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痛腫出血,就用這首方!


痔瘡痛腫出血,就用這首方!


因結腸形似“乙”字而得名乙字湯,乙字湯是治療痔瘡的一首名方,凡痔瘡痛腫出血都可應用。

乙字湯治痔瘡良,升柴歸草芩大黃,

方小量輕效真好,連服數劑病即康。

乙字湯治痔瘡,我是在20世紀80年代的一本《新中醫》雜誌上見到的。文章很短,只說是一個日本的驗方,治療各種痔瘡痛腫出血效果良好。這好像是我第一次接觸日本的中醫方劑。由於方小簡便,不同於我國中醫的大處方,我覺得有一種新奇感。其實日本的用藥方法類似於我國宋朝的“煮散”,當時我對我們祖先的遺產也是不甚瞭解。又加上對這麼幾味平平常常的中藥能愈痔疾,先自心中不信。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反倒把這個處方記住了。

1988年,我在和龍縣福洞鎮醫院。這裡是一個山溝,四面環山,就像掉進一個葫蘆裡。醫院很小,醫生也不多,全院都算上才二十幾個人,我算是骨幹。我學的是中醫,但除了手術不會做,其他的什麼病都得處理。由於交通的原因吧,病人一般都走不了。

有一天, 來了一位朝鮮族婦女,不到30歲的樣子,自述痔瘡犯了不少天了,腫痛,便血(量不多),十分痛苦。她說,當時市面上常用治痔瘡的藥(比如痔瘡膏、槐角丸之類)都用過,效果都不好。最要緊的是沒錢,一面說,一面垂淚。 看著她那梨花帶雨的樣子,我心中也老大不忍,突然就又想起了這個乙字湯,於是勸她說:吃中藥吧,效果既好,花錢又少(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治痔瘡,同時也是想驗證一下此方的療效)。患者表示同意,我開了大黃1g,黃芩1.5g,升麻1.5g,柴胡5g,當歸5g,甘草2g(這好像是當時《新中醫》雜誌上的劑量)。10劑,一劑煎成兩茶杯,分早晚服。

患者再沒來複診,我想肯定是無效了。1988年2月份,有一姓李的女子,年32歲,說與該患者是鄰居,經她介紹,也來找我治痔瘡。仍用上面原方,服6劑愈。此後還治過幾例,就不再記了。

【按】此方是日本人原南陽之經驗方,出《叢桂亭醫事小言》,為日本名方。被收入日本厚生省官方主持編定的漢方處方手冊中。(本文摘自《杏林集葉》,作者郭永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中醫治痔瘡的方法,讓痔瘡不再煩!


痔瘡痛腫出血,就用這首方!


針對疾病:痔瘡

適宜人群:此證患者皆適宜

操作方法

拇指用力按壓孔最穴,或鈍頭筆、按摩棒在穴位上搓揉,稍用力至略痠痛為宜,按摩時間2~3分鐘。長期堅持。

俗話說“十人九痔”,儘管這話有些誇張,但卻道出了痔瘡患者之多,發病率之高。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現代人由於久坐辦公、飲食偏向油膩、多肉少菜以及缺少運動,容易導致便秘,痔瘡的發病率也大大提高了。特別是在老年人當中,由於運動量較小,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更高。

但“十痔九不醫”。許多痔瘡患者往往覺得這種病不好說出口,或者認為這算不上大病,治不治無所謂,常自己買些成藥醫治,但往往見效甚微,有時還會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導致病情加重。

我就遇到過不少這樣的老年人,得了痔瘡,但不好意思接受治療,結果病情越來越嚴重,實在受不了,才到門診裡來。平添了痛苦不說,還增加了治療難度。得病最忌諱的就是“諱疾忌醫”,那樣只能自個遭罪。

不過,我在這裡倒可以教您一個辦法,自己輕輕鬆鬆就可以將這種難言之隱解除,那就是按摩咱們身上的孔最穴。

1


痔瘡要從大腸調


孔最穴可謂是我們身上治痔瘡的一味大藥,它是肺經上的穴位可能有人覺得奇怪,痔瘡和肺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肺經上的穴位可以治療痔瘡?這首先得從痔瘡的成因說起。

中醫認為,痔瘡是由於飲食不節,溼熱下注或燥熱內生而下迫大腸,加上久坐不運動,負重遠行,以致血行不暢而直腸末端經脈結滯不散而成。

孔最穴為肺經的郄穴

,郄穴為臟腑經脈之氣深聚之處,有宣肺解表、肅降肺氣、涼血止血等功效。“肺與大腸相表裡”,也就是說它們的經絡是互通的,中醫叫“相互絡屬”,肺氣可以推動大腸的氣我們刺激孔最穴,就可以促進大腸氣血的運行。

