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摘要:著眼於全球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在未來5年的關鍵趨勢,分析顛覆性技術變革及未來可能會影響行業內企業的因素。

全球最大的會計事務所德勤於近日發佈了《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報告,該報告著眼於全球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在未來5年的關鍵趨勢,分析顛覆性技術變革及未來可能會影響行業內企業的因素。德勤自2001年以來持續發佈該類預測報告。之前在2009年和2010年的預測報告中準確地討論了第四代無線網絡(4G亦稱 LTE) 這一新興技術的面市 。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5G,新型網絡時代來臨

據德勤全球預測,第五代廣域無線網絡將在2019年實現大範圍推廣應用。 2018 年有 7家運營商開展 5G廣域無線測試 。預計到 2019年底將有25家運營商針對部分地區(通常為城市地區) 推出 5G 服務。 2020 年, 推出 5G服務的運營商有望新增 26 家, 在 2019 年原有總數的基礎上翻番一倍不止。 預計 2019 年將有大約20 家手機廠商推出具備 5G 功能的手機(首批次具備 5G 功能的手機將在 2019 年第二季度面市)。2019 年全年的智能手機銷量可能達到 15 萬臺, 其中有大約 100萬臺 5G手機上市。5G調制解調器(也稱“puck” 設備或熱點) 的銷量將達到 100 萬臺 , 安裝的 5G 固定無線接入設備可能上百萬。

5G 無線技術將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實現三種主要應用。 首先, 5G 將主要通過智能手機等設備支持真正意義上的移動互聯的實現。 第二, 5G 將用於連接“移動性較差” 的設備。 5G 調制解調器或熱點是主要的應用形式: 專門的無線接入設備, 因體型小巧而具備良好的移動性, 可連接 5G 網絡, 並利用Wi-Fi 技術進而連接其他設備。 第三, 我們將應用5G 固定無線接入設備, 並在建築或窗戶上安裝永久性天線,為家庭或企業提供寬帶,取代有限網絡連接。

5G 在推廣初期會遭遇 4G 在推廣初期(2009 年 -2010 年) 面臨的同樣境遇。 5G 應用的推廣速度將快於3G。 3G 於 1998 年推出後經歷了較長時間才得到廣泛普及。

4G 於 2009 年末 2010 年初推出之後僅有小部分運營商在有限的部分地區提供 4G 服務。 18 雖然在推出後的10 年間 4G 網絡的佈局範圍越來越廣, 但直到 2019 年4G 才成為全球用戶最多的無線聯網技術。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聯盟(GSMA) 的報告顯示, 全球範圍內的 4G網絡用戶要到 2023 年才能超過網絡用戶總數的 50%,距離 4G 網絡的最初啟用已過去 14 年。這意味著到2025 年, 5G 可能仍是一種相對小眾的技術。 該年度的 5G 用戶人數有望達到 12 億人次, 但也僅佔全球非物聯網移動網絡用戶總數的 14%。 與此同時, 不同國家的 5G 網絡應用情況也存在巨大差異: 到 2025 年,美國將有 49% 的用戶使用 5G 網絡, 日本、 歐洲、 中國的這一比例分別為 45%、 31%和 25%, 而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的這一百分比僅為個位數。十年以後,供應商們可能仍在推廣 5G。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不同技術的全球移動網絡應用情況

5G 是一種未來聯網技術。 5G 應用在未來 12-24 個月內可能仍停留在較淺層面, 而 5G 要取代4G 的市場統治地位或許仍需時日。 但出於對速度、 時延、 穿透力, 尤其是容量等因素的考量, 不少電信運營商追趕 5G 浪潮的意願十分強烈。 一旦得到運營商的普遍應用, 5G 網絡將迎來高速發展。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人工智能,從小眾到普及

據德勤全球預測到2019 年,企業將加速應用基於雲技術的人工智能軟件及服務。 在使用人工智能的企業中 , 70% 將通過基於雲技術的企業級軟件構建人工智能能力,65% 將通過基於雲技術的開發服務打造人工智能應用。 此外, 德勤全球還預測, 到 2020 年, 在所有應用人工智能軟件的企業中, 將企業級軟件與人工智能和基於雲技術的人工智能平臺相結合的企業比例將分別達 87% 和 83%。 雲技術將推升人工智能的全面應用和投資回報率, 並促進對人工智能的投資。更重要的是, 人工智能能力及其收益將得到廣泛普及, 而不再侷限於早期應用者。

1、 人工智能迄今僅惠及少數企業

人工智能涵蓋了多種技術。 其核心當屬機器學習及其更復雜的衍生技術——深度學習神經網絡。 這些技術令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應用得以實現, 也正是藉助這些技術, 我們才能用海量數據做出精確預測, 並挖掘數據背後的更深層啟示。 人工智能近來受到的關注一方面來自於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發展, 一方面則是由於企業能通過許多方式運用這些科技改善運營、 開發新產品和服務, 並以更低的成本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人工智能所面臨的困擾在於, 迄今為止, 許多企業仍缺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所需的專業能力和資源。 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往往需要多個人工智能專家團隊、訪問大型數據組的權限、專門的基礎設施和處理能力。具備這些優勢的企業接下來還要尋找人工智能的正確使用案例, 創建定製化解決方案, 並擴大至整個企業範圍內。 這些均需要一定程度的投資和經驗, 無法一蹴而就, 並且是許多企業遙不可及的。

因此, 在人工智能發展初期, 受益者主要是先行企業。 他們擁有必要的技術能力、 強大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和獲取稀有、 昂貴的數據科學技能所需的雄厚資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全球“科技巨頭”。

