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延期半年,圖斯克喊話:千萬別浪費時間

歐洲聯盟布魯塞爾緊急峰會從10日傍晚開到11日凌晨,各方終於就英國脫離歐盟新期限和條件達成妥協。

歐英雙方同意延期“脫歐”最多6個月至今年10月31日。“彈性延期”允許英國視“脫歐”協議獲批情況提前離開,但英國仍有可能參加歐洲議會選舉。延長期內英國的歐盟成員國權益不受限制。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延期半年,圖斯克喊話:千萬別浪費時間

特蕾莎梅 新華社資料圖

別浪費時間

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當地時間11日凌晨2時15分向媒體記者宣佈上述消息。他說今後的“行動軌跡將全由英國掌握”,即英國可選擇批准“脫歐”協議、重新考慮“脫歐”策略或“完全取消‘脫歐’”。

圖斯克最後向“英國朋友”喊話,說延期像他預期的那樣靈活,只是時間稍短,“但依然足夠找到可能達成的最佳解決方案。請千萬別浪費這段時間”。

據歐盟發佈的同意英國延期“脫歐”聲明,如果歐英雙方提前批准“脫歐”協議,英國定於協議獲批後次月第一天“脫歐”;如果英國在5月23日至26日歐洲議會選舉期間依然是歐盟成員,且5月22日以前仍沒有批准“脫歐”協議,則必須依據歐盟法律參加歐洲議會選舉,否則須在今年6月1日以前“脫歐”。

未犧牲權限

允許英國延期“脫歐”的條件比媒體先前披露的寬容不少。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說,在“脫歐”協議獲批前,英國“將繼續享有成員國全部權益、全面履行義務”。歐盟領導人只會在今年6月20日至21日的常規峰會期間評估“脫歐”進展。

路透社和美聯社報道,歐盟27國領導人就延長期限久爭不下。與歐盟首度同意“脫歐”延期時類似,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扮演“壞警察”,認定給予英國9個月至1年延期過長,對歐盟和英國均不利,尤其可能破壞歐盟一體化進程。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扮演“好警察”。她10日恰好與特雷莎·梅“撞衫”,兩人所穿上衣顏色都是歐盟旗幟上的亮藍。會談開始前,默克爾主動用平板電腦向英首相展示照片,顯示兩人當天早些時候在本國議會講話時所穿上衣類似。這一“輕鬆時刻”讓多名在場領導人會心一笑。

默克爾在隨後閉門會商中與其他領導人一道反對馬克龍主張,認定延期較長時間更有益處。

須闖國內關

這是歐英3周內第二次就延期“脫歐”達成一致,意味著英國再次在“懸崖邊緣”避免“無協議脫歐”。

但按照路透社的說法,延期對英國何時、如何甚至會否“脫歐”提供的“明確性甚少”。特雷莎·梅依然需要盡力獲取支持,爭取先前已三度遭否決的“脫歐”協議在英議會獲得通過。

英首相11日凌晨承認面臨“艱難抉擇和清晰時間表”,呼籲“大家加速努力,為國家利益就協議達成共識”。

按照法新社的說法,英國最大反對黨工黨主張以較軟方式“脫歐”,受到不少歐盟人士歡迎,但保守黨內強硬“疑歐”派不希望首相向工黨過多妥協,雙方磋商進展緩慢。

另據彭博社分析,特雷莎·梅目前面臨的危險是,歐盟同意的延長期比她申請的長,因而更難“推銷”,恐加劇“疑歐”派對政府的批評。“疑歐”派認定,延期“脫歐”背叛2016年全體公民投票結果,甚至可能導致英國“留歐”。

海洋(新華社專特稿)

觀察

“脫歐”還會拖多久

分析人士認為,歐盟同意再度延期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英國無協議“脫歐”。然而,歐盟拒絕重談“脫歐”協議的關鍵部分,並要求英國在未實現有協議“脫歐”的情況下必須參加5月23日開始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這會給打破“脫歐”僵局增加難度。

目前,避免無協議“脫歐”是歐盟、英國政府和英國議會三方立場的“最大公約數”,因此“脫歐”延期也就成為當前可被三方接受的唯一選擇。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11日凌晨的新聞發佈會上重申,英國無協議“脫歐”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雖然此次歐盟緊急峰會同意英國“脫歐”延期,但歐盟並沒有在核心立場上讓步,特別是堅持退出協議不能重新談判。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指出,英國可以重新考慮整個“脫歐”策略,這可能導致對“英歐未來關係宣言”的修改,但不能修改退出協議。

退出協議和“英歐未來關係宣言”共同構成目前的“脫歐”協議,前者具有法律約束力,對“脫歐”過渡期、英歐“分手費”、公民權利、英國北愛爾蘭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邊界等焦點議題有明確安排。目前,英國國內的分歧主要集中於這些議題。

同時,歐盟堅持要求英國在5月22日前未批准“脫歐”協議的情況下參加歐洲議會選舉,而英國政府則極力避免參選。容克說:“雖然這似乎有點奇怪,但規則就是規則,我們必須遵守歐盟條約。”

歐盟27國領導人還明確要求,如果英國拒絕履行成員國義務,不參加歐洲議會選舉,那麼英國將會在6月1日“被無協議‘脫歐’”。

由此來看,最好的情況是,英國議會在5月22日前批准“脫歐”協議,實現6月1日與歐盟“和平分手”。

分析人士指出,對英國而言,“脫歐”延期是把雙刃劍。雖然可以有更多時間尋找妥協方案,但新的“脫歐”期限已經設定,無協議“脫歐”風險仍未排除。

未來幾個月,圍繞“脫歐”的紛爭將持續牽動各方神經。“脫歐”的不確定性依然如故,英國經濟也將繼續備受煎熬。

新華社記者 沈忠浩 任麗穎

(據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11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