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有什麼歷史淵源?

非常完美帥氣的小哥


古代文人在聚會和吟詩作對時,常常“一唱一和”,某人先吟詩一首,其他人順應意思跟著和詩,把一唱一和展現得別開生面。誰若和得好,會得到大家的鼓掌和景仰,虛榮心會得到很大滿足。

古人娛樂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這句俗語恰恰就是一唱一和後的產物。其意思是用辯證法來看待“色”的,色如同鋼刀一樣可以毀滅一個人,沉迷女色的人都不會得到善終。但是,世間不能沒有色,如果人人都去吃齋唸佛,清心寡慾的話,就沒有人傳宗接代了,國家人口的增長會越來越少,甚至發生絕種的情況,社會各項的生產和建設就不能進行下去。

古人娛樂

這兩句話的歷史淵源實際上跟北宋年間四個著名人物有關。

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平常喜歡跟好朋友、禪師佛印(1032年——1098年)在一起品茶論道。某次,正當他們在大相國寺喝得興致頗高時,佛印突然詩興大發,吟詩一首: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往牆裡藏。誰能跳出牆垛外,不活百歲壽也長。順便把這首詩一邊吟唱一邊寫在了牆上。佛印作這首詩,既是對自己處境的真實寫照,又體現了他對紅塵中人的擔憂。

蘇軾與佛印

蘇軾捻著鬍鬚,細細觀賞,覺得老朋友的文采和書法都不錯,就暗暗發誓,我蘇東坡以詩詞和書法著稱於世,怎麼能輸給一個佛門中人,隨即,他提起毛筆和詩一首: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世財不義切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同樣寫得龍飛鳳舞,文采飛揚。他以紅塵中人豁達的心態來看待這些問題。

王安石

大約幾日後,王安石(1021年——1086年)陪同上級領導宋神宗(1048年——1085年)來大相國寺燒香拜佛,無意中看到了佛印和蘇軾的詩作。宋神宗讀完牆上的兩首詩後,又看了王安石一眼,說:王文公啊,他們兩人的詩,你怎麼看?

王安石捋了一把鬍鬚,眉宇間頓時舒展,隨口吟道: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民為財富才發奮,國有朝氣方生機。王安石很聰明,到底是懂政治的人,立馬聯想到了國計民生。

宋神宗

宋神宗呵呵一笑,大聲說:文公好文采,好文采!待朕也和一首。

宋神宗皺起眉頭,徘徊幾圈後,終於停下來,大聲誦到: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國家盛,氣凝大宋如朝陽。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到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宋神宗作為一國之君,考慮得更多,從各個角度把前三人的詩作巧妙地串起來,變成了那首著名的《酒色財氣歌》,一直被流傳到了今天,以深入淺出的言辭,告訴了人們一個深刻道理:凡事都要把握好尺度,把握得好,會利國利民,否則,會禍國殃民。


鴻鵠迎罡


我來給解釋一下吧: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這句話是我們的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經驗,其實原話出自《酒色財氣歌》: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倒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這首歌呢是出自北宋大相國寺,關於這個詩歌的來歷還是相當有意思的:

說的是北宋時期的文人蘇東坡,有一次他去大相國寺拜見佛印和尚。關於佛印和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我們讀書的時候,都學過《核舟記》:

“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想不到如今讀來還能跟著背誦……

回到剛才說的蘇東坡,他到了大相國寺之後,發現佛印和尚並不在廟裡。於是就一個人在那裡喝悶酒,正喝著呢,一抬頭竟然發現牆壁上有一首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關於這首詩,意思是勸大家戒掉酒、色、財、氣的,因為這四樣東西,每個人都想要,而且並不想丟掉,如果誰能放棄這四樣東西,即使活不到百歲,也得是長壽。

這個蘇東坡也是大才子,這種好機會怎麼會放過,於是也寫了一首詩: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蘇東坡不愧是蘇東坡,他寫的詩更加狂妄,大體意思是說,喝酒喝不醉的就是英豪。戀美色,而不沉迷的,才是高人。財不可取不義之財,氣只要自己不生就自動消了。

