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长安城是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

小王子133356760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很著名很繁盛的超级古城,长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长安,取名“长治久安”之意,是中华文明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全球著名都城。长安历史悠久,建都时间超过1200年,先后有十七个朝代及政权曾建都于此。它和希腊雅典、意大利罗马、埃及开罗并称为四大文明古都。

下面来看看长安城的兴衰成败史。

隋文帝杨坚篡位北周建立了隋朝后,把都城定在了汉长安城,不过当时的汉长安历经过长期战乱已是年久失修、破败不堪。隋文帝为此,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另建一座大都城。

公元582年,隋文帝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选了一块上好的地方,“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文帝命人在此建造新都——大兴城。

大兴城的面积达84平方千米,主要由建筑学家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先造大兴宫城,后造皇城。随后,施工队员在城西侧开挖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沪水、交水与潞水,直通宫城。后由大兴城东凿300余里至潼关,名为广通渠,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运直通黄河。后又兴建水济渠运河。并动用10万余人修筑大兴城外郭城,大兴城的大格局至此形成。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他改大兴为长安,以此为都城。到了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长安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面积大。长安城内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使得长安城周长达35.56千米,面积约84平方千米,相当于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相当于汉长安城的2.4倍,相当于古代罗马城的7倍。

二是人口多。在唐都长安中,聚集了各类人口,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以及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总数少说也有三万人。在当时,有超过三百个国家和地区来长安与唐通使。据悉,当时的长安城人口突破了百万人大关。

李太白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安的灭顶之灾很快降临了。公元881年,唐末起义元首黄巢率大军攻占了长安。随后唐军剩余势力反赴,“黄巢力战不胜,焚宫室遁去”,唐政府军收复长安,几乎同时“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而黄巢最终也落得惨死的悲惨结局。

长安的浩劫并不止于此,公元904年,大军阀朱温率军“逼宫”——驱赶唐昭宗皇室及长安土民东迁洛阳。不仅皇帝百官和士民百姓迁徒,朱温还拆毁了长安的宫室、百司及民间庐含,拆下的材木都由渭河和黄河顺水而下,运到洛阳,唐长安城沦为废墟。

公元908年,朱温又杀死唐昭宣帝,自己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后梁”皇帝宝座,朱温不久被亲生儿子所杀,当真是难逃恶报,

但从此,朱温摧毁了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建都朝代最多、文化最发达、影响力最大的一座城市,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坊里城郭自此隐没。

后来,虽然驻守长安的节度使韩建改建长安城,但人口日稀,之后近千年的历史也难以重现汉唐繁华。长安这座世界名城就这样退出了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心,诚为可息。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当然不是,唐朝处于7世纪到10世纪之间,之后封建社会仍旧发展了上千年,比如后来的宋朝东京汴梁,规模就要大于唐长安城;另外,后来的明朝城市规模比较小,而清朝人口众多,但是城市化率却非常低,大型城市出现在清朝即将灭亡的时候。

唐长安城,建立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之上,面积大约85平方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是汉朝长安城规模的2.4倍,是后来的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大概同时代西方的罗马城大五倍,比君士坦丁堡大七倍,比巴格达大六倍。由宫城、皇城与外城三个部分组成,人口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




而后来另一座城市的崛起,成为唐朝长安城地位的终结者——宋朝东京汴梁。汴梁原本只是战国时代魏国的国都,五代十国时期除了后唐,其他四个朝代都将都城定于这里。

东京汴梁,也被誉为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汴梁漕运发达,也正是在这里,传统上维持了上千年的宵禁制度与坊市制度被彻底打破消除,汴梁城焕发出勃勃生机。夜市开始大规模出现。东京汴梁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富有与规模最大的城市,以《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等可见一斑。

而澹奕认为最难能可贵的是,与唐朝规模宏大的皇城宫廷相比,汴京城中皇城的规模小得可谓“寒酸”,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庞大的百姓的产业。


澹奕


从规模上,唐长安城肯定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隋文帝得帝位,一开始建都汉长安城,可是经过连年战争和过度开发,这时的汉长安城已经残破。于是,隋文帝就让宇文恺主持,选址老城的东南,建造新城。

