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到底有多聰明?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

夏目歷史君


張良很牛我們知道,幫助劉邦建立漢朝,是著名的漢初三傑之一,但是這個題顯然是想說傳了近兩千年的天師道牛叉是因為張良牛叉的緣故,其實張天師牛和他祖宗張良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張天師之所以被神話是因為他有個好孫子把他捧起來了。


1,張良做對了兩件事

張良很聰明,大漢建立後就處於半隱居狀態,不再過問朝廷的具體事務,他其實也看出劉邦這人共患難易,同富貴大約很難,對大漢建立居功至偉的漢初三傑中韓信身死,蕭何被劉邦懷疑,只能自汙來自保。只有張良隱居的早,躲過了很多是非。


這三傑功勞太大了,劉邦封無可封,大約再對他們加官進爵只能把長樂宮的龍床讓給他們睡,這顯然是劉邦不願意的,所以他只好一點一點的收回他們的權力,甚至如果劉邦覺得他們危險太大,那不惜弄死他們了事。


比如韓信,比如彭越這種掌握軍權的武將。

三傑中張良對劉邦的威脅是最小的,韓信掌握兵權,蕭何掌握著財權和人事任免大權,只有張良是以參謀身份始終留在劉邦身邊,權力沒有另外兩個大對劉邦的威脅亦然。


而且張良對劉邦的心理把握準確,從是非圈抽身的早,始終的獲得劉邦尊重。


張良之所以落得下場很好,還因為他做對了兩件事。


楚漢相爭時,他沒有投靠項羽,而是一眼相中當時還很孱弱的劉邦誓死跟隨,大漢建立後他又及早抽身,以尋仙為名躲開了大漢開國後劉邦對功臣的清洗。


張良其實也不是一直不問世事,大漢建立後他還做對一件事,導致他一直到死都地位穩固,這件事就是幫助呂后和劉盈贏得皇帝位。


大漢建立後,劉邦寵愛戚夫人,想廢了劉盈的太子之位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當太子,呂后六神無主向張先生請教,張良只說了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請商山四皓來給太子當老師。


後來劉邦病重堅決要換太子,即使張良和群臣勸阻,劉邦也不聽,這時候當了太子很久老師的商山四皓出場了,一番勸阻讓劉邦覺得太子羽翼已豐無法撼動,只得編了首歌和戚夫人哭著唱了一夜,歌曰: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柰何!

後來劉邦死後呂雉掌權,對張良一家依舊照顧有加,張良死於呂后二年,他兒子張不疑繼承留候之位。後來呂后死功臣派滅諸呂,漢文帝劉恆即位,和呂后關係很好的張家地位就有點岌岌可危了,終於在漢文帝三年張不疑因為殺害原來楚國的內史,被判大不敬之罪差點被殺,處於後命保住了,但是留候這個世襲的官位沒了。


歷史上只寫了倆字:


國除。


所以整個西漢張良的後代混的不算太好,不過後來張家後人還是出了一位巨牛的人,被歷代帝王各個王朝敬重,那就是龍虎山的張天師。


2、張天師有個好孫子


傳說第一代張天師就是張陵,他創立了正一派,規定教徒只需要交五斗米,是為五斗米教。他是第一代天師,歸天之後把正一派的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張衡,這張衡和發明地動儀的那哥們同名,但是是兩個人。


張衡去世後他兒子張魯接任,就是第三代天師。


東漢末年,張角以太平道傳教,做大後率領教宗起義,口號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這就是著名的黃巾起義。


就在張角在北方傳道時,四川也有個姓張的在傳道,這人叫張修,因為他規定教眾每人只需要貢獻五斗米作為入教的學費,所以又被稱為五斗米教,歷史上稱他們為米教。


另一位姓張的看到張修的五斗米教越來越興旺發達,想起來一句話叫:


我的成功可以複製。

於是他複製了張修的傳道辦法,也逐漸做大,這人就是張魯,後來他殺了張修,“奪其眾”,為了抹殺張修作為五斗米教創始人這個事實,他開始給自己的信徒們編故事,故事的內容是自己的祖父張陵的各種神蹟,甚至他還託名張陵編了一本書叫《老子想爾注》。


張魯的事業越做越大,後來在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割據漢中凡三十餘年,信徒遍佈朝野。