如果這件事就此結束,也就沒有題目問的這層意思了,結果某一天,宋神宗也跑到了大相國寺。

好巧不巧他也看到了這兩首詩,大家都知道王安石變法,豈不知王安石也是一個大才子,此時正跟著宋神宗呢,於是受宋神宗所託,也作了一首詩: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第一首詩是從修行的角度考慮問題,第二首詩是從自我灑脫的角度考慮問題,這第三首詩就是站到了國家層面來考慮問題了。

意思就是說,沒有酒的話,成不了禮儀,人們要是不色的話,生育率下降,路也斷了,人也少了,沒有財的話,人民也就沒有奔頭,沒有氣,國家也沒生機。

再後來,結合這三首詩,就成了《酒色財氣歌》!

其實這句話前面還有一句呢:

“酒是穿腸毒藥,色如刮骨鋼刀”

我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頭一句不用解釋了,把酒比喻成毒藥,後一句把色比喻成鋼刀。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人不能太色,也就不能縱慾過度,不然的話腰痠背痛,身體透支的像有鋼刀刮骨頭一樣。

隨後,如果都不好色了也不行,那樣就無法繁衍後代,人會越來越少。

不過乾隆帝確實牛,活的歲數又長,生的孩子又多,估計是大補吧!

再看《酒色財氣歌》最後一句:

“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這裡有告訴我們,所謂的量體裁衣,是根據每個人的不同而定的,你可能喝一杯酒就醉了,他可能喝一罈子酒也醉不了。你可能好色導致身體透支嚴重,他可能全身的力氣無處使呢?

比如《金瓶梅》裡面的西門慶,人家就是有實力,就是能駕馭,那也不能說這就是刮骨鋼刀!

這也是我們傳統的中庸之道,萬事講究一個度!

不知道大家看懂了沒有?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這句俗語的完整表述,應該是“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所強調的是既不能過度沉迷女色,又不能斷絕人慾,告誡人們要適當理性客觀地看待和享受生活,避免走向極端。

常言道,色字頭上一把刀,過度沉迷美色的話,對自己的精神、意志和身體都沒有好處,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前半句“色是刮骨鋼刀”。

而人類在內的世間萬物,為了生息繁衍,又少不了陰陽交合之事。【當然,無性繁殖的生活不在討論範圍內】。如果過度禁慾,就會使得人口繁衍受到影響,久而久之,人越來越少,路也會因無人行走而變得荒蕪斷絕。故而又有了後半句“無色路斷人稀”。

許多俗語都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充滿了睿智的思想,具有啟發意義。而題主所講的這句俗語背後,還有一段充滿趣味的故事。

據說蘇東坡與好友佛印郊遊時,兩人突然詩興大發,便在牆上題詩【當然在公共場合肆意塗鴉是不文明行為,寶寶們不要模仿】:

佛印先是在牆上寫了幾行打油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
人人都往牆裡藏。
誰能跳出牆垛外,
不活百歲也壽長。

出家人佛印對於酒色財氣自然是看淡的,而題此四句詩,多少也有暗諷蘇東坡之意。然而,大文豪蘇東坡似乎並不太贊同佛印的世界觀,因而隨手應和了四句,作為回應:

飲酒不醉方為高,
見色不迷是英豪。
世財不義切莫取,
和氣忍讓氣自消。

相對於佛印的“禁慾主義”,蘇東坡的人生態度或許更容易令我們接受。畢竟,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真的很難像佛印那樣斷絕七情六慾,同時又不願承認自己屬於酒色之徒。只是,真要能對酒、色、財、氣掌控適當,倒也實屬不易。

放下蘇東坡與佛印這一唱一和不談,此後神宗與王安石再次來此地郊遊,見到此前蘇東坡和佛印的“塗鴉”,覺得頗有道理,於是兩人也跟著續上了一節。

大文豪、政治家王安石從國計民生的角度,從人對酒色財氣予以了評述,他認為:

