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海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今生有你就足夠丶


有一種對海瑞的偏見。說海瑞在官場是道德聖人,但不如張居正有缺點卻能治國。意思是說海瑞除了剛直不阿的政治品格外,百無一用,類似南非那位道德上幾近於神的總統。

歷史上的海瑞真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海瑞是道德聖人,更是治國能吏。

戶部主事海瑞在《治安疏》中痛快淋漓地罵完明世宗嘉靖帝,下了大牢待“罪”。明穆宗隆慶帝即位後,不斷重用海瑞。隆慶三年(1570年),海瑞出任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以欽差的身份,總督糧道巡撫應天十府。

這是個什麼職務?就是在明朝地位尊崇的應天巡撫。

明朝發跡於南京應天府,能管著應天府的巡撫,你說級別高不高?只不過,應天巡撫好幾種稱呼,還有蘇州巡撫、蘇松巡撫、江南巡撫。

應天巡撫所管轄的十個府,是明朝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僅蘇州一個府所產生的稅糧,就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常州府、松江府、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都堪稱是明朝的錢袋子、糧袋子。

也因為如此,應天十府的吏治向稱難治。無他原因,應天十府的豪門扎堆,他們的利益是誰都不能碰的。官僚老爺們都發了財,苦的是小民百姓,而背黑鍋的則是朝廷。

讓利劍一樣的海瑞去應天,就是要動動這些人的奶酪。

海瑞到任後,首先浚通太湖與吳淞江的通道。至於勞力,海瑞讓江南13萬饑民來充當,以工代賑。如此,勞力和饑民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可謂兩全其美。海瑞經常在河工上來回巡察,頂風冒日,不辭辛苦。吳淞江浚通後,數年不受太湖水害之苦。可見海瑞不是一個被後世神化或醜化的道德聖人,他是能吃苦的。

河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江南地主的利益,比如他們不想出錢。但即使出了錢,這都是些小錢,地主們最在意的,是打擊土地兼併。

江南的大地主,哪個在朝中沒有背景?尤其是前內閣首輔徐階,他通過各種巧取豪奪,僅家田就有24萬畝。徐氏子弟仗著徐階的勢力,在鄉間橫行霸道。海瑞要拿徐階開刀,有人說在嘉靖朝,你海瑞下獄,是徐階救了你。海瑞說:這沒錯,我很感激他,但是,他現在損害了朝廷和百姓的利益,我就要管!你沒看到有一萬多人狀告徐家?

海瑞要求徐階,以及其他大地主把通過不法手段侵佔的民田全部吐出來,誰不配合,王憲國法具在!在嘉靖時,海瑞就是出了名的強硬,連皇帝都敢罵,遑論這些地主?徐階已下野,無法用公權力打壓海瑞,只好請學生張居正幫忙。張居正請海瑞給徐階略存薄面,被海瑞拒絕,繼續要求徐階退田至少一半。

徐階是救過海瑞,但是出於公事,海瑞逼徐階退田,也不可以在私德上進行指責。同情徐階的人,難道沒看到徐府門前,每天都聚集著幾千個氣憤的農民,高喊要和徐階死戰到底?如果激出重大民變,江南出一個方臘式的人物,到時誰都別想活了。從這個角度講,海瑞其實是在給地主們指一條生路:讓利於民,與民妥協,不要把自己的後路全部斷掉。

在海瑞來江南之前,江南大地主就是土皇帝,農民幾乎沒有活路。海瑞南下,打擊豪強,抵制土地兼併,在相當程度上,降低了百姓對朝廷的怨恨,以及再出方臘式人物的可能性。

有的官員站在地主立場上,大罵海瑞把地主當成魚肉,縱容百姓損害地主的利益。海瑞則說:魚肉?他們的魚肉難道不是從百姓身上搜刮的?現在只讓他們出過去侵佔百姓利益的百分之一,就受不了?我已經給足了徐閣老面子!

海瑞在江南還推行了著名的一條鞭法。在海瑞來之前,江南推行一條鞭法幾乎名存實亡,大地主們都反對,各種推脫。

一條鞭法其實就是清朝雍正年間“攤丁入畝”的前奏。重點打擊大地主隱瞞土地實數而少交賦稅,以及多如牛毛的各種加派,實現賦役統一,以銀代役。當時徭役之重,百姓苦不堪言。海瑞來後,把擁有土地數量較少的大多數百姓要承擔的徭役,都攤入田畝。很自然,土地多的地主們,交的銀子就比以往要多。他們對海瑞非常痛恨,又是徐階,寫信警告海瑞:不要把老百姓惹急了。海瑞拍案而起:你所謂的老百姓,都是大地主,沒有一個是小民百姓!

