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禪位給嘉慶,當了三年太上皇,歷史真相是怎樣呢?

mtolao


作為一個天秤男,乾隆是一個超級自戀的皇帝,其在位期間曾號稱“本朝無能臣”,一切都必須是自己說了算。

(國有乾隆,谷不生蟲)

說實話,乾隆的命真的很好。在他上臺時,他的親爹雍正就早把身邊所有政敵全部除掉了。並且為了給乾隆鋪路,雍正甚至將自己的親兒子,乾隆的親哥哥弘時給廢為庶人,而弘時最後死的也是莫名其妙。

由此可見,為了能使乾隆順利接班,雍正不惜大開殺戒。

除此以外,得益於雍正的勤懇,乾隆繼位時國庫存銀已經達到了3500萬兩,而在他執政的前半段時間內,國庫存銀更是一度高達7000多萬兩。拿著這麼多錢,乾隆心中自然燃起了建功立業的雄心。

手中有錢,外加自己的地位也非常穩定,乾隆開始尋思開疆擴土。而此時恰逢新疆的準噶爾汗國爆發內亂,乾隆趁機派大軍一舉滅掉了準噶爾汗國,將整個新疆納入清帝國的版圖。

平心而論,平定準噶爾的戰爭確實非常輝煌,但這個功勞不能只記到乾隆頭上。因為平定準噶爾是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才完成的,若沒有爺爺和老爹持續傷害輸出,乾隆也不可能一擊收掉這個人頭。

在乾隆晚年,他給自己總結了十大功績,例如:拿下新疆,驅逐廓爾喀,徵緬甸,徵安南,平定臺灣林爽文起義,平定大小金川。鑑於自己的赫赫戰功,乾隆晚年稱自己是“十全老人”,自戀程度可見一般。

當然,乾隆也不是沒有崇拜的人,乾隆對外一直表示自己非常崇拜聖祖康熙皇帝。早在乾隆繼位之初,他就曾立誓:聖祖皇帝在位61年,我在位期間絕對不敢超過聖祖。

乾隆登基的時候剛剛25歲,如果要超過聖祖康熙,乾隆至少要活過85歲!常言人過七十古來稀,古人壽命能達到70歲就很不容易了,清朝的前幾位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都沒有活過70歲。

在這裡面,康熙的壽命算是比較長的,但其終年也不過68歲。康熙之所以能在位長達61年,主要因為康熙8歲就登基了,因此在位時間非常長。

很顯然,乾隆在許下這個心願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自己能活過85歲,但乾隆偏偏就活過了85歲,他駕崩時88歲(虛歲89),壽命是清朝歷代皇帝之首,如果不退位的話,他的在位時間將長達63年!

如此一來乾隆的在位時間就鐵定超過了康熙,這顯然違背了自己當初的誓言。於是到乾隆六十年時,這位十全老人只能將皇位禪讓給兒子嘉慶。

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在位60年的乾隆帝於紫禁城舉行禪位大典,嘉慶皇帝即帝位。當天乾隆帝親臨太和殿向嘉慶交付傳國玉璽,而嘉慶則尊封乾隆帝為太上皇。

按理說在退位之後,國政就應該徹底地交給嘉慶皇帝了。但退位原本就不是乾隆的本心,他又怎麼可能輕易放權呢?

在乾隆退位的這三年中,帝國的軍政大事依然是交由乾隆自己來掌管,當時重要的奏摺都要分成兩份,一份給皇帝,一份給太上皇,在紫禁城內部也繼續使用乾隆年號。

對此嘉慶皇帝只能是夾著尾巴做人,他在太上皇是畢恭畢敬,而對乾隆的寵臣和珅也是禮敬有加,直到三年後乾隆賓天,嘉慶皇帝才真正的君臨天下。


千佛山車神


乾隆六十年底,已經當了六十年皇帝的清高宗愛新覺羅 弘曆傳位給太子顒琰,大清國正式改元嘉慶。弘曆從皇帝的位置上退下來,又當三年多的太上皇,直到嘉慶四年正月去世。

權力這東西,是世間最好的興奮劑,誰得了,都不會輕易放棄。除非外在壓力之下,自己保不住權力了。才不得不放手。乾隆在退休之時,還是牢牢把著朝廷大權,當時身為太子的嘉慶皇帝,雖然已經三十六歲,但他沒有李世民那樣的能力,能把權力從自己父親的手裡奪過來。可是乾隆還是禪位給兒子,自己做了太上皇。

