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粄”,字从米,“反”为“饭”省。合起来的意思是“用大米制作的食物”。用米和水的比例调制成米浆,蒸熟后切成条状,便成了揭西人喜欢的粄条。

街边林立的美食摊档里,基本上都会有个“粄”字,可以看出,揭西人有多爱吃粄。而在揭西还有一句话叫做——“爱过炒粄”。今天,小编带你去一家不一样的炒粄,而店里的特色是“芦枝炒粄”。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芦枝炒粄

走进灰寨的老圩,来到这家店,招牌很大也很好认,是店也是家。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只见老板在灶台忙碌着,柴火炉中氤氲的烟火气息让人有些好奇,如今用这种传统的灶烧柴火来制作食物的方式已是少之又少,因店家使用的是芦枝,因此这特色的牛肉炒粄亦称为“芦枝炒粄”。在猛烈的柴火之下,大锅中升腾起了一股热气,老板趁着猛火将牛肉和芥蓝炒熟,接着便将适量的粄条放入锅中,撒上少许酱油,用筷子和锅铲交替翻炒与搅散,防止粄条粘锅,最后放入其他调料之后,便可装盘出锅!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客家话读音的“芦枝”,学名是“芒箕”,就是下图那个东西。在那个比较久远的年代,上山割芦枝就是人们的生活日常。因为它遍布山野又容易收割,容易晒干燃烧的时候又火势猛烈,所以在那个年代,成为了农家最好的燃料。如今,现代灶具的普遍使用,即使农村里,还使用芦枝做燃料的也不多了吧,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炒粄一出锅,香味扑鼻而来,色泽诱人,看着很有食欲。粄条柔韧爽滑入味,芥蓝清脆爽口,牛肉鲜嫩,吸收了大火的旺,让这份牛肉炒粄与众不同。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雷公根肉丸汤

用雷公根洗净剁碎,与新鲜的猪肉打成肉泥,最后制成雷公根肉丸。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刚端上来的雷公根肉丸里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草香味,汤水甘甜鲜美。咬一口丸子,还能吃到雷公根带来的一点点苦,过一会儿就回甘,唇齿间留下了草香味。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吃着炒粄,点一份雷公根肉丸汤,刚好解解吃完炒粄带来的油腻,最后再来一份婆豆角。豆角酥脆金黄,蘸一下葱花盐水,咬上一口,别提有多好吃了。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自制肉丸腐卷

除了这些外,店里还有各种汤类,如粄汤、面汤、饺汤。店里还有自制的肉丸腐卷。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瘾过炒粄的揭西人,吃过“哩枝炒粄”吗?

记得《风味原产地·潮汕》有这么一句话“单一的原材料,赋予它纯粹的口感与质地。比例的调和衍生出截然不同的风味”。忙碌的档口里,炒粄依然是特色,牛肉和芥蓝是标配,而粄条则是主角,而那炉中燃烧着的芦枝则为这盘特色炒粄添加一丝浓厚的柴火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