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王猛的“金刀計”改變了歷史?歷史本來應該是怎樣的?

京東李達康


因為“金刀計”造成了慕容垂之子慕容令的死亡。而慕容垂後來建立強大的後燕帝國,卻因為繼承人無能導致後燕帝國滅亡。如果慕容令不死,可能就沒有拓跋鮮卑的北魏一統中原了,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慕容的大燕帝國。所以說,王猛的“金刀計”改變了歷史。

一.慕容垂投奔前秦

魏晉交替時期,慕容鮮卑部落活躍於遼西、遼東地區。晉武帝泰康六年,慕容廆成為部落首領,後受封為鮮卑都督。慕容廆是一位有想法的首領,他主動接受漢化,率部眾遷居大棘城(今遼寧義縣),摒棄了遊牧的生產方式,在遼河平原上進行耕種的農業生產。在西晉滅亡後,慕容皝接受東晉政府冊封,吸納中原士人為自己效力,等待時機,雄踞遼西。

慕容廆死後,慕容皝繼位。在平定其弟慕容仁之亂後,慕容皝趁中原大亂之際,統一遼東地區。疆域基本囊括了三國時期曹魏遼東公孫家的地盤。到了公元337年,慕容皝自立為燕王,這是燕國建國之始。當時中原是石勒建立的後趙的地盤。公元348年,慕容皝死,其子慕容儁繼位。隨後第二年進攻後趙,盡得幽州之地,遷都於薊。

當時後趙爆發冉閔之亂,冉閔自稱大魏天王,控制鄴城周圍地區。此時慕容家三代英雄豪傑輩出,慕容皝第四子慕容恪率軍擊敗冉閔,冉閔政權滅亡。至此,慕容燕國挺進中原,雄踞中山、幽州、遼東等關東之地,強盛一時,燕王慕容儁隨即稱帝。與關中的前秦政權、南方的東晉政權三分天下。野心勃勃的慕容儁準備率大軍滅前秦和東晉一統天下,結果卻於公元360年病逝。

慕容儁死後,十一歲的太子慕容暐繼位。升級為皇叔的慕容恪輔政7年,兢兢業業,使得前燕帝國一直是中原最強大的國家。慕容恪死後,前燕帝國最強之人是吳王慕容霸,後改名慕容垂。慕容垂文武雙全,屢立戰功,但是卻遭到了繼慕容恪輔政的慕容評的排擠。慕容評,輩分極高,是慕容廆少子,慕容皝幼帝,是現在皇帝的爺爺輩。他嫉賢妒能,尤其嫉妒吳王慕容垂。公元369年,東晉大司馬,權臣桓溫北伐前燕,前燕連戰連敗,皇帝慕容暐和輔政的慕容評驚慌失措,居然想退出中原,回到遼東故都龍城避難。關鍵時刻,慕容垂力排眾議,率軍五萬大敗桓溫。但是戰後,反而遭到了慕容評的猜忌。沒辦法,慕容垂帶領部分家眷、家將投奔了前秦苻堅,這其中就包括長子慕容令。苻堅愛惜他的才華,拜他為將軍。

二.金刀之計:慕容垂長子慕容令身死

失去了慕容垂的燕國不堪一擊,前秦宰相王猛請求討伐燕國。王猛知道慕容垂絕非久居人下之人,早晚必成前秦的禍害,總是勸苻堅除掉慕容垂。但是,極為寬厚,又有著極強“失敗者”收集癖好的苻堅總是聽不進去。於是,王猛就藉著出征之際,想出了一條反間計,意圖除掉慕容垂。王猛先將慕容垂最出色的兒子,長子慕容令收入麾下,出任參軍。然後在出徵前去慕容垂府上寒暄一番,慕容垂也想讓王猛多照顧兒子,設宴款待王猛。酒過三旬,王猛要離去,對慕容垂說,我就要走了,贈我一樣東西吧,我好睹物思人。王猛,公認的王佐之才。慕容垂,英雄人物。此情此景,頗有點英雄惜英雄之意,慕容垂也沒多想,就解下了自己的金刀贈給了王猛。