2、 人工智能正從小眾市場向大眾化轉變

這些科技巨頭正利用人工智能打造十億美元級別的服務並開展運營變革。 為開發自己的人工智能服務,他們採用了一套熟悉的策略:(1) 針對內部挑戰或機遇尋求解決方案;(2) 在企業內更大規模地完善解決方案;(3) 推出能迅速吸引大量用戶的服務。因此, 我們看到亞馬遜、 谷歌、 微軟和中國的 BAT 基於自己的使用經驗, 面向更廣大市場推出了了人工智能開發平臺及獨立應用。

大量初創企業也紛紛憑藉基於雲技術的開發工具和應用躍入人工智能市場。 其中, 至少有六家人工智能“獨角獸”, 兩家來自中國。 這些企業中, 有些專注於某個特定的產業或使用案例。 例如, 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獨角獸 CrowdStrike 專攻網絡安全, 而另一家公司 Benevolent.ai 則致力於利用人工智能開發新藥物。

這些創新型企業讓更多企業更易獲益於人工智能。儘管這些企業缺乏頂級科技人才、 訪問大型數據組的權限, 也沒有強大的計算能力, 但他們通過雲技術獲得的服務可以彌補這些不足, 而且無需支付鉅額的前期投入。 簡而言之, 雲技術正賦予企業即刻應用人工智能的能力, 從而實現這一技術的普及 。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部分企業已率先“入雲”

3、大量企業開始受益

人工智能的大眾化不斷推動人工智能的應用。 雖然受訪者應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各有不同, 但將企業級軟件與人工智能技術和基於雲技術的開發平臺相結合是企業採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兩大主要途徑。

接受德勤人工智能調查的美國受訪企業中, 早期應用人工智能的企業採用深度學習技術的比例從 2017年的 34% 上升至 2018 年的 50%。 越來越多的企業可通過大量基於雲技術的人工智能服務運用深度學習技術, 推動了該技術應用比例的增長。 我們在另一項針對雲服務的單獨調查中發現, 希望獲取人工智能和先進分析技術等先進創新能力提升服務的企業比希望獲得傳統 IT 服務的企業多 2.6 倍。

雲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早期應用者經驗的積累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的應用:

從2017年至2018年, 我們調查的美國受訪企業中全面採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數量從六家增長到九家,增長率達50%,德勤全球2018年預測得到印證。

所有國家早期應用人工智能的企業均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平均投資回報率達16%。 這對於在技術快速演變的情況下不斷積累經驗的企業來說是個良好的開端。

投資回報率可驅動人工智能的應用, 但這並不能解釋企業採用人工智能的全部動機。 我們的受訪者認為人工智能還將在未來兩年對其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

由於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同時相信人工智能將對自身競爭力的提升起到關鍵作用, 企業不斷加大人工智能投資力度。 我們調查發現, 受訪企業2017年人工智能平均投資額度為390萬美元, 到2019年這一額度有望上升至480萬美元。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人工智能對企業有效運營的戰略重要性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智能音箱,增長放緩

據德勤全球預測,2019年智能音箱行業規模將達到70億美元,相當於按43美元的平均售價賣出1.64億臺智能音箱。 德勤曾預計, 2018 年將以 44 美元的平均售價賣出 9,800 萬臺智能音箱,行業總收入達到 43 億美元。 2019 年, 憑藉 63% 的預期增長率, 智能音箱將成為全球銷量增長最快的聯網設備, 且年底前裝配數量將超過 2.5 億臺。 儘管 2019 年有望實現強勁銷售業績, 但增速較上一年有所放緩: 2018 年第二季度, 智能音箱銷量同比增長 187%。

1、 推動智能音箱增長的要素

智能音箱行業是一個充滿增長機遇的領域, 向非英語國家市場的擴張則蘊藏巨大潛力。 2017 年底, 智能音箱的銷量大多集中在英語國家市場, 其中 95% 以上的銷量由美國和英國貢獻。 然而在2019 年年初, 智能音箱產品將結合更多語言實現擴張: 在主要使用漢語(普通話或粵語)、 法語、西班牙語、 意大利語、 日語以及英語的國家, 智能音箱的銷量將快速增長。在上述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智能音箱類的持有量和出貨量增長將可能超過所有其他智能設備。

非英語國家的銷量增長將可能使智能音箱的用戶規模迅速擴張。 到 2019 年年初, 全球智能音箱保有量將超過 1 億臺。 德勤研究表明, 到2018 年年中,在銷售多個主要智能音箱品牌的七大市場中, 六個市場的智能音箱持有量的同比增幅均高於其他設備(中國城市地區、 美國、 日本、 英國、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僅德國例外)。 截至 2018 年年中, 智能音箱在中國城市地區的滲透率最高, 22% 的成年人使用智能音箱; 美國緊隨其後,19%的成年人使用智能音箱。 在上述國家市場中, 智能音箱也是增長最快的新興聯網設備。


在某些情況下, 語音可能是最自然、 最有效的人機溝通方式。 例如, 當人們用雙手操作機器、 打字、 懷抱嬰兒、 或者做飯時, 語音溝通也許是最便捷的選擇。 此外,語音溝通也是駕駛途中最安全的選擇。 實際上, 在劇院、 工廠、 化學實驗室以及餐廳後廚等很多工作場所,智能音箱都可以讓人們更安全、更準確地開展工作。 德勤全球認為, 長期來看, 辦公用智能音箱的數量可能超過家用智能音箱, 辦公用智能音箱的功能也比播放音樂、 收聽氣預報或者計算零除以零等於多少等更有價值。

