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周至縣”概況

周至縣原名盩厔縣,盩厔是周旋、折旋之意的假借字,曲折之意是它的引申義。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說:“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盩厔(周至)縣名沿用2000餘年,是陝西省最悠久的縣名之一。1964年國務院頒佈的《簡化漢字總表·附表》規定,改為周至縣。

建制沿革

堯舜時代(約前24世紀)傳說周至地屬駱國。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京畿地。

春秋,秦襄公八年至秦孝公十二年(前770年—前350年)周至地為秦國管轄。

戰國,秦孝公十二年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前350年—前222年)周至地屬武功。

秦(前221年—前206年),周至屬內史。

西安“周至縣”概況

周至(8)

西漢,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周至屬雍國。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周至改屬中地郡。漢高祖九年(前198年)改屬左內史。建元六年(前135年)改屬右內史。太初元年(前104年)置盩厔縣,治所設在今終南鎮,屬右扶風。

東漢建武三年(27年)盩厔縣併入武功縣,隸扶風郡。

西晉建興元年(313年)復置盩厔縣,隸扶風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武功縣併入盩厔縣,隸扶風郡。太和十一年(487年),復從盩厔縣析出原武功縣,盩厔縣仍屬扶風郡。

西魏仍依北魏舊制。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盩厔屬終南郡。郡址在今終南鎮。天和二年(567年)析終南郡,於故址置恆州,盩厔屬其治。又從盩厔分出倉城、溫湯縣,盩厔縣治所遷至今戶縣甘河鄉附近,倉城縣治所設在今竹峪鄉倉峪村附近,溫湯縣治所設在今廣濟鄉暖泉村,3縣均隸恆州。建德三年(574年)盩厔縣遷治所於今址。於恆州下置周南郡,郡治在今二曲鎮,轄周至、倉城、溫湯縣。大象二年(580年)倉城、溫湯縣併入盩厔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周南郡,盩厔縣改隸京兆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廢恆州,盩厔縣改隸稷州。析出盩厔縣東部地域置終南縣,治所在今終南鎮,隸雍州。貞觀元年(627年)廢稷州,盩厔、終南縣同隸雍州。貞觀八年(634年)廢終南縣,仍歸盩厔,隸雍州。天授二年(691年)置稷州,盩厔縣屬之。大足元年(701年)廢稷州,盩厔縣改隸雍州。天寶元年(742年)盩厔縣改名宜壽縣,隸雍州。至德二年(757年)撤銷宜壽縣,恢復盩厔縣,改隸京兆府。乾寧二年(895年)屬京兆府乾州管轄。天覆元年(901年)盩厔縣改隸鳳翔府。

西安“周至縣”概況

周至縣在中國陝西省的位置

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改京兆府為大安府,盩厔縣屬之。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隸鳳翔府;三年(925年)改隸鳳翔府。

後晉後漢、後周均依後唐舊制。

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於終南鎮設清平軍,並劃出盩厔東部設終南縣,軍、縣治所均在終南鎮,隸京兆府,盩厔縣仍隸鳳翔府。

金貞祐四年(1216年)於縣城東辛家寨村置恆州,轄盩厔、終南、眉縣,隸鳳翔府。

元至元初年(1264年—1278年)廢恆州,終南縣併入盩厔縣,屬鳳翔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為安西路,盩厔屬之。皇慶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為奉元路,盩厔屬之。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奉元路易名西安府,盩厔屬之。

西安“周至縣”概況

周至縣城平面圖

清順治元年(1644年)盩厔屬西安府治。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廢府設道,周至屬關中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盩厔縣由陝西省直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盩厔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隸第十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30日盩厔縣解放。

1949年10月1日周至歸咸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下簡稱咸陽專署)管轄。1953年咸陽專署撤銷,周至縣改由寶雞專署管轄。1956年撤銷專署,周至由陝西省直轄。1958年眉縣併入周至縣。1961年復設咸陽專署,從周至析出眉縣,周至歸咸陽市轄。不久又改隸咸陽專署。1968年咸陽專署改為咸陽地區革命委員會,周至歸其管轄。1984年周至縣改屬西安市管轄。

