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建立西漢,手下能人眾多,為何只對周勃如此信任?

官風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劉邦的老鄉集團裡,最信任的人是盧綰,不是周勃。

盧綰和劉邦兩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基友,他們兩家人是一個村的,盧綰的親戚和劉邦的父親是至交,二人又是同日出生。劉邦的家人和劉邦對待盧綰就像對待親人一樣。


劉邦起兵時,能隨意進出他大帳的,除了他的小弟劉交就是盧綰。要說盧綰在起義過程中的功勞和周勃,曹參,樊噲等人比實在是差點,但是劉邦封侯時封盧綰為長安侯,官至太尉,居三公之一。比當時周勃、樊噲等人的職位要高出不少。

後來臧荼叛亂,在劉邦已經開始對異姓王下狠手的時候還是封了盧綰為燕王,可見劉邦是非常信任盧綰的。


可惜後來君臣之間產生了一些誤會,又有那麼多異姓王身死國滅的前科,盧綰還是背叛了劉邦。

盧綰沒了,接下來的人也不是周勃,是曹參。劉邦曾欽點蕭何死後曹參為相,這就很說明問題。

呂后曾問計劉邦,劉邦的回答的先後順序就能告訴我們他最信任誰。依次是曹參,王陵,陳平,周勃。

安劉者勃也,一方面是劉邦認可週勃的人品和能力,還但是守仁君認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周勃年齡可能不大。要比曹參,王陵等人小。誅滅呂氏同時也是歷史交給他的責任。


守仁讀仁


劉邦得天下,得益於鄉里鄉親齊上陣,因此取得天下之後,劉邦也不忘報恩,凡是追隨劉邦的人都得到了封賞。從這點上看,劉邦秉承了其一貫的豪爽性格,值得讓人稱道。

周勃原本不是沛縣人,祖上是卷縣人,後遷居到沛縣。沒有參加劉邦起義之前,周也是一名創業者,因為他不但有編織竹器的手藝,還有吹嗩吶的絕活,因此養活一家老小並不是問題。
(周勃劇照)


劉邦起義後,周勃以中涓身份參加,並且從手藝人變成了一名力挽強弓的赳赳武夫,這就是造物弄人,時事造就英雄。最終周勃追隨劉邦南征北討,馳騁疆場,天下平定周勃被封絳侯,並剖符為信世世不絕,食邑八千二百八十戶。

其實論功勞周勃遠比不了蕭何,論劉邦對其信任不及張良,比勇猛遠不如樊噲,論智謀還不如陳平,如果比私人感情更比不了劉邦的發小盧綰。之所以後人感覺劉邦對其信任,是因為周勃在剷除諸呂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其後代周亞夫又在景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居功至偉。
(呂后劇照)


漢丞相最初是蕭何,之後依次是曹參、王陵、陳平、審食其、周勃排第六。劉邦生前呂后曾經問過劉邦:“陛下百年之後,相國蕭何死了,讓誰代替他呢?”高祖說:“曹參可以。”呂后再問曹參之後,劉邦說:“王陵可以,但他有點憨厚,陳平可以幫他。陳平智謀有餘,卻不能獨自擔當重任;周勃為人雖然厚道不善言辭,但他將來一定可以幫著安定劉氏天下,可任用他為太尉。”呂后再追問其後,劉邦只說:“這以後的事也就不是你能操心的了。”由此可見,劉邦看重的是周勃忠厚的優點。
(劉邦劇照)


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漢置太尉官,即以周勃為首任,掌握全國兵權。惠帝去世,呂后剝奪了周勃的太尉之職,由呂祿接任。呂后死後,在酈寄等人的謀劃下,周勃奪回軍權,並統領南北禁軍將諸呂剷除。可見劉邦還是能夠慧眼識珠,頗有先見之明。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劉邦非常信任周勃,稱帝之後,按功勞排第四位封為絳侯,後來跟隨高皇帝平定叛亂,更是被任命為太尉執掌軍權。得力於一下幾個方面。

