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在顏廟附近沒有通往少昊陵的公交車,而在除夕日打車也不容易。一個小三輪過來就要50元,並且不還價。好歹叫住一輛出租車,講好單程25元。女司機很和善,坦誠地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年三十,平日用不了這麼多錢。因為明天計劃去鄒城,看女司機人不錯,我順嘴兒問到鄒城包車需要多少錢。女司機說得100元,但馬上補充說,她去不了,初一早上需要到親戚家拜年。

少昊陵古稱雲陽山,在曲阜城東的一座小丘上,相傳為中國古代“五帝”之一少昊的陵墓。按照先秦時期史官編撰的主要記載上古帝王、諸侯世系的《世本》的說法,少昊是黃帝的兒子,死後葬在魯故城東門外的壽丘。少昊陵建築始於何代,史籍沒有記載,但在宋真宗巡幸曲阜的有關文字中已經提到少昊陵的有關情況。關於少昊,歷代史家有多種說法,且大相徑庭。但因為是在曲阜遊覽,就不妨把曲阜人比較喜歡的說法當作正解,也算“入鄉隨俗”。

少昊陵遠離主路,如果不是坐出租車,要自己找還真不好找。景區門前沒有任何遊人,也沒有車輛,冷清的程度比顏廟更甚。超低的人氣加上50元的門票,讓已經有些疲憊的妻女覺得有些不值,遂讓我一人進去,她們倆只在門前拍照留念。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少昊陵正門前立有一座四柱三門沖天式石牌坊,坊額書楷體“少昊陵”三個大字。此坊為清乾隆六年(1751年)奉敕重建,監立者是孔子六十七代孫、曲阜知縣孔毓琚。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正門面闊三間,灰瓦懸山頂;剝落的彩繪,讓其更顯莊重樸素。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進入正門,可見一個古柏參天的寬闊庭院。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庭院北端建有歇山頂享殿五間和懸山頂東西配殿各三間,前者為綠色琉璃瓦,後者為灰瓦。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這三座殿堂均為明代遺構。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享殿內神龕中供奉有“少昊金天氏之神位”木主。這塊神主牌位中“金天氏”的依據,來自《曲阜縣志》“少昊金天氏。”的記載。神龕上方的“金德貽祥”匾額為乾隆帝御筆,其中“金德”一詞源自少昊“以金德王天下”的傳說。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東西配殿內佈置有介紹少昊生平事蹟的展覽。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在西配殿廊下、享殿後側的廟牆和兩座配殿的南牆旁立、嵌有多快碑石,均為明、清兩代皇上遣使祭拜少昊陵的記事、讚詞碑。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在這些碑石中,年代最早的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以明嘉靖朝致祭的最頻繁,達9次之多;致祭的最高級別官員為清乾隆朝的一位吏部右侍郎。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清康熙七年(1668年)致祭碑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從這些碑石紀錄中我們還發現,明代皇帝多是著遣曲阜地方官致祭,而清代多是由中央派出高級官員前往祭祀。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明天啟元年(1621年)致祭碑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致祭碑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從享殿背後的牆門進入,即來到少昊陵的後半部分。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甬道盡處是一座由2662塊條石砌築的稜臺形建築,這就是俗稱的“萬石山”,即“壽丘”。“壽丘”是軒轅黃帝出生地的紀念建築物,始建於北宋年間;後因避孔子名諱,改稱“壽陵”。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臺頂建有歇山頂小室,內中供奉有黃帝漢白玉雕像。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明代誤將“壽丘”圈入少昊陵院內,使後人誤以為其即為少昊的陵墓。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向北轉過“壽丘”,可見一座土堆墳塋,這才是少昊陵,也就是世稱的“雲陽山”。《闕里志·古冢》對此有非常明確的記載:“少昊陵,在壽丘東北三十步,少昊葬於雲陽。”兩座歷史性建築距離如此之近,讓人匪夷所思,難怪古人會將其混淆。

曲阜行——少昊陵懷古

陵前的“少昊陵”碑由山東籍著名書畫家王學仲題寫,字應該不差,但上石和刻工實在不敢恭維,竟然將“陵”字弄得得歪歪扭扭。

從我走進少昊陵到我半小時後走出來,景區裡只有我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