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的產生,這也標誌著電子商務的誕生

萌芽階段的電子商務

19世紀70年代,人類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隨後,壟斷組織出現,作為超大型企業,它是一種新的經濟聯合體。壟斷組織有財力購買先進設備,有能力瞭解並開闢世界市場,有力量進行科研,不斷開發新產品,有能力在競爭中佔據優勢,這使企業管理幅度和範圍增大,難度加大,企業必須重視組織管理的協調。此時企業之間進行商務信息交流仍然停留在藉助電報、電話等工具上。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的產生,這也標誌著電子商務的誕生

20世紀40年代,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得到迅猛發展。計算機和通信工具馬上成為人們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早期計算機只是用於單機處理一些文件,儲存一些數據。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的產生,這也標誌著電子商務的誕生

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處理各類商務文件的增多,人們逐漸發現由人工輸入到一臺計算機中的數據約70%來源於另一臺計算機輸出的文件,由於過多的人為因素,還影響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人們便開始嘗試在貿易伙伴之間的計算機上使數據能夠自動交換,這樣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隨之產生,這也標誌著電子商務的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