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等房子增值?知道真相的一線城市早就出手了!

2018年下半年至今,房地產市場低迷已逐漸傳導至二手房市場。近一兩個月來,一線城市業主也“扛不住”,降價的案例比比皆是,京滬深豪宅拋售、二手房業主讓利、成交低迷……

很多一線城市都進入了二手房降價潮

從二手房價格看,廣州更是在一線城市中“領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連續四個月下跌。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2%、0.3%、0.4%和0.3%。


還在等房子增值?知道真相的一線城市早就出手了!



在深圳這個樓市“風向標”,以深圳灣和東部華僑城為代表的豪宅和別墅,也同樣淪陷。深圳灣豪宅片區皇庭港灣也有個盤直降300萬元售出,印證了在深圳“買房必賺”的定論或被顛覆。

在北京二手住宅市場,也出現了部分業主急售房源,某小區一套兩居房源從1250萬元降至1190萬元,下降60萬元,另一小區一套三居室則下降100萬元,而最高跌幅在地鐵10號線某小區,單套三居室直降182萬元。


還在等房子增值?知道真相的一線城市早就出手了!



而豪宅的有價無市則尤為顯著。日前,有消息稱,上海浦東陸家嘴世茂濱江花園近20套豪宅“嚴重低於市價”拋售,每套均低於市場價100至200萬。業內譁然。

多位地產研究人士指出,二手房市場陷入低迷狀態,政策調整是主要原因。在政府嚴格限價、限貸下,一二手房價倒掛現象明顯。此外,“三價合一”政策提高了換房成本,二手成交陷入低迷。


還在等房子增值?知道真相的一線城市早就出手了!



一線城市二套房首付大多高至60%-70%,使一大部分有換房需求的購房者只能趨於觀望。如果不出現明顯的房地產政策變化、信貸政策變化,市場的下調難以避免。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限購限貸政策抑制需求,人口紅利也到達臨界點,供需結構發生深刻改變,增量市場進入了拐點。

還在等房子增值?知道真相的一線城市早就出手了!


在流動性收緊背景下,房地產資產的變現能力偏低,買房尤其是非核心城市已不再是穩妥的投資選擇。對於投資者而言,“槓桿買房”的時代或將一去不復返,房地產保值增值的神話被打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