2、警惕: 智能音箱增速放緩原因

雖然智能音箱製造商有很多理由持樂觀態度, 但仍應保持警惕。 儘管 2019 年智能音箱市場可能會取得不俗的業績, 但增長僅為 2018 年的一半, 未來幾年還有可能繼續下滑。前期的智能音箱需求很大程度上由低價促銷拉動。在美國, 佔絕大部分的入門級智能音箱促銷價格低至 25 美元 / 臺。在中國, 智能音箱的促銷價格甚至低至 15 美元 / 臺。 例如, 阿里巴巴旗下平臺天貓曾將價值 499 元(70 美元) 的 Genius X1 折價80%, 按 99 元(14 美元) 的價格賣出 100 萬臺智能音箱。 長遠來看, 折扣價格將難以長期維持, 並可能抑制消費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智能音箱是奢侈品;英國擁有或使用智能音箱的用戶中, 收入超五萬英鎊(65,250 美元) 的人數量是收入低於五萬英鎊的兩倍。 28 對於低收入者來說, 只有具備超強實用性的智能音箱才能稱為必備單品, 尤其是全價出售的智能音箱。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 目前大多數智能音箱都按成本出售甚至虧本出售(取決於零部件的成本)。 這表明智能音箱的價格已沒有繼續大幅下降的空間。

未來智能音箱的需求可能主要在於其有用性。 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 儘管作為智能音箱核心部件的數字語音助手近年來已在多種設備上得到應用, 並被安裝到數十億臺消費類電子設備中, 但大多數似乎很少使用。 德勤研究表明, 智能手機、 平板電腦以及個人計算機中的大部分語音助手從未被使用過。 實際上, 大多數用戶只有在使用智能音箱時才會使用語音助手, 因為這類設備只能用語音操控。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絕大部分用戶不使用設備中的數字語音助手

智能音箱的有用性還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其應用範圍, 或者人們實際的使用方式。 目前在大多數市場中, 智能音箱最常用於播放音樂, 但這種應用並未顛覆常規: 人類早在 19 世紀就已經發明出可以發出聲音的裝置。 實際上, 德勤 2018 年年中的一項研究表明, 在五個受訪國家(加拿大除外) 中,智能音箱的第一大用途是播放音樂(在加拿大智能音箱的第一大用途是查詢天氣); 在多數其它國家市場, 查詢天氣是第二大用途。 也許口頭指令查詢天氣比使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軟件更先進,但這是否足以推動智能音箱的銷量增長?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2018年設備日常使用情況

有些人可能更喜歡在應用軟件上選擇音樂, 而不是在播放列表中口頭輸入歌曲名稱。 智能音箱在幾大主要市場的第三大用途是設置鬧鐘或計時, 融合了音樂、 天氣以及設置鬧鐘等功能的智能音箱, 看起來更像是新款的床邊或廚房收音機, 而非徹底顛覆常規的新設備。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體育節目新趨勢

受博彩驅動,電視直播體育節目收視率出現上升,年輕人收看電視節目的總體時間增多,減緩了電視節目收視率下降的趨勢,甚至為電視節目收視提供了一定保障。

1、電視體育節目: 重壓之下蓄勢待發

目前, 全世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在任何設備上觀看直播或時移的傳統電視節目, 但體育類節目卻具備一定吸引力。 其中一個原因是, 以年輕男性為代表的年輕群體參與體育賽事博彩, 並通過電視觀看與其有利益關係的比賽。 事實上, 我們預測約有 40% 的 25 歲至 34 歲美國男性因此而觀看電視體育節目。 電視體育節目具有相對吸引力。 舉例而言, 儘管 16歲至 34 歲的英國男性在 2018 年每天觀看傳統電視節目的分鐘數比 2010 年減少 42%(這幾乎與 18 歲至34 歲的美國人收看電視的下降比例一致), 而同一群體觀看傳統電視體育節目的比例僅下降 24%。 我們預計, 除英美兩國外, 許多國家也將出現大致相同的趨勢, 但在舉辦奧運會和世界盃的年份會有一定變化。

男性通常被認為比女性觀看更多的電視體育節目,而我們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在美國, 49% 的 18歲至 24 歲美國男性觀眾 2018 年至少觀看一個電視體育節目(包括直播體育節目、 體育脫口秀和精彩集錦), 而同齡女性比例為 26%。 與此相似, 25 歲至34 歲的美國觀眾中, 64% 的男性觀看電視體育節目,女性僅為 37%。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2018年觀看體育節目的美國電視觀眾比例

18% 的 25 歲至 34 歲美國電視體育節目男性觀眾有資格稱為“狂熱體育迷”: 他們每天的觀看時間通常超過五小時, 包括工作日、 週六和週日。 這一年齡段中, 約有五分之一男性每週觀看電視體育節目的時間超過 35 小時, 相當於 10% 的25 歲至 34 歲美國男性總人口的觀看時間。

2、 聚焦體育博彩

全球博彩行業規模約達 5,000 億美元。 其中, 體育博彩約佔 40%, 規模在每年 2,000 億美元上下。 據一份報告估計, 2018 年至 2022 年, 體育博彩將以每年 9% 的速度發展。 32017 年英國體育博彩收入達140 億英鎊。 42015 年, 北歐四國各類合法博彩行業總規模約為 60 億歐元。 據估計(精確地統計地下 /非法體育博彩行業十分困難), 2018 年美國地下體育博彩賭注總額約為 1,690 億美元。 其中, 美國彩民每年對職業和大學橄欖球賽下注約 930 億美元(多為非法賭注)。 對比之下, 2017 年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NFL) 各類收入總計僅為 140 億美元 ……這意味著, 美國橄欖球博彩市場總規模比球賽門票和電視播放權兩項收入總和還多出四五倍。

這說明體育博彩市場規模相當可觀, 但觀看電視與此有何聯繫?

