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華史寫的如何?歷史思想價值如何?

醫學那些事


民國時代,讀書人間有個笑話,說“文人有新舊”:老派文人相見,總愛互問近期在讀什麼書,而新式文人照面,第一句是互問近日正寫什麼書。這調侃當然是不懷好意的,是對現代學者讀書稀疏、卻“勇於著書”的一個嘲諷。

但我尊敬的易中天先生,也許是足以推倒一世豪傑的例外。2013年,在66大順之齡,他暫告《百家講壇》的喧囂,宣佈寫作36卷本的《易中天中華史》。5年之間,以每年4冊百萬字的網絡小說速度, 皇皇20卷面世。論述範圍,從先秦一路鏟到了宋元,兩千年風雲盡在其盈盈一握之中。

這套鉅著陸續出來時,我們的學界大佬們和媒介報端就是唯恐不及的逢迎。什麼“一顆文化原子彈”,什麼“可以終結”、什麼“前所未有”、什麼“破譯中華文明的密碼”,無所不及。但我閱讀兩三冊之後,即明白,易老師的書質量如何先不談,單我們的學術界生態就是還是非常惡劣的:即便是吳敬璉、樊樹志等這樣的清流大佬,都完全將學術公器當成了朋友私誼和親親之義的工具, 只有過場、背書與吹捧,沒有一句實話。

諸大賢的美意、各大佬們的高風,我這樣蠢笨之人自然難以體味。所以,若說如何評價這本書,我就作躲在角落裡丟冷磚的那個小人,晚飯後先匆匆籠統瞎談幾句好了——如有人大發慈悲給發稿費,倒是會全部買來讀一遍,然後斗膽寫一篇長批評意見書的。


易老師畢竟是用功讀書的人,其筆力之健也早已傳為佳話。所以這套書,論質地、論文筆,自然還是可以的,不是粗編爛造、專意掠奪讀者錢包的爛書。作為大眾入門讀物,自是最好不過,求全責備似乎也不厚道。

但老實說,從更高一點層面看,他的功底,顯然還不足以駕馭這樣一部通史,以至於此書在我看來,是他在名收利遂之後,失去自知之明乃至“書生意氣”的浮躁之作。 一般而言,讀書做學問的人,是年齡越大,披閱越居,膽量越小的。過去我們人所共熟的陳寅恪、錢穆、呂思勉這些一等一的史學大咖,年輕時也是豪情萬丈,最高目標就是寫出浩瀚的中國通史,實際到老反倒都縮手不敢寫了。

何以故?很簡單,因為中國歷史和中國學問太幽遠汗漫了,實際是一部通人之學,既要究古今之變,又要牢籠百家,單單一部“二十四史”你都讀不完,又如何有膽子講述出另外一部更有意義的“中華五千年史”?

過於自信,準備不足,已經先定註定《易中天中華史》是一個倉促臨盆的早產兒。他的脆弱、不成熟、乃至智商有障礙,都是與生俱來的病症,需要讀者與他自己不定期追蹤檢查才好。


在我理解,中國通史寫作,最忌諱也是最難跨越之處,莫過於兩點:一, 要麼是鸚鵡學舌式的陳詞濫調;二,要麼是自我作古式的遊談無根。易老師於二者都可謂“雖不中亦不遠矣”。

易老師是一個性情很活躍、智力很發達、也有很多雜學之人。他在《中華史》寫作方面,並非全然新手,他在過去數十年書齋生涯中,對文學、美學、思想史、政治學等等研究與寫作的思路,都作過很多的思考,也有過諸如《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漢代風雲人物》、《品三國》等等成品,廣受好評。

但以上這些終究只是一鱗半爪的閒談與史論,當他真的盲目自信,想要作當代司馬遷,為三千年歷史獨立作一蓋棺論定時,他的學養、他的儲備、他的境界、他的閱歷,幾乎所有必備之具都一下子捉襟見肘了。可以說,他的硬傷、誤讀或曲解,真要挑,是比比皆是的。比如,他第一卷談“軸心時期”,照例搬來雅思貝爾斯,但他沒有細想過這一套話的問題,將猶太先知也牽強附會地列入;比如,他對《論語》“三年之喪”的解讀,不難看出他對過去的訓詁學傳統缺乏訓練;比如,他談唐代,率爾說唐是混血王朝,表面上接著陳寅恪在講,但是他對《隋唐制度淵源論稿》這本書是不求甚解的,完全沒有理會義寧大師後面的原話,說明他讀書不細而誤解。

《易中天中華史》這套書,只是粗讀,即可發現太多問題。種種硬傷,如掃落葉,旋掃旋生。


指出這些“小節”,當然不是自作高明的刁難。一部鉅著有錯或很多錯自然難免,歷史不可能就此終結於某一次寫作,這也是它不斷重寫的意義所在。所以,我要指出的重點,在於說易老師在閱讀古書的點面、理解故事的大要方面都有問題。