周至縣南依秦嶺,北瀕渭水,襟山帶河,是西安的西大門,地處關中西部,東依白馬河中心線與鄠邑區為鄰;南依秦嶺主脈與佛坪、寧陝交界;西有界碑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北憑渭河與武功、興平市和楊淩示範區、扶風縣相鄰。介於東經107°39′—108°37′,北緯33°42′—34°14′之間,總面積2974平方千米。距西安市區68千米。縣城與附近各地(以公路線為準)距離:東距鄠邑區、周至界32.5千米;西距眉縣、周至界17.5千米;最東部與鄠邑區交界的是尚村鄉的宋灘村;最南部與寧陝縣交界的是板房子鄉的光禿山、與佛坪縣接壤的是厚畛子鄉的光頭山;最西部與眉縣交界的是竹峪鄉境內的鷹咀石;最北部是與興平市交界的尚村鄉的馬寨灘。

地質構造

周至縣南山北原。山地佔76.4%,處秦嶺中部,為地臺;平原佔23.6%,處渭河平原中部偏西,為地塹。

地層

周至東起耿峪口,中經黑峪口、西駱峪口,西至泥峪口,是平行於海拔550米、600米、700米等高線走向的坡角線,將周至縣分為南部地臺、北部地塹兩部分。

南部山區:屬秦嶺褶皺帶,是長期活動的東西向複雜構造帶,岩石變質作用強烈,岩漿侵入活動頻繁。根據地層的形成時代,可將縣境內褶皺帶分為兩部分:

1.厚畛子——沙樑子——雙廟子一線以北,主要是前震旦系秦嶺群和長城系寬坪群,屬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層。

2.厚畛子——沙樑子——雙廟子一線以南,主要為中泥盆統和中石炭統地層分佈區。

秦嶺褶皺帶中侵入岩的種類較齊全。

北部平原:屬渭河地塹,是新生代形成的斷陷盆地。縣境內地塹地區,分佈著老第三紀,新第三紀及第四紀的陸相沉積物。

構造

周至縣秦嶺地臺和渭河地塹兩大地質構造單元的特徵,差異顯著。

秦嶺褶皺帶,是地史上歷次地殼運動形成的複雜構造帶,在多期南北方向擠壓應力的長期作用下,形成褶皺和斷裂構造,主要呈近東西方向排列。斷裂構造以東西向壓性斷層為主,次為北西向和北東向壓扭性斷層。

地形地貌

周至縣地勢北低南高,跨3個自然地貌單元。依次為渭河平原,黃土臺原,秦嶺山地。境內西南高,東北低,山區佔76.4%,為千里秦嶺最雄偉且資源豐富的一段。北部是一望無垠的關中平川,南部是重巒疊障的秦嶺山脈。山、川、塬、灘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

平原

平原南界位於廣濟——馬召——集賢一線,北界在渭河南岸,地勢自南西向北東方向緩傾。位於渭河平原中部偏西。東西46公里,南北16公里,海拔399—530米,佔周至縣23.6%。平原區由渭河漫灘、渭河一級階地、渭河二級階地、衝、洪積扇四個微地貌單元組成。

臺原

黃土臺原分佈在秦嶺山前地帶,呈東西向帶狀展布,西寬東窄,檯面受侵蝕切割較為破碎,黑河口以東呈梁、峁狀地形。黃土臺原與衝、洪積扇呈陡坎相接,高於衝洪積扇面60—90米。海拔500—600米。地表由第四繫上更新統風積黃土組成。面積18.25萬畝。該區人口較少,地下水資源貧乏,水、土流失嚴重,是周至縣農業水、土保持的重點地區。

山地

周至縣境南部為秦嶺中部山地,可分為低山(海拔600—1000米),中山(海拔1000—3500米),高山(海拔3500米以上)。佔周至縣總面積的76.4%,西部太白山海拔3762.2米,拔仙台為秦嶺第一高峰。太白山生物系複雜,資源豐富,植物帶垂直分明,高山上有第四紀冰川遺蹟,是旅遊、登山勝地和多種學科研究、教學基地。

秦嶺山地西自拔仙台分岔,北線有東跑馬梁、老君嶺、界石嶺、官城梁、青崗砭,海拔2500—3000米。南線有將軍祠、靈官臺、光頭山、秦嶺梁,海拔2500—2900米。山勢南高北低。秦嶺山多由深變質的片岩及火成岩構成,是金屬及非金屬礦藏的重要產地。