從美國博彩行業規模判斷, 體育博彩頗為盛行。 在各年齡段的電視體育節目男性觀眾中, 超過 25% 的人每年至少參與一次體育博彩, 而這一比率在女性觀眾中為 17% 至 33%。 40% 的 25 歲至 34 歲美國人(無論是否熱衷體育) 是彩民, 該年齡段男性觀眾中, 這一比重上升至四分之三。 但是, 雖然眾多電視體育節目觀眾參與博彩, 但他們的投注頻率卻存在差異。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 大量美國電視體育節目觀眾參與博彩

若一個人對某場賽事投注, 我們可能認為他 / 她更有可能收看該場賽事。 調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看法。 下圖表明, 超過一半的美國電視體育節目觀眾表示, 如果他們對某場比賽投注, 那麼觀看該比賽的可能性會大幅增加, 另有 18% 的人表示, 這種可能性會略微增加。 18 歲至 34 歲男性中,85% 至 90% 的人認為如果自己投注, 觀看比賽的幾率至少會有所增加, 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該種可能性會大幅增加。 同樣, 對該問題的回應存在性別差異。 相比男性受訪者,更少有女性表示她們觀看某場比賽的幾率會由於參與博彩而升高。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對比賽投注會促使許多人通過電視觀賽

參與體育博彩的頻率不僅與觀看投注賽事的幾率相關, 似乎還影響每週的收視時長。 如果將美國所有的體育電視觀眾視為一個群體(無論是否參與體育博彩), 我們通過調查得知, 他們每週收看 12小時體育節目。 其中, 非彩民平均觀看時長僅略高於10 小時, 而投注頻率高於每週一次的人平均觀看時間超過 20 小時, 是前者的近兩倍。 而且, 這其中也存在線性關係: 每週觀賽時長隨投注頻率增加而上升。同樣值得注意的是, 這種“博彩效應” 在工作日體現得更加明顯。 在週末的兩天內, 參與博彩頻率最高的人平均看 6.4 小時體育電視, 比不參與博彩的人高出60%, 後者的平均收視時長為 4 小時。 但是在工作日,非彩民平均每天看 1.25 小時電視體育節目, 而最熱衷博彩的人每天看 2.8 小時, 比前者高 160%。 簡而言之, 體育節目在週末能吸引廣泛的觀眾, 但在工作日更吸引狂熱愛好者, 而且是否參與博彩對平日收視具有更顯著的影響。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體育博彩拉動美國和加拿大電視體育節目收視時長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電子競技開啟 2019 媒體行業新風口

2019 年, 受廣告轉播授權和特許經營權模式的推動, 北美市場電子競技市場規模將擴容 35%。 隨著亞洲聯賽的逐步成熟以及中國相應監管政策的不斷增多, 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增速將有所放緩。2018 年, 北美地區首次引入特許經營模式舉辦聯賽, 顯著提升電子競技領域整體收入。 投資者斥巨資組建一支聯賽戰隊, 投資金額達 2,000 萬美元。2019 年, 現有聯賽將會擴容, 新聯賽將以其他頂級遊戲品牌名義推出, 因此, 領先遊戲公司將獲取可觀收益。

1、電子競技的魅力

電子競技擁有職業聯賽架構,是頗具競爭力的在線視頻遊戲。 全球電子競技行業包括為數眾多的遊戲品牌、 聯賽以及利用電腦、遊戲機和移動設備玩遊戲的玩家。 儘管電子競技行業本身仍處於發展初期, 但卻充分融合了當前的數字化服務和用戶行為。人們使用的媒介越來越多, 其參與娛樂活動的方式也在持續演變。 各種設備、 平臺和內容服務的消費日益分散化, 尤其是對於 18 歲至 34 歲人群而言。 通過網頁、 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可以瀏覽更多內容。美國人仍觀看許多電視節目, 但整體訂閱用戶卻在逐步減少。 自 2016 年起, 平均每週觀看電視的 18 歲至 34 歲觀眾人數已下降10%, 跌至 77%。 媒體分析公司尼爾森也發現,與前幾代相比, 18 歲至 24 歲人群不太可能通過電視觀看傳統體育節目。 對於廣播電視公司而言重要的是, 儘管線性電視收視率仍保持較高水平,但不斷變化的觀眾行為令人擔憂, 尤其是年輕的數字原生代。

電子競技能否幫助電視廣播公司奪回年輕觀眾?2018 年, 迪士尼、 ESPN 和美國廣播公司從暴雪娛樂公司購得多年授權, 可轉播多個遊戲及其熱門電子競技遊戲《守望先鋒》。 這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是全球最火爆的電競遊戲, 兩隻戰隊各六名玩家互相對抗, 玩家人數估計超過 4,000 萬。 尼爾森調查顯示, 在 ESPN 轉播《守望先鋒聯賽》 決賽輪比賽的三個晚上, 最高收視時段的觀賽電視用戶達 358,800 家。

2、觀眾主動參與

對於觀眾而言, 觀看電視總是一種被動體驗。 相比之下, 電子競技和在線視頻遊戲卻能提供高度社交化、 沉浸式的主動娛樂體驗。 許多電子競技遊戲觀眾同樣也是玩家。 而許多玩家會通過 Twitch等社交直播平臺直播自己的遊戲過程。 頂級遊戲團隊和玩家通常通過自己的賬號進行直播, 直接與粉絲聊天互動。 參與在線遊戲平臺目前已經成為一種基本的社交體驗。

大多數情況下, 廣播電視公司和許多視頻點播類直播玩家對節目或遊戲的信息傳送和社交功能會比較抗拒。 傳統電視體驗相對缺乏社交性, 因而不利於進軍電子競技市場。 流行的在線視頻遊戲中, 玩家可以在遊戲中見面並互相配合。 Discord 和TeamSpeak 等通訊平臺可以讓玩家輕鬆找到對方並促進團隊協作。2018 年, 僅 Discord 的用戶人數就達到 1.45 億, 而上一年僅為4,500 萬人, 需高效團隊協作的視頻遊戲是推動這一增長的重要因素。 最大的遊戲耳機生產商之一烏龜海岸(Turtle Beach) 宣佈其 2018 年一季度淨收入同比上漲 185%, 該公司認為實現這一增長, 一方面要歸因於《堡壘之夜》 和《絕地求生》玩家人數的增長; 另一方面是因為團隊協作具有重要價值, 且玩家希望更清晰地獲取遊戲內聲音提示。

