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民士气第三章第三节:一次类似拿破仑伐俄的远征打掉罗马士气

公元353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经过激烈内战后再次统一罗马。此时中国在经过了西晋短时间统一后,已经进入五胡乱华十九国时期(从公元304年到公元439年)。

内战过后的罗马西部满目疮痍,莱茵河与多瑙河以北的日耳曼阿拉曼尼人趁机越过边境入侵高卢地区,北部地区一片混乱。为了应付危局,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立堂弟尤里安为副帝,责成其守卫莱茵河防线,自己则负责多瑙河防线以及对波斯的战争。

尤里安在高卢地区取得了几场重大胜利,特别是公元357年的斯特拉斯堡会战,尤里安依靠精锐军团步兵和伊朗式重甲骑兵击溃七名日耳曼国王的联军,于是莱茵河疆界得以恢复。由于尤里安在军中的声望剧增,被士兵们拥立为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不承认尤里安的皇帝身份,在东部组织大军西进讨伐叛逆,但他于公元361年末病死于途中。尤里安未经剧战就成为帝国唯一的统治者。“叛教者”尤里安成为最后一位统治整个罗马帝国的异教皇帝。正是这位皇帝终结了罗马军队旺盛的士气。

公元363年,尤里安率大军东征,向波斯人复仇(具体恩怨放到第四章中讲述),罗马军队一路攻城拔寨,大败波斯军团,进抵波斯帝国首都。然而此时罗马军团的士气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得不决定撤退。撤军过程中,罗马军团遭到波斯军队不断袭击,损失惨重,尤里安本人也受伤死亡。继位的罗马皇帝约维安只得与波斯人议和,割让东部领土。


论国民士气第三章第三节:一次类似拿破仑伐俄的远征打掉罗马士气

尤里安东征大军直抵波斯帝国首都城下



此次东征被称为晚期罗马帝国最大的军事灾难之一,它与公元378年的亚得里亚堡战役及公元394年的弗里吉杜斯河战役,成为罗马帝国丧失军事优势的三大败点。

尤里安东征极大削弱了罗马的野战军力,罗马帝国被迫答应波斯萨珊帝国的全部条件,包括放弃米底五省、另外再放弃三座城市、十五座堡垒、放弃对亚美尼亚的保护。

我们把公元363年尤里安东征视为罗马人士气衰退的标志性年份。此次东征和一千多年后,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东征俄罗斯有许多相似之处。尤里安集中帝国大部分精锐部队的这次东征,在抵达波斯帝国首都泰西封时达到了进攻的极限。这和拿破仑集中帝国七十余万精锐,一路打到俄罗斯首都之一莫斯科后达到了进攻的极限一样。

稍微不同的是,尤里安大军在波斯帝国都城泰西封外决定撤退,而拿破仑大军是在不战夺取莫斯科后,军队自动溃退。

溃退路上的遭遇则相当一致,尤里安和拿破仑的精锐,都遭到了对方一路追击、截击,损失殆尽。

罗马帝国随后遭遇的亚得里亚堡战役和弗里吉杜斯河战役,也如同法兰西帝国随后遭遇的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战役一般,英雄末路再无回天之力。

从公元前201年罗马打败迦太基帝国开始对外扩张到公元363年,罗马人士气的爆发和旺盛经历了漫长的五百六十四年,比东方华夏民族(从公元前359年商鞅变法到公元107年东汉政府再次下令撤销西域都护府)的四百六十六年足足长了九十八年。

罗马人昂扬的士气持续如此长时间,实令人震撼。

罗马帝国的余音

尤里安东征三十二年后,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永久性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公元402年,西哥特统帅阿拉里克指挥对意大利半岛的侵略行动。西罗马帝国最有影响力的统帅斯提里克击退了西哥特人,但后者于第二年返回。在古罗马帝国的腹地,两位日耳曼统帅交战,其麾下多为日耳曼士兵。罗马人自己的权力尽失。

公元408年,西哥特部落酋长阿拉力克统领本族人及东哥特部落族人西攻,围罗马城,西罗马帝国乞和,献赎金一百斤黄金,三千斤胡椒,阿拉力克始退。第二年,汪达尔部落侵入西罗马帝国西班牙境。

公元410年,西罗马帝国为救内难,撤出驻不列颠军团,盎格鲁部落及撒克逊部落乘虚侵入不列颠,建七小国。

公元412年,西哥特部由意大利西进,越过阿尔卑斯山,抵达高卢南部(今法国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

公元439年,东方五胡乱华十九国最后一国北凉亡,五胡乱华十九国时代终。同年,先后入侵西罗马帝国巴尔干境、西班牙境的汪达尔部落酋长格撒立克,自西班牙渡海,攻入北非,占领西罗马帝国所属迦太基故地,建汪达尔王国。

公元455年,汪达尔人进攻罗马。他们在两周之内洗劫了罗马城,劫掠了几乎所有可以带走的东西。这一次,西罗马帝国彻底崩塌,仅剩意大利半岛及高卢、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尚处于皇帝控制之下。

最终,在公元476年,意大利半岛上的日耳曼军队宣布一位日耳曼首领奥多亚克成为他们的国王。罗马帝国亡。

不幸的是,在罗马帝国最衰弱的这段时间里,它除了备受日耳曼蛮族打击,还遭到了一个凶残暴戾的游牧民族蹂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有一位鼎鼎大名的王,他名叫阿提拉。下一节,我们将讲一下挥舞着“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的事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