氣候特徵

周至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氣候寒冷乾燥,氣溫低,降水少。春季暖氣團漸強,氣溫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天氣炎熱,暖溼氣團凝雲致雨,多雷暴,間有冰雹。秋季連陰多雨。周至縣受地貌影響,山原高差3000餘米,高峰低谷,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南北差異顯著。山區屬溼潤地區,四季中,夏短而炎熱,冬長而寒冷,夏秋低溫多雨,春冬雪掩青山。平原屬半溼潤地區,四季分明,冬夏稍長,春秋稍短,日照充足,氣溫、降水年際變化大。春季多風,夏季多伏旱,秋季多陰雨,冬季乾冷少雨雪。

光照

太陽輻射總量(光量)平原:109.68千卡/平方釐米。年際變化,5—8月較大;季節變化夏季最強。6、7月太陽總輻射每日430卡/平方釐米以上;9、10月溫度高,雲雨多,日照少,總輻射銳減。

氣溫

周至縣平原年平均氣溫13.2℃,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1.2℃;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6.5℃。

深山區年平均溫度:雙廟為6.4℃,厚畛子8.4℃。

山區年平均氣溫:在海拔576米的低山區木匠河口為12℃,在海拔1109米的中山區板房子為10℃,在海拔1500米的中山區黑河上源釣魚臺為8.4℃,在海拔1975.8米的四方臺雙廟氣象站處為6.4℃。年平均氣溫與平原僅差1.1℃。

降水

周至縣降水量趨勢是由南向北遞減,山區由低向高遞增。表現為地區差異大,年內變化大,年際變化亦大的規律。地區差異是:多年平均降水量山區為850.52毫米,平原為699.98毫米。從降雨特點上看,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現,雨日少,雨勢猛,強度大,往往出現洪災或伏旱,秋季常出現連陰雨,雨日多,強度小,雨勢緩。據記載最大30日降水量為563.9毫米,佔多年平均雨量的66.26,因之洪澇災害比較頻繁。冬春季節,雨雪稀少,多出現春旱。

周至縣在6、7月內幾乎天天都有,一般風速8—15米/秒。平原大風除1月和12月未有外,其餘各月都有發生。山區大風1—12月均有發生,平原以6、7月最多,山區以3、4月最多。

水文概況

周至縣秦嶺北屬黃河流域,1公里以上的峪溝52條,形成河流15條,其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2條,50—100平方公里6條,50平方公里以下7條。河流特點為山區部分河床陡峻,山谷高深,水流急湍;出峪後河床比降變緩,水面擴散,流向呈東北方向,匯入渭河。縣內秦嶺南渭水河屬長江流域。

周至河流密佈,河流名稱古今變異不大。但水系組合與河道平面形態變化較大。從水系組合來看,古代黑河、田峪河、沙河、就峪河、仰天河、陽化河、乾乾河、赤峪河等單獨入渭,為渭河支流,而後仰天河、陽化河、乾乾河成為清水河的支流;田峪河、沙河、就峪河、赤峪河等成為黑河的支流。從河道的平面形態來看,平原各河,是河流的下游段,兩岸地勢平坦,橫向擺動幅度較大,具有遊蕩河流的特徵。

周至的湖泊、陂塘、水庫亦不少。分佈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二爺海、三爺海、玉皇池、三清池等,是華中地區最高的湖泊群。

土壤類型

周至縣土壤分為潮土、水稻土、淤土、黃土、土、褐土、山地石渣土壤和山地草甸土等類型。周至縣土壤普查出9類土壤,24個亞類,44個土屬。平原區有81個種。

自然災害

周至縣主要自然災害是乾旱,涉及面廣而且重。時有水、旱災交替或其他自然災害相繼發生,使災害加重。

水資源

西安“周至縣”概況

周至縣

周至縣境內秦嶺北麓有“九口十八峪”,大小52條峪溝,形成平原15條河流,年徑流量9.7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蘊藏量45萬千瓦,地下水補給量充足,總量達3.2億立方米。

植物資源

周至縣農作物中,糧食作物30餘屬種,120個品種;經濟作物20餘屬種,140餘個品種;蔬菜79屬種,220餘個品種;果品作物10科17屬170個品種。森林植物種類繁多,有喬木100餘種,灌木360種,木本油料植物10餘種。野生植物有種子植物121科640屬1550種;苔鮮植物63科142屬302種;此外,還有大量的蕨類、地衣和菌類植物。太白山區域及厚畛子鄉的光頭山還生長著特有種植物,計有29個單屬和1個特有屬,150個特有種。水域中有浮游植物8藻門100屬種。

