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第五篇:周朝最初的治理模式和周天子的由來

周武王滅商後封商紂之子祿父(武庚)繼續管理殷商舊民,同時讓其弟管叔鮮、蔡叔度幫助祿父治理。又封姜尚於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封召公奭於燕。

這次分封基本把商舊部包圍了起來,西邊是周朝大本營,東邊是周朝的血緣諸侯,北邊也落於周朝王室諸侯手中。

周朝第五篇:周朝最初的治理模式和周天子的由來

到這一時期周朝並沒有完全脫離商朝的治理模式,依然採用商的方式治理,以天下共主的名號分封和管理諸侯。

商朝是一個神權國家,以一個強大的中央邦國來立於各諸侯之上,用神權控制民眾和保障治理諸侯的方式。

周朝開始時同樣是這樣的模式,區別在於周朝並沒有自己的神信仰,只以強大的中央邦國威懾各諸侯。而要去除商的強大力量和在諸侯中的地位,鬼神治國必然要被瓦解(事實證明鬼神治國確實在周朝時被瓦解)

周朝採取的辦法是從鬼神治國轉變為上天任命治國,也就是天子治國。

上天任命治國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民眾歸心問題。鬼神在時民眾必然聽從於鬼神,而當上天任命某人代自己時,民眾也比然聽從於上天任命的某人。

商朝的強大在於鬼神的凝聚力和害怕鬼神的懲罰,但當上天任命天子治國時,鬼神的凝聚力也就瓦解了,商朝民眾面臨的是信鬼神還是信上天,只要動搖就失去了凝聚力和對鬼神的害怕。

第二是王權徹底控制了神權。上天任命天子治國就同時擁有了王權和神權,神權的解釋出自王權,神權也就徹底退出了治國曆史舞臺。

第三是諸侯的歸屬問題。相較於商朝的自我信仰的鬼神,周朝的上天任命更能使諸侯名正言順和接受。

上天任命治國相較於鬼神治國是進步,但由於時間太短,又缺乏具體的保障上天任命治國的方式,所以對於諸侯的約束力不強。最終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攝政時發生了管叔、蔡叔聯合武庚的叛亂。

周朝也從這時開始確立了自己的治理模式。

周朝第五篇:周朝最初的治理模式和周天子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