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做客《金城讲堂》妙语解析需求焦虑与文艺疗愈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做客《金城讲堂》妙语解析需求焦虑与文艺疗愈

朱大可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福建武平,客家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获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新世纪》周刊、财新网专栏作家。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

【本报讯】6月23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明办、市文旅局承办,市图书馆协办的《金城讲堂》专业类讲座在金城大剧院举行,本次特邀的嘉宾是著名文化批评家朱大可,他为金城市民带来一场题为《中国人的欲望、焦虑及其疗愈》的大型讲座。

一开讲,朱大可就开门见山地谈起为何要以这个话题开讲展开讨论。他说:“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像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求是逐级升高的。”

需求是需要满足的,然而在现实世界里,能“心想事成”的事并不多见。在长期的受挫下会形成焦虑,说到这里,朱大可总结了国人普遍拥有的四大焦虑,一是对退休生活状况变化的焦虑;二是对自身健康医疗的焦虑;三是对教育竞争焦虑;四是对财富的总体性焦虑。

焦虑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后果呢,比如失眠、愤怒、冷漠、逃避、绝望等。朱大可形容现在的人“在追赶需求的路上奔胞,且神色慌张。”那么解决这些焦虑的方法有哪些呢?朱大可认为方法可分为本质性疗愈(彻底改造生活现状,从根本上解决焦虑)和代偿性疗愈(利用文娱作品消费,获得症状的暂时缓解)两种,显然,代偿性的疗愈更为容易一些,这也就造成了文学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朱大可说:“其实娱乐工业就是满足人类需求的工业,娱乐工业之核心产业清单,比如手机、电脑及其社交平台、电影院及其影片、电视机及其节目,甚至游乐场和歌舞表演也包括在内……”

那么,随着各种需求的不断膨胀,焦虑也越来越普遍和严重,人们从以前的大众文艺到现在的依靠网络疗愈,各种综艺和网络红人的爆红就可见一斑。但是这些并不能从本质性的疗愈,究其本质而言,文学和电影也是疗愈的方式,试图改变自己的焦虑状况,其实是超出了文学的功能。如何趋利避害,朱大可通过对不同类型电影的分析进行了深入浅出解析的解析。

短短两小时的分享。朱大可紧紧围绕“中国人的欲望、焦虑及其文艺疗愈”这个现实课题,以发人深省的案例、鲜活生动的故事,深入剖析了需求与焦虑的内在关系和主要表现,为我们科学看待大众文化、呵护精神家园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当天下午,朱大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与怕》为主题,在兰州文理学院南校区举办小型专题讲座。通过这两场讲座,朱大可分析了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多元文化交织和汇聚给大众带来的利弊,并从文化视角审视社会,分享了自己对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思考和理解,还独辟蹊径站在文化批判视野的角度,用独特的话语方式和大家一起探究了文化对社会和人的促进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