慕容垂

隨後,大軍出征途中,王猛買通了慕容垂的家將,隨大軍出征的金熙。金熙拿著慕容垂的金刀就找到了慕容令,並且對他假意傳達慕容垂的命令說:“燕國才是你我父子的母國,秦國宰相王猛多次排擠我,保不準苻堅什麼時候就會除掉我們。我聽說我們走後,燕國皇帝已經很後悔了,我現在準備逃亡回燕國,你也逃走吧。”慕容令看到金刀,對此信以為真,於是借打獵名義,就真的離開了軍隊,回到了燕國。

王猛看到慕容令走後,將消息傳回秦國首都長安。慕容垂大驚,只得逃跑,結果被抓了回來。接下來的事,就令人大跌眼鏡了。苻堅對慕容垂說:“你們慕容家自相爭鬥,導致你 委身於我。你留戀故土,這是人之常情,我不會追究。人各有志,只不過燕國馬上就滅亡了,可惜了你兒子慕容令。”說罷,對慕容垂繼續信任有加。也許大秦天王(此時沒稱帝)苻堅是真的想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聖人君主,垂拱治天下,也許是真的同情慕容垂,總之,苻堅是心真大啊。王猛本以為慕容垂死定了,結果空歡喜一場。

另一邊,慕容令回到前燕後,繼續受到猜忌,被流放了。慕容令在流放地沙城收買人心,聚集了幾千人造反。之前慕容垂從前燕逃出來的時候,其庶子慕容麟搬到逃回前燕告發其父。所以慕容麟就一直留在了前燕。此時他的大哥慕容令造反,準備進攻燕國的龍興之地龍城。奇葩的慕容麟知道了大哥的動向,再次告發,導致龍城沒有被攻下。此時慕容令身邊的侍衛偷襲慕容令,慕容令就這樣死了。王猛的“金刀計”,沒有殺死慕容垂,卻意外導致了其最出色的長子慕容令死亡。不久,王猛率軍滅掉了前燕政權。

三.慕容垂建後燕,卻後繼無人

肥水之戰後,前秦苻堅百萬大軍土崩瓦解,中原地區又陷入了混戰之中。當年前燕滅國之時,慕容鮮卑人大部分被當做戰利品遷入關中,大概有十餘萬眾,當然,寬厚的苻堅也善待了他們。結果前秦戰敗後,慕容鮮卑群雄並起,開啟了復國的進程。當時慕容鮮卑分成兩派,一派以慕容泓、慕容衝兄弟為首,他們是慕容垂的侄子,率領之前遷過來的部眾進攻關中。而另一派就是慕容垂,慕容垂回到了河北鄴城地區,聯絡前燕舊部在河北起事造反。慕容垂在前燕的威望絲毫不減當年,不久盡復前燕舊地,登基稱帝,史稱後燕。而他的侄子慕容衝也攻下了長安。慕容衝懼怕慕容垂,於是率領鮮卑部眾在長安修建宮室,打算佔據關中。但是此時的慕容鮮卑,已經把關東河北大地當成了自己的家,執意要返回關東,於是殺死慕容衝,並緩緩東歸。最後這支軍隊也被慕容垂打敗,結束了這場慕容家內部的正統之爭。

此時,北方幷州及草原的拓跋鮮卑北魏政權勢力開始崛起。而慕容垂的後燕政權卻又有了內鬥的趨勢。由於長子慕容令死了,此時後燕的太子是次子慕容寶。慕容寶才智武略均不足,但是慕容垂為了保持正統性,還是立其為太子。慕容寶率軍八萬,在慕容麟(這貨連出賣父親和哥哥,居然還能被原諒,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些君主腦回路都很清奇)輔佐下進攻北魏。結果被北魏拓跋珪誘敵深入,在參合坡被打的全軍覆沒。