乾隆只所以這樣做,與自己與他的祖父康熙以及自己早年所說的一句話有關。康熙皇帝大概是大清王朝歷史上最厲害的皇帝。按封建社會的規制,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具有開創之功的,稱為“祖”,其餘的稱為“宗”,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祖宗”,“祖”有功,“宗”有德。康熙做為清朝第四代君主,入關後的第二代,死後能稱“聖祖”。可見他在大清王朝的地位。康熙的一生,為大清王朝政權在中原的確立和鞏固,做出了具大的貢獻。清朝的後代君主提起康熙,都充滿敬仰之情。乾隆也是如此。

乾隆皇帝繼位的時候,把自己的祖父康熙拿出來,做為自己的榜樣。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享年六十九歲。在中國歷史的帝王中,不斷享國時間長,而且年近七十,也算是高壽。乾隆登基的時候說,自己登上皇位之後,向祖父學習,但在位時間決不超過康熙,只幹六十年。在當時,乾隆其實是耍了個小聰明。康熙是八歲登基,去世時不到七十。而乾隆上臺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六歲了。假如干滿六十年,他已經八十五六,快九十了。他沒想到自己能活那麼大的年紀。誰知造化弄人,幹滿六十年後,八十六歲的乾隆依然身體健康,精神不錯。這時,他自己就陷入了兩難之中。退位吧,放不下手中的權力。不退吧?有違自己當初的諾言和明君聖主的形象。思來想去,還是退了吧。於是,一咬牙,便把位置交給嘉慶了。

位置雖然交了,但權力並沒交。他自己一直幹到乾隆六十年十二月,才把位置交了。可見心中有多麼不捨。交了位置之後。權力卻沒有放,清史說,“軍國重務仍奏聞,秉訓裁決,大事降旨敕。宮中時憲書用乾隆年號”。也就是說,朝廷中的大事,嘉慶皇帝是沒有權力處理的,必須要請示太上皇之後,才能決定。這時的嘉慶是標準的兒皇帝。最奇葩的是,大清朝全國都已經進入到嘉慶元年了,皇宮之內的年號還是乾隆六十一年。可見乾隆內心多麼的不情願。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王朝新氣象。但嘉慶朝有點例外。一朝天子雖然換了,但一朝臣卻換不了。只能用新瓶裝著舊酒。其中的代表人物,當然就是和珅。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寵臣,乾隆雖然退位了,朝廷的一切事務還是要按乾隆的意思來辦。誰最能瞭解乾隆的心事,肯定是和珅。所以,在嘉慶四年正月乾隆去世之前,大清王朝的朝廷裡,身為皇帝的嘉慶,還沒有大臣和珅權力大。朝廷中,嘉慶與和珅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造成在乾隆剛剛去世,嘉慶立馬把和坤拿下,並處死。

和珅的結局,與乾隆退位當太上皇有直接關係。原因很簡單。假設乾隆當初沒有說過只幹六十年的話,也就不用退位當太上皇。乾隆不退位,和珅就直接為乾隆打工,和嘉慶之間,不會產生太多的利益衝突。現在,乾隆退位了,和珅處於尷尬的地位。他成了嘉慶的臣子,卻為乾隆幹活。任何處在這種狀態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的。