建安二十年曹操徵漢中,張魯本著“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做事原則投降了更為強大的曹操,曹操把張魯和他的大批信徒遷往了北方,張魯被封為閬中侯,由於地位尊崇,更利於他傳播其教義理論。

一時間朝野很多人都是五斗米教的信徒。


到了東晉時,由於刻意經營,五斗米教已經成了席捲整個中原地區的重要教派。


為了神話創派祖師,儘管張陵在歷史上名聲不顯,沒有傳記,但是很多信徒還是給他增加了很多神奇的故事,反倒是真正對五斗米教興起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張魯越來越被人們忽視了。


所以牛叉的張天師之所以牛,和自己十輩子之前的祖宗張良沒有啥關係,和自己孫子張魯很有關係。


======================


薛白袍


諸葛亮曾經這樣評價張良:仰其像不威,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意思是張良長相不威猛,但是卻能為帝王謀劃,平定天下。史載:張良狀如婦人好女,放到現在就是小鮮肉的長相,但是人不可貌相,張良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輔佐劉邦成就帝業,簡直比大將還威猛。那麼張良有多聰明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張良有一個好的出身,他們家五代相韓,是典型的官宦之家。到張良這一輩,韓被秦所滅,張良散盡家財,招募勇士,發誓要恢復韓之舊境。那麼張良的聰明才智是如何學來的呢?

張良花錢僱傭了一個大力士,在博浪沙偷襲秦始皇,結果擊中了秦始皇車隊的副車,秦始皇大怒,於是全國緝賞張良。張良逃匿於下邳,而下邳和沛縣離得很近。

有一次張良在下邳遊蕩,在橋邊遇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故意將自己的臭鞋丟到橋下,招呼張良去撿。張良本來想揍他,但看他年紀大,於是忍了。誰知道剛把鞋撿上來,那老頭又故意把鞋丟下去,還讓張良撿。

張良忍了,又把鞋撿回來。老頭笑眯眯的對他說:孺子可教,過兩天你還來這裡,我有東西交給你。後來,張良兩次來晚,被這個老頭一頓臭罵。最後一次,張良半夜就起來,終於趕在了這老頭的前面到達。這老頭給張良一本書,張良一看就震驚了,原來這本書是失傳很久的《太公兵法》,張良從此以後認真研讀這本兵書,再出門時,已經不是那個普通的張良了,而送張良書的人是半人半仙的黃石公。後來黃石公還收了一個徒弟,他的名字叫諸葛亮。

張良對劉邦有多重要呢?非常重要,張良幫過劉邦,幫過呂雉,更幫過劉邦之子漢惠帝劉盈,可以說,張良在劉邦稱帝前後是劉邦最重要的謀士。張良善陽謀,陳平善陰謀,兩人一陰一陽,項羽就是再厲害,也抵擋不住。那麼張良這麼厲害,當初是怎麼看上劉邦的呢?

張良曾經多次向別人兜售《太公兵法》的精髓,只有劉邦聽了之後能夠悟出其中的道理,並且隨之實施,於是張良感嘆:這就是天意呀,從此以後,我就輔佐你了。

張良體弱多病,因此不能夠領兵打仗。那麼他是如何幫助劉邦的呢?靠計謀。具體來說就是舉薦人才,增強劉邦的勢力。那麼張良都舉薦過哪些人才呢?

當時劉邦平定三秦之地後,率軍六十萬直撲彭城,一舉攻克了彭城。結果被項羽率領三萬騎兵所擊潰,差點被俘。劉邦想捐出關東之地用來招攬人才共擊項羽,於是向張良獻計,張良給劉邦舉薦了三個人。

一個是英布,英布在劉邦攻擊彭城後,並沒有響應項羽的號召前來助戰,這說明英布對項羽並不完全忠心。於是張良建議劉邦策反英布。

一個是彭越,彭越在滅秦後沒有被項羽封侯,心生怨恨,於是投靠了齊國田橫。在田橫的幫助下,率軍在項羽身後不斷襲擊項羽的運糧隊伍,惹得項羽心煩不已。

一個是韓信,張良建議韓信襲取魏國,然後東進取代、趙等國,對項羽形成包圍之勢力。最後劉邦採納張良的計策,派隨何策反英布,又派人聯絡彭越,封韓信為左丞相,曹參和灌嬰為將,北上開闢第二戰場。