這些要素均表明, 電子競技和傳統體育之間存在另一主要差異。 不同於一流電視節目的觀眾, 在線視頻遊戲的觀眾高度分散並廣泛分佈於眾多不同遊戲和觀看頻道。 但深入瞭解消費者的能力是 一流遊戲平臺最具價值的元素之一。 電視觀眾數量通常為近似值, 而社交直播渠道能夠準確掌握觀眾人數,並能即刻公佈使用情況統計數據,大幅提升透明度。 遊戲平臺也可利用其遊戲界面追蹤玩家購買和遊戲情況, 從而更有效地瞭解玩家參與度並制定能夠帶來價值的廣告價格。 當價值鏈中的大部分實現數字化時, 這類能力更容易獲取。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電臺廣播

2019年全球電臺廣播收入將達40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1%。此外,電臺廣播的每週覆蓋率仍將保持幾近全民覆蓋的水平,其中逾85%的發達國家成年人口將至少每週收聽一次電臺廣播, 而發展中國家的覆蓋率將各有不同。 全球共計近 30 億人口將每週收聽電臺廣播。 德勤全球預測, 全球成人收聽電臺廣播的時長平均將為每天 90 分鐘, 與去年大體相同。 最後, 德勤全球預測, 不同於其他形式的傳統媒體, 電臺廣播將繼續在年輕人口市場取得相對理想的表現。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年輕美國人的電視收看率下滑速度是電臺廣播收聽率的三倍

2019 年逾 90% 的 18 至 34 歲人群將至少每週收聽一次電臺廣播, 收聽電臺廣播的時長平均將為每天 80 多分鐘。 而美國 18 至 34歲人群的電視收看率下滑速度則是電臺廣播收聽率的三倍。事實上, 按照當前的下滑率, 到2025 年美國 18 至 34 歲人群收聽電臺廣播的時間預計將會多於收看傳統電視的時間!

在美國, 電臺廣播的每週覆蓋率(即每週至少收聽一次電臺廣播的人群比例) 一直非常穩定。過去數年, 覆蓋率一直在 94% 左右徘徊, 基本上維持在 2001 年春季(當蘋果推出 iPod 之時) 的94.9%。加拿大的電臺廣播覆蓋率達 86%, 比率只是略為遜色。此外, 德勤 2018 年 8 月的一項全球調查發現, 收聽電臺直播的受訪者中, 超過70% 的人表示每天或接近每天收聽電臺廣播。 這一調查結果與美國和加拿大以及各年齡段人群的情況一致: 絕大部分的電臺聽眾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收聽電臺廣播。

上述各項均表明電臺廣播不會消失, 並有可能成為廣告商播放廣告的一大媒介。 但是, 市場不一定了解電臺廣播對廣告的重要性: 2018 年一項英國調查發現, 即便電臺廣播在品牌建立的投資回報率名列第二, 但廣告商和廣告中介將其排名於第六位(共七位)。 如果上述調查結果反映的是普遍態度, 則電臺廣播似乎是品牌建立方面被低估情況最嚴重的廣告媒介。 但如果廣告商能夠意識到電臺廣播的價值, 則電臺廣播獲取的廣告收入在最壞情況也會保持穩定, 甚至像英國 2018 年第一季度的情況般有所上升 。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3D打印再度騰飛

2019年大型上市公司的3D打印相關銷售額將超過27億美元,至2020年更將高達30億美元。 該部分的 3D 打印行業將在未來兩年每年增長約12.5%, 增長率是幾年前的兩倍多。

3D 打印正面臨這一轉折點的原因, 可能在於多個行業的企業不再僅僅將這一技術用作快速原型開發用途。 如今的 3D 打印機能夠打印的物料類型更加廣泛(主要意味著金屬打印的應用將增加, 而塑料打印的應用將減少; 但塑料應仍然佔絕大多數), 打 印物件的速度比以往更快, 而且可以打印體積更大的物件(構建體積)。

隨著新市場進入者的持續增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先進的生產運營技術與智慧數字技術互相融合, 預示著“第四次工業革命” 的來臨, 而 3D 打印正是這一工業 4.0 浪潮的“必要元素”之一 。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3D打印市場的增長率開始明顯上升

1、3D 打印的起落回升

和許多新型技術一樣, 3D 打印面世初期在一定程度上被過度吹捧。 至 2014 年, 該行業(包括但不限於大型上市公司) 獲得超過 20 億美元收入, 較2009 年不足 10 億美元有所上升(該年部分基本專利權到期, 同時首臺消費者家用 3D 打印機 RepRap3推出)。新聞媒體一度熱烈地吹捧“家裡的製造工廠”,並有預測認為傳統零件生產商、 倉庫和物流公司在短期內均會受到顯著影響。 事實上, 當時的 3D 打印機主要應用於塑料原型製作, 即便家用 3D 打印機可以帶來樂趣且具有教育意義, 其所製成的物件幾乎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行業被過度吹捧後, 雖然發展速度開始放緩, 但並沒有垮掉。 如上圖所示, 2015 年和 2016 年業內大型上市公司取得中段個位數增長(但是部分公司年收入有所下降), 經過之前幾年市場過度憧憬後進入期望下降的低谷期。 但在短暫的低谷期後, 2017 年行業再度加速增長。 如今, 我們預測至少在未來幾年,行業的年增長率將會遠遠高於 10% 的水平。為何增長前景會呈現反彈? 其中一個因素是可作3D 打印的物料數目有所增加。 在 2014 年, 可用作3D 打印的物料數目已非常繁多, 但仍然遠不及零件生產領域所有常用物料的數目。 此外, 許多零件需要以一種以上的物料製成, 但當時的 3D 打印機未能有效發揮這一功能。 至 2019 年初, 可作 3D 打印的物料數目已經增至五年前的兩倍多,而混合物料打印機將會越來越普遍。

