大其應用規模。


內生力量與外生力量“共振”  浪潮要做好人工智能計算領導者

從人工智能產業化到產業人工智能化 浪潮要做好賦能者

三年前圍棋領域的“人機大戰”就像是引爆新一輪人工智能熱潮的“蝴蝶效應”,在這種“蝴蝶效應”下,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可謂史無前例,短短三年間人工智能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包括硬件、框架、應用等都增長迅速。

來自IDC的數據對這一熱潮有一個更為精確的描述:僅2018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基礎架構市場的銷售額就達5.43億美元,出貨量23535臺,分別同比增長176%和129%。這同時也進一步印證了上文中所說到的“計算力就是生產力”。

不僅如此,除了互聯網行業外,包括金融、電信、政府等在內的傳統行業客戶也貢獻巨大,這也透露出一個明顯的信號,人工智能基礎架構市場的增長動力正在快速向傳統市場轉移。如果說互聯網行業所帶動的市場增長是用於推動人工智能的產業化,那麼傳統行業所帶動的市場增長則表明產業的人工智能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

相比較而言,人工智能產業自身的規模顯然沒有產業人工智能大,也難怪IDC、埃森哲等調研機構都認為,

傳統行業是人工智能產業更大的發展空間,是“冰山的水下部分”。尤其在2019年以來,產業人工智能化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紅利。

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智能+”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同時,報告特別強調了“智能+”對於產業尤其是製造業的升級賦能作用,意在強化技術創新能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煥發經濟新動能。這對於包括浪潮在內的人工智能生態成員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想通了這一點,也便理解了浪潮為何構建在今年的IPF上發佈浪潮元腦、打造元腦生態背後的深意。在浪潮的謀劃中,內生力量是在不斷夯實人工智能計算平臺,外生力量則是為了持續擴展人工智能應用生態,在兩者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人工智能產業,進而為更多行業擁抱“智能+”賦能,實現產業的人工智能化。

為此,在浪潮的2019人工智能產業生態計劃中,將聚焦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識別、量化交易等四個基礎應用場景,發展100家以上的合作伙伴,開發100個以上的聯合解決方案,幫助400家以上的傳統ISV建立人工智能技術能力,並覆蓋金融、企業、通信、教育等8個主流行業。

結束語:人工智能歷經六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在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之後,如今已經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數據爆炸式增長的背後,算力也在同步快速提升,算法在數據和算力的支撐下不斷完善。身處這個最好的時代,已經在雲服務器和人工智能服務器領域位居世界第一的浪潮,正在聚焦“雲、大數據、人工智能”三個最典型的智慧計算應用場景,致力於為人工智能提供最基礎的計算平臺支撐。相信通過在技術、產品、模式和生態方面的持續創新,浪潮也將不斷擴大自身的領先優勢,繼續引領智慧計算產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