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麼多年的豆腐,你吃對了嗎

注重養生的小夥伴們日常飲食總是少不了豆腐,它幾乎和牛奶一樣是種神奇的食物,不僅營養高,還是吃素者的救星,還能通過發酵、凝固千變萬化出各種形式和口感。

吃了這麼多年的豆腐,你吃對了嗎

說起豆腐,還有一段悠久的歷史,豆腐是漢朝先輩煉丹的時候偶然發現的,用石膏點豆漿(點滷),凝固成型,也正是這一點點石膏讓豆腐成為了高鈣食品,成了乳糖不耐受人的福音。點滷時的不同火候讓我們嚐到了豆花和豆腐腦;豆漿煮沸之後表面形成天然油膜,“挑”起來晾乾就成了口感一級棒的豆腐皮,油豆皮提取時用手旋轉成柱形,掛在竹竿上即成鮮香的腐竹。豆腐壓制就變成豆腐乾,薄的豆乾層層壓制成千張;豆腐油炸出油豆腐,發酵成臭豆腐和腐乳。所以,豆腐幾乎神奇到讓人震驚。

吃了這麼多年的豆腐,你吃對了嗎

雖然豆腐很美味也很常見,但其實很多人對豆腐的瞭解可能還存在偏差哦。

1、豆腐中所含的鈣身體能吸收嗎?

根據美國USDA的膳食指南,成人每天需要攝入1000mg的鈣。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說補充鈣,和骨頭湯就夠了。但其實專家曾說,骨頭湯並不能補鈣;蝦皮、帶殼的小魚小蝦食用量不高,很難成為補鈣的主力;每天一斤菜理論上可以提供鈣質,但植物本身含有的植酸、膳食纖維等等其他成分影響鈣的吸收;鈣片同樣有吸收率的問題。

所以,補鈣的主力軍其實是奶製品和豆製品。濃縮形式的例如芝士和豆腐乾尤其強大(當然熱量也高一些)普渡大學還曾做過一項研究,結論是豆腐裡頭鈣的吸收率和牛奶不相上下,嚴重推薦給乳糖不耐受的同學。

吃了這麼多年的豆腐,你吃對了嗎

2、豆腐裡頭有雌激素,吃多了到底好不好?

許多小仙女都市場反映經常吃豆腐皮膚能變白變好,但也有另一種聲音,說吃太多豆腐容易患婦科疾病,因為雌激素太多了。其實,大豆中含有一種物質叫異黃酮,它的化學結構和人體雌激素接近,也被稱為“植物雌激素”,但豆漿等豆製品當中的異黃酮含量並不高, 同時“植物雌激素”的生物活性只有藥物雌激素的千分之一,按照我們日常每日攝入30~50g大豆的量,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3、日本豆腐不是豆腐?

吃了這麼多年的豆腐,你吃對了嗎

市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豆腐”的親戚:杏仁豆腐、日本豆腐、玉子豆腐、奶豆腐、雞蛋豆腐、花生豆腐、米豆腐等等。它們都叫“豆腐”,主要是它們的感官性狀同樣水潤白嫩,但其實它們製作原料中並沒有“豆腐”中的豆子。製作這些“豆腐”也是根據蛋白質膠體溶液在凝固劑的作用下凝集成型的原理。例如牛奶發酵製成的酸奶就像“豆腐腦”,擠出水分可以製成“奶豆腐”(新鮮奶酪);雞蛋製成的膠體溶液凝固成“雞蛋豆腐”,也就是“日本豆腐”啦。所以,想吃豆腐的你可別選錯了哦。

好了,get到這些關於豆腐的精髓,現在你還擔心吃不對豆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