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妙的崑曲至今究竟有幾百歲?

崑曲誕生至今,究竟經歷了多少年?古老的崑曲有多少歲了?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似乎每個對崑曲有所瞭解的人都應該能回答。

然而,許多專家學者的說法並不致有人說是四百多年。那是指明嘉靖十年(1531),活躍於婁江畔(崑山、太倉一帶)的魏良輔在張野塘、謝林泉等民間藝術家的幫助下,總結北曲演唱藝術的成就吸取海鹽、弋陽諸腔的長處,對崑山腔加以改良,總結出一系列唱曲理論,從而建立了委婉細膩、流利悠遠的崑山腔歌唱體系,號稱“水磨調”。

嘉靖末年,崑山人梁辰魚繼承了魏良輔的成就對配山腔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編寫出第一部崑山腔傳奇《浣紗記》,於是崑曲發展成崑劇。

有人說是六百多年。那是指元代後期,南戲與崑山一帶的語言和音樂相結合,又經崑山千燈人顧堅的改進,推動了它的發展,明代初年便有了崑山腔一說。他的朋友,元代文學家、富豪顧阿瑛在陽澄湖畔的玉山佳處舉辦“玉峰雅集”。

曼妙的崑曲至今究竟有幾百歲?

劇作家高則誠、柯丹丘和善於吹奏曲笛的詩人楊維楨等,都應邀而至,成了他的座上賓。他們用滿腔熱情,與顧堅一起培育了崑山腔。

也有人說是七百多年,還搬出了皇帝的故事來佐證。有多種明人筆記載:明太祖朱元璋也知道崑山腔的優雅,在洪武六年(1373)召見崑山110歲的老人周壽誼曾詢間:“聞崑山腔甚嘉,爾亦能謳否?”周壽誼回答:“不能,但善吳歌。”太祖命唱,壽誼乃唱曰:“月子彎彎照九州,幾人歡樂幾人愁。幾人夫婦同羅帳,幾人飄散在他州。”太祖撫掌大笑,命賞賜酒饌於殿上,又蠲其家丁役,送其還家。

朱元璋的貧苦出身,決定了他不會像唐明皇那樣沉湎於歌舞音樂。儘管他為了教化百姓,曾十分推崇高則誠的《琵琶記》,說過“五經四書,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錯,貴富家不可無”這樣的話。

他如此看重“流麗悠遠,出乎三腔之上”的崑山腔,清楚地說明崑山腔的影響已從民間抵達宮廷,流佈範圍也不再是崑山、蘇州一帶。那麼,崑山腔的萌發期要從洪武年間往前推,豈不是有七百多年?其實遠遠不止於此。魏良輔的《南詞引正》有這樣的記載惟崑山為正聲、乃唐玄宗時黃番綽所傳。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詞,善作古賦。

曼妙的崑曲至今究竟有幾百歲?

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與楊鐵笛、顧阿瑛、倪元鎮為友,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於世。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

明初有崑山腔之稱,卻為黃番綽所傳。這樣看來,崑山腔要與生活在唐玄宗時代的宮廷名伶黃番綽聯繫起來了。黃番綽擅演“弄參軍”,也就是參軍戲一一唐代的一種近於滑稽的表演。他常與詩人兼演員張野狐搭檔演出,風靡西京長安。“弄參軍,即後世副淨矣。”(清翟灝《通俗編·俳優》)崑曲行內歷來有這樣的說法,“三年穩出狀元,三年不穩出大面(即副淨)”。

可以想見黃番綽與崑曲的淵源。安史之亂以後、黃番綽隻身回到了傀儡湖畔。據說那裡是他的家鄉,尚有待考證。但死後所埋葬的土山稱作“綽墩”,確是事實,至今遺蹟猶存。他傳唱的歌調,是沒有樂器伴奏的清唱,俗稱嘌唱,即乾唱,迂徐委婉,細膩綿糯,令人迴腸蕩氣。這便是崑山腔的前身。

如果把崑曲的根算到黃番綽身上,那她可有一千三百歲了,是不是過於老邁?和人的生命一樣,古老的崑曲也有她的青春期。從明天啟初到清康熙末(1621-1722)的一百餘年,是崑曲最為蓬勃興盛的時代,也許正是她燦爛的青春期。

曼妙的崑曲至今究竟有幾百歲?

當時,表演藝術日趨成熟,身段表情、說白念唱、服裝道具日益講究,角色已分為老生、小生、外、末、淨、付、醜、旦、貼、老旦等十個行當。劇作家的新作不斷湧現,各地的戲班競演新劇,蔚然成風。崑曲不僅被士大夫所喜愛,也深受普通百姓歡迎。

在江南一帶,演唱崑曲是常見的民間娛樂活動。耽性耽情者、迷戀名角者,絲毫也不亞於今天流行音樂的追星族。依筆者所見,崑曲的興衰沉浮並不孤立。她以自身的命運詮釋著漫長的中國戲劇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的發展,告訴我們青春永駐僅僅是一種良好願望。

今天我們探究吳歈雅韻的發源、發生、發展,正是為了掌握生命規律,以“延年益壽”。有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問題,總是值得我們思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什麼把崑曲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而不是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