這一方面最大的轉變是市場從塑料打印轉向金屬打印。 塑料適合用於製作原型和某些最終零件, 但3D 打印機應以價值萬億美元的金屬零件製造市場為目標。 2017 至 2018 年間, 一項 3D 打印行業調查顯示, 儘管塑料仍然是最常見的物料, 但塑料打印在 3D 打印領域的佔比僅一年已從 88% 下滑至65%, 而金屬打印的佔比從 28% 增至 36%。 按該比率計算, 金屬似乎有可能取代塑料, 且最快於2020 或 2021 年佔據過半 3D 打印市場。

另一個因素是速度。 一個零件(不管使用何種物料製造) 以超薄層逐層構建而成, 本質上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 但從 2014 年起, 情況卻發生了改變。 儘管打印時間可因製作形狀的複雜性、 打印工作的質量和 / 或所用物料而有所差異, 但在所有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 2019 年面市的 3D 打印機, 其速度整體上將會是 2014 年推出的打印機的兩倍。

2、大型公司正在進軍 3D 打印市場,積極確立市場地位

部分大型公司正在進軍 3D 打印市場, 積極確立市場地位, 並進一步推動整體行業加快創新發展。 這些大型公司為市場注入調研投資、 公信力、龐大客戶群和營銷實力, 而且值得慶幸的是, 在市場增長方面, 他們在推進整個市場規模的擴充, 而非搶佔現有市場參與者的銷售額。 這些《財富》500 強公司的 3D 打印業務收入對他們而言微不足道——對於一家價值 500 至 1,000 億美元的公司,即使 3D 打印相關收入達 2.5 億美元, 在其銷售額中的佔比也不到 0.5%; 然而, 到 2020 年, 該等收入預料將佔 3D 打印行業總收入約 15%, 因此對 3D打印行業而言意義非常重大。 此外, 大型公司進入3D 打印市場這一舉措對他們自身而言極具產品戰略意義: 他們通過 3D 打印業務管理“長尾”, 並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完善零件效能, 例如打印較輕量的零件、 增加製造過程的靈活性、 簡化部件等等 。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中國新型數字商業模式

2019年中將擁有領先的電信網絡,並有望於中期實現。借力中國的通信基礎設施 至少三個重大新 。 借興行業將不斷孕育並蓬勃發展, 到 2023 年可產生數百億美元的年收入。

至 2019 年初, 中國將有 6 億人使用手機進行移動支付, 約 5.5 億人將定期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網購,約 2 億人將使用共享單車服務。 德勤全球進一步預測, 2019 年中國光纖到戶(FTTP) 的部署規模將位居全球第一, 大幅超越其他國家。 2019 年初, 中國預計將擁有超過 3.3 億個全光纖網絡連接點, 約佔全球總數七成。 FTTP 目前 可以實現千兆網速到戶連接, 而運營商一般提供不同網速的服務組合; 於中期內(到 2024 年) 應可實現多千兆網速。

中國若要在製造技術的基礎上實現多樣化發展,開發並實施全新數字業務模式, 其聯網優勢將會是一大關鍵因素。首先, 預計中國即將擁有全球最大的 4G 網絡(按基站和用戶數量)。 2019 年初, 中國將擁有接近 500 萬個 3G/4G 基站以及12 億 4G 用戶, 佔全球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印度是唯一可與中國逾十億用戶市場匹敵的國家;2017 年末, 印度有大約 2.38 億4G 用戶。 未來數年, 中國憑藉已建成的4G 網絡容量和密度, 有望成為領先 5G 市場之一。 2018 年初, 中國擁有接近 200 萬個蜂窩基站; 而美國約有 20 萬個。中國每十平方英里有 5.3 個基站; 而美國只有 0.4 個。中國目前的4G網絡密度應可降低推廣 5G而增加的成本。 事實上,中國預期於 2020 年廣泛推行 5G, 2025 年將有 4.3億 5G 用戶, 成為領先的 5G 市場。

結合中國在聯網領域的發展, 其龐大網絡用戶近年來促進了三個新興大眾市場行業的興起, 即移動支付、 電子商務和共享單車行業; 2019 年初, 預計這三個行業將分別擁有數億用戶。 移動支付、 電子商務和共享單車均依託快速的網絡連接, 以不斷擴大覆蓋範圍。 儘管這些服務均可以在沒有 4G 或高速寬帶的情況下存在, 但由於下載速度減慢、 延遲時間增加, 服務效用將有所降低; 每千兆字節成本將會增加, 使服務價格提高; 用戶群將會縮小; 而收入也將減少。

1、 中國聯網優勢催生全新應用領域

展望未來, 中國通信網絡作為發展基石, 將助推多個重要的新興寬帶密集型應用領域。 預計到 2024年, 這些應用領域將成為主流(擁有數億用戶),併產生可觀收入(每年數百億美元)。 這些領域將包括機器視覺、 社會信用和新零售概念。

(1) 機器視覺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應用之一, 目前運用於不同領域。 在大部分情況下, 高速聯網是運用機器視覺的先決條件。

機器視覺將會在驗證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長遠而言, 人臉可作為識別碼, 用於授權日常用品的支付, 或驗證公共交通系統的訪問權限。 人臉識別技術通過已儲存的圖像與當前人臉進行比對。 驗證圖像可儲存於護照、 手機內或雲端。 隨著時間的推移, 預計未來驗證圖像的畫質將越來越精細。政府部門目前使用機器視覺來識別犯罪嫌疑人。翻看閉路電視影像是各警察部門均要開展的工作;機器視覺可自動執行這項繁瑣而緊迫的任務。 透過高速聯網甚至可以在雲端審閱錄像。 世界各城市正嘗試使用機器視覺識別罪犯, 例如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迪拜、 倫敦 等。 此外, 美國、 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的機場也在試行自動人臉識別系統,用以檢測使用虛假身份的非法入境者。