最後,正如張良預料的那樣,在北方韓信相繼攻破了魏、代、趙、齊四國,彭越攻取了梁地,偷襲了項羽後方,而英布則在南方奪回了九江等地,在戰局上徹底包圍了項羽,項羽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撤退。

因此,論破項羽之功,張良功居第一。後來劉邦讓張良在齊國任選兩萬戶作為封地,張良拒絕了,張良說:我和您相遇在留縣,就把我封在留縣吧。於是張良被封為留候,一個封地最小,卻官位甚大的職位。那麼張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張良看出劉邦為人好猜忌,怕招惹麻煩,因此以退為進,在功成時就選擇隱退,正好自己身體不好,於是就告假劉邦,不參與政事。但是有時不是他想躲避就能躲避的,後來,呂雉為了保住太子之位,又去請教張良。那麼張良如何應對呢?

劉邦喜歡貌美如花的戚夫人,愛屋及烏的也偏愛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劉邦想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呂雉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有人給她出主意,讓她去請教張良。

張良一開始一口決絕,不打算幫忙。後來呂雉派呂澤在半路截住張良,強行問計,呂澤告訴張良:換了太子,先生能高枕無憂嗎?張良無奈,給呂澤出了一計,說普天之下劉邦不能徵召來的人才只有四個人,你把這四個人找來輔佐太子,則太子之位無憂。

後來,呂雉派人去請這四人,他們是著名的商山四皓,分別是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 。劉邦後來病重,又想廢太子。張良親自去求情都不管用,最後商山四皓共同出面跟隨太子去服侍劉邦,劉邦問太子身後這四人是誰,在得知是商山四皓後大驚,於是喃喃的說道:太子羽翼已豐,大勢已定。隨之,再也沒有廢立太子的打算了。

因此,張良既有輔佐劉邦成立帝業之功,又有安定社稷,穩固太子地位之功。人聰明到這種程度,簡直無人可及。劉邦死後,張良請退,跟隨赤松子雲遊,日習辟穀之術,修仙練道去了。而張良學道這一舉動,惠及了他的子孫。為什麼這樣說呢?

張良的第八世孫張道陵也學習道教,並且開宗立派,創立了正一道,成為一代宗師。其後代張魯繼而開創五斗米教,在漢中傳教安民,威震一方。可以說,張良的思想,通過他的子孫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直流芳至今。試問,從古到今,能做到這種境界的能有幾人呢?


每日趣評


張良的聰明在於懂得自保,他深懂帝王之術,有帝師之稱。張良看人極其的準,劉邦正是在他的謀劃下,一步一步地成就了一番帝王霸業的。

你看在劉邦和項羽楚漢爭霸的時候,經過彭城之戰,劉邦被項羽打了一個大敗,一夜之間,劉邦似乎回到瞭解放前。可以說此刻的劉邦,真的走到了人生的低谷時期。

這時候是張良給劉邦分析了一下,當時天下的形勢。也算是鼓舞劉邦的雄心,為劉邦打打氣吧。

他告訴劉邦,你捲土重來,再和項羽痛痛快快的爭個高低。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你還是有機會的,但是,我說的你有機會,是必須要爭取三個人的幫助,這三個人就是韓信,彭越和英布。

韓信和彭越好爭取,他們兩個本來就是劉邦的左膀右臂,關鍵是英布,他可是項羽帳下第一猛將呀。

張良告訴劉邦,英布其實和項羽已經有隔閡了,你看項羽去齊地打仗,英布沒有去,項羽對他很不滿。

現在的英布也是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和項羽決裂?

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去離間英布和項羽的關係,爭取英布這件事,十有八九是可以成功的。

劉邦手下的說客,隨何表示願意去說服項羽,結果這件事還真的是被隨何給幹成了。英布表示和項羽決裂,加入劉邦集團。

最終劉邦打敗項羽,就是因為韓信發動的垓下之戰,聯合了英布和彭越的軍隊。

張良是在鴻門宴不久後,韓信帶領劉邦殺出漢中之後,開始加入到劉邦集團,成了劉邦集團的一個核心成員的。

在和劉邦相處的過程中,張良對劉邦這個人是瞭如指掌的。

張良知道劉邦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

所以,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他就主動選擇了退隱江湖。對於他來說,作為有功之臣,只有不問政事,只有不張揚,才會不被劉邦所猜忌。