世上無酒不成禮,
人間無色路人稀。
民為財富才奮發,
國有朝氣方生機。

在王安石看來,酒是與禮密切相關的,色是百姓生息繁衍的途徑,財可以激發人民的進取心,而國家更是需要有朝氣才能獲得生機。

見到王安石的詩句,神宗也詩興大發,也提筆應和道: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是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反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要說這神宗倒也精明,他深知王安石的境界無法超越,索性整了一大段,算是做了個總結。不過,神宗說來說去,倒也沒能有什麼別出心裁的內容。而這段故事也就算是結束了。

後人根據四人的唱和,從神宗“集大成”的長篇大論中,抽出了色是刮骨鋼刀和無色路斷人稀,作為俗語傳承,用以告誡世人對情色需要理性客觀的看待,既不能過於沉迷,也不可拒之千里。


史海爛柯人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關於色的問題,自古備受人類關注。

題中所言之句,其實出自很早的一首《酒色財氣》之文:

酒是斷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要命閻王,氣是惹禍根苗。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大概在宋代就有這樣的說法。這也是一個富有辯證法思想的觀點。

酒這個問題,我們都不陌生,還是從酒說起吧。

我們都知道,喝酒對身體不好,酒多傷肝,有醫學依據的。但是很多場合還是不得不喝酒,為什麼呢,因為這也是一種禮儀和文化,如果不喝點酒,在一些特殊場合,還真是有點說不過去。但是隻要把握一個度,不多喝就是了,滴酒不沾,雖說對身體好,但是也有點不近人情了。

“色”是同樣的道理。

都知道,過度沉迷於“色”是對身體影響很大的,正如《紅樓夢》中的嘉瑞和《金瓶梅》中的西門慶一樣,不得善終。所以也有云:“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催君骨髓枯”。

但是如果沒有一點慾望,也是不正常的,醫學也有證實,除非是身體有毛病,要不長期壓抑對生殖系統也是不好的。動物尚且為求偶而搏鬥,人這種社會性動物,如果失去這點“爭搶”的精神,也是對人類長遠繁衍大計不利的。站在生物角度上來講,出軌和偷情,其實都是生物界很常見的。無色路斷人稀這個說法,雖有些誇張,但是也是有道理的。

孔子講:“食、色,性也。”

這個說法是比較公允的,這就是人的一種本性,不可放任無度,也不可過分壓抑。

就像吃飯一樣,不能暴飲暴食,亦不可因噎廢食。如此,才好。


更多歷史文化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這句話出自天下聞名的《酒色財氣歌》,原歌為:“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到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所謂“色是刮骨鋼刀”,色是毒藥,色是鴉片,沉迷其中,迷亂的是精神,掏空的是身體,西門慶家財萬貫,“身材凜凜,一表人物”,“張生般龐兒,潘安的貌兒”,但好色如命,家裡三妻六妾,又到院裡吃花酒,嫖妓女,還在外面包養情婦,把身體當成不盡的油燈,最後吹燈拔蠟,33歲年紀輕輕就死翹翹,一命嗚呼了。正是:“色字當頭一把刀”。

所謂“無色路斷人稀”,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者,飲食男女,除了飲食之外,還有男女,有了男女,才會繁殖後代,倘若不男不女,你走你的陽光道,我過我的獨木橋,老死不相往來,那怎麼傳宗接代?沒有了後代,必然路斷人稀。

另外一點,男女之間,除了合作生育之外,還會異性相吸,誰個少女不懷春,誰個少年不多情?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男女之間的異性相吸,就是一種生活的美好,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倘若沒有這種男歡女愛,生活便沒有色彩,活著便少了許多興味。而把“色是刮骨鋼刀”和“無色路斷人稀”兩句話結合起來,即告訴我們,好色是無論男人抑或女人的共性,色是生活的佐料,但不能將它當作主食,更不能狼吞虎嚥,否則,出來混都是要還的,不是虧空了錢財,就是掏空了身體。

酒色財氣,多少人從少到壯,從早到晚,奔波於途,揮汗如雨,為的就是酒色財氣,這四個字,濃縮了多少人的生活,激發了多少人的理想,就連皇帝也耽於這四個字而樂此不疲。傳說蘇東坡遊大相國寺,微醉時看見牆壁上一詩曰:“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好詩!蘇東坡一見好詩就手癢,立即提筆和上一首:“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幾天後,宋神宗攜宰相王安石遊寺,見壁上題詩,宋神宗讓王安石和一首,王安石揮筆立就:“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王安石到底是大政治家,想到的都是國家的禮儀、財政、生育這些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宋神宗閱後大讚,高興之餘,也作一首曰:“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君臣一唱一和,關注的都是江山社稷,難怪他們在改革的思想上高度一致。