慕容寶

此時,後燕皇帝慕容垂已經七十歲了,他深感北魏是心腹大患,於是御駕親征。北魏被打的大敗,拓跋珪甚至想要放棄山西北部之地,退回草原。結果,慕容垂的大軍來到去年參合坡的戰場,發現北魏管殺不管埋,去年燕軍屍骨堆積如山。一生未嘗敗績的慕容垂設祭壇祭奠亡魂,結果後燕將士一時動情,哭聲震天。慕容垂心中鬱悶,頓時口吐鮮血,不久就病逝了。拓跋鮮卑的北魏政權逃過一劫。

慕容鮮卑再次重複了前燕的故事,慕容鮮卑依舊能人輩出,慕容垂異母弟范陽王慕容德,兒子趙王慕容麟、遼西王慕容農、高陽王慕容隆,侄子太原王慕容楷、陳留王慕容紹,各個都有爭雄的實力。慕容寶根本壓不住他們。而慕容寶又與自己的最有能力的親兒子慕容會不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大舉來攻,原本第一強國後燕帝國,面對北魏大軍,皇帝慕容寶和慕容會還在不斷內訌,互相拆臺。後燕最終被北魏滅亡。

所以史書感慨,如果慕容令不死,慕容令治下的燕國應該會繼續興盛,也許就沒拓跋鮮卑北魏政權什麼事了。


杜少說歷史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後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

天下第一毒計恐怕非離間計莫屬。歷史上離間計比比皆是,一個比一個毒。若論計策之流暢,心腸之惡毒,非得王猛的金刀計不可。首先他要離間的人決非等閒之輩,一位是大秦天王苻堅,一位是後來後燕的皇帝慕容垂。

王猛身為前秦丞相,當時天下類似三國三分,關中是前秦符氏;潼關以東是前燕慕容氏;長江流域包括荊州、益州、揚州等是東晉司馬氏。這三方都有名冠一時的豪傑。

前秦有被苻堅視作諸葛再世的王猛。王猛的施政方略與諸葛亮治蜀時相仿,走得是剛猛嚴苛的法家之路,而他的功業與諸葛亮相比,更是高得太多。也正是在他的輔助下,前秦最終統一了整個北方。

東晉則有留下千古名言“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遺臭萬載”的超級梟雄桓溫和魏晉風度的集大成者一代名士謝安。前言則有慕容家族的國之幹臣慕容垂(後投靠前秦,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後,趁機建立後燕政權)。

這一時期將星閃爍、能人輩出,各方的角力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達到高潮,並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落幕,精彩程度實在不下三國演義,只可惜沒有羅貫中這樣的大師為其寫述,後人所知甚少。

接下來我們就聊聊本期的三個主人公王猛、慕容垂、苻堅。

當時前燕還沒有被滅,但作的很。大家看見慕容垂英雄了得,引得太傅慕容評和太后可足渾氏嫉妒,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幹他。所謂射人先射馬,用巫蠱案處死了慕容垂深愛的妃子段氏。馬兒被殺了,都能知道目的是什麼。最終慕容垂不得不率領全家投奔關中苻堅。

但他這一走,前燕几乎和滅亡了沒什麼分別,因為國無賢人,玩完是早晚的事。

前秦天王苻堅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心胸最為寬廣的一把手,沒有之一。看見慕容垂舉家來投,高興得幾乎是倒履相迎。苻堅的這般盛情,慕容垂也是感動得一塌糊塗。但這一切騙不過王猛,他估計農夫與蛇的故事將會重演。

