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王的競賽——劉邦和項羽的爭鬥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岱年曾說:“劉邦善於觀天下大勢,是政治家;項羽善於攻城掠地,是軍事家。在將兵打仗方面,劉邦不如項羽;在將將用人方面,項羽不如劉邦。”

稱王的競賽——劉邦和項羽的爭鬥

反秦武裝力量最強的有兩支部隊,一是首舉義旗的陳勝領導的農民武裝,二是響應陳勝而發動楚人起事的項梁領導的武裝。而陳勝、項梁都以失敗告終,最後由項羽繼承項梁事業並領導原楚兵,農民武裝則大多歸劉邦領導。

項羽戰河北,劉邦戰河南,終於推翻暴秦,接著便是兩人爭天下。本來項羽比劉邦強大得多,可是為什麼劉邦最終取勝,並開創了西漢王朝呢?

鴻門宴上,項羽為何不殺劉邦

公元前206年,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有一場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項羽及劉邦。此次宴會對於秦末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產生了重要影響,被認為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使劉邦成功建立漢朝。既然是這麼重要的一場宴會,而且項羽本可以藉此而一舉消滅劉邦,可為什麼反而最後讓劉邦逃脫了,以致留下無窮後患呢?

對於歷史遺留的這個問題,有人說項羽當時被幾杯酒灌糊塗了,也有人說是劉邦的馬屁把項羽拍懵了,還有人說是劉邦的手下樊噲的彪悍形象將項羽震懾住了,其實,這些說法都只是人們寄情於景的幻想罷了。

事實上,項羽剛開始打算進攻劉邦,實則是當時佔據關中的劉邦犯了眾怒,導致諸侯聯軍同心協力要消滅劉邦。但是好在劉邦身邊還有個精明的項伯,項伯早在劉邦大營的時候就交代:“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意在讓劉邦將關中拱手相讓,而劉邦也聽從了項伯的計劃,於是戰略上有了大的轉變。

劉邦戰略的重大轉變,也導致一觸即發的戰爭失去了導火線。對於當肘的各方諸侯來說,此時可以和平分享勝利果實,自然不願意再動刀動槍。而且,此時的劉邦並不對各方諸侯構成任何威脅,並不需要費力去消滅這個項羽的潛在隱患。相反,對諸侯來說,保住劉邦牽制項羽過於膨脹的勢力才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形勢的轉變,使得四十萬諸侯聯軍不但不會再消滅劉邦,反而傾向保住劉邦。

項羽面對這樣的局勢轉變,不僅要考慮楚軍內部項伯一派的意見,也要考慮聯盟內部諸侯們的意見,更要考慮當時的大環境——在秦人的國土上無盟軍支持、內部也不同心協力的情況進攻劉邦的風險。

學者周騁認為:“剿滅劉邦已不再是項羽的當務之急……若殺了劉邦,其部眾群龍無首,竟爾屈服,關中固然不會亂。一旦劉部不肯就範,以武力相抗,則局面不易收拾。大亂一起,無論是滅秦宗室還是總攬天下之權,都將成為泡影。這種風險,項羽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嘗試。因此,由當時形勢看,項羽再進攻劉邦的確不合適宜,因此他在一次又一次的猶豫中放過了劉邦。”

劉邦為何勝項羽

劉邦乃一介老農出身,卻能傲立於亂世,誅暴秦、抗強敵、定天下,創立了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統一王朝,這人的確不簡單。尤其是在最為激烈的競爭對手項羽面前,他卻能以“三不如”的以弱制勝的方法擊敗項羽,實在不可小覷。究竟這其中的奧妙在哪裡呢?

