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韓國SK:從化纖到煉化、通訊、半導體

在能源領域,SK是韓國最大的綜合能源化工企業。蔚山煉油廠擁有每年42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是全球同行業最大的單一煉油工廠之一。SK在石化領域的發展歷程和臺塑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是剛開始做纖維,然後往上游煉化、石油進軍。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聚酯纖維起家

SK成立於1953年,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全部家當只有15臺紡織機。SK克服種種困難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促進韓國紡織業的發展。

1962年開始,向國際市場出口纖維產品。僅僅用了10年時間,SK已經成為擁有1千多臺機器的紡織業巨頭。但是SK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先後竣工了別人認為不可能實現的醋酸纖維和聚酯纖維工場。同時生產了韓國第一批的醋酸纖維和聚酯纖維。

進軍石油化學、煉油、石油開發領域

作為從石油到纖維的垂直系列化宏觀計劃的重要環節,於1973年成立了鮮京石油株式會社。當時,SK會長已經決定和日本的兩家公司共同建設日產15萬桶的煉油廠,並已同沙特阿拉伯的原油供應商簽訂了供貨合同。

但是1973年10月爆發的第4次中東戰爭所引起的石油危機,使SK不得不擱淺了建設煉油工廠的計劃。雖然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臺塑當時搞煉化,臺灣當局不同意,前後也折騰了近20年),但是並沒有改變石油到纖維垂直系列化的計劃。

1980年收購了民營的大韓石油公司(現SK株式會社)。1991年6月,芳香族生產設備、乙烯生產設備、重油分解脫磺設備等大規模石油化學項目的竣工,實現了石油到纖維的垂直集團化計劃。

為了確保穩定的貨源,SK於1983年在國外開發了油田,使韓國進入了石油產國的行列。至今,SK在世界13個國家的16個礦區開採石油。

橫向進軍通訊、半導體行業

20世紀80年代中期,時任會長的崔鍾賢認為,從70年代初開始推進的“石油到纖維的垂直系列化”已初具規模,確定將信息通訊業發展成下一代事業,至此,SK開始尋求業務橫向拓展

● 1994年,SK取得了韓國移動通信(現SK電訊)的經營權,為進軍綜合信息通信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 1998年,鮮京集團改名為現在的SK。

● 2004年,SK成功發射了DMB衛星,利用衛星的多媒體將服務推向市場。在通訊信息領域站穩腳跟的SK,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未來10年。

● 2012年初,SK收購了全球知名半導體廠商海力士,正式進軍信息通信與半導體結合的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通信技術)市場,此後,相繼收購SK材料、SK航空燃氣、SKTREECHEM、SK昭和電工、SKSiltron,完成了半導體縱向一體化

成立子公司SK innovation

2011年,石油化學項目從SK分離,單獨成立子公司SK innovation(096770.KS),旗下設有化學業務相關子公司SK Global chemical(SK綜合化學,SKGC),石油能源業務相關子公司SK energy、SK lubricants、SK incheon petrochem、SKtrading international。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SK集團大事記

營收方面,2008年起公司始終保持2000億元以上的營收規模,2016年營收額2275億元;

利潤方面,2014年四季度油價暴跌使公司時隔37年後再次出現虧損,但2015年公司已實現扭虧,淨利潤44.9億元,2016年淨利潤再提升至96.2億元。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SKinnovation2007-2016年營收及淨利潤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印度信誠:從聚酯到世界500強之路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印度信誠(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 500325.BO),包括精煉石油產品以及石化產品(包括基礎化學品,化肥和氮化合物)、初級形式的塑料和合成橡膠的的製造。該公司的業務分部包括精煉分部、石化分部、石油和天然氣分部、組織零售分部和其他分部。

● 精煉分部包括石油產品的生產和營銷運作。

● 石化分部涉及石化產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丁二烯橡膠,丁二烯,丙烯腈,苛性鈉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產和銷售業務。

● 石油和天然氣分部包括原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生產。

● 組織零售分部包括印度的組織零售業務。

● 其他業務分部包括紡織、經濟特區(SEZ)開發、電信或寬帶業務和傳媒。

從2016年公司的收入構成來看,精煉與銷售佔比為65%,石化佔比為24%,零售佔比為9%;2016年EBIT構成來看,精煉和銷售為68%,石化為35%,油氣開採和新媒體娛樂業務為虧損。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2016年信誠各業務收入佔比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2016年信誠各業務EBIT佔比

信誠在七十年代末開始用紡織品,不斷發展和整合聚酯纖維中間體,塑料,化工,石油精煉和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和生產。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印度信誠擴張(1977-2017年)

印度信誠2016年擁有6300萬噸的煉油產能,

PX產量為229萬噸(PX產能為400萬噸,16年產能翻倍,目前PX佔據全球9%的產能,居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石化),PTA為392萬噸(產能為430萬噸,全球第四大生產廠家,印度佔比為60%),MEG為69萬噸,PET產量為85萬噸。

其是全球聚酯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公司,具備“油氣-煉化-PX-PTA,MEG-聚酯-紡織”全產業鏈覆蓋。市場份額:擁有印度33%的聚合物市場份額,36%的聚酯市場份額。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信誠不同發展歷程的利潤和市值(億元)情況

公司在實現往上游煉化和PX產業鏈延伸的同時,利潤翻了2.7倍,市值增長了3.7倍,截至2017年3月31日,綜合營業額達3612億元,稅後利潤達318億元。

與此同時印度信誠作為第一家印度企業入圍了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目前總收入排名第203,盈利排名第110。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信誠近10年收入和利潤變化情況

公司在研發方面不斷增加,不斷完善和豐富公司產品線,2016年研發投入達14億元。目前國內的民營化纖企業尚處於信誠97-02年階段,積極的往上游PX和煉化擴張,國內民營化纖企業未來增長潛力巨大。(來源:化工最有料,ID:XM-ZYL)

海外縱覽|亞洲化工巨頭:韓國SK、印度信誠

▲2012-2016年信誠研發經費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