只有不被劉邦猜忌,才有可能免遭橫來之禍,才能安享晚年。這就是幾千年來,張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被人稱頌的原因。

張良退隱之後,就開始煉丹修道了。

據說他到了後來還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邊。

張良的後代更是不得了,他們也是學習張良,深受張良的影響。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生活,因為張良的後代,也都沉迷於道家,到了張良的第八式孫張道陵時期,他還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正一道”,大家所熟知的天師道,就是經過張道陵,張衡和張魯祖孫三代而創立的。他們這個道家,在中國曆經兩千年而不衰。在中國能和他們張家道家相比的也只有孔子的儒家之道了。


漢史趣聞


與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可謂是婦孺皆知,但卻不知其博學多識的背後,是受與半人半仙鬼谷子齊名的下邳神人所賜。

張良能有多聰明?——師從黃石公!

秦末漢初,群雄又起,紛紛揭竿欲滅秦而救天下,而張良卻獨得秦末漢初五大隱士之一的黃石公傳授“天書”,輔佐劉邦而奪天下。

既然黃石公如此厲害,為何不親自出馬輔佐有才之人一統天下而使自己名功成名就呢?

黃石公處於秦末漢初之人,約前292年-前195年。據說其父是秦始皇父親時期朝廷重臣。

莊襄王死後秦始皇鞭笞天下,統一四海,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人稱大秦帝國。

始皇結束了戰國紛爭,讓百姓遠離戰火硝煙,卻也讓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專制獨行,橫賦暴斂,阿房宮一建,各種苛捐雜稅隨之而來,又要修長城,百姓苦不堪言。

黃石公雖學富五車,但他希望自己滿腹經綸能用在造福百姓之上,而並非讓秦始皇利用來壓榨百姓。於是駕車離去,永久歸隱。


在秦朝統治時期,民間再無此人,清心寡慾,隱沒江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黃石公亦如此。

學富五車卻苦於無明君,空有才華而無施展之地。於是將自己所有的見識全部注於書中,尋覓有才之人傳授自己一生的智慧。

到了陳勝吳廣起義,眾人士崛起討伐秦時,黃石公已經非常老了,耄耋之年時才見後輩雄起,自己已經無力再陪這些年輕的後輩南征北戰。

滅秦救天下,只能將書傳授後人,所以在秦末群雄割據之時並未重出江湖,而是依舊一直隱居東海下邳,尋覓奇才之人,將“天書”傳授。

黃石公尋覓奇才是必然,但張良遇石黃公卻是偶然。張良刺殺秦始皇不果路逃亡到下邳,過著躲藏的生活。大仇未報,張良每日寢食難安,日夜嘆息。

一日,於下邳橋上偶遇黃石公,為其拾履,後通過考驗而被黃石公傳授《素書》。

此書集儒學,法學,用兵,與人交往等眾多思想集於一體,以道家思想為核心貫穿全書。

治國安邦,為人處事,借事物之力輔助自己的各種智慧都在此書有所體現,民間素有天書之說。

張良受教,苦研此書,終得其法,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 知己知彼,有洞隱燭微之能,得此書之精髓而輔佐高祖一統天下。

但每一位帝王的通病就是疑心過重,劉邦自然也逃脫不過此性格的束縛。

漢朝建立後,功臣陸陸續續被殺掉,燕王臧荼、盧綰、趙王張耳、彭越、韓信等人無一倖免。

劉邦戰時委予他們重任,安時則封殺,這就是所謂的可患難,卻不可共福,張良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明哲保身,便退隱江湖。

那麼退出了政治舞臺的張良無權無勢,是如何使其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的呢?