既然慕容垂極有可能“養不熟”,還不如干脆除掉他。但要除掉慕容垂並不是如此輕鬆。畢竟苻堅才是真正的一把手,他不點頭是不可能殺掉慕容垂的。

讀過經書,學過兵書;上得了陽謀,下得了陰謀。用來形容王猛最合適不過。既然陽謀很難幹掉慕容垂,那就得上陰謀了。

慕容垂不好直接下手,就從他的家人開始。於是王猛在率軍征伐燕國的時候,向苻堅請求以慕容垂最喜歡的長子慕容令出任參軍。出發的前一夜,慕容垂設宴餞行,當然是希望王猛在軍中多照顧他的兒子。

王猛和他一起喝酒談心,席間喝到高處便激動起來,拉著慕容垂地手要和他結拜兄弟。慕容垂到底是鮮卑胡人,論心機深沉哪裡及得上有心人王猛,眼花耳熱後也就指天劃地,結為兄弟。

王猛順勢說:“我此次遠走,兄弟卻無什麼東西可以睹物思人,未免遺憾。”並送給慕容垂自己生平最愛的一方鎮紙以茲紀念,慕容垂大是感動,想也不想就解下自己的家傳金刀送給王猛。

得了這柄金刀,王猛開始了第二步行動。在大軍開拔到洛陽的時候,王猛招來了帳下一個叫金熙的小卒,重金收買,讓他跑到慕容令的帳中出示金刀,並假傳他父親的話說:“你我父子之所以投奔秦國,無非是避禍而已。如今王猛心胸狹隘,數次想排擠我們,而苻堅表面上對我們禮讓有加,但其心實在難測。估計我們父子仍然難免一死,古人尚雲,狐死首丘,況且最近聽說燕國皇帝於我們走後頗有悔意。我現在已經在逃亡的路上了,你不走更待何時?事起倉促,來不及寫信,特派人傳口信,以金刀為證。”

慕容令聽後,又驚又疑,慕容垂贈王猛金刀的事情他並沒有聽說,而父親企圖二次叛逃卻絲毫沒有徵兆,但這位來傳話的金熙曾經在慕容垂府中打過下手,又有金刀為證,言之鑿鑿,不由得不信。當時慕容令急得六神無主,又根本無法與千里之外的老爹取得聯繫,思前想後,還是決定連夜投奔燕國。

王猛等他一逃,馬上急表上告朝廷。慕容垂聞訊,嚇得半死,連辯解也不敢辯解,倉促出逃,結果在藍田被追兵趕上,押回長安。慕容垂自忖必死,誰知苻堅寬容千古第一的帽子真的不是白帶的,他立刻赦免了慕容垂,安慰道:“你兒子心存故國,本身就無可厚非,我只是為他遺憾而已,更不會牽連到你們這些人啊。”

老天照應,慕容垂躲過了這一劫,而他的兒子慕容令就慘了,跑到燕國境內,卻發現老爸根本沒來,頓時天旋地轉,昏倒在地,燕國對他這個莫名其妙的二次叛徒當然心存芥蒂,乾脆流放到遙遠的沙城。慕容令仍不甘心,在沙城組織舊部企圖第三次反叛,卻被當地官員抓住就地正法。

金刀計雖然失敗了,不過並不能怪罪王猛心思不夠,而是苻堅這個“寬容”真有點過頭了。不過我們還是感受到了金刀計之毒,雖然未能幹掉慕容垂,但葬送了慕容垂最優秀的兒子慕容令。

恐怕慕容令在沙城組織一幫烏合之眾和燕國官軍作最後徒勞抵抗的時候,一定還沒想明白到底是誰把他害得這麼慘。慕容垂後來再造燕國坐上龍椅的時候,一定還在為“太子”慕容令身亡而感嘆後繼無人。果不其然,慕容垂死後他的兒子中少了慕容令這樣的優秀人物,相互內訌,後燕終於二世而亡。


二馬聖達


“金刀計”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出名的一次反間計,用意狠毒,影響深遠。如對細節感興趣,可以翻下史書或者去網上看下,限於篇幅,這裡簡單敘述下。

