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明朝重臣小时候因一事就被人预言:此子必成大器

杨士奇是明朝重臣,官至首辅,辅助过四代皇帝,见证了明朝的由盛转衰。但他并未生来尊贵,他的一生也扮演过各种角色,受过各种苦难。

这位明朝重臣小时候因一事就被人预言:此子必成大器

杨士奇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人担负起养育他的责任。他的母亲是一个好母亲,一人拉扯孩子本就不易,吃饱饭都是问题,但她并不因此降低对杨士奇的期望,她教他读书识理,想让他成为一位胸怀知识和仁义道德的有用之士。

由此看来幼年的启蒙和父母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真的非常大,杨士奇后来一直沿着母亲的期望发展。

杨士奇母亲后来带着杨士奇再嫁给了当时有官职的罗性,杨士奇吃饭读书是不成问题了,但是罗性为人不苟言笑,极为严格,还让杨士奇改随他姓,这让杨士奇高兴不起来。

一天,罗家祭祖,杨士奇看到罗家祖先的牌位被供于高堂,有的还有塑像,在那接受子孙的跪拜。他想起自己的父亲无人祭拜,心里十分伤心,便偷偷离开。这全被罗性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随杨士奇。

这位明朝重臣小时候因一事就被人预言:此子必成大器

结果发现杨士奇自己用泥巴做了一个小人,摆放在地上,然后跪下磕头。

罗性走了出来严肃地说:“以后你不用再跟我姓,恢复你的杨姓吧!”杨士奇被吓了一跳,他想莫不是要赶他走?杨士奇接着说:“看你今天的行为必不会侮辱你的姓,所以也不必跟我姓了,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我那四个儿子,他们都不会比你有出息。”

罗性慧眼,没落之时杨士奇也不曾放弃心中道义,又懂隐忍,此人当成大器。

后来罗性被贬,杨士奇又与贫困打起交道,他为生活做过许多读书人不能忍之事,但是逆境中他也始终不忘读书提升自己的文学和道德修养,从不自暴自弃 。

这位明朝重臣小时候因一事就被人预言:此子必成大器

后来杨士奇终于得到重用,他此前积累的知识和人生经验都成为他仕途上的宝贵财富。

在逆境中不曾任由自己化作生锈的烂铁,而是不断磨炼成为一块闪闪发光的黄金,等待时机被人发现,杨士奇的人生观依旧值得现代人去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