張良並非有帶兵打仗之軍事才能,但知人善用,這是他的強項。離開了朝廷,張良不從事農桑,不從商卻從道。

張良深受他的老師黃石公的影響,清心寡慾,退隱江湖,一心追求黃老之術,欲求得正果,得道成仙。

張良前半生在政治上風生雲起,因為劉邦出謀劃策而名揚天下,更得“天書”精髓,在政治上有深遠影響。

劉邦評價張良曰:“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說明此人足智多謀,必定有遠見。

張良在政治上也曾赫赫有名,其家族必定有許多成員參政。但因高祖有疑心,必定打壓。

那麼自己的家族必定不能在政治上再次名聲赫赫,就必須另尋謀路。但張良並非適合經商之人,卻得黃石公書精髓,受道家思想影響,便走了這條路。

張良在世之時,其家族堅持研究道家思想的人雖少,但到了其後人張道陵之時,悟出張良的用心良苦,開始著手創立規範的道教。

雖說老子是道家始祖,但只是主張並未真正創建道教。

道教的正式創建於漢末,而張道陵就是道教創始人之一。與葛玄、薩守堅、許旌陽並稱為“四大天師”。

道家思想在漢時就有所發展,漢高祖實行無為而治,而得以在政治上有所應用。


漢之後,道家思想也有陸陸續續發展,我國雖一直以儒家思想為主流,但道家思想對我國思想界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張道陵創建的道教一直延續發展,張道陵本人名聲在外,究其根源就到了張良身上。

道教發展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道教創始人也一直名揚。張家也就一直沾光,世世代代相傳,張家名聲將會一直流傳。

歷史上使自己名留史冊的人並不少,但要使自己家族發揚光大的人卻寥寥無幾,史上有張良如此遠見的人更是不多。

人最大的智慧在於有遠見,可見張良乃大智大謀之人也。


史之策


張良(前250--186)是韓國貴族,祖父,父親是韓國5朝宰相,世受韓恩。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張良散盡家財,誓為韓國報仇。當秦始皇東巡到博浪沙時,張良指使與其交好的力士用大鐵錘襲擊始皇車隊,驚嚇到始皇而被全國通緝。

陳勝吳廣起義,全國響應。張良遇到了同為義軍的劉邦,經過一段時間相處,覺得劉邦胸襟寬廣,從諫如流,便決斷跟隨。由於體弱,一直以謀士自居,未有掛帥。被劉邦稱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裡張良八問,阻止劉邦分諸侯王,明確大一統思想。張良對劉邦建議:大王若能有韓信、英布、彭越三員大將,則帝業可成。其後真如張良所言,劉邦在三位大將的 扶持下,只用七年時間統一全國。



劉邦統一天下後,大封功臣。但是並沒提到張良。一個原因是張良是韓國貴族,身世顯赫,其他功臣都是泥腿子出身,階級不同。張良也識趣的要去留壩,去隱居。也因此保全性命。


至於張良的智慧讓家族輝煌2000年,不敢苟同。事實是張良的兒子在位10年侯爵,便被削去官位淪為城門看守。其後代也沒有升官進爵之事,可謂絕後。為啥會這樣,因為張良在伐秦攻楚戰爭中犯了殺降不祥的錯誤:劉邦在攻打秦國嶢關時,守關大將已投降,張良建議劉邦繼續戰鬥,放鬆的秦軍死傷無數;在劉邦與項羽以鴻溝為限劃分天下後,張良建議劉邦違背承諾繼續追打,趁項羽不備攻擊。

像張良,陳平這樣的謀臣,陳平曾說:我多謀略,道家之所禁。吾世即費矣,以我為陰禍也。更有張良殺降不祥之事,張良後代並不輝煌。


倚雲758


張良,字子房,潁川城父(今安徽亳縣)人。本姓姬,出身韓國貴胄,其祖五代相韓。秦掃滅六國後,張良輔佐劉邦滅秦、建漢、克楚,立下顯赫功勳,被封萬戶侯(留侯)。

張良雖是一介文弱書生,也從未曾獨自統軍征戰 ,但熟讀《太公兵法》的他卻擅長謀略,在劉邦陣營裡佔有重要地位,他和蕭何、韓信三位西漢開國功臣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加上陳平為“四傑”)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韓國。彼時的張良年紀尚小,國仇家恨使他發誓要刺殺秦始皇,滅掉秦國。博浪沙一擊未中,張良逃到下邳(今江蘇邳縣)藏匿起來。在此期間,他因緣際會得黃石公贈予謀略奇書《太公兵法》。張良得此書後悉心鑽研,為日後幹大事打下了紮實的知識基礎。

在中國歷史上,張良以足智多謀著稱。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兵反秦,張良亦聚集百餘年輕人投奔沛公劉邦,史載:“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在滅秦以及之後群雄爭霸的戰爭中 ,張良出謀劃策,屢建奇功。

