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SK集團“藍海轉移”方法論大公開:挖掘社會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

企業是博鰲亞洲論壇最重要的夥伴之一。與企業相關的話題,從經營管理到海外投資都會在每年年會上進行集中而充分地討論。2019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將舉行多場探討企業發展的分論壇,話題囊括跨境電商、海外投資、共享經濟、消費趨勢、體育產業等。最新議程設置與嘉賓請關注本公眾號底部菜單具體瞭解。

SK集團是韓國三大集團之一,主要以能源化工、信息通訊半導體、營銷服務為三大主力產業。目前,SK及其附屬機構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50多個辦事處和子公司。在2013年《財富》雜誌的全球500強排名上,SK位居第57位。

歷史上的SK集團由鮮京織物起家,經歷四次巨大的跨越,從織物企業、能源化工、通信信息到進軍半導體領域。如今面對“超級互聯社會”,SK集團提出了新的經營戰略,即通過挖掘社會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系統介紹了SK集團對於該理念的理解、方法論和具體實踐,並呼籲更多中國初創企業、社會企業能夠參與到SK集團提倡的“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潮流中來。

SK集團也是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度戰略合作伙伴。

韩国SK集团“蓝海转移”方法论大公开:挖掘社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圖為SK全球網絡 來自SK網站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交易成本大幅降低,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外部環境的變化。這些因素不僅在經濟領域,在政治、社會、文化等全方位的領域都帶來了新的理念和變化。尤其是基於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全球的連接更加緊密,我們正在迎來“超級互聯社會”。在人與人、個人與機構、機構與機構、區域與區域之間的聯繫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市場的區分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企業與社會的聯繫也日益密切。

隨著超級互聯社會的到來,企業利益相關者的範疇也隨之延伸。過去企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是股東和客戶,而現在該範圍進一步擴大到潛在客戶和非客戶,即政府、市民團體甚至普通民眾。其中大多數雖不屬於企業產品和服務的直接客戶,但他們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力正在日漸擴大。而且,他們不僅希望企業作為創造經濟價值的主體起到應有的作用,也期待企業作為社會一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部分領軍企業已經開始關注和傾聽多種利益相關者的訴求,除了市場因素之外,也努力加強對非市場因素的管理。

目前,SK正致力於推進劃時代的轉變,在企業發展目標中不僅包含為股東和客戶創造經濟價值,也包括響應多種利益相關者訴求的社會價值。這並非是被稱為“社會責任”的被動方式,而是基於企業具有的經營效率和創新能力,更積極地推動創造社會價值的新經營戰略。

一個企業只有不斷探索新的價值,持續推陳出新,才能保持企業的生命力。SK相信社會價值將給企業帶來創新的動力,在努力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中,也能夠抓住新的事業機會。一家企業如果在其企業管理流程、產品及服務中體現社會價值,不但會有利於提高客戶忠誠度,還能夠將潛在客戶變成新客戶,從而同步實現企業的穩定和發展。而且,在為解決社會問題而進行創新改革的過程中,即使不打破既有市場的格局,也仍然能為更多的利益相關者創造全新的價值。因為社會價值所涉及的領域就是超越競爭,能與多元化的市場主體一起擴大市場的規模。因此,企業追求社會價值,是一種依靠非破壞、非競爭的方式創造新市場的途徑,可作為實現“藍海轉移(Blue Ocean Shift)”的有效方法論。

為創造社會價值,作為新的經營戰略,SK採用三個方法論;

01

兼顧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02

將持有的資產與社會共享;

03

打造社會型企業的生態環境。

韩国SK集团“蓝海转移”方法论大公开:挖掘社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01

兼顧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SK將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一併反映於企業價值體系,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和生態體系構建,創造社會價值。將“創造社會價值”這一使命納入到SK經營理念中, 新增了“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通過創造社會價值,與社會共同成長”的內容。以此為起點,SK集團主要子公司的考核標準也發生了變化,從過去只從經濟價值層面進行量化和管理的“單底線(Single Bottom Line)”開始轉向倡導“雙底線(Double Bottom Line)”,即對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進行量化管理。

要落實雙底線, 首先要從對SK創造的社會價值建立一個量化體系並達成共識開始。與經濟價值不同,目前還沒有對社會價值有統一的量化標準。因此,過去幾年來SK攜手學術界專家、社會企業生態圈內的機構以及政府相關部門,主導創建對企業的創造社會價值進行量化方法論。

目前SK集團所有的子公司正在實踐基於雙底線的管理系統,其中有16家子公司對各自所創造的社會價值進行具體評估。短期而言,在同時追求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一些衝突。但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促進最優化和創新, 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 SK期待通過量化社會價值、分析其成果,達到響應時代要求、實現企業角色轉變及商業模式創新的效果。

