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启智:人心才是最后的依靠!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赵简子派尹铎去守晋阳,尹铎请示道:“您是打算让我抽丝剥茧般搜刮财富呢,还是将晋阳作为保障之地?

(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赵简子答道:“作为保障。”尹铎到达晋阳后,轻徭薄赋、实行仁政。于是,赵简子对儿子说:“一旦晋国发生危难,不要嫌尹铎地位不高,也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将那儿作为归宿。”

赵简子去世后,赵襄子主政。智伯无故向赵氏索地遭到拒绝后,率韩、魏两家甲兵一起攻打赵氏。赵襄子出逃,问随从道:“我到哪儿去呢?”随从说:“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精疲力尽地修完城墙,又要他们出生入死地守城,谁能和我同心?(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随从又说:“邯郸城里仓库充实。”赵襄子说:“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又因战争让他们无故送命,谁会和我同心?(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还是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的地盘,尹铎又待百姓宽厚,人民一定能和我们同舟共济。”于是逃往晋阳。

智氏、韩、魏三家兵围晋阳,引水灌城。水淹至距城头只余六尺,城里锅灶都被泡塌,四处蛙虫孳生,人民仍无背叛之意。赵襄子派人与韩、魏密商,以“唇亡齿寒”之理相劝,约定共攻智氏,最终大败智家军,杀死智瑶,将智氏灭族。

(典出《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赵氏知坚城实仓不足为凭,选择以民心作为最后依靠,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也就可以预期了。

读《咨治通鉴》,品历史故事,悟人生智慧!(第三篇)敬请关注《读史启智》!

读史启智:人心才是最后的依靠!

读史启智:人心才是最后的依靠!

读史启智:人心才是最后的依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