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在清虛觀打醮時說的一句話,解釋了她餘生為什麼要醉生夢死

紅樓夢的故事,說得最通俗一點就是賈母帶著一群孫女、孫子嘻嘻哈哈過日子的故事。作為賈府的大家長,賈母並不像那些女強人一樣籌謀如何使得家族更加強大,而是整日地享受生活。如果一個人之前沒有讀過紅樓夢,且沒有聽過紅樓夢的故事,讀完第一遍後,他最大的印象肯定是吃不完的酒席,數不完的宴會。

毫無疑問,整本紅樓夢,賈母是活得最精緻的人,對於吃喝玩樂,她都有自己的讀到見解,不僅僅是因為她年紀大經歷多,更多是因為她一直活在富貴鄉。

假如賈府一直如日中天也就算了,從紅樓夢故事開始的時候,賈府明顯是一日不如一日,可是這頹廢的形勢並沒有止住賈母醉生夢死的執念。

賈母在清虛觀打醮時說的一句話,解釋了她餘生為什麼要醉生夢死

醉生夢死算是個貶義詞,小編為什麼形容賈母的生活態勢是醉生夢死呢?

首先,賈府在尚未不可救藥之際,賈母作為大家長,絲毫沒有未雨綢繆的意識。其次,生活中賈母一直算是驕奢之態。再次,賈母對兒孫缺乏管教。

賈母在清虛觀打醮時說的一句話,解釋了她餘生為什麼要醉生夢死

秦可卿去世之前,曾經託夢給王熙鳳,建議王熙鳳在賈府內部實行改革,實現未雨綢繆。

秦氏道:“莫若依我定見,趁今日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將家塾亦設於此。合同族中長幼,大家定了則例,日後按房掌管這一年的地畝、錢糧、祭祀、供給之事。如此周流,又無爭競,亦不有典賣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後日,終非長策。

根據秦可卿的說法,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榮辱都是週而復始,沒有什麼是亙古不變的,因此要趁早做好打算給子孫後代留個退路,不能抱著榮華不絕的心態來渾渾噩噩度日。

秦可卿從小戶人家高嫁到賈府不過幾年,就有這種見識,賈母這種活了六七十歲的人,如果說沒有這個遠見,那算是白活了,也白掌權幾十年。唯一能解釋得通的就是賈母不以保全子孫後代的榮華為己任,只想謀得現世。或者說賈母從小到老都是生活在富貴之鄉,家裡最好的東西都是先拿來孝敬她,以至於她絲毫沒有危機意識或者不願意承認、看到危機。

賈母在清虛觀打醮時說的一句話,解釋了她餘生為什麼要醉生夢死

賈母沒有危機意識,相反她還一直在助推賈府驕奢淫逸的生活。

紅樓夢故事開始不久就是寧國府的尤氏和秦可卿置辦酒席邀請賈母過來賞梅花。後面元春省親剛過,賈母卻絲毫不顧及疲勞奔波的眾人,要王熙鳳張羅給薛寶釵過生日。眾人看出賈母喜歡熱鬧,也投其所好,比如後面薛寶釵就為了博得好感置辦螃蟹宴。

劉姥姥進賈府後,賈母在大觀園先後兩次宴請她。劉姥姥剛走,賈母又開始叫嚷著湊份子給王熙鳳過生日。即使到了後面,甄家都已經抄家了,賈母還是能說出“商量八月十五日賞月才是正經”。

數不完的宴會後面,還有著富貴如薛家都不曾見識到的絲竹之音,不管是宴請劉姥姥,還是在元宵節上面,賈母對管樂的見解讓薛姨媽這個貴婦都感慨自己見識淺薄。薛姨媽家並不寒酸,這個對比愈發顯得賈母日常生活是多麼驕奢。

賈母在清虛觀打醮時說的一句話,解釋了她餘生為什麼要醉生夢死

除了上面這兩樣,賈母的失敗教育更是她醉生夢死的最大表現。

在紅樓夢故事開始的時候,冷子興曾形容賈府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意思就是賈府外面看著架子大,其實內囊已經差不多了,後來冷子興更是一言以蔽之,說賈府主要是教育太失敗才導致這種尷尬局面。

冷子興這裡說的教育是什麼呢?難道僅僅是指去學堂讀書長知識,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冷子興所言的教育更是賈府對子孫的管教方面。從這個方面,小編要吐槽一下賈母對自己兒孫的教育。

賈母在清虛觀打醮時說的一句話,解釋了她餘生為什麼要醉生夢死

賈寶玉不喜歡讀書,賈政內心對此十分焦慮,賈母不說因為自己和賈寶玉關係親密幫忙勸著上進,反而成為賈寶玉逃避讀書的保護傘。賈政略管教一下,賈母又是哭又是鬧離家出走。大概就是自己不管賈寶玉能不能爭氣,卻不允許別人將他引上正途。賈寶玉略微有個什麼不好,賈母就是要一屋子治罪的做派,弄得賈府上下都幫著賈寶玉走向紈絝之路。

對於賈璉,賈母也是過分溺愛。賈璉一而再地鬧出婚外情,先是在王熙鳳生日上面因為一個情婦要殺死王熙鳳,這麼嚴重的事情,到了賈母的眼裡就是“世人都是這麼過來的”這麼順理成章。從頭到尾除了替平兒和王熙鳳出了氣,卻根本沒有約束賈璉的任何行為,以至於賈璉後來在國孝、家孝期間又做出背旨瞞親的糊塗事。即使後面賈璉偷娶尤二姐事件敗露,從頭到尾賈母也沒有管教過賈璉。

賈母在清虛觀打醮時說的一句話,解釋了她餘生為什麼要醉生夢死

賈母晚年,忽略對子孫的管教,沒有危機意識,又一味驕奢生活,如此醉生夢死,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她在清虛觀打醮時說的一句話,已經解釋了原因。

當時賈珍在神前拈了戲後就過來賈母這邊跟她彙報情況,賈母的反應很關鍵。

賈珍一時來回:“神前拈了戲,頭一本《白蛇記》。”賈母問:“《白蛇記》是什麼故事?”賈珍道:“是漢高祖斬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滿床笏》。”賈母笑道:“這倒是第二本上?也罷了。神佛要這樣,也只得罷了。”又問第三本,賈珍道:“第三本是《南柯夢》。”賈母聽了便不言語。

這三個故事連在一起,可以看作是歷經艱險起家,然後家門福祿昌盛,最終榮華富貴卻成了過眼雲煙,轉瞬即逝。這三段戲是神賜給賈府的,在賈母看來賈府的命運已經是神佛定好了,因此才說出“神佛要這樣,也只得罷了”。

通讀紅樓夢的人都知道賈母和王夫人都很信佛的,既然佛已經暗示賈府的榮華富貴如同過眼雲煙即將消逝,賈母大概也覺得是迴天無力,倒不如安享現世了。

賈母在清虛觀打醮時說的一句話,解釋了她餘生為什麼要醉生夢死

一句“神佛要這樣,也只得罷了”已經表明賈母要屈服於神的意志,在餘生醉生夢死糊里糊塗過日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