江南的大地主們痛恨海瑞。在他們的“積極動作”下,七個月後,海瑞就被罷了職。

不能因為海瑞清廉,只拿二斤肉請客,就說海瑞不食人間煙火。海瑞被百姓稱為海青天,不為老百姓幹幾件實事,誰有資格被稱為青天?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按照清朝學者薛福成的說法,中國古代的清官中有四個人最為著名,他們分別是漢代的汲黯,唐代的宋璟,宋代的包拯和明代的海瑞。這其中,海瑞的清廉是最為出名的!歷史上的海瑞,真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樣子嗎?



萬曆十五年,海瑞死在自己的南京官邸時,他在都察院任職的一位同事王用汲來到他的家裡,為他的喪葬儀式籌集款項,可誰知道,王用汲將海瑞的家翻了個底朝天,在他翻箱倒櫃的尋找下,才勉強找到十幾兩銀子,還遠遠不夠喪葬的費用。到最後海瑞辦喪事的錢都是朋友們一齊湊出來的,可見海瑞是真的窮,窮得令人佩服。《明史》記載,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海瑞出任浙江淳安知縣一職,當時發生過一件非常著名的買肉事件,有一次他的母親過生日,海瑞買了兩斤肉為母親慶生,誰曾想這件事竟然震驚了整個淳安,這也成為了證明海瑞清廉的一個證據,但事實上,海瑞是不是真的窮到買兩斤肉都要成為新聞呢?



當時的兩斤豬肉值現在的多少錢呢?按照海瑞自己的說法,一斤為0.0216兩銀子,按照糧食價值大致換算下來,當時的豬肉大概和現在的14元一斤差不多,堂堂一個七品知縣,一年俸祿就有90石大米,考慮到當時的物價低廉,那也差不多相當於一年的年薪達到了十萬元,海瑞將這十萬元花到了何處,以至於他連買個肉都能成為新聞呢?

從一個人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行來看,在吃的方面,海瑞俸祿中實發的12石大米是完全能夠滿足一家四口人的口糧需求的,除此之外他還有折算下來的30兩銀子作為備用,作為知縣的他擁有自己的官邸,不需要為自己的食,住擔憂,那麼海瑞的穿衣出行非常奢侈嗎?並不是。海瑞的出行是由國家報銷的,他一輩子裡穿過的最貴的一件黃石娟衣服也不過幾兩銀子而已,那麼海瑞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呢?





在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中曾經提到過,海瑞曾經結過三次婚,又有三個小妾,這個觀點也被易中天的《品人錄》所使用過,由此可見,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在海瑞的一生中,他的三位正妻都早逝,他納過三次小妾,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七十歲的他娶了一個小他五十歲的女孩為妾,由此有了瑞已耄,而妻方艾的說法,根據《金瓶梅》來看,明代納妾的成本平均在百兩左右,而納三次妾的花費,就已經頂上海瑞十年的工資,這麼來看,海瑞並非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清官,而是一個和普通男人一樣有著好色毛病的正常人,他窮得買不起兩斤豬肉也就有了原因。


生猛歷史


【“有錢”的清官】

海瑞是明朝最著名的清官潔吏,堪比歷史上的包青天。然而被譽為“海青天”的海瑞,在生活中的另一面也是鮮為人知。據記載,海瑞曾娶過三位妻子及多位小妾。特別是在其約七十歲時,還取了一位小姑娘為妾,其妻妾生活還是蠻豐富的。
在當時娶一位青樓名妓,需得一二千兩白銀。就是奴婢收為小妾也需50兩白銀。若是在外面娶得小妾,最少也得二三百兩白銀。
海瑞第一位妻子是被休的。據悉,兩人為了經濟財產還對簿公堂。海瑞多個孩子有病夭折,第二位妻子病逝,因此醫藥費及眾人的生活費,都是不小的開支。而海瑞官職不是太高,奉祿也不多,其所娶妻納妾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這些錢是哪來的呢?令人費解,至今是謎。
海瑞1514年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幼年父親病故,孤兒寡母僅靠祖上留下的一點田產勉強度日。海瑞母親是個勤勞善良的婦女,但對孩子的學習教育卻是異常嚴格。她不準海瑞與別的孩子玩耍,每每要求其努力學習,試圖將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海瑞也非常懂事,除幫母親操持家務外,就是刻苦讀書。經過多年的苦讀寒窗,海瑞飽讀詩書,於1549年參加鄉試,並考中舉人。海瑞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官場的腐敗,百姓的疾苦,社會的不公平司空見慣。因此他立志考取功名,做一個清官,做一個不獻媚、不奉承、不尋私、不枉法、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人。為此,他為自己取個“剛峰”名字。
1562年海瑞任淳安知縣,開始了官場生涯。
在其二十餘年的官場生涯中,海瑞分別擔任過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其間海瑞審事斷案,為平民百姓申冤做主,打擊地方惡霸、智鬥腐敗上司,被百姓譽為“海青天”。特別是嘉靖年間,海瑞竟抬著棺材給皇上進諫,訴其遠君子、近小人,生活過於奢華,沉溺於酒色,聽信讒言,不理朝政等,好在嘉靖皇帝知其是清官忠臣,才僥倖免死。
海瑞每日粗茶淡飯,粗布衣衫,拒不收禮,就是好友所送不太值錢的物品、土特產等,他也將其退回。由於海瑞剛正不阿,不畏權貴,不與貪官汙吏為伍,而且為民仗言,甚至將腐敗分子、高官顯貴都繩之以法,得罪了不少達官貴戚、惡霸豪紳。他們不斷讒言、誣陷,致使海瑞多次入獄、降職等,還在家賦閒近十年。但海瑞都一如既往,不向權勢低頭,不向富貴折腰,直到任上病逝,享年73歲。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海瑞為官清正廉潔,剛直不阿,鋒芒畢露,在吏治腐敗,貪贓枉法盛行的官場,顯得特立獨行,在那貪官、庸官眼裡,如芒刺在背,格格不入,確實有些“古怪”。