古人的哲理每每樸素而實用,“酒色財氣”固然高亢如人生之歌,但因酒誤事、因色壞身、因財失義、因氣生禍的話,便害人害己,要不得的。所以古人勸我們說:“飲酒不醉尚為高,近色不亂乃英豪。無義之財君莫取,忍氣饒人禍自消。”


帝國的臉譜


1

這幾首詩很像古代的勸善詩,應該是先有詩後有故事。


這個故事可以稍微講一下,說蘇東坡有一次去大相國寺,看到佛印在牆上提了一首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

人人都在裡邊藏;

誰能跳出圈外頭,

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東坡一看詩興大發,也提了一首詩,和佛印和尚:


飲酒不醉是英豪,

戀色不迷最為高;

不義之財不可取,

有氣不生氣自消。


後來宋神宗和王安石遊相國寺,也看到了佛印和蘇東坡的詩,於是王安石也題詩一首:


無酒不成禮儀,

無色路斷人稀;

無財民不奮發,

無氣國無生機。


後來大相國寺首席環衛指導師白袍看到這些名人字畫後,激動異常,在這些詩後面寫了八個字,表達其對這些會寫字的大神的仰慕之情,這八個字是:


亂塗亂畫罰款五十。



2


蘇東坡寫詩,我相信就算他蒙著眼,用腳丫子寫也不會寫出飲酒不醉是英豪這麼爛的詩,


這些詩中第一首所謂佛印的詩有點眼熟,這首詩是被改造過的,但是改的很不高明,因為改小器了。


在評書中有首定場詩,和這個很像,定場詩是這樣寫的:


名利二字一堵牆

高人俱在裡邊藏

有人跳出牆之外

便是神仙不老方


我覺得吧,便是神仙不老方更灑脫一些,而那位所謂佛印大師的不活百歲壽也長,這多麼像經歷了現代科學訓練的人的思維,現代人知道人是不能成為神仙的,所以作詩都顯得拘謹小氣。


酒色財氣這種提法古就有之,據說呂洞賓還曾寫過勸人戒色的詩:

二八佳人體似酥,

腰間仗劍斬愚夫。

雖然不見人頭落,

暗裡教君骨髓枯。


這首詩後來被《金瓶梅》發揚光大了。


所以爛詩能靠故事發揚光大,甚至點就算是順口溜,編個古代文人雅士的故事,讓這些詩隨著故事流傳開來,倒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營銷方式。


3


拆開這故事看看,佛印,蘇東坡,大相國寺,這些元素很宋朝,所以這個故事倒也似模似樣。


佛印和蘇東坡的故事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了,佛印是禪宗雲臺宗的高僧大德,蘇東坡是北宋文壇的代表,這倆人打機鋒時,吃癟的往往是蘇東坡,這事兒聽著就讓人暗爽。


大相國寺是北宋著名的寺院,其在民間有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魯智深在這裡曾經拔過垂楊柳。


這幾個元素湊在一起,這個故事就很宋朝了。


但是設計故事的人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佛印其實不在大相國寺主持,甚至佛印來沒來過大相國寺都成問題。


佛印一生一直在江浙和江西一代活動,他是江蘇省鎮江市金山寺和焦山寺兩寺的主持。蘇東坡和佛印交往的那些故事大多發生在金山寺,蘇東坡曾經兩次在杭州任職熙寧四年到熙寧七年蘇東坡在杭州任通判之職,這時候他比較閒,生子納妾日子過得很愜意。


大約此時他和佛印交往比較多吧。


十五年後,經歷了烏臺詩案,蘇東坡人生大起大落,這時他再任杭州知州,這時候的佛印也垂垂老矣,老朋友見面,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唏噓感嘆。


