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人才在哪裡?為何他們不願離開體制?

俗語說“事在人為”,無論對於成熟公司或是起步階段的創業公司,人永遠是第一位的。雷軍在初創小米時候,80%精力都用在找人上。由此可見,人才戰略對於一個企業成功是舉足輕重的。醫療實體機構,面對公立醫院安穩編制和成熟品牌的壁壘,在找人才這個問題上更顯迫在眉睫。

職場道路上,每個人都有面試和被面試的經歷。雖然自己也曾在這些年經歷了一些面試(正式)或者面聊(非正式)。但是,作為面試者身份參與到面試裡面的數量估計要上百次了。政策紅利對於人才導向來說,還是具有一定效應的。尤其是護士們,越來越多的簡歷裡面是背景是從公立醫院出來面試的。對於醫生而言,也有不少三甲背景的醫生會願意出來瞭解下市場,至少在4-5年前,這樣的簡歷幾乎很少。

但總體而言,被公立醫院壟斷著的醫療市場,絕大部分醫護人員從沒有想過要真正離開體制。因為,這背後不僅僅是編制、收入等問題,更多代表了一種穩定和安全感。因此,我一直稱能主動離開公立醫療系統來到私立醫療機構土壤上進行辛勤耕耘的原體制內醫護人員們為“一群具有理想和情懷的拓荒者”。

上週丁香園的帖子在論壇聊得火熱,題名為《醫生們,月入多少可以讓你放棄編制?》,各路醫院的醫生紛紛亮出自己底牌。

看完這個貼,不禁心理覺得拔涼拔涼,但難道放棄編制這個過程只能用金錢收入來衡量麼?可惜事實很殘酷,的確很多情是這樣。在面對各種醫護面試的時候,我的確發現存在兩個認知怪圈。

醫療人才在哪裡?為何他們不願離開體制?

怪圈一:私立=高收入

或許最早些年某些知名醫療機構的收入在行業裡面出了名,諸如值個班1200元之類的,讓體制內不少醫生彈眼落睛。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私立醫療整體行業的薪資水平已經逐漸回覆到了理性的區間範圍內。這些年,常常會遇到候選人在期盼薪資一欄填出了2-3倍原有薪資的價格,實在是讓人苦笑不堪。

有時也和體制內的同學們聊起體制外的種種,大家也紛紛表示,如果沒有體制內黑白灰總和加起來高出很多那麼是絕對不會出來的。可是你的五險一金單位交多少錢呢?是不是工資單上少的可憐的數字?你又是否知道用人單位需要花費薪資的40%來交你的五險一金呢?這些對於所有陽光收入的體制外醫療機構,的確是非常大的人力成本。每次算成本,算到人力成本基本都很心塞。

無論是和體制內同事朋友們閒聊還是和麵試候選人有意識的“閒聊”,往往發現——錢多、事少、離家近等等各種神奇的想法就會冒出來。體制內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彷彿一到了體制外就蕩然無存,心裡的唯一追求就是“收入”,什麼科研、論文、繼續教育似乎統統都和自己沒有太大關係了。

但是,事實上醫生的能力、背景和未來工作的責權利永遠是關聯的。沒有一份輕鬆悠閒的高收入,你只是看著人家輕鬆卻沒看到背後的付出。另外,陽光收入,是可以使每個體制外醫生足以每天可以心裡舒坦的。不再為了開藥而開藥,不再為了器械而手術。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做醫患溝通,也可以有足夠多的是間學習最新指南,根據循證醫學來進行治療,不再是一顆螺絲釘,而是讓自己變成一個發動機去給所在執業機構帶來陽光和溫暖。這些精神的富足感,遠遠是金錢不能衡量的東西。

當然,每次看到頻繁在私立醫療機構跳槽的簡歷也會有點謹慎,忠誠度也是考量醫療人才的一個維度。每2年跳槽一次,每次加一次薪,這樣的人才也比比皆是。但是否是願意和企業共同成長的人才?或者這個人才真正背後離職的原因?這些都要進行深度的背調才能知曉。

醫療人才在哪裡?為何他們不願離開體制?

怪圈二:私立=業務難以進步

的確,中大型公立醫院因為科教研全面開展,病人基數量龐大,是年輕醫生成長栽培的最好土壤。但並不代表這些醫生一旦離開私立醫療後業務就難以進步,甚至退步。經常有同行散發一些恐懼,諸如一天看不到一個病人等等,過了段時間難以忍受沒有病人變又回到公立醫院的新聞。

私立醫院的確是目前非主流醫療機構,尤其目前機構數量又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增量基礎不明顯的前提下大家都在爭奪存量,自然可分配病人就少了。但對於工作量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更可以瞭解本專業以外的相關知識,讓自身業務得到全面提升和提高也是一種提升的方向。

隨著國家DRG和分級診療的進一步推進和落地,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中產會購買商業醫療保險。那麼這時候,對於分科沒有那麼精細的私立醫療機構來說,對於醫生的要求其實是一個更完整的多面手形象。你需要精通自己的專業,同時需要了解其他專業。大三甲的精細分組(甚至按病種分組)在目前來說私立醫療機構是很少見的,因此只要有心學習,合適的平臺會提供各種各樣的學習機會。

如果說業務難以進步,那只是單純不想學而已,或者是你去的機構不重視繼續教育這一塊,並不能代表整體高品質私立醫療機構的現狀。相反,有很多高端私立醫療機構都有自己的培訓、進修、講課等機會,甚至還有預算專門支持醫護人員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