他在擔任南平縣教諭(縣學教官)時,主管監察事宜的御史前來考察,到了學館,命令教官們下跪迎接,海瑞卻立而不跪,義正辭嚴地說:“如果到御史衙門參見,理當行屬下禮,然而此地乃是師長教士之地,教官不應該屈膝。”另外兩名教官挾住海瑞下跪,他依舊立而不跪。他在縣學裡,用儒家的聖賢之道來教育諸生,不收學費,拒絕諸生送來的禮物,諸生都什麼敬重他。升任淳安縣知縣後,他知道這是個貧困縣,格外關注民生。自己除了微薄俸祿以外,不在收取一絲一粟的外快。為了縮減開支,縣衙門的官吏公事辦完後都各自回家務農,不捨棄本業。

總督胡宗憲之子從杭州返回徽州,路過淳安,強令驛站提供交通工具,驛站主管因為他不是官員,拒絕提供。此人仗著父親的權勢,把驛站主管吊懸在涼亭裡。海瑞問訊趕來,不溫不火的說:胡大人清廉無二,早就關照,兒子路過淳安時,地方官不要鋪張浪費招待。如今此人所帶行李即多又重,必定不是胡大人之子。隨即沒收了行李裡的幾千兩銀子等貴重物品,派人快馬加鞭送往胡宗憲,把這裡情況詳細的和他闡述了一遍。胡宗憲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卻也抓不住把柄,此時只好這般作罷。


海瑞年幼喪父,自小便隨著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對他很是嚴厲,每日督促其讀書認字。經常囑咐海瑞長大後做官要廉潔清正,忠君為民,不可貪贓枉法。海瑞在母親這般耳渲目染的淳淳教誨下,嚴格要求自己,不隨波逐流、廉潔自愛。


心晴24293008


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他非常的博學多才,而且自幼攻讀,詩書經傳,他在嘉靖28年中舉,成為了一名公務員,他是一位特別清廉的公務員,在他執政的時候。推行清丈平賦稅,並且屢次的平了很多的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屬於在老百姓心中的良心公務員。

那作為一個娛樂八卦小能手,我們來說說他的生活。海瑞非常的節儉,當然他不貪汙,所以他窮,不節儉也沒有錢,他穿步袍,吃粗糧糙米,讓傭人在自己家種菜,自給自足,曾經有一個歷史的典故吧,說浙江總督胡宗憲曾經跟別人說海縣令為老母祝壽,才買二斤肉。

但是因為他實在是太窮了,然後,而且他太較真兒就是讓所有人都不能貪汙,因為當時的嚴嵩是一個大貪汙犯嘛,他就得罪了嚴嵩,因此在他的官場生涯中,一直都被這個嚴嵩給折磨,幾次入獄,而且在其後的生涯中,不是很受皇帝重用,幾乎是備受打壓,在其年老的時候,終於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但因為其主張的清廉,以其他政黨的大臣意見不合,因此除了皇帝的重用,其他朝臣依舊排斥他。

最後在萬曆15年10月14日,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海瑞一生沒有兒子,所以去世的時候,有一位御史為海瑞主持喪事,他看見海瑞住處用葛布製成的帷帳和破爛的竹器,有些事連貧寒的文人都不願使用的,因此禁不住為之,悲泣不已,他湊錢為海瑞辦理了喪事。

雖然海瑞在官場中一直備受排擠,但是其在民間的名聲一直都特別特別的好,當時他的死訊傳出後,南京的百姓因此罷市,海瑞的靈柩用傳音回家鄉時,穿著白衣白帽的人站滿了兩岸,祭典哭拜的人百里不絕,因此朝廷追贈海瑞,太子太保,溢號中介。

海瑞的一生過得十分貧苦,幾乎是沒過上一天的好日子,但是他清廉正直的名聲卻流芳百世,所以他應該是受後人尊敬的一位忠臣。


假面cavalier


明哲保身即是官場中人的下意識,也是官場裡的潛規則,它既是遺禍政體千年的毒瘤,但同時也是鬥場蜇伏待起東山的絕招...

海瑞曾經打破過它而身陷囹圄,幾百年後的今天仍然不被人放過,它刺穿的是水至清則無魚的現實定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