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朱元璋失算了,西安、北京、南京哪個適合做明朝首都?

朱元璋失算了,西安、北京、南京哪個適合做明朝首都?

​首先要解釋下,標題裡“朱元璋曾打算遷都西安”,是怎麼回事。

以《天下郡國利病書》的記載,洪武二十四年時(1391),早已定都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派太子朱標巡視西北,一路上詳細繪製西安地區的關防地圖,還跟太子一個紅臉一個白臉,把坐鎮西安的“跋扈王爺”秦王朱樉治得服服帖帖。大有要給明朝都城“搬家”的架勢。

可就在這節骨眼上,回到南京沒多久的太子朱標染病身亡。朱元璋傷心欲絕,連呼“今朕年老,精力已倦”。一場本可影響明朝國運的“遷都”行動,就此打住。

而且這個遷都念頭,也絕非朱元璋心血來潮。相反從在南京登基起,他就在為“搬家”燒腦。汴梁洛陽甚至老家鳳陽,都曾是他意中的大明國都。無奈明朝開國經濟慘淡,沒錢搬家的朱元璋,只能先發展生產。

直到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國富兵強了,朱元璋也拍板定了新國都西安,卻不想太子朱標又過世。痛失愛子的傷悲,徹底澆滅了朱元璋的遷都熱情。以他原話說“廢興有數,只能聽天”——就在南京將就了,大明未來什麼命?看老天爺吧。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南京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竟這麼“不待見”南京?這事兒,就得說說明朝建都南京的利弊。

以明朝開國的形勢說,建都南京確實是最好的選擇:紮根在富庶的東南地區,捏住明朝開國的錢袋子。大明王朝追亡逐北,痛擊元朝殘餘勢力,基本就靠東南的錢糧補血。

後來明王朝的開國建設,國家對墾荒屯田興修水利的投入,更需靠承受重賦的江南買單。也只有定都南京,才能牢牢掌控這場經濟振興。明朝在外有強敵內部經濟殘破的局面上,僅用三十年就實現富國強兵,工農產值甩開宋元數倍。如此奇蹟,正有定都南京的功勞。

但作為一位深謀遠慮的軍事家,對於定都南京的風險,朱元璋也是一輩子門清:南京的位置,偏於中國東部,而明王朝的主要國防壓力,來自漫長的北部防線。在古代交通條件下,這樣的佈局,顯然不利於國防掌控。

更要命的是,南京的正北,基本是無險可守的中原。一旦北部防線被突破,敵人的兵鋒就可一線平推,直殺到南京城下。於是朱元璋在位時,就曾不停憂慮:定都在南京,只怕是“折數不久”。

而在朱元璋去世,燕王朱棣悍然發起的靖難之役上,朱元璋的憂慮,真被無情驗證:兵力不足且與數十萬朝廷大軍纏鬥三年的朱棣,只靠一招避實擊虛,繞開濟南直撲南京,就給建文帝朱允炆來了個一箭穿心,奇蹟般造反成功登上皇位。

雖說這場戰爭的結局,充滿了朱允炆本人各種不作不死的因素。但定都南京的巨大風險,朱棣也是親身體會。於是登基後力排眾議,不惜動用大量民力修河建城,也要把國都遷到北京。

朱元璋失算了,西安、北京、南京哪個適合做明朝首都?

那麼北京,真的是適合大明朝的國都嗎?

雖說單看明朝滅亡,定都北京顯然是個大坑,但首先還要先給北京說句公道話。在朱元璋晚年時,北京,確實非常適合做大明朝的首都。

做出遷都決定的明成祖朱棣,經營北京的思路,也是十分明確:漕運重新開通,從此東南的錢糧可以通過運河,源源不斷補充北京。北部的九邊防線,也成了北京城的拱衛,作為中國政治軍事中心的北京城,得以掌握廣袤北部國土。

這成功的建都設計,也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托起了明王朝的盛世。以明朝名臣邱浚的話說:用東南之財富,會西北之戎馬,無敵於天下。

但是,建都北京想要“無敵於天下”,其實取決於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就是北方邊疆的穩定建設,第二,就是東南經濟賦稅的問題。但從明朝中期起,這兩條都成了浮雲。

北方防線從朱棣時代起,就不停裁撤內縮,漠南的開平大寧等要地盡數放棄,北京城反而成了前線。那“東南之財富”呢?隨著明朝土地兼併加劇,江南賦稅越發縮水,明王朝的治國成本直線飆升,雖然張居正改革時雄起了一把,

但萬曆親政後一通瞎糟,又是越發不堪重負。

所以,到了明末風雨飄搖時,才會出現明朝軍隊武器裝備錢糧短缺,國庫空空如也的窘迫景象。與其說亡於李自成,不如說活活拖死——被定都北京的巨大財政負擔拖死。

那麼,明朝真的沒有更好的定都選擇了嗎?其實,朱元璋晚年遷都西安的決定,也恰是深謀遠慮。

比起戰略位置重要的北京來,西安也絲毫不差,坐擁關中平原優勢的西安,國防價值不言而喻。洪武時代對西安的營建,也令西安有完備的城池宮殿。便利的水路交通條件,也有利於中原物資的轉運。可以說,北京的定都優勢,當時西安都有。北京的最大劣勢錢糧問題,關中平原發達的錢糧正可彌補。

更重要的是,看看明末動亂就知道,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恰是以西安為核心的陝西地區的失控。在明朝中後期的多年發展裡,東西部經濟的差距迅速拉大,陝北陷入嚴重貧困化。

偏偏多年以來,陝北又是明朝國防的重心,

有兵沒錢的陝北,也就成了動亂的導火索。如果明朝的定都是西安,那明朝勢必以巨大力量,投入對陝西地區的治理,明末動亂的可能性,必然會大大降低。

所謂“定都”問題,說到底,是一個國家經濟軍事政治的方向問題。明朝亡國的大坑,恰恰是在此出現了偏差。其中的教訓,不在哪個城市的優劣,而是明朝決策的短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