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年近了,團圓飯是永恆的話題。

山城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定是火鍋和川菜。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前不久,蔡瀾一句“消滅火鍋”激起川渝百姓千層浪。

在這語出驚人的背後,實則是他有感於“年輕人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四川傳統美食遺忘了。”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麻婆豆腐不再講究芡汁包漿,魚香肉絲炒成糖醋味也能矇混過關,五花肉用來做回鍋肉也算口感和諧……

傳統川菜正在消失,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趁著新年,重拾傳統老味道。幾經尋訪,詩妹有幸見到渝派川菜掌門人張正雄老先生,或許從他那裡,我們能瞭解到那些正在消失的老味道。

01

半路轉身,成就一代川菜泰斗

張老今年七十有餘,從事烹飪工作50餘年,他是外人眼中的川菜泰斗,蜚聲中外的一代名廚。

初見張老,詩妹卻覺得他身上少了一分煙火氣,穿著素雅,思維清晰縝密,言談舉止間反倒多出一分文人的儒雅之風。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張正雄

說起從事廚師的緣分,張老笑稱自己是“半路出家”。1968年財會專業畢業,在新橋餐廳負責財務工作,一次廚房師傅不在,張老被臨時“趕上架”做一份肉片湯,可哪想到,招待員卻把肉片湯原封不動端回來。

原來,他煮肉片時,沒有碼豆粉,還自以為煮的時間越久肉片越嫩。殊不知,沒碼豆粉的肉片煮時間久了,肉片“老”得讓人嚼不動。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正是這個小插曲,讓張老對做菜產生了興趣,不惜放下賬本,半路學起了廚藝。從學徒、主廚到中華十大名廚、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到徒弟徒孫遍地開花,或許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當年的轉身即是一輩子。

如今,張老已隱居幕後,業內也很少看見他出席活動的身影,但他在餐飲路上從未停止,多年來潛心研究,編寫了《川菜教學菜品100例》、《川菜實用烹飪技術》、《品味渝菜》等多部教材及專業書籍。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02

川菜的那些誤區,你知多少?

說起川菜,概念中全是麻辣?辣椒花椒泡辣椒…麻辣一鍋!

說起川菜的烹飪,從頭到尾沒有定量的標準?習慣性的說法是鹽少許、油適量、味精雞精各一點!

張正雄:非也!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近20年山城人更喜歡稱呼渝派川菜為“江湖菜”,突出渝派川菜的豪爽。卻少有人知,這稱呼出自張老1987年刊登在《重慶晚報》上一篇題為《家常川菜縱橫談》的文章。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張老說,自古有云“巴出將,蜀出相”,雖然川渝同宗,菜系不分彼此,但山城的“武將”性格,在大山大水的洗禮下,歲月流逝間也就形成了相對於四川婉約的豪放食風。

渝派川菜善用麻辣,而非盡辣。味型複雜多變,白油、鹹鮮、荔枝、糖醋、魚香、酸辣、椒麻、蒜泥、麻辣、薑汁、豆瓣、香糟、醬香、怪味……味型之多,堪稱菜系之最。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至於烹飪定量標準的問題,也是誤解。

張老用渝派川菜裡最有代表的複合味型——魚香味舉例。如果主料200g,就應該使用薑末10g、蒜末20g、泡椒椒末40g、蔥花60g、醋10g、白糖15g,才能調製出酸甜鹹辣均衡的魚香味。

其中,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考究,比如泡辣椒的泡製時長影響乳酸味和鹹味,比如在烹飪時必須兌滋汁。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兌滋汁是一種傳統的調味技法,川菜大部分複合型味道都離不開這個步驟。將成菜所需要的調料及水豆粉、鮮湯放入碗內調勻,待姜蒜泡辣椒在鍋裡煵炒出香味後,再烹入滋汁。滋汁可保證調料定量準確,也可宜於菜品上味上色。

當然,規定是冰冷的,張老認為“物無定味,適口者珍,食客的舌尖才是驗證好吃與否的那桿秤。”

像張老的外孫女就更喜歡重麻辣的魚香肉絲,即使是張老這個餐飲高手,在食客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風。

03

那些正在消失的老味道,讓人深思

50年的時間,足以見證一個行業的歷史。張老親身經歷著川菜的開疆擴土,也眼看著一些傳統川菜的滅絕。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上世紀70年代,流行著一道名為口袋豆腐的燴菜,豆腐去掉表層老皮,於篩子內壓揉成茸泥,用紗布包上擠壓至半乾後,加入剁細的肉茸、麵粉、水澱粉、雞蛋、鹽、食用鹼、胡椒等攪拌均勻,靜置10分鐘後再用140℃的油溫炸成鴨黃色。