跟隨劉邦出生入死資格老

周勃出身貧寒,在沛縣以編織為業,偶爾兼職在紅白公事上做鼓吹手,可以說地位比劉邦還低。後來跟隨劉邦與沛縣起事,作戰勇猛,攻城時常常第一個登上城池,多有戰功。劉邦被封漢中王時,賜周勃為威武候。到達漢中,周勃拜將。之後隨高皇帝回軍三秦,攻擊項羽,戰功赫赫。到了楚漢相持階段,也一直在滎陽、如皋、敖倉一帶與項羽展開激戰。其實這個時候跟劉邦受這個罪是戰功又少,風險又高。我們看看,記信,周苛,樅公是有名的都死掉了,而曹參,樊噲他們跟韓信另外開闢戰場因不與項羽正面為敵更容易斬將奪地。

但是不見周勃有過什麼怨言。後來劉邦當了皇帝之後,跟隨劉邦平定叛亂,沒有不勝利的。

知無不言

周勃一個大粗漢子,經常給劉邦打小報告。歷史上記載的就有給陳平和賈誼打過小報告。雖然,我們看來,有那麼些不大光明。但是,從劉邦的角度來看,這是不怕得罪人,敢表忠心的表現。

老實

可以從文帝時一件事看出來。周勃做右丞相,文帝問他:“全國一年之中要審理、判決的大大小小案件一共有多少件?”周勃一聽愣了一下,低著頭,回答漢文帝說不知道。文帝又問:“那麼全國上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錢又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溼了,因為他還是回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都分別有掌管的人,問審理案子的事,有廷尉;問財務的事,有內史,只要把他們都找來,一問就知道了。”漢文帝聽了點點頭,對陳平的回答十分滿意。事後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覺得自己反應、機智都不如陳平,於是藉著生病想回家鄉養老的理由,辭去右丞相的官職。劉邦當皇帝時周勃沒有出醜的記錄,我認為是劉邦瞭解這個老部下,刻意愛護他。

不待見文士

這一點可以說是跟劉邦臭味相投。劉邦是曾經把儒生的帽子拿下來撒上泡尿的人。周勃呢,每次召見儒生和說客,自己坐在尊位,不耐煩的呵斥著說:‘有話快說。’再看,韓信,有蒯通等人輔助。不蓄文士,其實是沒有野心的一種表現。

適當圓滑

劉邦曾與大臣結白馬之盟:‘非劉姓王者,天下共擊之。’ 劉邦死後,呂后當政。呂后要封呂氏一族為王。事下朝議時,遭受到王陵的強力抵制。 呂后不高興。再問陳平、周勃,他們說:“高帝平定天下,封子弟為王;今太后稱制,想封呂姓子弟為王,無所不可。”呂后大喜。王陵後來問陳平:“始與高帝歃血而盟,你們不在?今高帝死了,太后女主,想封呂姓為王,你們為啥違背與高帝的約定,何面目見高帝於地下!”陳平回答:“於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劉氏後,君亦不如臣。”果然,呂后設法調離王陵,而陳平,周勃保住地位。後來,陳平,周勃幫助剷平諸呂,迎立代王稱帝(就是文帝),保住劉姓江山。

劉邦善識人用人

此前定鼎江山,人人都知道。就是劉邦要死的時候做的人事安排那都算是一流的。劉邦將死,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憨,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可以說是都按照他預測的在發展。

總結起來看,周勃有功勞,忠勇,無野心,政治上既有代表性又獨立,遇事知輕重,年齡結構上也可以做託孤重臣,而且與劉邦品味相投,所以得到劉邦的信任和重用。



夜航船水手


周勃厚重少文,就是說他沉穩,忠厚,然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但是能夠安定我們劉氏天下的必定是周勃,有什麼事情發生,他一定會忠心耿耿的為劉家賣命,之所以會如此,我認為,一方面是周勃忠厚,在一個我估計劉邦對他有大恩,所以他銘記於心,要報答劉邦的恩德,才會忠心耿耿


大明668


都是沛縣的老鄉。所以信任。


濟南沈半仙


勃,厚重少文,安劉氏者必勃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