假如乾隆不退位,等他死了之後,和珅免不了最終還是要下臺,但未必會那麼慘。原因是新皇帝上臺時,有一系列的事情要辦,這些事情無一不要依靠老皇帝的班底。等到一切安排妥當,怎樣也要一兩年之後。這時,和珅沒有靠山,辦事時只能按新皇帝的旨意行事,與嘉慶的衝突也不會那樣激烈。當然,這一切,只是假設。假設大多不會成立,歷史只能是他本來的那個樣子。所以,和珅也只有被殺這一條路。這是他為乾隆輕易許諾所付出的代價。


七月流火140400643


天有二日,國有二主,皆非幸事!嘉慶即位之後,乾隆帝宣佈退位為太上皇。雖然退了位,但是乾隆仍自稱為“朕”。諭令仍稱為“敕旨”按道理來說太上皇不應該太多幹預政事。但是乾隆規定尋常事件由嘉慶自行處理,一旦有軍國要事以及涉及到官員任免的事宜,仍由他指導處理,甚至親自定奪,凡新任命的府道官員,叩謝完皇上之後,還要到太上皇那裡認可,叩謝後方能外放赴任。



《朝鮮政宗實錄》裡面就記載:乾隆曾對寵臣和珅說…朕雖歸政,大事還是我辦…,和紳有一次奏請嘉慶批覆的政令,嘉慶卻不敢定奪連忙說:“惟皇爺處分 朕何敢與焉”。

由此可以看出,乾隆雖然歸政於嘉慶,但仍然掌握實權,嘉慶只不過是“拿鑰匙的丫鬟當家不做主”。

乾隆皇帝繼位之初發誓不敢與康熙在位年數相同。這是退位做太上皇的主要原因。但是長期說一不二的乾隆已經迷戀上大權在握的感覺,捨不得放手,因此乾隆實際上是退而不休。

其實在乾隆選擇接班人的時候,也是以對他言聽計從為標準,所以選擇了生性忠厚老實重仁孝的顒琰為接班人。

乾隆末期國庫已經空虛,朝政腐敗,貪汙成風。急需一位雷厲風行,像雍正一樣的皇帝來解決矛盾,化解危機。但嘉慶是四平八穩,只能守成而不能開拓創新的帝王。所以在他二十五年的執政裡並沒多少建樹,使得清王朝一步步陷入更深的危機。


申報七十七載


乾隆為什麼要主動禪位當太上皇呢,用他自己的說法是不願意超過皇爺爺康熙。


自戀的老皇帝

乾隆是個非常自戀的人,他愛作詩,還把詩集出版;他愛在文物上題字蓋章,被後世稱為牛皮癬;他搞了個十全武功,自稱十全老人等等,都足以說明他的自戀。

但是話說回來,他也有自戀的資本,康雍兩朝為乾隆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只要乾隆不是一味瞎搞,那豐厚的底子足夠他造一被子了,事實上,乾隆一輩子也算勤政,真正瞎搞是晚年時期,說起來,又有幾個皇帝能保住晚節喲。

在禪位這件事上,乾隆也是顯得十分自戀,在乾隆60年,他作了一首詩,大意是古往今來活到80歲的皇帝只有3個,其中宋高宗和梁武帝是廢物,不值一提。忽必烈雖然比較牛,但是牛不過我,因為我五世同堂。

他甚至認為自己的禪讓超越了堯舜禹,更別說秦始皇以後的所謂禪讓了,因為堯舜都是讓位給外姓人,是“外禪”,只有自己傳給兒子是空前絕後的“內禪”:

“不但三代以下所未有,以示堯舜,不啻過之。”


禪位前的擔憂

話雖如此,但是老皇帝心裡也有些擔憂,那就是不知道兒子當了皇帝之後,會怎樣處理與“太上皇”的關係,畢竟在歷史上,還沒有太上皇能過得幸福。

唐高祖李淵,被兒子李世民逼著讓位,當了9年太上皇,死的時候一點波紋都沒驚起;

唐玄宗李隆基,當了太上皇后,整日被兒子猜忌,最後被軟禁而死;

之後宋明兩朝的太上皇,也都過得不那麼好,但是老乾隆和那些太上皇有些不一樣,他是掌握者實權讓位而不是被逼的,擁有超高政治手腕的乾隆,為了保證自己將來的生活,早就做好了準備:

1、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等大事,我還是要管的,兒子你要聽我的話;

2、退位之後,我還要稱朕,我下的旨意要叫“敕旨”;

3、我要繼續生活在養心殿,做事方便;

等等一系列安排,其實中心思想就一句話:老子說了算。

聰明的繼承者

事實證明,老乾隆多慮了,嘉慶這小夥子,簡直是完美的兒皇帝。他非常明確自己的定位:老皇爺的秘書。

每天勤勤懇懇地批奏摺,工作不分分內分外,最重要的是,他幾乎從來不發任何命令,遇到需要抉擇的大事,他只有一句話:聽爸爸的。

在乾隆做太上皇的那幾年,嘉慶的結髮妻子、皇后喜塔臘氏病故,二十多年的夫妻啊,嘉慶悲痛萬分,但是他做了登基後第一個:一切從簡,不著喪服。

原因是太上皇怕死,他不願意把晦氣帶給太上皇。即便是這樣,乾隆還有事沒有把和珅叫到面前,問兒子有沒有因為皇后的問題影響國事。和珅如實彙報,乾隆非常滿意,這才漸漸地放下了戒備。



也可自話


在古代很少有皇帝會主動禪位,大部分就是被逼無奈或者逃避責任,乾隆皇帝就是其中的一個另類。在他84歲那年,他竟然主動宣佈要禪位給嘉慶皇帝,直接在朝堂上引發了大地震。古代那個有實權的皇帝不都是直接幹到死為止,只有傻子才會真正主地動禪位。難道是乾隆皇帝老糊塗了,這其中的歷史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

乾隆六十年(1795年),84歲的乾隆皇帝突然宣佈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此消息一出,大臣們炸開了鍋,實權主動禪位簡直不敢相信。實際上,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乾隆皇帝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事情的起因是乾隆皇帝的祖父康熙皇帝8歲登基,幹了61年的皇帝,而乾隆皇帝從小就非常崇拜他的祖父康熙,在他繼位的時候,他就就發誓自己一定以祖父康熙微榜樣,做一個明君,並且為了表示對祖父的尊敬,他決定自己做皇帝的時間一定不能超過祖父康熙的61年。



實際上,當時乾隆皇帝之所以敢這樣發誓是早就盤算好的,他心裡想:祖父康熙8歲登基,幹了61年,在歷朝歷代已經創了記錄,他的父親雍正皇帝幹了11年就早死了,而他自己25歲登基,估算一下他的在位時間肯定不會超過康熙的61歲的,因此他才敢發誓。但人算不如天算,最後他一不小心,就已經幹了60年了,身體還很硬朗,還可以繼續幹。然而,話已經說了,他又好面子,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名聲,他不得不遵守自己的誓言,幹完60年,光榮退休,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雖然乾隆皇帝禪位於嘉慶皇帝,但是嘉慶皇帝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乾隆仍然居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一切軍政大權都還在乾隆這個太上皇手上。嘉慶皇帝下面的大臣也都是乾隆的人,有什麼事還是乾隆御和和珅商量著來,嘉慶皇帝簡直就是一個傀儡皇帝。於是,嘉慶皇帝只選擇能隱忍,一直忍到乾隆死了,他自己才能出頭。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卒於養心殿,享年89歲。嘉慶皇帝總算熬出了頭,直接先把乾隆皇帝的狗腿子和珅給辦了。實際上,乾隆皇帝在禪位後,又幹了3年多皇帝,禪讓就是一場戲,騙騙人而已。


