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燻蒸(吸入)治病系列(一)

中藥燻蒸療法又稱為中藥蒸汽治療,中藥蒸煮,中藥燻洗療法等,是一種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價格低廉,療效確切,適應症多的特點。在設備相對少的基層醫院,有其廣闊的應用空間。

古代醫家在很早就在應用中藥燻洗進行醫療活動。如《禮記》: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第五》說: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可隨汗解。《金匱要略.狐惑陰陽毒病症篇》亦記載了苦參湯方:苦參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燻洗………。等等。我在臨床一直應用中藥燻蒸療法治療部分疾病,取得了一定療效,現介紹幾個病例:

中藥燻蒸(吸入)治病系列(一)

1.感冒(外感風熱)

齊某,女,37歲,職員,2015年12月5號前來就診。以“感冒”前來就診。現周身酸緊,微惡風寒,鼻塞流涕,咽微腫痛,咳嗽無痰,大便稍幹,小便不黃,舌淡苔白,脈浮數。現已懷孕近3個月,由於不願服藥故來中醫科。辯證為外感風熱為主。治療以辛涼解表,宣肺止咳。方藥:

金銀花15g菊花15g薄荷15g桑葉15g

蘆根30g板藍根20g白芷10g青蒿15g

桔梗15g生甘草12g黃芩15g鮮橘子皮50g

三付,水煎燻吸。

中藥燻蒸(吸入)治病系列(一)

具體操作方法:群藥同煮(需蓋鍋蓋),待沸騰後開蓋,在適宜距離(20-30釐米,以溫熱適中為度)以口鼻吸入,時間為10-15分鐘,餘藥繼續煎煮20分鐘,燻蒸居住房間,消滅病毒,每日一次。3劑藥後,患者症狀消失,疾病痊癒。

由於患者正值孕期,加之本病處於發病之始,病情相對較輕。因此在中醫辨證基礎上,沒有使用常規口服給藥方法,而是運用中藥燻法,經口鼻吸入給藥。這樣,既降低了孕期常規口服給藥的毒性(副作用)風險(局部給藥藥量較小),又結合了本身的特點(病在表,在上焦,在頭面),使藥物直接作用上焦及患處,充分發揮藥力。還利用瞭解表藥物的特性(輕宣疏散,質輕味薄,氣味芳香,以升浮為主),從中藥藥理學來講,多含揮發油,酮類,甾醇等物質,具有揮發的特性,在蒸汽中含量較多。從解剖學角度講,鼻粘膜吸收藥物速度較快而完全。至此,多效合一,使疾病得以痊癒。

中藥燻蒸(吸入)治病系列(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