橢圓形的豆花丸子在食用鹼和油溫的雙重作用下,產生微妙反應,漸漸成網狀空心,當和魷魚須、金鉤、雞肉、火腿、冬筍、菜心、奶湯一起燒燴時,湯汁浸入丸子裡,使得入口時爆漿而出,滿嘴馥郁清香。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這道菜,本是飯店為了處理當天賣不完的豆腐,不曾料到會化腐朽為神奇,成就一道經典名菜,也不曾料到會在歲月洗禮中,幾近失傳。

“傳統菜製作要求高,要一絲不苟,來不得半點馬虎。而在當下快節奏的時代,又有幾個人能靜心執著於做一道豆腐丸子呢?”張老忍不住嘆息道。

不僅是做工複雜的豆腐丸子,連家家會做的回鍋肉,也難逃技藝失傳的命運。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張老提到,過去達官貴人吃回鍋肉,是先蒸後炒。豬肉用姜蔥、醪糟碼上幾小時後,用牛皮紙包著放在蒸籠裡蒸,待肉蒸得剛剛熟,牛皮紙一撕,便竄出一股濃濃的醪糟姜蔥味,引誘著細胞裡的每一絲味覺,饞涎欲滴。

而後,將蒸過的豬肉切片,經油鍋裡和豆瓣、配菜一炒,色澤棕紅透亮更是誘人,口感層次也更加濃郁:豆瓣的豆香、配菜的鮮香、醪糟的酒香…與那細小顆粒狀的油脂在舌尖齒縫一一迸裂。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聽著張老的回憶,詩妹一邊不停地咽口水,一邊深思我們的隨意讓川菜的魅力打了多少折扣?

無論是廚師,還是食客,或許都過於注重菜品的擺盤外在,而忽略了成就一道菜的內涵是食材本身和一步步工序的錘鍊。

04

川菜泰斗的年味,

也免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

蔡瀾說,年味即鄉愁。

在採訪的尾聲,張老也和我們分享了他記憶裡忘不卻的兩道年味。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一道是母親的虎皮蛋燒五花肉。雞蛋煮熟去殼後,順著劃上幾刀,進油鍋裡炸至色澤金黃、表皮起皺,再與豬五花肉用小火燒製肉耙透。

當金黃透亮、香氣四溢的虎皮蛋燒五花肉一上桌,張老和家人便爭先搶著吃,母親在一旁慈祥地看著,露出會心的微笑。

母親走後,張老試著做了幾次,卻不知什麼原因,再也沒能做出一樣的味道。無奈,只好作罷。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另一道是老師陳鑑於做的蛋皮春捲,表層酥香、餡鹹鮮爽口,蘸以毛薑醋食用別有一番風味。

據張老說,這道菜是陳鑑於母親傳給他的,他從不在餐廳裡做這道菜,只會趁著冬天醬肉登場或者椿芽上市時,在家中用時鮮作餡,烹製一二以解對母親的懷念。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如同蛋皮春捲,其實川渝的每家每戶,都有老一輩傳承下來的家常味,是任何山珍海味替代不了的美味。

而這也正是川菜所謂的“百菜百味,一菜一格”,那些經歲月沉澱下來的一食一味、一招一式,如同燎原的星星之火,成為川菜無盡的源泉。

新年味 | 關於蔡瀾“消滅火鍋”的言論,川菜師傅這樣說

傳統、傳承、匠心,是被用爛了的情懷噱頭,或許你早已麻木。但傳承不只是口頭上的情懷,而是行動之後,美食的生生不息。

正如綁著風箏的那根繩索,牽引之間能讓食物如入雲霄,美味無窮;也緊連著土地,讓我們雙腳踩得到泥土,摸得到樹幹,仍舊與春花秋月冬雪共呼吸。

張正雄年夜飯推薦

家常豆瓣魚、酥肉圓子燴三鮮、金鉤燴兒菜、蒸五花燒白、花菜炒臘肉、粉蒸肉、糯米八寶飯

如果你懶得自己動手做,訂製一桌團年宴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一家人團團圓圓才是幸福。

“春節不打烊,家定金茂墅。”金茂府攜手菜香源集團推出團年宴,更有新春紅包全城派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