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商會建設走好“最後一公里”

讓商會建設走好“最後一公里”


如何讓商會組織建設走完“最後一公里”,蘇州市吳中區工商聯近年來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積極發展村級商會,讓商會在最基層、在中小企業中發揮作用。設立村級商會,不僅有利於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政企合作良性互動,還可以對新農村建設、基層社會和諧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當下不少行業,特別是通信、物流行業,都講求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實際上,商會組織建設也存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記者瞭解到,如何讓商會組織建設走完“最後一公里”,蘇州市吳中區工商聯近年來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積極發展村級商會,讓商會在最基層、在中小企業中發揮作用。

目前,吳中區已在甪直鎮、東山鎮設立了村級商會,並取得了良好成效。吳中區工商聯主席周黎敏表示,商會組織建設做得越細,對基層的情況就越瞭解,工作就會做得更到位。設立村級商會,不僅有利於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政企合作良性互動,還可以對新農村建設、基層社會和諧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促使中小企業抱團發展

在東山鎮渡口村商會確立的商會精神中,頭兩句便是“團結拼搏、抱團有力”。談起村級商會為會員企業帶來的最大好處,商會副會長姚景高的回答非常樸實:“有了商會的這幫兄弟,我們說話的底氣足了,出去辦事的膽子也大了。”

中小企業當下面臨的最大挑戰便是融資難題,如何幫助會員解決好資金難題,也是商會組織的首要任務。記者瞭解到,渡口村商會在會員企業中建立了聯保制度,由商會出面與相關銀行達成融資協議,解決了會員企業的融資難題。姚景高告訴記者,商會中的會員企業彼此之間十分了解,相互擔保有較強的信譽保證,相比單個企業融資,由商會出面進行融資效率更高。姚景高感慨地告訴記者:“聯保制度的成功運作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合則生存,合則發展。”

當然,中小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也不全是僅靠資金就能解決的。“除了幫忙解決融資問題,每當會員企業在發展中遇到了難題,大家還會幫忙出點子、出主意。”姚景高說,“我們每一週、每一月都會舉辦相應的活動,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探討,相互學習,解決各自企業遇到的困難。”

在這方面,渡口村商會集體應對產業升級轉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姚景高告訴記者,渡口村商會的商會精神後兩句是“科技創新、爭取一流”。“我們的會員企業中流行這麼一句話,叫做‘低頭看錢,抬頭看線’。意思是說企業不能光顧著埋頭賺錢,還要關注國家的方針政策。”姚景高表示,渡口村商會抱團應對升級轉型,就是順應國家提出的產業跨越式發展的要求。

據介紹,在企業轉型升級方面,渡口村商會鼓勵企業“走出去”,與國內知名高校合作,利用高校智力資源進行科技創新,對企業管理、企業產品進行升級。目前,渡口村商會與哈爾濱理工大學成功開展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商會在哈工大建立了工作站,哈工大的兩名教授也受聘到商會企業中擔任技術顧問。

推動村企合作穩步向前

除了幫助會員企業發展,村級商會在村企合作、促進農村基層設施建設方面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企業有困難,村裡來幫忙;村裡有困難,企業來幫忙。”在甪直鎮,村企合作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甪直鎮商會會長李君圖介紹說,甪直鎮淞南村今年建設了2萬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只要是村分會會員企業需要的,可優先租賃。2008年雪災,淞南村分會北港鏈條廠廠房、成品倉庫倒塌,淞港村分會奶牛場飼料倉庫、甫南村分會啟航繡品廠廠房相繼倒塌。幾個村級分會領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帶領營救人員,破冰扒雪搶救設備、原材料。甫南村分會啟航繡品廠災後恢復生產資金出現困難,分會籌集了7萬元送到啟航繡品廠廠長手上,並表示不計利息、不設期限。這名新甪直人含淚說道:“你們真是雪中送炭,把我這個東北姑娘當做甪直的女兒。”

與此同時,村級商會在回饋村民方面也做出了貢獻。記者瞭解到,甪直鎮淞港村分會成立了扶貧基金會,對村裡困難家庭進行資助;分會長葛小男還投入10多萬元,為村民修築公路,無償為殘疾人換裝假肢。淞南村分會為村扶貧基金捐助10多萬元,同時在村裡成立了扶貧合作社,利用扶貧基金建造了208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每年租金20多萬元,徹底解決了村裡每年的扶貧資金;分會還發動會員企業捐助10多萬元,在村裡建造了48套老年公寓,供給五保戶、空巢老人入住,淞南村也因此被評為全國敬老模範村。

而渡口村商會在10年前成立時,渡口村還是整個東山鎮最窮的一個村,村級收入一年僅6萬元。為了幫助村裡發展,商會企業家到村裡“兼職”做村幹部,不拿一分錢工資,利用扶持政策,在渡口建起了工業園區。姚景高說,多年來,商會企業為村裡修路開河,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村中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素質。據渡口村書記夏伏榮介紹,目前村裡擁有民營企業50多家,其中規模企業10多家,非公有制經濟全年總產值達到5個多億。

幫助企業傳承順利過渡

民營企業如何順利交接班,也是不少民企不得不去邁的一道坎。令人驚訝的是,在企業傳承方面,渡口村商會取得的成績不比大企業遜色。姚景高介紹說,商會會員絕大多數是出身貧寒、白手起家的老一輩民營企業家,如今不少已年屆退休。在商會的幫助和傳幫帶下,這部分企業在傳承交接方面實現了順利過渡。不少老企業家的子女看到村裡近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受感召,毅然回到村裡接過企業發展的大旗。其中,蘇州欣發塑料五金廠的業務經理徐永洪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徐永洪是渡口本地人,他的父親一手創辦了蘇州欣發塑料五金廠。徐永洪畢業於揚州大學,畢業後進入日本松下公司工作。一心想開闊視野的他,原本並沒有打算回到渡口接父親的班。不過,渡口近10年來的巨大變化給了他很大的觸動,徐永洪覺得即便是在農村發展,也一樣擁有很多機會。2008年,徐永洪回到渡口,進入欣發公司。徐永洪告訴記者,回到父親的公司後,為了儘快熟練業務,他經常到商會中的其他企業實習鍛鍊。“在接手企業的過程中,是商會給了我最大的幫助。”徐永洪這樣說道。

同樣,蘇州金萬家塑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紅也是在商會的幫助下提高了企業管理素質。李紅2010年大學畢業後回到渡口村,一開始在商會會長徐寶發的公司裡實習,實地鍛鍊提升了她的能力,目前李紅已經開始接過父親的班,進入了公司高層。據姚景高介紹,在商會的幫助下,目前已經有70%-80%的會員企業實現了順利接班。

與渡口村商會手把手的傳幫帶相比,甪直鎮在企業傳承方面則側重於對年輕一代的思想引導,培育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李君圖介紹說,多年來,他們一直把推薦民營企業的優秀青年加入黨組織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據不完全統計,自商會成立至今,已有40多名民營企業優秀青年加入黨組織。“同時,我們本著同行、就近的原則,在民營企業中組建了60個獨立黨支部,充分發揮了黨支部在民營企業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辦起了吳中區第一家民營企業黨校——愛爾針織支部黨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