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家長要怎麼面對,這些方式更實用

本文為木蓮媽媽原創作品,圖片為木蓮媽媽原創插畫,歡迎個人評論分享收藏。

家裡有個“小霸王”往往讓家長十分頭疼,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長對親子關係越來越重視,教育方式也是以尊重孩子個性發展為前提。

孩子發脾氣,家長要怎麼面對,這些方式更實用

殊不知,盲目的順從孩子,有時反而是害了孩子。而另一部分失去耐心的家長多數會採取打罵、吼叫的方式企圖立刻停止孩子的胡鬧,這種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同事家的孩子豆豆今年5歲了,正是孩子愛發脾氣的階段。有一件事不順心,就要哭鬧一番,有時甚至要摔東西。聽同事說,每次她都會先安撫孩子的情緒,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

可是後來她發現,這一招並不管用,孩子不僅不聽她的,反而變本加厲的胡鬧。

因此失去耐心的同事轉而採取“以暴制暴”的方式,通過對孩子打罵“武力鎮壓”。可是兩種方法都不盡如人意,雖然孩子在家長的壓制下不再哭鬧了,可是卻變得疏遠封閉起來。

通過聊天我們發現,同事面對孩子發脾氣這件事,處理方式其實是有問題的。這些方式也普遍存在於大多數家庭教育中,家長應當儘量避免。

1、用玩具、零食轉移注意力

在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第一反應往往是先讓他停止胡鬧,大部分都會滿足孩子的需求,比如:給他平時不允許吃的冰激凌、巧克力,或者給他買一個新玩具。

這時,家長其實是在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那就是隻要我發脾氣,爸爸媽媽就會給我物質上的滿足。

孩子發脾氣,家長要怎麼面對,這些方式更實用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很敏感的,他們也會察言觀色。一旦這種模式建立起來,孩子就會不停地通過發脾氣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父母再想改變已經很難了,只會導致孩子變本加厲的胡鬧。

2、把孩子的情緒放大,過分糾結

孩子發洩情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這是天性使然。在孩子發脾氣時,家長不需要過分緊張,可以安靜的在旁邊陪伴,讓孩子有一個宣洩情緒的過程。

這時如果家長貿然的用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介入孩子的情緒,反而容易刺激孩子的情緒,讓哭鬧更加嚴重。不如靜觀其變,在孩子發洩完了以後,再去引導孩子,孩子年紀尚小,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需要有充分的耐心。

3、用家長權威壓制孩子

有些沒有耐心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發脾氣這件事上難以忍受。孩子脾氣急,他們比孩子還急。根本沒有耐心去給孩子講道理,或者給孩子時間發洩情緒。在這類型家長的心中,迅速的讓孩子變得老實才是第一要務。

於是他們擺出一副嚴肅的面孔,高高在上的批評孩子,試圖用這種威脅的方式立刻讓孩子安靜下來,或許這種方法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比較好用,但是卻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得不償失。

4、“以暴制暴”

脾氣急、有暴力傾向的家長,多數會對孩子非打即罵。在孩子鬧情緒、發脾氣時,他們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必須鎮壓孩子的反抗意識,否則孩子長大就更不聽話了。這種片面的思維,導致父母長期壓制孩子。

孩子在被打幾次以後,再也不敢發脾氣了。可是也徹底破壞了與孩子之間的紐帶,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父母需求的降低,孩子會越來越疏遠父母。這種情況如果帶到青春期,後果不堪設想。

5、一味的順從

這種類型的家長和之前以暴制暴的家長是兩個極端。這類家長對孩子的哭鬧完全束手無策,又不忍心打罵,只能順從孩子的各種要求。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明白,父母對自己發脾氣這件事是允許的,而且還會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因為家長的權威在孩子心中已經不存在了,往後的日子,孩子稍有不順心就會發脾氣,為所欲為。

孩子發脾氣,家長要怎麼面對,這些方式更實用

以上這五點,戳中了大多數家長的心,這就是大部分家長面對孩子發脾氣的處理方式。顯然,這些方式都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為人父母,確實不易。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曾經懷裡那個乖巧的小寶寶彷彿一夜之間變成了暴躁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們紛紛抱怨,教育好一個孩子太難了。的確,如果沒有好的方法作為指導,家長很容易走入困境。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束手無策,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發脾氣,家長要怎麼面對,這些方式更實用,更好

1、冷靜對待

家長在面對孩子發脾氣時,多半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先哄,哄不好就嚇、嚇也唬不住地孩子的話,就要伸手打了。旁觀者看,這種處理方式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孩子的問題,也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而是家長單純的發洩情緒的過程。

在面對教育孩子問題上,家長不可先亂了方寸,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畢竟我們已經是成熟的成年人了,難道還要孩子來承受我們的情緒嗎?

2、瞭解孩子

身為父母,不能只看孩子的表象,根據孩子的言行舉止來單一的判斷孩子的性格。而是要深入的瞭解孩子,弄清孩子發脾氣背後真正的原因。

舉個例子,劉女士有一個3歲的兒子,最近她發現,每天早上在她準備出門上班時,孩子都會找各種理由發脾氣,不是衣服穿的不對了,就是飯不好吃了,要麼就是自己哪裡不舒服,總之每天早上都讓劉女士疲憊不堪,還有好幾次因為哄兒子上班遲到了。

開始劉女士認為,是孩子任性所以導致每天早上發脾氣、不開心。可是在週末,自己陪兒子玩的時候,偶然聽到兒子說:“我最喜歡媽媽在家了,我不喜歡讓媽媽出去。”

這時候,劉女士才恍然大悟,原來兒子每天早上的“胡鬧行為”並不是因為兒子性格不好,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發脾氣,能把媽媽留在身邊。

孩子發脾氣,家長要怎麼面對,這些方式更實用

3、極端行為不可取

前面我們提到過不可取的方法,其中就有絕對順從和絕對壓制這兩種。這兩種極端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絕對的順從,會讓孩子辨不清是非,絕對的壓制,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對父母產生恐懼心理,不利於今後的教育。

4、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注

現在社會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父母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庭。大部分的家庭無奈之下選擇讓雙方老人幫忙帶孩子。這樣的弊端就是,父母相應的減少了對孩子的關注度。

孩子在父母身上得不到足夠的愛,也會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就像前面提到的劉女士的兒子,他發脾氣的根本原因就是想留住媽媽在家裡陪伴他。

因此,身為父母,在忙完了工作之餘,一定要多抽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注,讓孩子有安全感,確定父母是愛自己的。

相信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之下,都會改變表達情緒的方式。在面對問題時,不是一味的吵鬧、發脾氣,而是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訴求,從而得到滿足。教育孩子的確是一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家長朋友們唯有堅持不懈,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是木蓮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兼插畫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如果您在育兒路上,有關於孩子心理、飲食以及日常護理等方面的問題和困擾,可以來找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