中國一直在不同領域嘗試應用人臉識別, 其中包括核驗火車和飛機乘客信息、 支付快餐、 核實出租車司機身份、 追蹤大學生出勤率以及檢查學生宿舍。這一領域的中國龍頭企業商湯科技表示, 人口約 2,500 萬的廣州市已採用其公司軟件,用於比對犯罪現場監控圖像和犯罪數據庫的照片。到目前為止, 該系統已在廣州識別超過 2,000 名嫌疑人。據報道, 商湯科技還致力於研究另一項服務, 可解析數千個實時攝像機的影像數據。系統透過 FTTP 和 5G 聯網可以實時上載有關影像。 影像分辨率越高, 越有助識別人臉或衣物。

(2)社會信用

社會信用從傳統信用評分演變而來。 個人的社會信用評分基於以下個人信息:

信用歷史,包括個人的賬單支付記錄;

履約能力, 即個人履行合同義務的能力;

個人特徵;

行為偏好, 通過個人購物習慣以至電子遊戲時間進行追蹤或推斷(例如購買尿片即有責任感的行為);

人脈關係;

每一用戶的評級透過演算程序確定, 而人工智能依託大型數據集, 可用於迭代有關演算程序。由於傳統的信用評級系統依靠信用卡記錄、 房貸支付或就業時間, 社會信用可以作為替代體系。 在中國和許多其他新興國家,大部分人口沒有相關記錄, 而社會信用系統可填補這一缺口。 (2015 年,中國人民銀行只有約 3.8 億市民的信用記錄。)

參與社會信用的消費者可通過良好的社會信用實現多種利益(通常是經濟利益), 例如免押金租單車或汽車以及獲得低利率貸款等。 信用評分高的消費者也可快速辦理酒店入住, 甚至簡化出境旅遊申請材料。

(3)新零售概念

世界各地的零售店也在進行數字化革新, 通常由科技公司引領先機。 中國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以往只經營線上業務, 如今也開始投資實體零售, 以期運用自身數字化能力打造更好的購物體驗。 例如, 阿里巴巴已購買高鑫零售有限公司、 北京居然之家連鎖店、 銀泰商業集團和蘇寧雲商集團的股權。

科技公司期望藉助人工智能完善供應鏈效能, 優化庫存和產品建議。 這些公司嘗試也在嘗試運用攝像機來發展無人商店。 京東已投資 45 億美元打造個人工智能驅動的零售中心, 從而實現線上線下零售平臺的無縫整合,並推出虛擬試衣服務和無人門店。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中國“芯”未來

中國2019製造的半導體收徒將增至1200美元,較2018年約950億美元增長25%。

以滿足人工智能日 , 較 2018 年約益商業化帶來的龐大國內芯片組需求。 據德勤全球進一步預測, 2019 年, 一家中國芯片代工廠將開始生產支持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任務的專用半導體。中國作為主要半導體消耗國(每年消耗全球五成以上半導體用作國內和出口用途),其增長帶動了整個行業。 然而, 中國製造商僅可滿足約 15% 的國內需求。 隨著宏觀經濟的不斷變化以及人工智能價值的與日俱增, 中國政府和主要數字企業均表示提升半導體自供率是未來發展重要一環。

他們現 正積極投入資金和招聘人才, 從而構建國內製造能力, 以緊跟全球頂尖代工廠的步伐。許多中國企業也在構建人工智能專用半導體, 且設計了處於移動智能手機行業最前沿的芯片架構。在政府和國內製造企業的協調聯動下, 中國已掌握大量資金和巨大市場, 從而推進有關工作的開展。儘管中國在過去數十年未能拓展半導體行業, 但這次或許可以取得成功, 並可依託計算與新興技術之間不斷演進的關係而得到進一步推動。

隨著人工智能和支持人工智能的專用芯片不斷增長, 中國芯片製造商或許能夠滿足更多相關需求。儘管中國過去未能拓展其芯片行業,但是過去數年,中國製造商已實現能力的穩步提升。 如今, 他們可以通過國家計劃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 並依託於強大的國內市場和自身超大規模的平臺公司。 因此,中國或已具備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成為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頗具競爭力的全球市場參與者。 這一情況可帶來巨大影響。中國為何具備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以下五個現況有助推動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崛起:

國內需求。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耗國,每年進口值約為 2,000 億美元。 其龐大的人口中包含八億互聯網用戶。 中國的人口規模以及經濟增長支撐強大的國內需求, 推動絕大部分外國供應商的利潤。 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個人計算機和移動設備已接近飽和, 但中國對芯片的需求卻持續增長。事實上, 全球經濟已越發依賴中國的需求,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 這一變化讓中國更能控制外國製造商進入國內市場的條件。

國家資助。

儘管中國的經濟略有降溫, 但體量仍然龐大,國家和各大行業也能夠積累大量備戰資金。此外, 雖然有批評認為中國政府與其最大行業之間關係緊密, 但在國家控制之下, 更能密切開展市場協調。 2014 年, 中國國務院頒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該計劃致力解決中國製造商與全球領軍者之間的技術差距, 並由政府資助企業帶領注資 218 億美元為計劃提供資金支持。 2015年, 中國宣佈《中國製造 2025》 計劃, 目標是到2020 年把核心技術零部件(包括半導體) 的國內生產率提升至40%,以及到2025年提升至70%。此後,籌募的資金數量進一步增加, 為有關目標的達成提供支持。

全球第五大代工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預期其 2018年的國家補助將接近一億美元。 25 中芯國際已向荷蘭阿斯麥(ASML) 訂購 EUV 光刻設備, 該設備是最先進的芯片生產工具之一, 估計成本為 1.2 億美元。 這一上海製造商期望在 2019 年末前實現 14 納米制程的規模化生產, 但建成具有競爭力的代工廠需花費數十億美元。 不僅如此, 據行業協會 SEMI 估計,2018年中國在製造設備投入的開支將達 13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買家。 27 於 2017 年末, 中國有計劃新建至少 14 家芯片工廠。

