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中國最難懂的小說《褐色鳥群》

引言:格非先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當代作家,他既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又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在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兩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如今說起格非的作品,大多數人想到的應該是“江南三部曲”。“江南三部曲”敘事時間漫長,三代人的故事描述出了從民國到當代近百年的歷史圖景,若隱若現的烏托邦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依託,這無疑是格非小說成就的一座高峰。但我今天想談的卻是他早期的一部作品——《褐色鳥群》(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今日頭條海量小說全場免費)。

一文讀懂中國最難懂的小說《褐色鳥群》

人面桃花

一、《褐色鳥群》採用迷宮敘述,實驗色彩極為濃重

一說到《褐色鳥群》,很多讀者心中應該會浮現諸如“難懂”、“深奧”或是“莫名其妙”之類的詞語。作為一部先鋒作品,《褐色鳥群》採用了博爾赫斯式的迷宮敘述,實驗色彩非常濃重,甚至在先鋒作品中也顯得太先鋒。我們可以將格非的處女座《追憶烏攸先生》歸結為歷史寓言,將《迷舟》理解成一種宿命傳奇,卻很難用一言以蔽之的方式描述《褐色鳥群》。他似乎是一個小說創作者對過往的回憶,又似乎僅僅是一個創作文本的過程……

一文讀懂中國最難懂的小說《褐色鳥群》

博爾赫斯

主人公蟄居在一個叫做“水邊”的地方,通過褐色鳥群的飛過隱約猜測時序的嬗遞。這是怎樣一種狀態呢?“無法分辨季節的變化”、“流星做勻速四周運動”和“鳥群會把時間帶走”,諸如此類的描寫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非理性的世界。就像魯迅的《狂人日記》中狂人擔心狗和人都要謀害他一樣,當我們發現小說人物感知的世界出了問題之時,下意識想到的肯定是這個人出了問題。但是魯迅《狂人日記》中的狂人之狂是為了揭示出“吃人的的社會”,而《褐色鳥群》中矛盾及非理性的敘述卻難找到具體所指。

很多的讀者之所以覺得《褐色鳥群》難懂,無非是難以理解它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文學作品一定要有其意義所指,一定要表達一些確切的東西,這似乎是大家的共識。但是一部小說能否僅僅是為了形式而存在呢?或者說一部小說是通過形式而非內容來表達?

一文讀懂中國最難懂的小說《褐色鳥群》

二、《褐色鳥群》的敘事結構

作者格非曾介紹說《褐色鳥群》的核心結構得益於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朋友去買火柴,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火柴盒,售貨員吃驚地說,你有火柴為什麼還要買?那朋友打開火柴盒,從裡面拿出五分錢付給售貨員。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小說結構,從火柴開始,到火柴結束。但是前後的火柴盒又有些不同,一個裝著五分錢,另一個裝著火柴。更有趣的是,裝在火柴盒裡的那五分錢,可以換來另一盒火柴。

一文讀懂中國最難懂的小說《褐色鳥群》

這是一個盒子裡套著盒子的故事,一環扣一環,最終回到原點。我們很容易想到另一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在《褐色鳥群》中,棋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故事始終是一個圓圈,它在展開情節的同時,也意味著重複;只要你高興,你就可以永遠講下去。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把作者開頭所說的那本類似聖約翰預言的書,理解成我們所看到的《褐色鳥群》?小說的敘述方式並不是線性的,幾個故事雖有關聯但又不是完全符合邏輯——就像現實和夢境的關係,既有關聯,也有背離。

三、小說中的四個故事

有一天,一個穿橙紅(或者棕紅色)衣服的女人到我“水邊”的寓所裡來……直到後來,她解開草綠的帆布,讓我仔細端詳那個夾子,我才知道果真是一個畫夾,而不是鏡子”,開頭以現在時敘述我在“水邊”遇見棋,我向棋講述了追蹤一個女人的故事,那個女人“她的慄樹色靴子交錯斜提膝部微曲雙腿棕色——咖啡色褲管的皺褶成溝狀圓潤的力從臀部下移使皺褶復原腰部淺紅色 ——淺黃色的凹陷和胯部成銳角背部石榴紅色的牆成板塊狀向左向右微斜身體處於舞蹈和僵直之間笨拙而又有彈性地起伏顛簸

”,這是第一個故事。

一文讀懂中國最難懂的小說《褐色鳥群》

一個高大的男人和一個女人滾在一起。他們沿著山坡往下滾,女人的茶綠色的頭巾脫落在坡地上,她的長髮飄散開粘滿了草屑和泥土”,幾年後我跟那個女人重逢了,但那女人卻否認了和自己的相遇,並說自己從十歲起就沒去過城裡。從這開始發生的是第二個故事。

她的衣服已被雨水淋得透溼。她披肩長髮上不斷地有一些晶亮的水滴滾落下來。她告訴我,她的男人死了”,女人跑來告訴我她的丈夫去世了,我和她結為夫妻,但她在結婚當天去世了,這是第三個故事。

少女將那個帆布包裹擱在膝蓋上,熟練地解開青綠色的帶子。那是一面鋥亮的鏡子”,最後我又遇見了棋,但棋表示自己只不過是過路人,抱的並不是畫而是鏡子,甚至她根本不叫棋。這是第四個故事。

這幾個故事組合在一起,給讀者最直觀地感受就是前後矛盾,不知道故事的真相。在《小說藝術面面觀》中格非曾說:在個人與現實交錯的空間結構中,我們通常生活在某種邊緣地帶,而不是局外;從時間的意義上來看,情況更是如此,我感到現實是抽象的先驗的,因而也是空洞的,而存在則包含了豐富的可能性,甚至包含了歷史。這段話表明了格非前期的創作觀,對我們理解《褐色鳥群》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事實上,對於生存於現實中的個體來說,回憶、想象等精神活動往往也不會是確切的。在傳統的文學作品中,這一類非理性的幻覺往往處於邊緣位置,但現代主義小說家們卻把它們放在了中心位置。

一文讀懂中國最難懂的小說《褐色鳥群》

格非先生

或許《褐色鳥群》最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並不是它講了些什麼,而是它是如何講述的;或許《褐色鳥群》的意義並不在於它所講述的故事之中,而在於它採取的方式之中。它為我們展現的並不是一個確切的故事,而是其中存在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參考文獻

格非 《褐色鳥群》

格非 《小說藝術面面觀》

陳曉明 《空缺與重複:格非的敘事策略》

博爾赫斯 《《小徑分岔的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