張良自幼身體羸弱,他以多病之身竭力為劉邦效命,獻計獻策,為漢統一中國起到了巨大作用。劉邦建漢稱帝后,點贊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封其為留侯。

據說張良性格恬淡,不好名利,喜歡黃老之術,常從赤松子遊,因此得以善終。

劉邦掃平群雄、登上皇帝寶座後,為保劉漢江山千秋萬代,開始殺戮功臣,臧荼、韓信、陳豨、英布、彭越等先後被誅殺,蕭何、張良、陳平等人未遭屠戮,算是很幸運的了。

張良之所以功高而不遭漢高祖猜忌,居官善終,其原因據說與高祖劉邦廢立太子一事有關。《史記》記載,劉邦不喜歡性格仁弱的太子劉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要廢黜太子劉盈,最著急的當然是劉盈生母呂后。見劉邦態度堅決,呂后無計可施,只得找張良問計。深諳自保術的張良本欲推脫不管,但呂后再三強求,他才獻出一計:“這事不是光靠口舌就能改變陛下主意的,不過有四位老者很受陛下敬重,現在隱居深山拒絕出仕,如果能請他們出山輔佐太子,則會對鞏固太子之位大有幫助”。

呂后大喜,派弟弟呂澤奉太子親筆信,攜帶厚禮,恭請四老下山。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就是“商山四皓”。呂澤用卑辭厚禮終於將四位老者請出了山。

此時,恰逢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後班師回朝,在慶功宴上,四老隨太子劉盈親來朝賀。劉邦見這四位蒼髯皓首,仙風道骨的老人,十分驚訝。一詢問,才知道這四位相貌不凡的老人就是自己屢請而不出的“商山四皓”。劉邦說:“原來是你們,我曾屢次請求你們出山相助,你等卻避而不見,今天你們卻為何被我兒子請出來了呢”?四老答:“陛下輕慢別人,臣等害怕受辱,因而藏匿不出,太子仁孝,禮賢下士,天下人都願為太子效勞,即便獻出生命亦在所不辭,所以我們慕名下山而來”。

劉邦暗自思忖:“這‘商山四皓’名滿天下,牛逼哄哄,以前連自己的面子都不給,如今卻甘願和太子交往,看來太子羽翼已成啊”。劉邦見太子已經形成一股勢力,羽翼豐滿,背後又有精於權謀的呂后撐腰,恐怕難以廢黜他了,便放棄了廢嫡立庶的主張。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呂后見張良妙計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心存感激,還覺得自己欠了張一個大大的人情,日後眷顧、提攜、保護他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張良淡泊名利,經常閉門學道不出,亦或是雲遊名山大川,和世外高人交朋友。其實,聰慧過人的張良深諳功成身退的道理,他又何嘗不是在以此法逃離政治漩渦、韜晦自保?

劉邦死後,呂后為了報答張良,強勸張良結束學道,還勸他說:“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何自苦如此”。再三請他出山做官,此時的張良已是風燭殘年,身體又虛弱,已經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了。他再三婉拒呂后邀請,一心一意尋仙訪道,打坐煉丹。

漢惠帝六年,張良老病而死,諡號文成侯,意思是以文才治國安民,善始善終。

和功高震主、被誅三族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比,張良無疑是幸運的。他靠自己的智慧得以善終,而且福及子孫後代,據說張氏一脈綿延兩千餘年且人才輩出,張良若泉下有知,也應該倍感欣慰吧。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劉邦從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能夠做到開國君王,是離不開三個人的,這三個人就是張良、韓信、蕭何。張良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韓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蕭何治理國家,後勤保障。而這三人中,只有張良做到了功成名就,急流勇退。



張良本是韓國貴族,因國家被秦國所滅,所以一直想要報國恨家滅之仇,於是找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東巡的路上,但因秦始皇提前預備,未能殺死,張良也在混亂中逃走了,後秦始皇追查兇手,也是了無行蹤。從這裡也可看出張良的冷靜睿智。