項羽出身貴族,乃將門之後,是楚將項燕之孫。他不僅武勇出眾,而且還實現了以五諸侯滅暴秦的壯舉,威震海內,是秦朝末期著名的軍事家,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豪傑。而劉邦則出生在一個世代都為平民的普通家庭,毫無任何背景而言。從身世上對比,“含著金子”出生的項羽可謂完全勝出。

從性格志向和抱負上看,項羽剛滅秦時,想採用分封制,大封十八路諸侯,從這裡可以看出,他想效仿齊桓公和晉文公,採取分封制,稱霸一方,成就霸業。因此,只要對他臣服,他就會允許其他的政治軍事勢力存在,這也就是項羽在剛滅秦後放過劉邦的根本原因。從某些方面來看,項羽在心理上還是胸懷慈唸的。而且從前面提到的鴻門宴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項羽還比較優柔寡斷。

然而從楚漢之爭直到劉邦登基稱帝所做出來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可以看出,劉邦一開始就是想效仿秦始皇,君臨天下。因此,在對待同一崗位的競爭對手時,他比較心狠手辣,尤其是在鴻溝議和這件事上,他當即毀約並宣佈對項羽趕盡殺絕,從中可以看出他的信念之堅定。

從用兵來看,劉邦的個人軍事才能不強,但是卻非常謙虛愛才。例如有一次,韓信問劉邦:“將軍之勇孰於項王乎?”劉邦沉默良久,答曰:“不如也。”身為一名領袖人物,敢於當面對部下承認自己的不足,可以說是需要勇氣的,也許正是因為劉邦本身看到自己身上的弊端,為此他才能惜才、愛才並且重才,才得以招攬到眾多賢士與軍事人才。

另外,劉邦最大的優勢還在於比項羽要更懂得識人用人。試想劉邦如果不是藉助張良的謀略、蕭何的治理、韓信的武功、陳平的口才,他能與霸王項羽一比高下嗎?

其實,就個體而言,劉邦無論文武都不及項羽強大,但劉邦有了團隊的協助,就比項羽強大多了,這就是團隊的力量。一個人能力再強、本事再大,其力量都是有限的,只有調動團隊每一個人的積極性,發揮團隊中每一個人的作用,才能所向披靡、無往不勝。所以,項羽吃虧就吃虧在他僅靠匹夫之勇,沒有建立起一個人才得其所用的團隊。

項羽——失敗的英雄

稱王的競賽——劉邦和項羽的爭鬥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當這悲壯、哀婉的歌聲融入垓下四面八方嗚嗚的楚歌聲中時,一代梟雄項羽在此時把人生悲劇演繹到了高潮!

魯迅曾說:“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麼,為什麼司馬遷在評價項羽時字裡行間對項羽充滿惋惜之情?項羽又為何被其稱為失敗的“英雄”?

第一,項羽是自創新世界的第一人,這就是項羽的歷史價值。項羽在鉅鹿消滅了秦軍主力後,才號為霸王,位雖不終,然而代秦而號令天下整整五年。儘管當初是劉邦先入的咸陽,可是如果沒有項羽首先擊垮秦軍的主力,'劉邦想入咸陽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劉邦能夠建立漢朝,也是項羽做了他的基石。

第二,司馬遷心懷理想,卻身受腐刑,這本身就是一個悲劇。因而司馬遷對悲劇人物的命運始終懷有惋惜和同情。在史記的論述中,司馬遷往往是直接評述,理智分析較多,而人物傳記則在敘事中寓於情感和評價。在司馬遷看來,項羽英雄勇武之時,是人的主體意識表現最明顯的時候,也是充分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的時候,李清照的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也是從這個角度理解項羽英勇無畏的價值的。

第三,項羽在自刎時“寶馬贈亭長,頭顱送故人”,一直被傳為佳話。中國歷史上,歷來是成王敗寇,沒有人承認失敗的人是英雄,但是唯獨承認項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所以,項羽是個很有魅力的人。

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項羽與劉邦之爭的結果,雖然是劉邦奪得天下,一統江山,項羽四面楚歌、拔劍自刎、血染烏江,可後者卻依舊是人人賞識的大英雄,是一個有血有肉、具有大丈夫氣概的活生生的男子漢。

霸王別姬

稱王的競賽——劉邦和項羽的爭鬥

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戰爭。最後項羽在烏江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項羽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最後項羽自刎身亡。

《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均記載了“霸王別姬”的故事,但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會至唐時尚有“項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戰,四面楚歌聲中,飲劍楚帳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