人工智能需求增長。

2019 年, 全球半導體行業預料將更加集中於支持人工智能需求。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行業動因之一, 預期在未來 20 年將帶來 5%-6%的增長率。 計算本身也越趨專用化, 以滿足人工智能的需求。 在這些趨勢下, 中國也致力於獨立發展半導體行業, 並將人工智能作為未來經濟核心。 2018年, 中國的深度學習專利數量位居全球第一, 但有關專利的總體價值並不明確。 30 中國明確表示, 未來發展將會由先進技術驅動, 而人工智能將會是一大關鍵元素。

引入外國業務和聘請外國人才。 無人自駕汽車結合機器人、 人工智能和半導體技術, 帶來非常困難的設計挑戰, 中國初創企業和國家最領尖的超大規模平臺公司仍然依靠硅谷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專業技能。 39 但是, 儘管自動駕駛汽車的專業技能可能仍然為外國所有, 但中國有關行業正通過投資外國製造商以及積極聘請和引入市場領先人才, 以獲得生產汽車的硬件和軟件。 2018 年6 月, 日本軟銀集團宣佈向一家中國投資基金出售 Arm Limited(一家領先的半導體設計供應商(設計包括 Cortex iPhone)) 在華業務的多數股權。 投資團由厚朴投資管理公司牽頭, 並得到一家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和北京絲路基金支持, 以 7.75 億美元收購 ArmLimited 在華業務 51% 的股權。這一舉措使中國能夠獲得更多 Arm 公司的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 Arm公司 2017 年約五分之一的盈利來自中國需求。

中國企業也應吸引更多人才進入大陸, 以不斷推進國內芯片供應。 在這一方面, 長江儲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已投資 240 億美元興建中國首座先進存儲芯片工廠, 且已從外國芯片製造商招攬數千名工程師加入。該公司最近宣佈其 32 層 NAND 存儲芯片的進展; 雖然這是一個好兆頭, 但仍落後於其他存儲器製造商的最新型 64 層芯片。 同樣, 中芯國際為了推進 14 納米制程的研究, 招攬了臺灣台積電一名高管加盟;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商, 比 中芯國際先進兩三代。 與此同時, 臺積電已在南京開始興建一座代工廠, 藉以在大陸市場進一步站穩腳跟。

芯片設計和知識產權。 儘管中國企業在製造最先進的半導體方面的能力仍處於發展之中, 但是中國的芯片架構設計和知識產權如今已具有全球競爭力。華為設計的新手機芯片採用 7 納米工藝, 且宣稱效能和耗能均優於頂級競爭對手。華為的系統級芯片也以人工智能核心和全球最快調制解調器為亮點, 可及時趕上 5G 的早期部署。華為依靠臺灣的臺積電製造芯片 , 與其他中國頂尖技術品牌一樣,自主研發設計產品, 而生產製造則交由其他廠商代工。 但這也表明中國企業能夠打造出處於技術最前沿的規格。


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人工智能將全面突破


量子計算機

德勤就2019年及以後的量子計算機發展做出了五大預測:

1. 未來幾十年內, 量子計算機將不會取代傳統計算機。 預計2019年或2020年將首次實現經過驗證的“量子霸權”, 或稱為“量子優越性”, 即量子計算機能夠執行傳統(基於晶體管的傳統數字) 計算機投入大量時間或者資源也無法完成的某些工作。 儘管這的確是一大重要里程碑, 但“霸權” 一詞可能會讓人產生誤解。 量子計算機必將更好地解決一些有用且重要的計算問題, 但並不意味著量子計算機在處理所有、 大多數甚至10%的計算工作時都能體現出優越性。

2. 量子計算機市場規模未來將達到500億美元左右, 與目前的超級計算機市場規模相當。 相比之下, 2019年傳統計算機(包括消費型智能手機和企業用超級計算機) 市場規模有望突破一萬億美元。即使到2030年, 在數十億的智能手機、 計算機、平板電腦以及較低級別的企業計算設備中,也沒有一臺屬於量子技術型設備, 雖然它們有時或者常會藉助雲技術進行量子計算。

3. 首臺商業通用量子計算機最早將於本世紀30年代誕生。 本世紀20年代可能是量子計算的快速發展時期, 但本世紀30年代則最有可能是量子計算市場擴張的十年。

4. 本世紀20年代, 含噪聲的中型量子計算市場(使用早期量子計算機) 每年將產生數億美元的價值。 早期量子計算機(亦稱“含噪聲的中型量子”計算機) 的計算位含有噪音,可靠性不如未來更強大、 更具靈活性的量子計算機, 但增強的計算能力仍相當有用, 且可能具備商業開發價值。 目前尚不確定哪些行業將能從含噪聲的中型量子計算技術中獲益, 而生物化學企業肯定能因此受益。

5. 本世紀20年代, 量子安全防護行業規模將達到數億美元。 大型量子計算機必將推動安全與密碼學領域實現指數級加速發展。(在足夠大的量子計算機上處理的) 舒爾算法能夠破解現下眾多公鑰加密系統 , 如數字簽名算法和橢圓曲線密碼編碼學。 企業和政府現在就應著手防範高效的量子計算機帶來的威脅, 否則當威脅真的來臨時, 將為時已晚 。

在德勤報告關注的行業中,5G的普及速率可能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快, 但 5G 網絡的高數據傳輸率和低時延特性將可能推動移動、 醫療、 製造業等幾乎所有依賴網絡的各行各業發生轉型。 3D打印在沉寂幾年後, 如今的發展態勢印證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 當初的樂觀預期。 歸功於芯片技術的推動, 機器學習將在 2019 年再次成為發展規模最大、 增長速度最快的技術 。而最近幾年火熱的量子計算機,雖然可以解決某些特定的問題,但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都不會成為“經典計算機”的替代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