總之佛印沒來過大相國寺,也就無從在牆壁上題詩了,所以後來蘇東坡,王安石的題詩就更屬無稽。

那麼爛的詩,也幸虧不是他們寫的。


======================



薛白袍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往牆裡藏。誰能跳出牆垛外,不活百歲也壽長。——佛印

佛印是宋朝相國寺的住持,他在寺的牆上寫下了這首詩告戒世人,起到度化的效果。佛印作為出家人,寫下這樣的詩句也是在情理之中。出家人修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免滋生貪嗔痴慢疑之心。

過度飲酒會亂性,沉迷於色會傷身,過多的財富誨盜,經常生氣會傷神。酒色財氣容易讓人亂了神智,激起人的心魔,迷失本性。講究四大皆空,五蘊皆空的出家人,自然覺得這些是個牢獄,而人有著貪嗔痴慢疑,困於這牢獄之中,若是能看淡看化,從裡面跳出來,無疑能長壽的。所謂無欲則剛。



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真英豪。世財不義切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戒。——蘇東坡

蘇東坡與佛印是好友,有一天他去相國寺,看到牆上佛印寫下的那首詩,於是他也跟著寫了這首詩。蘇東坡是一代大文豪,也是名居士,對禪悟有一定的境界,但始終不是出家人,而且在朝為官。

蘇東坡始終是食人間煙火的,也是有修養的,所以飲酒不醉最為高,喝到適量即可,若是喝醉了,傷身體,甚至可能喪失理智做了錯誤的事情。見色不迷真英豪,美色當前,欣賞即可,不可沉迷當中,人得有自控能力。君子愛財,取之有度,不義之財不可取,有失法理與道德,這是人的基本涵養。和氣忍讓,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萬事以和為貴。



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 民為財富才發奮,國有朝氣方生機。——王安石

恰好有一日,宋神宗與王安石也去了相國寺,看到佛印與蘇東坡寫的詩,於是王安石接著寫下了這詩。王安石是當朝的宰相,他寫的這詩是站在治理天下的角度,與佛印、蘇東坡的角度有所區別。

但凡宴會,無酒不成禮,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歷朝歷代的生活方式都是如此傳承,有宴必有酒。人間無色路人稀,所謂食色,性也。飲男食女是人的本能,它無有錯對之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百始總得生存,總得賺錢,因此去發奮努力,才能形成國富民強。一個國家理所當然得有朝氣才能有生機,若是死氣沉沉的,會意味著亡國。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國家盛,氣凝大宋如朝陽。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到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宋神宗

宋神宗作為皇帝,身為九五之尊,在前面三人的基礎上,作了總結,寫下了這詩。宋神宗寫下這詩是站於治理天下最高者的角度。一個國家,總得有禮樂,有財富,有人民,不然何來的國家?而至於酒色財氣的好與壞,宋神宗的結論是四個字,量體裁衣。就是大家看著辦,自己去把握它的度。

這些俗語的歷史淵源就是如此來的。總得來說,四個人寫的酒色財氣,是因為角度不同,形成了這樣精彩的典故。佛學,個人,管理者,最高統治者,這四種角度,呈現了酒色財氣的好與壞。這也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特色,百花齊放。


醉墨客林世偉


我淺談一下,畢竟看了大家的答案我覺得意思是到了,就是方向不太對。

這句話主要指男人,後半句也可以指女人。

這句話斷句要先斷對

色是刮骨鋼刀,這是個整句,為什麼是刮骨鋼刀呢?首先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男人好色,則精溢,精溢則不能化氣,而後神衰。反之精足之後化氣,氣足人就精神,顯得容光煥發。

那麼和骨又有什麼關係?兩種骨,第一種就是形體,你身體裡的骨頭,如果人很小,未成年就因色會讓你發育不好,骨細或者小,成熟後也不免骨質出現問題,而且傷害不小,這和色慾的大小有關。

第二種骨指骨氣,人就像個皮囊,氣能把他填充成應有的樣子,若縱慾過度則會使人形同枯槁,甚至看著就猥瑣,即使富貴也不見得富貴的久,相反,看許多貧窮的人如果神清氣足即使表面寒酸也架不住未來富貴結果。

第二句叫做,無色人斷路稀。

這句話斷句是無色,人斷,路稀。

人斷解釋很簡單,無色還談什麼傳宗接代,開枝散葉?