他的問題,總體上是要複述往往不到位、想創新又常乏根據,顯得華而不實,立論多偏。易老師有言在先,說拜讀其書並非學習歷史知識,也教導我們不要在具體的知識點上糾纏對錯,要我們著力關注於他對歷史的“感覺”。但是,我想對易老師說一個更為常識的觀念:歷史的結論可以是“新史學”式的毫無定準,但是歷史的解讀必然是尊從固有文獻依據的,否則和信口開河無異了對不對?一個學者要譁眾取寵,顯示出與眾不同,是很容易;但是問題在於,那與眾同異的東西背後必得有一個堅實的學術論證在支撐,否則瘋話誰都會說,沒什麼大不了。

所以,這套鉅作,不要說實現他取代舊書,成一家之言的夢想了,即便是否可當“信史”都是個問題。這當然也不能殘忍地歸咎於易老師一人之身上。畢竟,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所要面對的世界太複雜,所要攻讀的文獻太過浩瀚,基本上個人的經驗根本無法比較圓滿地解釋一切。如今的人們,早已無法像往昔中國的哲人那樣能夠“執一御萬”了。

可以說, 陸離的歷史,加以輕率的自信,一開筆就已經註定這是一次出師未捷書先死之業。這不是易老師一個人的問題,而是現在所有率爾操觚者的共同困境。


在上面,我以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辭令手法對易老師作了非常難堪的批評,但我的用意,並非否定這部書。

我個人大體感覺,如果不是太有學術潔癖,作為小孩的入門書或者大人閒來讀讀,是足以的——只是要大吹大擂說什麼 “嘉惠士林的功德”之類,那是說不上的。這套書,最好的地方在哪裡、而易老師在如林的史著中何以要另闢門戶,我以為這是我們讀這套書時最需要想明白的。如此,也才能看出易老師史家之用心何處,而我們作為讀者又有什麼必要花費個600元去讀買這套書吧。

論其優點,自然也難以縷清,但我的感想,其給人最大的欣喜有二。其一,是大氣磅礴,草蛇灰線,知識面匯聚古今中西,在文筆論述上擺脫過去通史的枯燥無味,出之以幽默與明銳,且擅以當下文辭去解釋古代人事。比如,他會說,“商周時期是用眼睛看世界,春秋時期是用頭腦看世界,漢唐時期是用心胸看世界,宋元有心無胸,明到了褲襠,清就到了膝蓋”,講的眉飛色舞,充滿興味和熱情。這樣的話,對錯先不論,但是可以擔保,司馬遷不會這麼說,陳寅恪也說不出來。過去古人講“學隨術變”,易老師可謂食髓知味。

其二,我個人揣測也是易老師“所以著”的最大關鍵點。即他的這套通史,問題意識、現實關懷、批判思路都是非常明顯的,是帶有啟蒙主義立場的寫法。這是《中華史》風格獨具的所在,也是體現易老師 “學術”與“思想”的世故、老辣所在。現在的學術和歷史研究,已經越來越學院化、專業化,技術化,和大的關懷連接不起來。易老師在寫作中,始終滲透著一種思路,即強調歷史學介入現實生活與社會的重要性。這也使得他的通史成品,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單純技術的知識論史,而是一個有關懷的東西。

所以,《中華史》“失義求似”也好,“失事求似”也好,任何對此有非議的朋友,我想都需要注意到這一點,理解易老師的勞苦用心。


因此,作為一個淺薄而潦草的讀者,若要我易老師的《中華史》總體下個判斷的話,我也會當仁不讓。

我會說:該書花哨有餘,史實、義理、考據方面均有較大缺失,要“藏之名山”恐怕是無望的。但是,倘只是拿來當做入門書消遣,依然是當下同類書中的翹楚。

眼下,我暫時只能泛泛說及這些。我希望有時間時可以取來通讀一遍,再寫篇長點的議論——當然,前提是得等我買得起這麼貴的東西。

2019,1,21 ,晚飯後閒談


劉愚愚


從時間、精力和下的功夫上就有天壤之別。

我也是易先生的小粉,但出於對中華史這種大部頭史書的敬畏之心,姑且大膽議論如下:

如果說想了解中國歷史的話,老實講,近代的大部頭史書著作,恐怕是柏楊先生的《資治通鑑白話版》耐讀一點,是在坐牢時花了十年時間精編的。他坐牢期間,在監獄中干擾少,主要精力就在看書寫書。

易先生寫中華史花了幾年?5年。是在什麼狀態下編的?恐怕還是邊講座邊寫書的情況下編的。

我們再看一下古人,類似的大部頭史書。司馬遷《史記》是寫了兩代人,他爹和他。司馬光《資治通鑑》寫了19年。

注意啊,古人沒有電視手機這些分心的東西可以玩,這些大學者寫書時,晚上沒事就點著蠟燭,安靜的趴在書桌上“伏案”而作啊!甚至白天可能都在見縫插針的寫啊!

