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蔡瀾:油甘魚和黃腳鱲

油甘魚Hamachi讀起來有點像 How much?和三文魚卵 Ikura的多少錢一樣,很好記,是吃魚生時最先學到的日語。

蔡瀾:油甘魚和黃腳鱲

油甘魚刺身

油甘魚長大了就變成金槍魚,但是有些魚種是長不大的,每條三至四英尺,肚腩部份脂肪多,非常之美味。

像日本的其它魚,都給最先進的拖網技術捕個精光,日本人當今吃的多數是從外國進口。偶爾,我們也可以買到一尾所謂的「漏網之魚」的真正日本金槍,那種味道比來自印度或西班牙的勝十倍。長輩教訓我,描述一樣東西時不可以用「文字不能形容」這句話,但是對於真正的魚生,我還是隻可以說文字不能形容,要吃過才能比較。

蔡瀾:油甘魚和黃腳鱲

金槍魚

當今,在大阪黑門市場中看到大量的油甘魚出售,原來這些魚是在日本的香川縣引田町成功地養殖了。

五公里的引田町海灘中,養了一萬五千條。把捏成圓球的雜糧扔進去,幾百條魚就跳出海面來搶,蔚為壯觀。除了批發到各地之外,還發展成觀光點,從八月開始接受旅行團,讓客人自己釣一條大魚,接著替你切成刺身。

從前的黃腳鱲是多麼好吃,當今菜市場看到一模一樣的,但是已經是養殖。買回家一蒸,一股泥味,不香又不甜,吃了令人懊惱,養殖的油甘魚也是同一命運吧。

蔡瀾:油甘魚和黃腳鱲

黃腳鱲

記得在河內道的小欖公吃過黃腳鱲,任何斑類魚或蘇眉等都要走開一邊,很久未嘗,至到友人帶我去流浮山,才找到一兩尾野生的,回味無窮。

年輕人沒吃過真正的黃腳鱲,不知其味。我在印度山上向一位老太婆解釋吃魚的味道,她回答說一生人沒試過,何足可惜?我想當今的年輕人也可以用同樣的話回答我。

附註1:油甘魚,是鰤魚的俗名。一種溫水性魚類,分佈於日本海及臺灣以南海域,是一種受歡迎的刺身材料,富含DHA,營養豐富。

附註2:黃腳鱲,潮汕俗稱膠辣魚、又名黃腳立、赤翅、黃立魚。屬鯛科棘鯛屬的一種海魚。適應力強,生長快,為中國南方網箱養殖的重要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