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習俗講究多: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你知道嗎?現知道不晚

大年初一吃餃子,初二吃東川面,大年初一到初七的傳統飲食,你都吃過嗎?

過年習俗講究多: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你知道嗎?現知道不晚

大年初一包餃子,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過年習俗講究多: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你知道嗎?現知道不晚

初二要回孃家了要吃什麼?要吃麵。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吃麵呢,中國人呢有個習俗,叫做迎長送短。長就是麵條,短呢就是餃子。你比如說送人要出門,家裡呢就會給他包一頓餃子,祝他一路平安。要迎客呢就做一頓豐盛的面。

一碗麵的用料

  • 掛麵 粗細,多少看個人喜好 蔥 蒜 一瓣 香菜 看個人喜好 小紅泰椒 1-2個 芝麻香油 色拉油 白胡椒粉 生抽 2勺 醋 1勺 鹽 酌情而定
過年習俗講究多: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你知道嗎?現知道不晚

蔥,香菜,辣椒,蒜,胡椒粉,芝麻香油都放到碗裡

過年習俗講究多: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你知道嗎?現知道不晚

加熱一勺油,潑油到碗裡。要聽到呲啦的一聲

過年習俗講究多: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你知道嗎?現知道不晚

煮麵 倒入湯和醬油醋,開吃。(其實這個面就切蔥蒜香菜,潑油,加醬油醋。面煮好就能吃了。 從頭到尾不出十分鐘)

過年習俗講究多: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你知道嗎?現知道不晚

民間有俗語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很明顯,初三有吃合子的習俗,合子是中華麵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流行的一種麵食。它是一種薄皮的小餡餅,屬於餡餅類,圓形,兩層薄皮內只有一層餡,需用餅鐺烙制。

面,要和得比較軟,皮兒薄如紙且有彈性。餡,單層,比較常見的是韭菜、茴香、雞蛋、豬肉,以韭菜+雞蛋、茴香+豬肉、韭菜+豬肉的組合最常見和最受歡迎。模樣有的與包子、餃子、餡餅相近,其餡料與餃子、餡餅幾乎相同。合子的麵皮一般不用發酵的面,而是用燙麵和冷水面這兩種。合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因此深受歡迎。

過年習俗講究多: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你知道嗎?現知道不晚

大年初四吃什麼?上了年紀的老人估計都有這樣的講究,大年初四吃折籮是老習俗了。什麼叫折籮?“折籮”實際上是北京地區的方言,又叫著“合菜”,實則是將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做成大雜燴。

過年習俗講究多:大年初一到初七吃什麼你知道嗎?現知道不晚

大年初五,還是餃子--“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老北京有講究,“破五”吃餃子的肉餡兒,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餡兒也要自己去剁,這樣的話,就是預示著來年一切都很順利。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有了。“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一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它和古代象徵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一家人團圓吃“破五”餃子,那麼就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以上就是過年要吃的食材了,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吃過呢?馬上就要過年了,如果沒有吃過可以在過年的時候自己動手,做一頓豐盛的美味佳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