動物資源

周至縣獸類有金錢豹、青羊、黃羊、鹿、麝、狐狸、野豬、獾等40餘種;鳥類有錦雞、環頸雉、白臉山雀、斑啄木、松花雞、長尾蘭鵲、黃鵲、麻鵲、喜鵲等230餘種。

珍貴動物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金毛扭角羚等,二類保護動物大鯢、金錢豹、斑羚、小熊貓、金貓、錦雞等,三類保護動物林麝、豹貓等。

農作物害蟲有30餘種,農作物害蟲天敵有126種。

森林害蟲有174種,森林害蟲天敵有12種,如赤眼蜂等。

河池自然魚類有4目7科21種,有經濟價值的魚類有:鯉、鯽、細鱗鮭、鯰、黃鱔等。經濟水生動物有:鱉、蝦、蚌、螺、蛙等。珍稀魚類及水生動物有:大鯢(娃娃魚),秦嶺細鱗鮭等。放養魚種有草魚、青魚、花鰱、白鰱、魴、鯉魚等。還有鱉、蝦、鱔、蚌、螺、蟹等種。浮游動物4大類(原生動物、枝角類、輪蟲、撓足類)60屬種。

周至縣林區為野生動物棲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林中動物270餘種。其中獸類有黑熊、金錢豹、青羊、黃羊、鹿、麝、狐狸、野豬、獾等達40餘種;烏類有錦雞、環頸雉、白臉山雀、斑啄木鳥、松花雞、長尾蘭鵲、黃鵲、麻鵲、喜鵲等230餘種。珍貴動物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金毛扭角羚等,二類保護動物大鯢、金錢豹、斑羚、小熊貓、錦雞等,三類保護動物林麝、豹貓等。

礦產資源

周至縣蘊藏著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已發現約40餘處16個礦種。金屬礦產有鐵礦、銅礦、鋅礦、鈷礦、金礦、銀礦、鎘礦等,非金屬礦產有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白雲岩礦、花崗石、大理石、建築用沙、礫石、粘土、蛇紋岩、硫礦等。

地熱資源

周至縣境內分佈著秦嶺山前斷裂帶、渭河斷陷盆地中的近東西向斷裂帶及北西向的啞柏——馬召斷裂帶,這三大斷裂帶控制著地層地熱的分佈,並起主要的導熱的儲熱作用,區域地熱水儲存量相當大,且補給來源充足。在樓觀臺、鎮豐、啞柏成井3處,馬召、西樓及鎮東井溝凹地也具有良好的地熱開發前景。

人口

西安“周至縣”概況

周至縣

新石器時代,周至縣今馬營村、嘉會堡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夏商之際,境內先民活動漸多。周朝和春秋時代,境內人口增加。秦末漢初,境內黑河以東地被皇室圈佔,因而人口稀少。西漢中期至隋唐,人口漸增。盛唐時周至縣轄17鄉,約5100餘戶,2萬餘人。北宋熙寧年間(1068年—1077年),周至縣5453戶,21412人。明洪武至嘉靖年間(1362年—1522年),周至縣4400戶,47080人。清康熙時(1662年—1721年)周至縣234300人;道光四年(1824年),周至縣31萬人;同治年間回亂,李籃起義軍,大平軍反覆與官軍在周至激戰。農民死傷甚多。光緒年間,兩年大旱,少壯流離。宣統元年(1909年)周至縣217073人;宣統三年(1911年)“因屢經兵燹,民生凋敝。”人口降為18萬人。民國初,軍閥混戰,連年天災,民國十二年(1923年)周至縣人口降至93551人。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周至縣174656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社會經濟發展較快,人口從自然生育逐漸轉入計劃生育。1949年—1974年,周至縣人口增長1.96倍,是周至縣歷史上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人口生育嚴重失控,10年增加107567人。1978年以後,人口自然增長率開始逐年下降。從1982—1990年淨增人口62143人,平均每年淨增7768人。

2017年,全縣戶籍總人口691307人,其中城鎮人口167408人,鄉村人口523899人,分別佔24.22%和75.78%;男性364021人,女性327286人,分別佔52.66%和47.34%。年末全縣戶籍總戶數178709戶,戶均人口3.87人。年末全縣常住人口58.94萬人,比上年增加4400人;全縣人口出生率14.48‰,死亡率7.28‰,人口自然增長率7.2‰;全縣城鎮化率33.81%,比上年提高 2.66個百分點。

[11]

民族

周至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蒙古族,滿族,壯族,回族,白族,苗族,藏族,侗族,維吾爾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