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電池供應商SKI擬61.5億在美新建電池工廠 產能達55Gwh

11月26日下午,韓國SK集團旗下負責生產動力電池的SK Innovation(下稱“SKI”)在韓國首爾舉行董事會,決定在美國佐治亞州傑克遜縣(Jackson County)新建動力電池工廠。

據悉,新電池工廠預計2019年初開工,2022年投入生產,總投資金額將達到1.1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1.5億元),投產初期年產目標值為9.8GWh,後期經過追加投資,預計年產能將達到55GWh左右。

大众电池供应商SKI拟61.5亿在美新建电池工厂 产能达55Gwh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SKI在美國新建的電池工廠旨在為大眾汽車供應電池包。一方面大眾汽車位於田納西州的生產基地距離SKI新廠僅240km;另一方面,SKI本身也是大眾汽車指定的北美鋰電供應商。

按照大眾汽車的規劃, 2025年將推出50款大眾品牌的全新純電動車型,屆時,大眾每年需要近150GWh以上的電池容量,以滿足其快速增長的需求。而在動力電池採購模式上,大眾採用“自產+外採”的方式,即除自己生產部分動力電池外,還將採購LG化學、三星SDI、SKI及寧德時代等國際一流電池供應商。其中SKI將滿足大眾在北美市場的需求,寧德時代是大眾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合作伙伴。

全球鋰電擴張熱潮

值得一提的是,大眾的新能源佈局只是全球汽車產業的一個縮影,寶馬、奔馳、豐田、日產等幾乎所有的主流車企都在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軍。在這樣的背景下,鋰電企業也開啟了新一輪的投資擴產熱潮。

以SKI為例,自2017起,SKI開啟了全球範圍內的鋰電產能擴張。2017年底,SKI在歐洲匈牙利斥資8000萬億韓元(約合7.34億美元),建電池工廠,預計2020年實現量產,其電動車電池總產能將達到7 GWh,可供應近20萬輛電動車。

2018年8月底,SKI重啟與北京汽車的合作項目,將投資人民幣50億在常州建年產7.5Gwh的動力電池工廠,預定新工廠在2019年下半完工,2020年初正式啟動量產。同時,為配套中國電池工廠,SKI還於2018年10月投資24.4億元在常州建立隔膜工廠,新工廠預計2020年投產,屆時,SKI在隔膜領域總產能將達到8.5億平米。

算上SKI在韓國本土的電池工廠,2020年SKI的實際產能將達到20Gwh;2022年美國工廠投產後,SKI的鋰電實際產能達30Gwh。此後隨著各工廠產能逐步釋放,SKI的實際生產能力還將快速增加。

至此,SKI的鋰電版圖已經十分明朗了,美國、歐洲、中國、韓國四大鋰電工廠共同發力,形成一張全球範圍內的鋰電網絡,以滿足整車企業日益增長的動力電池需求,未來還不排除在東南亞設立新廠的可能。

無獨有偶,LG、三星、松下等國際一流電池供應商的鋰電佈局與SKI如出一轍,除了本土的電池工廠外,紛紛在歐洲、中國等新能源產業快速增長的地區設立新廠,大幅擴張動力電池產能。

同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鋰電市場,其本土的電池企業也在快速擴張中,據不完全統計(部分企業未披露投資金額及產能),2018年動力電池投資金額近2000億元,其中9月-11月擴建/新建動力電池的投入資金達1290億元,擴張產能為190GWh。

業內人士認為,電池企業產能大幅擴張,一方面反映當下新能源產業發展快速增長,帶來了巨大的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大幅擴張的產能也將加快電池企業淘汰升級,未來電池企業競爭必然十分慘烈。

2018汽車與環境論壇共約500+企業、1000+嘉賓出席,1個主論壇、6個平行論壇,5小時以上社交時間。來自上汽、長安、吉利、奇瑞、蔚來等企業的領域大佬將發表觀點,與參會嘉賓分享行業乾貨!搶票鏈接:https://m.gasgoo.com/topic/qcyhj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