如果易先生不要那麼急,也閉門謝客花個十年甚至二十年來寫的話,那可能就談得上“歷史思想價值“。


天邊的一團雲


我與易先生有一面之緣。說實話聽他白話《三國》,覺得老易這人挺能侃。但侃得有他個性。現代思維解讀古人其實不好弄。沒看過老易學術著作,但聽了他的三國,覺得他有思想無學術。

後來聽說老易寫中華史,倒吃了一驚:這傻傢伙弄出一部什麼史來?待讀了第一部忍不住仰天大笑:這哪是史呵,不過是老易東拼西湊用自已口語結構的幼兒讀物。今人寫史有多難?老易不夠明智。倘若用故事寫史倒是老易強項。

中華五千年,縱橫數萬裡,五十六個民族,多少故事?洋洋灑酒上千萬言,老易六十幾才寫?幾月一本,小學速成教村也沒這快啊!

我教歷史決不用老易所謂中華史。堆沏千萬言,讀不出中華文明,讀的是一個無聊文人無聊。




旺旺好先生



任有新2


我認為《易中天中華史》從現代觀,全局發展觀角度梳理出清晰的歷史脈絡,分析了重要的歷史節點,輔以史料,語言生動又足夠有吸引力。就當下而言,通過《易中天中華史》的閱讀,找到自己關注的歷史興趣點,從而按圖索驥,自發去找尋和發現我們魅力十足的千年文明歷史這是其最大的思想價值所在。一家之言,各位大大多多評點。


笨笨伯伯


為大家整理了一下中國古代歷史學家的一些史學思想,概述如下。

司馬遷:重實錄。司馬遷在《史記》每一篇的結尾處加“太史公曰”,目的就是為了把個人觀點與歷史記述劃開,從而保證對歷史的客觀記錄。

范曄:南朝宋史學家。范曄曾經明確提到過自己編寫《後漢書》的目的主要是為政治服務。

劉知己:所著《史通》是中國第一部史學評論專著。他認為一個優秀的史學家應該具備三種才能,史才、史學、史識。

司馬光:重視史學對政治的意義。

李贄:不以孔子是非為是非。

顧炎武:考據的目的並不是為求真而求真,而是要揭示歷史成敗興壞之理。第一次對"六經皆史"的命題做了具體論證,主張經世致用。

趙翼:用歸納法比較研究,以觀盛衰治亂之原。

章學誠:提出史學家應當具備史才、史學、史德、史識。並且認為“六經皆史也。古人不著書,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

從上邊這些歷史學家的觀點可以看出,中國史學家的觀點基本上還是認為歷史要講求真實,而研究歷史的目的是為了解興亡成敗之因,從而為政治服務。明白了這個,也就不難理解中國歷史學家治史的兩個奇怪現象:雙重標準而自欺欺人。

雙重標準怎麼體現?就是中國侵略邊疆地區被描寫成平定叛亂或者自衛。而邊疆地區入侵中國則被稱為懷有惡意的侵略行為。這體現了中國歷史學家治史,是以中國漢人為中心的史觀,背後也體現了的政治因素對於治史的影響。

自欺欺人怎麼體現?比如把蒙古帝國之下的元朝認為是中國的朝代,反客為主。還有,故意掩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原因,即:清政府殺英國使團在先。


鼓樓博牛志


我聽過一次他的"開講啦"還是什麼。就知道他當兵正處在我國困難時期。他正趕上年輕吃飯的成長階段,因吃不好吃不飽,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就是人活著首先要為自己不捱餓而活。現在不捱餓了,還堅持應先為自己而活。就這個世界觀寫中華史那成了什麼樣?可想而知。歷史本來是一部勞動人民為追求美好生話而鬥爭的歷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砋莊躋留後譽,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動力…。易中天在歷史發展必然過程中,沒有正確的階級立場,沒有人民的觀點。寫出來誰敢有勇氣看看就不錯了。


魯卡爾


我沒有讀過,聽過幾小段,感覺挺好的。


王新莊律師


正如書名,是易中天的中華史,帶有強烈的易中天痕跡。


mulin30311368


我個人以為,寫的非常好!把歷史脈絡基本理清,看起來很流暢,也不故弄玄虛,特別是東西方同時期歷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比照,一下就能確立了我們自己的歷史座標和參照系,我喜歡。那些攻擊易中天的基本有兩類:一是在體制內的包括大學教授之類,自認為學問很高,但就是自己寫不出又沒有成果,看到易中天寫了這部中國史感覺好像是動了他們的奶酪,於是百般挑剔和諷刺;第二類是那些墨守陳規的假學者,認為歷史不能這樣寫,這樣寫就是壞了祖宗的規矩,於是跳出來謾罵。看看人家易中天開始已經聲明: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