事件背景中國古代南北十六朝時期,各族混戰,國家林立。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大混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英雄豪傑層出不窮的時代,而本故事的主要人物王猛,苻堅,慕容垂,慕容令等都是當時大咖名人。後人評價王猛:“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輔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劉裕之平逆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他是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此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謀略過人。而苻堅作為前秦皇帝,也是位有為君主,勵精圖治,重用王猛,統一了中國北方。可是他最致命的的缺點就是心慈手軟。而慕容垂作為前燕血親,股肱之臣,堪稱前燕的禦敵長城,定海神針,十多歲隨軍出征,戰功赫赫,膽識過人,謀略出眾,其才能是不在王猛之下的。而且為人隱忍。而慕容令作為慕容垂的長子,同樣才能非凡,是慕容垂最為看好和依仗的兒子。

本來前燕和前秦是敵對國家,而慕容垂和王猛也是對手,水火不容。可是前燕國內內訌,慕容垂因為才能出眾,招致排擠,引來殺身之禍。而慕容垂作為一代梟雄,怎肯坐以待斃,帶著兒子慕容令及家眷倉皇出逃,其原本是逃往前燕龍城(今遼寧朝陽,前燕龍興之地)。以伺東山再起。可是其間遭小兒子慕容麟的出賣,不得不中途改道投奔前秦。慕容垂是個人傑,而前秦皇帝苻堅也是個求賢若渴之人,聽聞慕容垂來投,欣喜若狂,出城迎接,同時許以慕容氏高官厚祿。自以為得到賢良。可是前秦第一謀略家王猛卻另有看法,他認為慕容垂才能過人,絕非甘願屈居人之下之輩,早晚要出禍端。屢次進言皇帝苻堅除去慕容氏,已絕後患。前文交代過苻堅心慈手軟,不肯下手。不過王猛卻念念不忘此事,處心積慮,誓要除掉慕容垂。公元370年,王猛率大軍進攻前燕,據史料記載,王猛向苻堅請求需慕容垂長子慕容令作為隨軍嚮導,苻堅答應了這個要求,隨後王猛夜訪慕容垂,一番促膝長談,簡直就要互引為知己了。“今當遠別,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王猛從容的一步步對慕容垂下套,而慕容垂卻渾然不知,解下隨身所配金刀,贈與王猛,至此王猛的計策已經完美的展開了。

王猛率大軍行至洛陽,用重金收買了慕容垂的一個親隨,讓他持金刀嚮慕容令假傳消息:速速逃離。“今疑之,躊躇終日,又不可審覆”慕容令很是猶豫,但當亮出信物金刀,慕容令信以為真。而後假借打獵,逃亡前燕。王猛見計策已成,向苻堅彙報慕容令叛逃,慕容垂知道了之後,驚恐萬分,倉皇出逃。可是沒逃多遠,就被前秦軍隊捉住了,但苻堅太心慈手軟,

秦王堅

引見東堂,勞之曰:“卿家國失和,委身投朕。賢子心不忘本,猶懷首丘,亦各其志,不足深咎。然燕之將亡,非令所能存,惜其徒入虎口耳。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

何為

過懼而狼狽如是乎!”待之如舊。苻堅居然不怪罪慕容垂,還替慕容令可惜。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有人說王猛的計策已經算的上失敗了。可是不要忘了,王猛離間的是當時的兩大豪傑,個人猜想事情的發展還在王猛的掌控之中。而受騙出逃的慕容令卻最終落得慘死於前燕故地 。

