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者回忆: 康有为墓被掘经过及开棺后所经历的一切

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从上海搭船赴青岛。

3月29日,他来到中山路上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同乡宴。因席间食物中毒而危及生命。

31日凌晨5时许,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

目击者回忆: 康有为墓被掘经过及开棺后所经历的一切


十余天后,康有为的灵柩葬于青岛李村枣儿山。这是康有为生前从南方请了风水先生冒雨勘察了三天选定的墓地。

目击者回忆: 康有为墓被掘经过及开棺后所经历的一切


1966年8月,青岛市第五中学学生打着红旗,路上喊着“破四旧立四新”等口号,到康有为的墓地掘坟开棺。但挖了一上午进展不大。中午学生们去吃饭了,留下一位姓赵的老师在此看守。

据目击此过程的人事后回忆:在掘开后的墓里面,有一个照壁似的石头墙壁,高约1.5米,上面有四块独立的石头,刻有“国学大师”四字,每个字上都涂了红漆。

石壁上方的平面,镶嵌着十多根两米长的石条,石条凿制时已设计咬合齿,石条之间咬合严密,几乎不留缝隙,当初康有为的棺椁就是由此悬下去的。

目击者回忆: 康有为墓被掘经过及开棺后所经历的一切


在石拱门镶嵌着一块拱形石碑,高约80厘米,厚约35厘米,黑色,学生将此碑左上角砸掉,钻入之后,整座墓穴才被打开。

棺木为红松,约4厘米厚,带有搬动用的扶手,棺材被打碎,暴露出白骨。与康有为同时死亡的3岁幼女尸骨未动,仍丢在墓穴内,学生从墓中拿出一串珠子,一把金锁,这把金锁是美国华侨送的,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则是“国学大师”,康有为左右手中均有一枚金币,一枚为日本金币,另一枚为印度金币,还有一枚玉佩。

康下葬时身穿中山装,右脚边有一沓蟒袍玉带和很多清朝服装,蟒袍玉带上的金丝随风飘舞,有的就缠在槐树上。

墓穴里还有一小石碑,上刻康有为四子三女的名字。学生将康有为的骨头扬了一地。

当时,坟墓前还有一石头供桌,长约1.5米,厚约80厘米,雕有四条腿,供桌的后面就是石碑。

待康有为的头骨被掏出来之后,学生们把它绑在木棒上,游街示众。忙乱中还丢掉了下巴骨。

目击者回忆: 康有为墓被掘经过及开棺后所经历的一切


其时,正逢青岛博物馆与青岛市红卫兵总部联合举办“造反有理”展览会,负责人王集钦看到造反派如此对待康氏尸骨,便以摆展览为名要求红卫兵将头骨送到展览会,以便加以保护。开始有人写了一个“保皇派康有为的狗头”的说明牌,在王的一再要求下才改为“保皇派康有为的头颅”字样。展览结束后,康的头颅被扔在了台阶上。王找了一个木箱,将头骨放进去,又钉上盖子,冒着随时可能被打成“保皇派孝子贤孙”的危险,把它藏在办公室里。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在浮山南麓(今青岛大学旁)决定重修康有为墓,并四处寻找康的头骨,王集钦这才将它献了出来。

目击者回忆: 康有为墓被掘经过及开棺后所经历的一切


图为: 1985年迁移到浮山脚下的康有为墓地,坟墓中只埋着他的颅骨,右边的墓碑便是原先在象耳山被推倒的那个。

民国异事、神秘悬疑、奇门秘术尽在网易云阅读之《民国术士》,欲知详情请点击: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