密探零零發


文史頻道第82期之乾隆禪位

1796年,85歲的乾隆皇帝退位,皇十五子永琰繼承大統,永琰就是史書上的嘉慶皇帝。



乾隆皇帝位什麼退位呢?這要從他的爺爺康熙說起,康熙在位61年,是歷史上做皇帝時間最久的,為了表達對爺爺康熙的尊重,乾隆曾經立下規矩,在自己做皇帝60年時退位。

乾隆可能沒想到,他能活這麼久,在做了60年皇帝后,身體還是不錯,但當初那句話已經說出去了,只好宣佈退居幕後,做了太上皇。

做太上皇一般就是頤養天年,坐吃等死了。

但乾隆做了60年皇帝,對大清朝的影響力太大,不會輕易放棄權力。

而嘉慶皇帝在朝中根基不穩,滿朝文武都是乾隆的親信,凡事都需要問過老爹乾隆才能決定。

乾隆也非常享受這個感覺,嘉慶儼然就是他推到臺上的傀儡。

直到1799年,乾隆以88歲的高齡去世,成為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

乾隆死後被葬入裕陵,上尊諡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

嘉慶終於熬出頭了,他下令抄了和珅的家,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順口溜。

從和珅家裡搜出了10億兩白銀,可想而知乾隆時官員貪汙腐敗程度,已經讓嘉慶無法忍受。

乾隆是他老爹,他不能怎麼著,但乾隆的親信們,嘉慶就沒那麼客氣了。

嘉慶四年,經過一系列改革,嘉慶終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帝。

—End—



文史頻道


太上皇乾隆如何實力坑兒子嘉慶,獨掌清廷大權?

太上皇,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的父親。

歷史上的太上皇不多,大多是由兒子皇帝追封的。但是也有少數的幾位太上皇,是自己自願的,但是又對權力戀戀不捨,掌握著朝廷大權。

其中乾隆就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位太上皇。

一、乾隆為什麼願意當太上皇?

正常來說,沒有哪一個皇帝願意成為太上皇的。所謂皇室無親情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一次次流血政變,都警醒著後人。

乾隆這種聰明人,可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那他是怎樣成為太上皇的呢?

古代的皇帝都比較短命,乾隆的爺爺康熙也算是一位比較長壽的皇帝啦!八歲即位,69歲駕崩。乾隆出於對康熙的崇拜,也可能是私心,就發誓,在位時間絕對不敢超過康熙。結果乾隆比康熙還要長壽,一直到乾隆85歲的時候還好好的活著,在餘時間已經到了60年。沒辦法,古人對誓言都比較重視,更別說是皇帝啦,要作表率,就只能,把皇位傳給了嘉慶。

就這樣乾隆可以說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但是我想,能活到85歲,掉坑裡,他也是心甘情願的。

二、乾隆當上太上皇以後靠什麼把持清朝大權?

乾隆當上太上皇以後,又不得勁兒了,小事兒呢,都交給了嘉慶去辦。但是呢,大事兒,別人不找他,他還不高興,就因為這,把一個大臣就罷免了。

乾隆專門在圓明園把屬國的使臣叫過來說:“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

隨著乾隆年齡越來越大,慢慢的就糊塗了,可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健忘症之類的。在這種情況下,嘉慶沒有對乾隆下手,主要還是因為和珅。

乾隆雖然老糊塗了,但是和珅這個忠實的狗腿可才40多歲。和珅的身家性命可都是靠著乾隆的信任才維繫的,所以說和珅是忠心耿耿地維護乾隆,在上朝的時候甚至就站在乾隆和嘉慶的身邊,傳達乾隆的指令,等於說是“二皇帝”。

可以說,就是靠著和珅的維護,乾隆才得以獨掌清廷大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三、乾隆獨掌大權,嘉慶是如何夾縫求生,委曲求全的?

可以說在乾隆在位的時候,嘉慶是很悲催的。

雖然貴皇帝,但是呢大臣們都不聽他的,所有的事都得向乾隆請示,看乾隆的眼色行事。就算是乾隆糊塗了,腦子不清醒了,也得小心翼翼,萬一和珅挑撥乾隆下令,把嘉慶廢了,到嘴的鴨子飛了,那就好玩了。

因此,嘉慶甚至於還得巴結奉承和珅,明明心裡恨和珅,恨得要死,還要笑臉相迎,給和珅加官進爵。皇帝做到嘉慶這份上,也是獨一份了。

當然,這也是後期,和珅被抄家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是春秋百曉生,與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敬請期待!