从582年开始修,设计理念先进,城市规模宏大,光是青石铺成的路面就有150米宽。修了3年,隋文帝就搬到这里办公了。以后陆续增建,修建了很多馆舍给隋朝征讨四方俘虏来的贵族居住。隋炀帝在613年又动用十多万民力修了外城。前后20多年,终于建成了宏伟的都城。因为隋文帝当皇帝前做过大兴公,就取名叫大兴城。


这个名字没叫多久,因为外城竣工当年,天下大乱,隋朝不几年就亡了。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4个月进入关中,占据了大兴城。没过半年,唐朝建立,高祖即位,大兴城改名叫长安城。

唐代长安城与大兴城规模变化不大,因为已经非常宏伟了,只是在武则天与基隆基时增修了一些宫殿。

唐代长安城城市面积84平方公里,东西宽17公里,南北长40公里,居住人口多时达100多万,比起同时期世界各地的都城规模上都要大得多。比君士坦丁堡大7倍,比巴格达大6.2倍,比罗马大5倍。罗马号称是众城之城,那么比他大5倍的长安城应该叫什么?

《猫妖传》里的大唐盛世描述的长安城,再怎么繁华都不为过,作为当时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长安城吸引着四野八荒的注意力,大唐帝国的软实力,通过长安城的美轮美奂,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唐有你,才是真的了不起。”诗仙李白也生活在盛世长安。唐代软实力最明显的例子,是将神奇的东方树叶,做成了垄断性质的大宗货物,引得世界各地争相学习抢购。


在古代作为都城,并非是越大越好,这与国力有关。城市规模大了,城墙势必周长很长,除了建造时要耗费很大财力和民力,防守时也需要大量士兵。比如,后世的明南京城,比起唐长安城规模要小一些,城墙周长有35公里,,也是当时天下第一大城,有13000个垛口。仅仅安排垛口的弓箭手,就至少需要13000个,这还不算后边辅助兵种。所以,朱元璋时的南京城,城内外驻军20多万,就是因为城墙太长的原因。

唐时的长安城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在唐代中晚期,中央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财力维持一支20万人规模的常备军驻守京师,所以不能守城,军队在野战中失利,就不得不放弃长安逃跑到四川,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

唐长安城的繁华在安史之乱后,渐渐消没了。强盛时,她是帝国的象征。危难时,大唐不再需要她。

后来黄巢和朱温分别来了,他们的抢掠和破坏,使得这座名城,遭受了根本的破坏。唐长安城300多年的繁华历程于火光冲天中完结了,此后,随着经济中心的东移,中原帝国定都的选址都没有再垂青过她。


而知而行


首先,对于本提问,我认为唐朝的长安鼎盛时期的人口达到185万的人口,绝对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这是毫无疑义的。

另外,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在各个历史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就一般意义上的评价一个城市的大小,大多以人口之多少作为标准。纵观中国古代整个历史,有三个城市的人口均超过百万,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面分述之。

首先我们先说西安,

西安

西安,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十三朝古都。

西安,从历史长河中来看,西安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西安也建都很久了,只是在唐朝时达到辉煌的顶峰,作为唐朝首都,由于唐朝的开放胸怀,万国来贺,可谓世界中心,最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当之无愧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大都会。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

第二个大的城市为南京。

南京贡院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由于三国时吴国、东晋、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都建都于此,当时名建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不过,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南京在隋唐时期落后课,后来又稳步发展,在朱元璋建立都城于南京之后,南京再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120万。也算南京雄风再起!

第三个大的城市,我认为是北宋时期的开封。

开封铁塔

开封,古称“汴京”,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汴京后,城市发展迅速,开封成为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经济发达商业繁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大的城市。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清楚的看出了,至今清明上河园还是开封的游览胜景之一。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在河南的中心地位由于省会迁至郑州而迅速下降。但是古城开封的数千年的文化深厚却是无法替换的。

综述上述三个在历史上大的城市,你一定知道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当属西安了。可以这样说,无论哪一个古代的城市的繁荣,实际上都是当时的历史,地理位置与政治等多种力量合力发展的结果。


如果您喜欢历史与文化,请您关注 谭论古今,会带给您更多有趣的历史文化,让历史与现实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请您在下边留言交流,欢迎您的批评指教!


