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演員為什麼在演出有些劇目時會在頭上戴道教的符?

萌萌小笑笑


秦腔發源於古代祭祀歌舞,從起源到成熟,從未離開道家玄學的影響,而其演出在更多的時候依附於道家的廟宇宮觀,自然而然受到了道家“符咒”文化的影響。

  • 秦腔的劇目涵蓋廣泛,素養“唐三千、宋八百、說不完的三列國”,尤其是列國戲和封神戲的時代,當時社會生產力底下,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敬畏,主要是中國道教神仙體系的逐步建立,使得這個劇目中的人物往往被冠以神秘的宗教色彩,而自古以來的神靈崇拜使的人們心中即保持了對未知的嚮往,又表現出對未知世界敬畏。
  • “符”在道家看來有驅使鬼神、治病禳災等眾多的功能。因此上秦腔演出這些劇目的時候,就會用道家的“符咒”加身,以表達對神靈的敬畏和祈求神靈保佑平安的良好願望。


秦腔裡頭約定俗成的使用符咒,也成“披瑪子”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封神戲裡頭神仙普遍在盔頭上加以“符咒”,比如《黃河陣》裡頭闡教門人普遍使用,用以展現人物正統的神仙身份。

二、列國戲裡頭的具有仙家道骨的人物,比如《太湖城》中的孫武子和廣法天尊。用以展現道家法術的高妙和人物的玄幻。

三、三國戲裡頭的老爺戲,關羽的扮演者使用符咒。關羽被人們稱為關老爺,又是民間供奉的武財神,所以自然而然具有神仙的身份色彩。

四、大駕身,過去把如包公有日斷陽夜斷陰的特殊本事的人物冠以神仙的色彩,故而有時候包公也會帶符咒。

五、煙火神鬼戲中的神仙,如《斬韓信》中的判官,《陰陽案》中的閻王爺和判官。


當然,過去這種演出方式多少有些封建迷信的味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劇團依然保留著這樣的傳統,其實它本身已經變成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秦腔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秦腔鬚生


比如《黃河陣》,《太湖城》,《斬韓信》,《陰陽案》,《黑虎坐檯》,《劉海撒金錢》,神仙,判官,鬼的區分。


秦腔夢夢


這種情況,一般是演神戲時,是神的一種身份標誌性裝飾。象常見的《天官賜福》,《劉海撒金錢》,《大上壽》。別外神話劇也有此類做法,如《黑虎坐檯》。

可知掛符或花者就是說角色不是肉身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