歷史公元


所謂“太上皇”,指的是太上皇帝,排位在皇帝之上,可謂尊貴無比。不過,一國之君只能有一個,那就是萬人之上的皇帝,所以當太上皇也就意味著失去皇權,不過是個名譽稱號罷了。

歷朝歷代的皇帝很多,但皇帝這個職業是終身制,只要有口氣,就能一直幹到老。因此,歷代皇帝很少有主動退休的。就算退休做了太上皇,那也是有各種不得已的苦衷。

(乾隆畫像)

乾隆不一樣,乾隆是主動退位當太上皇的,那麼他為什麼會一反常態呢?

乾隆之所以要退位,和他的爺爺康熙有很大關係。

康熙晚年,乾隆陪伴在他身邊,得到了許多指點。再加上康熙又是“康乾盛世”的開創者,是清朝皇帝中很有作為的一個,所以乾隆不光對他充滿了敬愛之情,還非常崇拜,把他視為帝王典範。

因此乾隆認為,自己在位的時間不能超過康熙,康熙在位61年,他多次對朝臣們說,他在位只能60年,要比康熙少1年。

乾隆之所以這樣說,還有其他原因。

要知道康熙是8歲繼位,活了68歲,在位61年。

乾隆是25歲繼位,如果他能在位60年,就是85歲的年紀。要知道,在古代能活到70就算古來稀了,所以乾隆認為能活到85歲,已經算是滿打滿算了。

(康熙畫像)

正是這兩方面的原因,乾隆才特意在上諭中寫道:“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

結果,乾隆不光活到了85歲,他還活得很精神,完全還能再幹個三五年沒有問題。朝臣們見他遲遲不兌現諾言,質疑他貪戀王權的議論也就越來越多。

乾隆不願意放權,又不願意被朝臣詬病,所以他也在琢磨,我怎麼做才能既維護了臉面,又能繼續做皇帝?

就在他苦惱之際,卻出現了“白虹貫日”的天象。在歷史上這種現象意味著君主將會遭受災難。乾隆認為這是上天對自己的警告,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兌現了諾言,正式冊立永琰為皇太子,並於次年舉行歸政大典,從此當上了太上皇。

乾隆是不是當上太上皇就過上了頤養天年的生活呢?

(嘉慶畫像)

並沒有,乾隆在禪讓後依然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清史稿》記載,他在詔見各國使臣時曾說:“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

由於乾隆大權在握,貴為皇帝的永琰,就成了陰影下的傀儡。據《朝鮮實錄》記載,說永琰坐在乾隆旁側,只是拿眼盯著乾隆,乾隆笑他笑,事事更是唯唯諾諾。

不過,也不能因此就說乾隆是貪戀皇權,他也有他的理由。

乾隆在選太子這件事上花費了太長時間,他在傳位密詔上寫誰誰死。所以到最後他能挑的皇子不多,讓他滿意的沒有,只能在矮子中間選高個,勉強選中了皇十五子永琰。

永琰資質平庸,並不是乾隆理想的繼任者。正因為不是理想的繼任者,所以乾隆雖然年紀不小,卻也不放心就把權力交給永琰,他必須要帶一下。所以。乾隆又幹了4年,直到去世後,永琰才開始掌握實權。

(參考史料:《清史稿》)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中國古代的皇帝一般很少有長壽的,因為這些人手中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們處理,太多的女人等著他們召喚,身體和心理的壓力那是可想而知。但是權利和美女對於男人來說那是擁有了便絕對無法捨棄的,所以皇帝們就算身心俱疲也死死抓住權利不放手,因為他們明白有了權利便可以呼風喚雨,有了權利美女便趨之若騖。所以他們的壽命一般都不太長,而他們的兒子想要戴上皇冠,也只有等他們駕崩了,否則是不可能當上皇帝的。但是有一位皇帝顯得特別與眾不同,這個皇帝便是乾隆皇帝,他不但活到了89歲的高壽,而且在身體還硬朗的情況下,把坐的穩穩當當的皇位讓給了兒子,也就是嘉慶皇帝。