韩国SK集团“蓝海转移”方法论大公开:挖掘社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資源共享平臺

在研究商業模式創新的過程中,SK關注如何有效利用自有資產。從傳統觀念上來看,自有資產理應被企業獨自佔有並使用以創造經濟價值。然而,由於SK已認同創造社會價值是企業的重要使命,我們開始嘗試轉換看待資產的觀點。我們認為,通過研究利用資產創造社會價值的方法,可以找到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交集,最終兩種價值都能得到提升。所以,我們認為SK擁有的固定、無形資產可以作為一種創造社會價值的平臺。

SK的主營業務為能源化工、信息通信、半導體,已有1700億美元規模的資產。其中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相對便於共享的固定資產,如辦公室、物流設施、停車場等;另一種是技術經驗、專利、數據等無形資產。SK已經開始將這些一直以來為自己專用的固定及無形資產轉換成便於共享的形態,讓外部利益相關者利用SK的資源共享平臺來同時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資源共享平臺的典型案例為“想象加油站項目(Imagine your Gas Station)”,目標是將分佈在韓國各地的3600多家SK加油站轉換成社會價值創造平臺。傳統意義上,加油站只是一個賣油、加油,提供洗車、修車等服務的場所。然而加油站只是一個物理空間並沒有用途上的限制,考慮到作為遍佈全國的網絡所具有的價值、與周邊商住空間的近距離接觸、擁有附近常住人口等因素,加油站具有很大的潛力。因此,SK著手舉辦開放型協同合作活動—“想象加油站項目”,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及普通客戶的積極參與,希望找到創造社會價值的好主意。

結果SK共收到遠遠超出預想的約1000件建議方案,其中O2O(Offline to Online)項目方案已經開始試運營。通過把SK的資產轉變成一個資源可共享的平臺,成為初創公司或中小型企業商業計劃的一部分,並創造出社會價值,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或中小型企業能將SK的資產作為平臺來設計他們的商業計劃。

其中一家叫Zooma的初創企業和CJ物流公司合作提供“上門取貨”的快遞服務,打造了利用SK加油站來創造社會價值的成功案例。當客戶提出要求上門取貨的快遞服務時,Zooma的快遞員會上門取貨後將貨物匯聚在SK加油站,CJ物流則會從SK加油站將貨物統一派送到最終目的地。利用SK加油站,既為客戶提供了便利,又提高了Zooma這些初創企業的競爭力,縮短了CJ物流的派送時間,同時還為快遞員增加了就業機會,從而創造出新的社會價值。

同時,SK與同樣提供加油站服務的GS Caltex公司分享了上述創造社會價值的方案,攜手GS Caltex公司共同開展該項服務。截至2018年9月,在已經提供“上門取貨”快遞服務的126個加油站中,有一半是GS Caltex下屬的加油站。另外,SK還在尋求和韓國郵政的合作,期待將SK下屬的3600個加油站和韓國郵政分佈在全國的郵局結合起來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從“想象加油站項目”案例可以看出,SK向外部全面打開了資源共享平臺之門。甚至競爭對手也可以參與這項新的試驗,嘗試結合雙方的資產來同時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不僅如此,與跨國和海外企業攜手合作的領域也會增多。我們相信,願意利用SK資產的利益相關者越多,我們的資源共享平臺也越能同時實現量的成長和質的發展,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通過資源共享平臺創造社會價值的所有人對於SK而言都是一家人。

韩国SK集团“蓝海转移”方法论大公开:挖掘社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打造社會企業生態圈

目前SK正在尋找與創造社會價值的專家共同合作的模式。提倡創造社會價值不是隻有SK,過去已有眾多領軍企業、各國政府及NPO等機構積極推進。其中社會型企業作為企業和非營利機構中間的組織形態,逐步發展成為創造社會價值的重要力量。

1)社會進步獎勵機制(SPC:Social Progress Credit)

社會企業面臨嚴峻的現實,不同於經濟價值,由社會企業創造的社會價值目前尚未形成能得到認可和回報的市場機制。相對於企業的經濟成果得到足夠的重視,對於社會企業依然缺乏足夠的關注和投資。

為扭轉這種情況,構建對社會企業所創造的社會成果進行評估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市場機制和金融體系對社會價值缺乏認可的情況下,有必要對社會企業所創造的成果予以客觀評估及公佈。另外,在相關市場自發形成之前,還需要構築制度環境,對社會企業所創造的成果予以獎勵。總之,需要建立一套良性循環體系,使得社會企業所創造的社會價值獲得市場的客觀評估,進而獲得主流資本市場的信任、回報及投資。