谭论古今


广义上来说是的。因为当时的长安城不仅包括主城,而且其周边众多的皇家宫殿和园林点缀在长安城主城周边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这种城市规模是历朝历代所不能比的。


唐长安城,基本上是在汉长安城的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汉长安城由刘邦时期开始建城。刘邦之所以选择此处,是因为此处地势平坦,位于渭河南岸,并且水源充沛,周边拥有大量秦朝时期修建的宫殿园林。刘邦命令在此处兴建未央宫,长乐宫等宫殿,并将国都迁移到此,取名长安城。随后,以未央宫和长乐宫为中心,周边陆续营造贵族,官员,以及平民,士兵的宅邸,并修建巨大的城墙,长安城由此发展起来。


唐朝时期,在汉长安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特别是太宗到玄宗时期。随着当时唐朝的影响力和国际交流的发展,长安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虽然其主城只有长宽几公里那么大,但是以主城为中心,周边方圆东西400公里,南北200公里点缀着众多的皇家园林,旅舍,以及外国商人建造的馆怡。例如当时的著名的大明宫占地面积是今天故宫的十倍,位于长安城北边。大明宫是太宗皇帝时主要办公场所,虽不在主城,但是其周边建造了大量官员,贵族以及外国使节的宅邸,规模庞大。这也是长安城的一部分。



当时的长安城主城周边除了大明宫等宫殿,在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还有十几座皇家园林。例如上林苑,甘泉宫等宫殿。而且随着长安城的发展,主城已经住不下人了。大量的商人,移民选择在主城周边以皇家宫殿为中心在附近陆续建立居民区,市场等供人们生活的设施。这里虽然不在长安城主城,但是无疑也是长安城的一部分。

据古代传记传说有波斯商人到长安城,从进入长安城到走到长安城主城中心的朱雀大道竟然走了三个月月之久。当然了这有点太夸张了。这无疑说明了长安城的范围之大。当时长安城常住人口200万,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当时的罗马城不过才十万人。长安城成了西方人向往的圣地。日本的京都,就是根据长安城设计的。不过京都的范围可就小多了,今天可以从日本京都看到长安城主城的影子。



安史之乱后,长安城被叛军焚毁。周边的众多皇家园林,馆舍后来又被回鹘军洗劫一空,化作了废墟。唐皇回归长安后,由于各地节度使的崛起,皇帝再也拿不出经费修理长安城。其规模缩小了五十分之一,长安城开始衰落。大量居民或在战乱中被杀,或者离开避难。就连皇家的上林苑,甘泉宫都化做了废墟,重新恢复成森林,破败不堪,就连皇家都废弃不用,渐渐恢复成自然面貌。但是今天的考古发掘重现了当年长安城的繁华和巨大。


此后历朝历代,其城市规模都没有赶上长安城。例如宋汴梁城,元大都,明北平都没有赶上长安城当年的规模。可能这些后来的城市的主城比长安城大的多,但是其城市规模和范围都比不上长安城。有专家怀疑史书记载中的长安城范围南北200公里,东西400公里是否是夸大,但是随着考古的发现,渐渐的证实唐朝长安城的范围有可能远超过这个数。

所以说,长安城是古代历史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其城市规模的庞大,源自于唐朝的强大,为城市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所以大量的移民涌到长安。可能他们不能住在象征权利中心の主城,但是陆陆续续围绕长安城主城在周边建造了庞大的古代城市聚落群,其规模在古代乃至现代都是不能比的。这也间接说明了唐朝の强大,繁荣。


忘川星玉


长安即今西安。至今已有3100多年历史。是十三朝古都,周、秦、汉、隋、唐等中国历史上几个强大的朝代都在长安建都。由于这几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鼎盛时期,所以长安城影响力巨大。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历史四大名城。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三个外国城市就规模人口和经济繁荣度来说,称名城其实非常勉强。长安是汉朝开始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文明的中心。到唐朝时长安达到历史鼎盛时期,人口超百万,面积历代都城之最,有84平方公里。确实是当时规模最大,经济最繁荣的国际城大都市。



但要说到中国历史长安就不能排第一了,历史上中国最繁荣的城市是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现在的开封。据推算汴梁人口达到150到200万左右,面积52.5平方公里。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际性都市,而且宋朝统治较为开明,北宋经济达到中国古代历史的顶峰,繁荣程度也远超其他年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汴河上的繁荣景象。《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汴梁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当时的汴梁社会安定,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一片繁荣。经济科技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之最。