大腸的氣血通了,直腸末端經脈結滯得到疏散,痔瘡自然也就好了。有痔瘡的人此處會明顯感到疼痛,最好經常按壓。

除了老人之外,孕婦也是痔瘡的高發人群。但由於孕婦的情況特殊,進行藥物治療,又會對胎兒產生不利,此時按摩孔最穴是最好的解除痛苦、呵護寶寶的安全方法了。

我以前遇到過一位患者孕期患上痔瘡非常痛苦,後來按照我的方法,對孔最穴進行按摩,每次按摩10分鐘,每天1次,結果第五天,她的病情就好多了,不但疼痛消了,大便也順暢多了。

2



孔最穴為郄穴,郄穴主治急證,所以此穴緩解痔瘡所帶來的疼痛時,見效甚至比藥物還要快得多,一般刺激10分鐘左右就可見效。當然,為了鞏固療效,祛除病根,對此穴最好長期進行刺激。

尋找此穴時,可先將掌心向上握拳,孔最穴在腕橫紋7寸上(四個手指3寸,再加四個手指的寬度為6寸,再加一個大拇指的寬度即為7寸),處於太淵穴與尺澤穴的連線上。

也可以將太淵穴(手腕內側橫紋處,橈動脈搏動處即為此穴)與尺澤穴之間連一條直線,然後將其分成12等份,在距太淵7份、距尺澤穴5份處即是此穴。

可用拇指用力按壓,或鈍頭筆、按摩棒在穴位上搓揉,稍用力至略痠痛為宜,按摩時間在2~3分鐘之間。


痔瘡痛腫出血,就用這首方!


3


按孔最穴,止鼻血


孔最穴不僅是老人和孕婦的特效穴位,年輕的媽媽也有必要熟練掌握,因為這個穴還有很好的止血功效。小孩子鼻內毛細血管嬌嫩,再加上活潑好動,跌倒撞傷時有發生,經常會流鼻血,這時候按按孔最穴,鼻血很快就可以止住了,這比很多老方子都管用得多。

原因很簡單,單從名字上看,就知道這個穴位肯定與“孔”有關所以,身體裡所有與“孔”有關的穴位,它都管。孔最穴的主治特點可用“急”“通”二字來概括

“急”就是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症,比如流鼻血。“通”又是指什麼呢?“通”就是開瘀通竅,感冒鼻子不通了,你刺激此穴,鼻子很快就可以暢通無阻了。

可見,無論是針對孩子流鼻血,還是一般感冒所引起的鼻塞,孔最穴都是最好的治病良藥。

4


刮手治痔瘡的動畫圖

七年前第一次和痔瘡打交道,居然是用吃飯的湯勺和芝麻油刮好的,然後一發不可收拾,這些年這種方法愈人無數,有不少人能夠刮完後立即去洗手間檢查發現外痔回縮,變軟變小。

去年在一次交流會上演示公佈後,有不少人回家把家人的痔瘡刮好了。多傳播一些地方吧,可以為不少人免除手術。

1.刮5-10分鐘

出水泡或出痧為止兩個食指都要刮,從指尖向手掌刮,只刮如圖的側面就可以,

痔瘡痛腫出血,就用這首方!


刮痧要用光滑而不割手的器械,如玉質的刮痧板、陶瓷的湯勺,玻璃杯口等。

刮痧速度宜慢力度均勻而不傷手為好。

刮痧期間後要飲食清淡,不要吃辛辣發物。

可以練習提肛促進肛部血液循環。

可以作為痔瘡預防方法,對於想懷孕的婦女出痧或水泡有助於預防痔瘡。

2.如果配合拍打委中穴放血,會效果更好

痔瘡痛腫出血,就用這首方!



3.同時配合用白蘿蔔水內服外洗。


痔瘡痛腫出血,就用這首方!

為何刮手指可治痔瘡

從中醫經絡學角度講,食指屬於大腸經,而食指向上刮屬於補法,而出痧和出水泡又屬於瀉法,因此這個方法是補中帶瀉。

此法能激發大腸的正氣,推動大腸及其經絡的氣血的運行,瀉除大腸的積熱,故能通便治痔瘡而除酒糟鼻。

五指健康按摩

【拇指】可緩解心臟疾病、過敏性皮炎、脫髮、喉嚨痛;

【食指】便秘、食慾不振、胃痛、慢性胃炎;

【中指】肝臟疾患、疲勞、食慾旺盛、耳鳴、頭暈;

【無名指】感冒、咽喉疼痛、頭痛、尿頻、汗多、宮寒;

【小指】肩痛、腰痛、月經不調、視疲勞、肥胖、失眠。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