那麼乾隆為啥要這樣做呢?說起來這和一個偉大的皇帝有關 ,這個人就是乾隆的祖父康熙,康熙是非常偉大的一位明君,他聰明睿智,一生中做出了很多卓越的政績,清代在他手上打下來深厚的根基,可以說國富民強。乾隆對康熙是極為感激和崇敬的。康熙八歲即位,在位六十一年,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而且69歲駕崩,在那個時期也算是高壽了。乾隆出於對康熙的崇敬,就發誓要矜矜業業當一個好皇帝,不辜負康熙開創的盛世,並且在位時間不敢超過祖父康熙。乾隆立下這個誓言當然一方面是出於對康熙的感激和崇敬,另一方面心裡還是有個小私心,因為康熙即位的時候才八歲,所以在位六十年也不能說絕對達不到,而他即位時已經二十五歲了,如若在位六十一年,那就最起碼要活到八十六歲了,這在那時候是非常罕見的,這使得他敢發這樣的誓言。

所以當乾隆真的已經在位六十年的時候,雖然已經八十五歲高壽,身體也依舊硬朗,但是因為有這個誓言,乾隆還是把皇位禪讓給了兒子嘉慶,自己當起了太上皇。當然之所以禪讓給嘉慶,也是因為嘉慶是一箇中規中矩的人,自己可以控制他,同時還可以兌現自己的誓言。

但是權利是一個容易讓男人上癮的東西,在乾隆禪位給嘉慶以後,他這個太上皇卻依然把權利緊緊的抓在手中,嘉慶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名譽皇帝,國家大事都要請示乾隆,乾隆說怎麼樣就得怎麼樣,他甚至還住在本來應該皇帝才能住的養心殿裡,對此嘉慶是不敢怒更不敢言,他不敢恨乾隆但是卻恨上了乾隆的寵臣和珅,因為乾隆啥事都與和珅商量,國家大事好像沒有他嘉慶什麼事,這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很憋屈的。雖然乾隆在世他不敢對和珅怎麼樣,但是乾隆駕崩之後,嘉慶立刻將和珅抄了家產下入牢獄,逼和珅自盡了。嘉慶之所以非殺了和珅不可,很大原因就是在乾隆禪位給他自己當太上皇的那段時期,他這個皇帝當得太憋屈。而殺了乾隆的寵臣和珅這口氣才能出,這個憋屈才能得以舒展。當然和珅的貪汙也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康熙和乾隆都是歷史上偉大的皇帝,而乾隆更是一位很有福氣的皇帝,他榮華富貴一生,掌控權利的實際時間也是最長,而他又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因此可以說他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最有福氣的一位皇帝了。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權力是個好東西,對於封建帝王來說,那更是畢生價值所在。



沒得過帝王權力的人也許沒那麼食髓知味,乾隆青年登基,直當了六十年皇帝,其中多少威風,不足為外人道矣。

然後一旦大權旁落,乾隆作為太上皇,一般不會有性命之憂。但遙想當年,唐高祖居大安宮,避暑都沒個去處,唐明皇居上陽宮,連高力士都保不住……昔日風光得意,人人俯首,隨心所欲,若是就此徹底交權,自己豈非從此無人問津?


因此,乾隆這個禪位,心中極不情願。奈何早年有誓在先:坐滿六十年就算。如今年限已到,諸子已長,再坐在龍椅上似乎有點不好看。

乾隆無奈立太子,傳大位。為延續自己的榮光,並未徹底放權,“凡軍國事務,用人行政大端”,乾隆均躬親處理,37歲的嘉慶此時只是個真正的“兒皇帝”。

人說,這是乾隆不放心兒子,怕他幹不好。其實他自己退位的這三年多,並沒做個好表率,反而利用權力繼續寵和珅,並坐視白蓮教多處起事。

故爾,乾隆放不下的不是兒子,而是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