之後張良“圯上敬履”,得黃石公贈送《太公兵法》,成為一個足智多謀的謀士,後跟隨劉邦為其出謀劃策。而張良一生為劉邦成就帝業,主要有十大貢獻,因已有人總結,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張良深知這個道理,在幫助劉邦成就帝業後選擇急流勇退,從此稱病不上朝,得已保全自身,從這裡也可看出張良的聰明之處,是一個真正的智者。後人也尊稱其為“謀聖”。之後據說跟隨赤松子閒雲野鶴,周遊世間,從此神龍見首不見尾。



而據《漢天師世家》記載,良生不疑,不疑生高,高生通,通生無妄,無妄生里仁,里仁生皓,皓生綱,綱生大順,大順生道陵。天師道的創始人張道陵便是張良的八世孫。

而張天師家族是僅次於孔子家族的第二大家族,至今已傳承2000多年,現已傳至第65代。和孔子世家有“南張北孔”之說。


一傾風月半盞流年


說張良是中國明哲保身第一人,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關於他的故事,大家多多少少肯定都聽說過一些。當然關於他的事情,大家最熟知的是,他幫助劉邦打下了一片大好河山。到了劉邦稱帝后,輪到他們這一幫功臣,坐享其成,封官加爵的時候,張良卻選擇了急流勇退。

正是因為張良在人生的最頂峰的時期,他宣佈退隱朝野,獨善其身,不問世事。所以他才沒有遭到劉邦的報復。

張良為何在功成名就的時候退隱山林呢?難道他真的不想當官嗎?

事實上肯定不是這樣的,張良跟著劉邦出生入死,不就是想封侯拜相,指點江山嘛。

最後他之所以選擇不問政事,是因為他在跟隨劉邦打江山的時候,已經把劉邦這個人給看透了,劉邦絕對是隻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人。

那麼張良是通過劉邦做得哪些事情,來看透劉邦發呢?

我們說幾個人,大家應該就知道了。

蕭何和張良一樣,都是劉邦最為倚重的人。劉邦和項羽在爭天下的時候,讓蕭何給他管理大後方,雖然蕭何做的很好,劉邦缺人,他就給劉邦補充人員,劉邦缺糧,他就給劉邦籌集糧餉,可以說蕭何兢兢業業,從來沒有耽誤過劉邦的事,還把劉邦的大後方給治理的有井有條,要說這樣的蕭何,劉邦應該獎賞人家才對,畢竟人家是有功之臣。

可是,劉邦不這樣想,他猜疑蕭何,覺得蕭何這個人有異心,對他不忠。

因為蕭何在關中的名聲太好了,關中的人對他很尊重。劉邦擔心蕭何在背後擺自己一刀,然後自己稱王稱霸了。那他劉邦豈不是成了冤大頭。

想到這裡,劉邦就隔三差五地派人去問蕭何最近怎麼樣了?

蕭何剛開始以為劉邦關係自己很高興,可是,時日已久,他覺得不對了。

蕭何在想若是問候的話,也該是蕭何問候劉邦呀,畢竟劉邦在前線打仗,那裡才是最為危險的地方。

也就是在這時候,蕭何的門客告訴他,你就要大難臨頭了。

蕭何知道劉邦這麼頻繁地問自己沒有按好心,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個門客就告訴蕭何,劉邦在前線打仗,是怕你在後院發展自己的勢力,畢竟你這麼多年,治理的關中非常的富庶,百姓對你都是讚賞有嘉。劉邦是怕你撇開他自立門戶。所以,他對你不放心。

蕭何問這個門客,那我該怎麼辦呢?

門客告訴他,只要你把你的後代,兒子,侄子全部都給送到前線,幫助劉邦打仗。他就不會懷疑你了。

蕭何依計行事,劉邦見了蕭何的親人來戰場。他很高興,從此,再也不問蕭何怎麼樣了。畢竟蕭何把最親近的人,都送來當人質了,他劉邦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要知道這些事都是發生在張良眼皮底下的事情,劉邦連蕭何這個老鄉都不相信,他會完全相信張良嗎?