SPC(Social Progress Credit)正是為幫助社會企業生態圈儘早具備獨立生存能力而由SK提議並正在試驗的項目。SPC是對社會企業創造的社會價值以貨幣價值進行量化,並根據該價值按比例給予貨幣獎勵的機制。這是SK在2013年達沃斯論壇上率先提出的概念。為了將此構思付諸實踐,SK評估了大約130家社會企業的社會價值並換算為經濟價值給予了獎勵。

未來,作為實踐SPC的一種方式,可以設立一種可以交易稅收優惠積分的市場,在這裡創造更多社會價值的企業可獲得更多的積分並能以更高的價格進行交易,企業可以通過在市場交易積分從而獲得更多的稅收優惠。通過持續運營該獎勵機制,企業可以更專心地去追求社會價值, 政府也可以減少專項獎勵預算。

在過去的幾年裡出現了各種積極的信號。首先,我們確認了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並非是互相矛盾的。參加項目的70%企業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均同比上升。 其次,我們也能看到貨幣獎勵所帶來的效果。三分之一的社會型企業僅使用了政府原定頒發補貼預算的25%就能獲得同等規模的社會成果。

另外,社會對社會價值評估的關注也日益加強,開始探討如何將其體現在公共機構的業績評估或主流金融機構的投資運營報告,並嘗試將其反映在會計標準中。例如,韓國土地住宅公社、首爾市政府和地方政府正努力嘗試去評估社會價值。金融機構開始嘗試通過將企業創造的社會價值反映到企業的信用評級中,以幫助社會企業獲得低息貸款。學術研究機構正在探索將社會價值作為一種資產的形式反映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的方法。

2) 幸福聯盟

除了SPC外,SK還構建合作平臺,通過對接社會企業、營利性企業和公眾來支持社會企業生態圈。目前,為創造社會價值聚合多方力量的“集合效應”逐漸得到體現。SK推出的“幸福聯盟(Happy Alliance)”合作平臺是由企業、公眾等多元化的利益相關者參與,併為解決特定問題而設立的綜合性社會公益平臺。

比如,韓國向國內約33萬名有經濟困難的青少年提供食品補助,然而由於該關愛項目運作的效率問題,仍然有部分青少年面臨營養不良的困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擁有多種資源的35個組織與“幸福盒飯”(旨在解決青少年吃飯問題而成立的社會企業)攜手開展合作,專門為青少年提供盒飯和營養補充品。不僅如此,大約有5萬名普通市民作為幸福聯盟的擁護者,大力支持幸福聯盟活動,其中約1000名志願者將做好的飯盒直接配送給缺乏營養的青少年。

今後幸福聯盟希望能有更多企業和機構加入這一行列,團結一致,力爭在2021年之前基本解決所有韓國經濟困難的青少年營養不良的問題 。

韩国SK集团“蓝海转移”方法论大公开:挖掘社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社會企業家MBA

歸根到底,能否有效發展社會企業及企業生態圈,取決於社會企業家。然而,想要系統的培育打造社會企業生態圈所需的人才,僅僅依賴於短期的培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2013年SK攜手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開設了為期兩年的“社會企業家MBA課程”,旨在培養出與社會要求相吻合的新時代企業家。

“社會企業家MBA課程”每年選拔具有潛力和意願的20名學員,提升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及作為企業家的管理能力,並增強社會使命感。學員們會接受包括制定任務、建立商業模式、論證解決方案、驗證產品和服務、驗證生存性等8個階段的培訓,在畢業之前創立社會企業。

除了對培訓課程給予獎學金的資助以外,SK還為學員們提供建立社會企業所需的人力、物力支持。此外,SK還設立SK社會企業家中心,提供一系列創業孵化服務,同時設立KAIST青年創業投資控股公司,提供吸引投資的機會。

截至2018年底,共培育出66名社會企業家,應屆畢業生的創業比率高達94%。這些社會企業家成為引領韓國社會變化的星星之火,同時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積極挑戰、勇於創業的榜樣。

KAIST的社會企業家MBA課程已成為普及相關培訓課程的催化劑,自從SK在KAIST開設此課程以來,韓國其他高等學府也紛紛開設相關課程,以培育社會創新的人才。

SK希望將創造社會價值作為新的經營戰略,謀求企業的穩定發展。我們期待同時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能力,將成為SK持續成長和發展的動力。我們堅信SK源源不斷創造的社會價值,可以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奠定基礎,同時也會對SK的成長和發展起到助推作用,形成良性循環。

為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也為了找到更有效的創新方法,SK正在摸索與各種合作伙伴積極合作。SK希望不僅在韓國國內,還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來自更多的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及公眾的參與和支持,與SK開展合作。同時,SK也希望聽到全球合作伙伴關於創造社會價值的建議,SK的大門將始終打開,歡迎所有希望與SK合作的組織機構。

韩国SK集团“蓝海转移”方法论大公开:挖掘社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