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p2p如何避免踩雷

因p2p投資門檻低,操作方便的特點,還有最重要的固定收益的特點,被很多投資者看重,成為家庭理財的重要配置之一,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理財產品。但是由於近幾年p2p平臺的瘋狂湧現,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爆雷”平臺敗壞了整個行業的名聲。如何才能避免踩雷,識別危險平臺呢?筆者簡單整理了幾個:

投資p2p如何避免踩雷

1、迴避高息平臺。並不是說凡是高息平臺都不能投資,而是按照目前前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平臺為合規做出的種種努力以及成本的上升,降息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高息平臺的風險更高而已。目前利息高於10%平臺都要儘量小心,投可以不要重倉。有些平臺宣稱月息甚至日息更是碰都不要碰,有些投資者喜歡投資高風險平臺,投一筆就跑,和平臺賭誰“跑得快”,信不信你上午投資,下午平臺就敢跑路。

2、經常推廣做高返利活動的平臺要小心。比如“首投1萬返500”“復投5萬返2000”之類以高額返現吸引投資者平臺要小心,這類平臺只能吸引羊毛黨,營銷成本過高,平臺小的話可能被薅光羊毛,難以持續穩健運營。

3、打著P2P名義的線下理財要遠離。P2P在國內的正式名稱,叫做“網絡借貸”,簡稱“網貸”,指的是“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P2P平臺只是一個信息中介的作用。P2P已被禁止線下開展理財業務,線下理財公司並不算是p2p平臺,其信息披露極不透明,很容易被騙。

4、包裝精美的平臺不一定可靠。有些平臺會請一些明星、專家教授站臺,或者給自己貼上國企系、銀行系等各種高大上的標籤,但真實情況卻很難說,一定要認真鑑別。

高收益帶來的是高風險,看到高收益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切記不要貪圖利益,本金才最重要,投資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


投資者的心態直接關係到投資風險的大小,影響到投資收益率的高低。投資者常忽視的5種心態偏差,大家要注意避免:

貪婪

你看中了別人的利息,殊不知別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在投資中,貪婪心態表現為對超常高息的盲目追求。對於普通個人投資者來說,能較長時間支撐20%以上高息回報的,只有謊言和騙局。要針對自身的風險偏好設定好預期收益,保守型可設定在8%以內,穩健型可設定在8%-11%。除了新手標以外,如果產品年化收益率超過15%,就要特別小心。

投資p2p如何避免踩雷

恐懼

P2P行業不斷爆雷,再加上政府部門的持續監管,很多投資者看到風險很大,選擇了退出,丟掉了很容易到手的收益。其實,現在看來,經過政府部門的整治,淘汰了很多不合規的平臺,p2p行業越來越規範了。

輕信

聰明的投資者,一定是有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人;對於小白來說,一定要喜歡學習、善於學習,“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做簡單無腦的伸手黨,要在投資過程中不斷學習成長,成為一個成熟理智的投資者。

沒有任何機構能保證100%的投資收益!期待平臺給你剛性兌付,是種主觀的臆想。投資P2P,對平臺、對項目都要先了解清楚,確定能夠承受風險後再投資。

投資p2p如何避免踩雷

總而言之,P2P行業經過政府幾年來的不斷整治,已經淘汰了一批平臺,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儘管最近收益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固定收益類產品,也是家庭配置抵抗通脹、提高收益的必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