所以說劉邦這個人,多少有點不地道。當你對他有用的時候,他都敢懷疑你。若是他真的當了皇帝,對你豈不是想殺就殺了。

所以,單從這件事上來看,就可以看出,劉邦是個只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人。

我們在看張良做的另一件事,劉邦稱帝之後,要分張良食邑三萬戶,而且這三萬戶,可以讓張良自己選,還是讓他選當時最為富庶的齊國的土地。

張良拒絕了劉邦,他覺得要這麼大塊地方,劉邦怎麼可能對他放心。若是他真的選三萬戶齊地的食邑,劉邦肯定會找他麻煩的。在張良看來,這麼多食邑只能給他帶來禍害,所以,他拒絕了劉邦。

最後張良在貧窮的留縣,選了一萬戶做自己的食邑,劉邦對張良的做法感到很滿意。

張良在被封為留侯之後,就退隱山林不問政事了。所以,漢初三傑中,只他一人度過了一個安詳幸福的晚年。

被劉邦視為漢初三傑的蕭何和韓信就沒有這麼幸運,韓信最後被殺呂后了,死的時候只有三十歲,這個大家都清楚。

蕭何雖然最後也善終了,但是,他的命運也很坎坷。

劉邦臨死前把他給抓進了監獄,想要處死他。最後要不是蕭何自毀名節,又有高人來為他說情,說不定他真的就死在了劉邦的前面。

所以,相對比來說,還是張良的做法最聰明。

張良退隱山林之後,專心修道,死後還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邊。當然這是傳說了。但是,張良的後代都開始修道,這是真實的。

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學道有方,成了開宗立派之人,中國大名鼎鼎的正一道就是他開創的。張良的後代,之所以有作為,經久不衰。就是遵循了他的教導,一代又一代的把道給傳承了下來。張家的道和孔子的儒家學說一樣,對中國的影響都是十分深遠的。


史學達人


他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是中國古代鮮有的智者,或者說神人。他功勞卓著,皇帝對他言聽計從,但他功成名就之後,不留戀權力,急流勇退,得以保全。他更是痴迷黃老之道,他的一個智慧,讓自己的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甚至至今還是一個受人尊崇的千年家族。那麼,他到底是誰,他到底憑什麼讓自己的家族世代輝煌呢?

他就是張良,戰國晚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他是漢高祖劉邦的最重要的謀士,他幫助劉邦率軍一路兵不血刃,率先攻入秦朝都城咸陽。他出謀劃策,使劉邦在危險重重的鴻門宴得以脫身。 後來,他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此時,他是漢朝的王侯,功成名就,但張良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崇信黃老之學,專心修道,想要得道成仙。公元前186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雖然說張良病逝了,但他真正的傳奇,才剛剛開始。



據《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後便能應機權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張良還以此修之於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與綺裡季、東園公、夏黃公,為雲霞之交。後解形於世,葬龍首原。赤眉軍起義,有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屍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這段記載很簡單就是說張良死後,羽化成仙了。

傳張良登仙后,成為了太玄童子,常跟著太上老君在太清之中修道,其八世孫張道陵亦得道。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七歲即能通道德經及河洛圖諱之書,皆極其奧。據傳他跟太上老君學道,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雖說張道陵跟太上老君學道的說法有點扯,但其先祖張良無疑是張道陵修道,甚至創立正一道的一個重要人物。張道陵為天師派第一代張天師,其子孫世代接任天師之位,被歷代帝王所尊崇。至民國初期,已傳至六十三代,也就意味著這個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成了歷史上僅次於孔家的第二大家族。

總之,自從張家創立了正一道後,任憑這世間王朝更替,張天師的家族卻千年屹立不倒,世代輝煌,不得不佩服張良以及張道陵的智慧呀!張道陵與孔子一樣,創立了一服務於朝廷的社會組織,他們幫著朝廷愚民,維護其封建統治,藉此來換取自己家族世代的輝煌。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張良的可貴之處,在於他的不爭權,不謀私利。他只為最高者出謀劃策,這就是劉邦為什麼非常器重他的原因。其實張良與劉邦開始並不是一夥的,張良是在去投靠別人的路途中偶然遇到劉邦。在與劉邦的交談中,他發現劉邦是個絕頂聰明之人,用《史記》裡的活來說,就是‘天成之人’。在劉邦那裡,他與別的將領談論一些兵書上的事情,都聽不懂。而他與劉邦談及時,劉邦一下子就明白了,而且談的還很投機。故張良就決定跟他一塊去幹他們共同想幹的事了。有些說張良是明哲保身的高手,其實是不妥當的。不爭權奪利,不沽名釣譽,只為完成自己心中的事業。這種人,誰還會去加害於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