之所以說“金刀計”改變了歷史。是因為,如果苻堅當時就除死慕容垂,也就沒有後來的後燕了,同時也許苻堅的肥水之戰,因為少了慕容垂的慫恿,也許不會發生,前秦得以繼續存在。這是一種情況。還有另一種情況,因為“金刀計”,慕容垂最看好的兒子慕容令被殺掉,使得慕容垂少了合格的接班人,即使慕容垂隱忍14年,最後滅掉前秦建立後燕,可是慕容垂也垂垂老矣,而嫡子只有慕容寶一人。慕容寶才能膽識俱在人之下,而與北魏拓跋珪的參合陂之戰,慕容寶的後燕軍隊幾乎喪失殆盡,雖然慕容垂以老朽之軀披掛上陣擊敗了拓跋珪,但也病死軍中,而後慕容氏一落千丈,公元408年,建國只有24年的後燕滅亡。如果慕容令不死,繼承王位,以他的才能,至少會成為北魏一個強勁的對手,而後燕也許存在更為長久。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而王猛的“金刀計”卻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歷史那麼嗨


首先要說,他是出名的。人教版歷史教科書寫到魏晉南北朝時,專門留了一副對聯“關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所以不能全怪教育部門。

一是所屬政權垮臺太快,缺少宣傳。因為他服務的少數民族政權前秦在他死後不久就徹底垮臺了,沒有足夠時間的政治宣傳。

二是缺少他的民間演義故事,這點很重要,說唐,說岳,三國演義裡面的歷史人物是粘了演義小說光的。基本是先知道演義中的人,才去看歷史中他的真實故事。

最後如晉書中所說,“懷王佐之才,希龍顏之遇,斂翼待時,伺風雲而後動”!他的歷史地位,走進了你才會發現的。

好像審題出了問題?問他的軍事政治成就。

政治上,他當政秦境安定清平,家給人足,“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賈販於道”。百姓歌唱道:“長安大街,楊槐蔥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兵強國富,垂及昇平,(王)猛之力也。”王猛執政號稱“公平”。

軍事上,到王猛死前,秦已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和巴蜀以南(前涼與代雖然保有一隅之地,但已臣服於秦),十分天下,秦居其七,東南地區的晉政權已感到巨大的統一壓力。

當代人稱,功蓋諸葛第一人。

先說大的觀點:不同時代的歷史人物因為所處環境有很大區別,個人經歷也有很大區別,機遇運勢均不相同,所以除非高下相差特別大,否則很難比較。就如同關公戰秦瓊一般,若你非要為他們分一個高下,其實是沒有最終答案的。

再說一下自己的觀點。我覺得王猛在實際功勞上更勝一籌,但是諸葛的遭遇更加艱難。易地而處,如果讓王猛到蜀漢,他也無法統一天下。如果讓諸葛到前秦,他也可以和苻堅相處融洽,並且把前秦治理得比較好(但是好到哪一步,是不是能如王猛一般,這個我也不確定)。他們兩個都是相才,而且儒法結合(亂世用重典)。在將略上,王猛看上去更好一點,但是當時的前秦的軍事形勢其實比蜀國軍隊好得多,所以不一定王猛的軍事才能就真的大大超過諸葛亮。我覺得王猛帶兵,也是治軍為長,這不是說他就沒謀略,而是說他不是那種鬼才型軍師,因為人走的本來也不是這個風格。

其實他們兩個人,本來就是同一款的,真是太一致了。從性格作風(事必躬親),到治國手段(寬嚴相濟),再到處理複雜內部關係的手段(蜀漢新舊爭鬥極其激烈,而前秦的民族矛盾也很激烈)。所不同的是,王猛真的是很幸運,他遇到了苻堅。雖然苻堅天真,執拗,甚至看上去像政治小白,但是他給了王猛全心全意的信任。而更大的幸運是,王猛遇到處於上升期的前秦政權。相比而言,諸葛所處環境之惡劣自然就不必去說了。但是正因為諸葛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才成為悲情英雄。哪怕沒有《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諸葛的名聲也遠遠在王猛之上。(參見唐代各種文學作品中出現的比例)


趣向雜談


主要是王猛確實厲害,治理國家遊刃有餘,使計打仗也是無往不利,就那這條反間計,環環相扣,防不勝防,可惜當年恆溫不能用啊


墨明13


這才是真的借刀殺人


純瞎說


確實對歷史影響挺大的。

已有好回答,懶得再打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