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求贤若渴(七):欲成大事,只是求贤若渴,还远远不够

在前面更新的短篇里,已经写了很多因求贤若渴、重视人才而取得成功的人。但真正想成大事,在人才管理上仅仅只求贤若渴一条,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古代历史上,也有很多以招揽人才、重视人才著称的一代枭雄,但最终也未能幸免替他人作嫁衣裳的悲催结局,而这又是为何呢?

「文章」求贤若渴(七):欲成大事,只是求贤若渴,还远远不够

一、目光短浅

在识人、用人方面,中国古代史上最接近成功者的“失败者”,非李自成莫属。单看李自成用人,无论态度还是方式,都是满满英雄气魄。李自成用人是本着“英雄不问出身”的理念,对牛金星、宋献策这类下层文人,都是大胆信用。在权利下放方面也是一点不差,绝对授权,只要收入麾下,本职工作就一概放手。能正确、合理纳谏,也正是在这些人的意见下,曾经杀伐不留情的李自成,喊出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迅速收拢了人才,把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彻底打的不能翻身。

他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北京,就有用人的成功。那为什么这么个用人高手,最后被清军八旗一个进攻,就打得溃不成军,连龙椅都还没被屁股焐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目光短浅。

「文章」求贤若渴(七):欲成大事,只是求贤若渴,还远远不够

李自成用人的态度方略,没有任何问题,那么最大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呢?就是他不清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李自成看来,行军打仗这类事情,有身边这些老弟兄们就足够,打的也都是流动作战的老仗,什么军队纪律训练,放在李自成农民军里都是浮云。像“怎样建设一个王朝?”“怎样开创百年江山?”这类问题,就算坐在龙椅上,李自成甚至也没做过长远考虑,既然如此,在他看来可能也就不需要此类人才了。因此麾下“人才荟萃”的李自成,身边多的就是牛金星、宋献策这类人物,要么就是会宣传造势,要么就是会算卦讨吉利,这些人都是来自社会下层,投奔李自成前,也没什么科场功名,运筹帷幄之类的奇才半点没有,无论行军打仗还是治理民生,更是一窍不通。顶多就是给李自成的事业涂脂抹粉。这就难怪吴三桂带着清军一路杀来时,这些所谓人才,也就立刻现了形,跟着李自成的事业一道,没几年就灰飞烟灭。

李自成求贤用贤都没有问题,追根溯底还是他本人格局太浅,不具备战略眼光,不会做长远规划,如果一个人的格局思路,只是僵化停滞,那纵是把张良刘伯温白送上门,失败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二、心胸狭隘

看《隋唐英雄传》,隋末是个群雄逐鹿的年代,爱惜人才的典故也十分多。譬如当时还是青年英雄的李世民,就十分擅长招揽人才。在李世民还在跟随父兄打拼的年代里,如果说要评一个最会招揽人才的枭雄,这里王世充就要出来占个板凳了。

王世充整体算是个实在人,而且特别有亲和力,身边也是聚集了不少豪杰。无论你是是达官显贵,还是布衣草民,与他交谈几句,常有如沐春风之感,好些直性子的豪杰,被他的“春风”一感化,一跺脚就从此追随了。

「文章」求贤若渴(七):欲成大事,只是求贤若渴,还远远不够

凭借着他强大的人才团队,坐镇河南,连赫赫有名的瓦岗农民军,都被他打的落花流水。程咬金秦叔宝等评书里的瓦岗英雄,一度全被他收入麾下。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也发文布告天下,高调征集各路人才,以至于全国青年才俊、有志之士都慕名而来。对每天涌来的应聘的这些人,每个他都会亲切接见,耐心听人家说话,无论多么日理万机,多么劳顿,永远都是如沐春风的模样,这让那些乱世里的有抱负青年无不感激涕零。

但是不过多久,当初誓死追随的人才们,很快就发现了王世充的一大毛病,这位“爱惜人才”的英主,心胸其实特别狭隘。在做每日日常工作汇报的时候,爱护人才的王世充,能倾听不假,但是却也不放手。每天他要接见大小官员,每次都是如沐春风,但是天天天天这样客客气气的,反而耽误正常工作。自己下属的大小衙门,他每天都要巡视一遍,工作甭管大小都要叮嘱一遍。放着争天下的那么多大事不核心抓,反而每天抓着这些小事不放。导致那些如沐春风后的部下们,最后都“疲于听受”,部下都“疲”了,“行情”自然也就紧急了。而事业开始走下坡路的王世充,心胸狭隘也进一步加剧,下属有一个人背叛,受株全家,一家人获罪也就算了,邻居也要陪绑。表面上温和待人,内心却把身边的人才当贼防,日子久了,内部矛盾自然会激化。这就难免等到大唐李世民的军队打来时,身边的部将们跑的跑,降的降,最后李世明活抓了“一只野生的光杆司令”。

「文章」求贤若渴(七):欲成大事,只是求贤若渴,还远远不够

对待人才,多少嘘寒问暖,都抵不了推心置腹的信任。心胸多宽广,事业就多大。欲成大事者,综合素质一定要过硬,光是求贤若渴一条,在人才管理上还远远不够。以求贤若渴的心态去发现人才,以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方式去管理人才,以战略的眼光、长远的谋划去留住人才,乃至定向培养人才,这些才是人才规划的正确打开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