路稀呢?如果大家都在社會上久了就會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如果不是真正的高雅君子,男人見面的時候其實很難有那麼多高尚的言論談論,說到詞窮的時候都喜歡開開男女的玩笑,一來試探對方心性,二來兩個人這樣一說距離就拉近很多,如果這方面聊的好,很多人甚至都不在端著了。你來我往就打的熱乎了,甚至男人的大多數友情不就建立在酒色上嗎?

所以這兩句聯合到一起就是為了講一句話,縱慾要適度,不要太傷身,還要近人情。




鴟夷子皮777


這兩句俗語出自酒色財氣歌: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

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

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

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倒被人欺,

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酒色財氣歌的出處暫無可考,但酒色財的說法,最早出自於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楊秉傳》: (楊秉)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

書中說的楊秉,是東漢弘農華陰楊氏世家,平生以清廉著稱。"結草銜環"的典故就是發生在其祖父楊寶身上。

另有一種說法,問題中第二句俗語的原文是: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關於這四句詩,還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 北宋時期,有一天蘇東坡前往大相國寺探望好友了元,也就是佛印和尚。誰知了元外出雲遊,蘇東坡只好在禪房休息,偶然一抬頭,見白牆上題著一首詩,署名正是了元: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東坡覺得詩蘊禪機,頗有人生哲理,但四大皆空,顯得太過消極。於是,就取過筆墨,在詩的右側題上《和佛印禪師詩》一首: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題畢,也不與知客僧說一聲,就悄然離開。

翌日,宋神宗趙頊與王安石來到大相國寺休閒,宋神宗看到這兩首詩,饒有興趣地對王安石說:“愛卿何不也和一首?”

王安石應命,略一沉吟,即揮筆在了元詩的左側題上《亦和佛印禪師詩》一首: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注: 後兩句有多種說法,各不相同)

王安石巧妙地變害為利,將酒色財氣與國家發展、人民生活結合起來,賦予這四個原本的貶義字以新的勃勃生機。宋神宗深為讚賞,乘興也和詩一首,其詩云: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

君臣在大相國寺以酒色財氣為題,先後和詩,別開生面且各有見地,從此被傳為佳話。


萬里長空夜未央


起源於佛教寶剎大相國寺。先是蘇東坡遊歷至此,與寺中好友佛印和尚相聚,兩人詩興大發,佛印在牆上題“酒色財氣四堵牆”,蘇東坡接著題“見色不迷是英豪”。後來王安石與宋神宗到此地朝拜禮佛,寫上“人見無色路人稀”。這便是“無色路斷人稀”的由來。至於上半句,則是後人根據他們的題詞,總結出的一首民間歌謠——《酒色財氣歌》:“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

孔夫子說:“食、色,性也。”色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能繁衍至今的必備條件。然而,孔夫子又認為,凡事都要有所節制,那麼,色亦然。過分的好色縱慾,會導致精氣外洩過多而腎臟虧虛,進而致使體質下降。嚴重的還會出現腰痠背疼、耳鳴乏力、記憶力衰退等症狀。

過分好色的人,在美色面前容易失去理智,釀成大錯。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唐玄宗為討楊玉環歡心而百般寵幸,都為日後的朝野混亂埋下了伏筆。過於好色,小則損耗精氣、傷害身體,大則民心離散、禍亂朝野。色本身並不是罪過,但色卻往往是一個起因,因而,尺度的把握最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社會,因過分縱色而得艾滋病以及各種性病的群體,可謂數量龐大,不得不引起警覺。

所以,上半句說“色是刮骨鋼刀”,以過度好色的危害來警醒世人。

人類要繁殖,就得交配,那麼,色就顯得重要了。倘若缺少了男歡女愛,人口生育率降低,久而久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國家也會進入危險的境地。況且,人不可能做到完全禁慾,適當地繁衍後代,無論對於家庭還是對於國家,都是利大於弊的。

所以,下半句說:“無色人斷路稀”,以色的社會意義來勸導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