铁马冰河戍轮台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古城,毫无疑问长安城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城市,包括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北京城也才只有长安城的四分之一大,这个大应该指的也就是面积,因为每个时期人口数量不一样,越接近现代人越多,直到前几年才得到控制。


我们不妨对中国古代的一些城市面积做个对比。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1. 隋唐长安城面积84.1平方千米;
  2. 北魏洛阳城面积73平方千米;
  3. 明朝北京城面积60.2平方千米;
  4. 元大都面积50平方千米;
  5. 隋唐洛阳城面积45.2平方千米;
  6. 明朝南京城面积43平方千米;
  7. 汉长安城面积35平方千米;

当然古代还有益州、荆州等地区但都不如长安城大,汉朝时期的长安城是同时期罗马城的四倍。

下面再来看看唐朝时期的长安城,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一度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思想观念。“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为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迁徙江南被灭各国贵族以实京师的宏伟计划,将城池建设得超前迈古,面积达84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是当时世界人城之一。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接近300万。 唐王朝的建立后,对唐长安城进行了多方的补葺与修整,使城市布局更趋合理化。龙首原上大明宫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统治者更加占有高亢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龙首原上,俯瞰全城,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




所以说谁敢说长安城不是古代最大的一座城市,无论是哪一方面来比。


羽评郡主


从已有的历史资料记载看,长安城确实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

作为七朝古都,经过多个封建王朝的营建,长安的规模不断扩大,从秦开始,经过汉代扩建,到隋唐改建,和大唐盛市一样,长安城也走向了自己历史的辉煌顶峰,下面以长安、洛阳、南京、开封、北京作一比较。

1、长安在唐时分内城、外城,使汉长安故城和隋唐易地而建的长安新城连成一体。下面长度以古代1里约等于43米计算。

内城面积:长18.71里,宽15.5里,面积计算:18.17*15.58*0.43*0.43=52.33平方公里(以下计算均按此方法,具体算法略)

外城:长30里,宽27里,面积149.77平方公里

辖区总人口196.7万人,所以长安城人口应该有百万吧。

2、洛阳内城面积:长15.93里,宽15.23里,面积44.86平方公里。

外城面积:长37里,宽19里,面积129.98平方公里。

辖区总人口118万,城区肯定不会超过百万。

3、明代南京城面积:长20里,宽11里,面积40.68平方公里。

4、北宋开封城面积:史料记载约为27.37平方公里,人口多一些,常住74万加禁军27万,相加超过百万。

5、明北京城:内城长6.65公里,宽5.53公里,面积35.57平方公里,加另筑外城面积长7.95公里,宽3.1公里,面积24.49平方公里,合计60.06平方公里。

从以上比较就一目了然,长安当然最大了。


唐史大白话


唐长安是不是最大城市呢?

从人口看

韩愈贞元十九年写《论今年权停举选状》,称“今京师之人,不啻百万,都计举者不过五七千人,并其僮仆畜马,不当京师百分之一。”

《旧唐书》、《新唐书》均载天宝元年京兆府人口数一百九十六万余。



从人民的活动说

古代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夜禁。 宋朝只是个别大城市没有宵禁,宋朝的汴梁宵禁松弛,宋朝其他地方依然实行宵禁制度。

唐朝中后期,坊市制与夜禁制(宵禁制)开始被打破,开始出现夜市。


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当时文人记载“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相比于现在,也应该没有多大,是吧!


逝值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唐朝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米,全城周长36.7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大7倍,比巴格达城大6.2倍,是古罗马城的5倍,一直是人类建造的最大都城,堪称“世界第一城”。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骆宾王《帝京篇》)。唐长安城,隋朝称之为大兴城,兴建于隋朝,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首都。城池规划过程中包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宫城、皇城、外郭平行排列,以宫城象征北极星,以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征向北环拱的群星。“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风吐流苏带晚霞”(唐·卢照邻《长安古意》)。唐长安城东西、南北交错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其中以朱雀大街为界分城区东、西两部分,一百零八坊寓意一百零八颗星曜。正所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唐·白居易《登观音台望楼》)。

“诗家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在盛唐时期,长安城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城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官员、商人、学生,长安城的人口在极胜阶段超过100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在当时也影响了临近国家的都城建设。唐长安城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甚至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都有着极大的历史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