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的「治未病」是什麼意思?

黑虎97


腎主五液 心汗肝泣 自如為唾 脾涎肺涕 當五臟津液乾涸 腎水這個主管部門就虛了 腎的陰陽二氣不平衡 腎陰虛 虛火上亢 就會挾持心火對肺金的異常剋制 肺金是生腎水的 腎氣病危 子盜母氣 病氣就會傳到肺臟 肺臟又受到心火的異常剋制 細胞就會癌變 肺金是克肝木的 肺癌細胞如被化療對抗 癌細胞就會轉移到它所剋制的肝臟血裡去了 肝木是剋制脾土的 化療肝臟癌細胞時 癌細胞又會傳變到它所剋制的脾臟去了 肝藏血 脾統血 脾主運化 脾臟的癌細胞會引起人體氣血運化功能失常 交通會到處堵塞 血不通則痛 心主血 隨血液來到脾臟的癌細胞 就會往心臟裡傳變 心火是脾土的母髒 不會接受脾臟傳變來的癌細胞 心和腦相通 就會使癌細胞傳變到腦裡去了 這就是肺癌細胞在內臟的傳變規律和變化 治末病 就是知道病毒的傳變規律和變化 當肝病了 知道肝木會剋制脾土 就不要去化療肝了 而是要實脾土 防止肝的病毒之氣傳變到脾土 脾土運化功能正常 氣血交通順暢 後方給養穩固 五臟經過一段修養補足 腎氣恢復 五臟正氣充足 病毒之氣就會退出人體外


佛三元


“治未病”現在被解釋為預防為主,但這只是中醫的狡辯而已,因為在中醫的眼中,所有人都有病,或者有真正的疾病,或者是所謂的亞健康,因此中醫才說有病治病無病調理,而現代醫學的預防疾病則是讓健康人從此不得某種疾病,不需要長期調理。比如接種了疫苗,就不會再被某種病毒或者細菌感染,也就不會出現感染後的嚴重後果。這是一種非常有針對性的醫學干預手段,並不是中醫那種黑盒子式的泛泛而已。

“治未病”是中醫的一種狡辯術,是用來欺騙沒有病的人花冤枉錢、接受過度治療的,也是他們不懂裝懂的一種手段,明明治不好、不知道怎麼治,偏偏要裝得很高深,用這種故作深沉的技巧來騙人罷了。

醫學發展到今天是通用的、透明的,不存在只有極少數人掌握的秘密。醫學和其他科學意義是全人類智慧的結晶,不存在閉門造車。現代醫學早就不是對症治療了,預防為主是現代醫學的治療原則之一,這種預防為主是建立在對疾病的成因十分了解的前提下,而不是中醫那種蒙人。


京虎子


中醫所講的治未病,是養生防病的重要體現,其實是從健康的狀態到疾病發生,再到患病後以及康復的全過程。也就是將疾病消滅在未病階段,從而實現”不醫而治療”。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詮釋“治未病 ”的含義。

一.養生保健,未病先防。

養生和治未病一樣,一定要順其自然,不可破壞自然規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提高身體素質,從而到達不得病或少得病的目的。

二.未雨綢繆,先病而治。

對於一個好的醫生來說,始終善於觀察。在疾病症狀出現之前就能觀察到,提前給出治療方案,使病不發。

對於治未病的最大意義在於儘可能的使人們不患病,即使患病也要控制進一步的惡化。特別是在現在這種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優勢,不僅可以使大家身心少受疾病折磨,且還可以節省下一大筆醫療開支。


北京醫生網


《黃帝內經》載: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一種防病養生謀略,其中,治未病是中醫治病的一種思想,一種理念。


包含兩種意義:

一是防病於未然,強調重視攝生,只有強身才能防病;

二是既病之後防其傳變,強調早期干預,以便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

①攝生防病。“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的論述出自於《黃帝內經》,且被歷代醫家所重視,要想強身就必須重視攝生。所謂攝生是以調攝精神意志為宗旨,保持心胸開朗,樂觀愉快,安閒清靜,思想上沒有雜念。 這樣就能達到補養真氣的目的。多進行強身健體的鍛鍊,如太極、氣功、五禽戲等。順從季節變化,保持與外界環境的協調統一。


②既病防變。一旦發生疾病,要正確認識疾病的原因和機理,爭取治療的主動權,以防止其傳變。必須掌握疾病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簡到繁的發展變化規律,例如治療肝病的同時,也要注意健脾和胃,因為肝病易傳之於脾胃,這裡的“治未病”指的就是健脾和胃。


艾益康艾絨廠


中醫治未病就是治療某一種疾病,預知疾病向前發展,提前治療的種方法,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首篇講到:上工治未病,治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一治療肝病的經典理論。

肝病出現不能吃飯是肝病及脾,出現肝脾腫大,說明出現了實質性病變。上工就是高明的醫生,在治療疾病時,必須知道疾病初中未三期的傳變過程。

如溫病的護腦法,在治療熱性傳染病時,採用護腦法,可以預防疾病的發展,又叫截斷治療法。這就是中醫的整體觀,現在庸醫不知未病為何意,為了騙錢就忽悠是養生。任何一種疾病都有治療未病的體現,治癒疾病講究標本兼治,本病就是未病。庸醫只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知防未己未然。比如瘡癰治療時,預知幾天化膿,啥時間可以內消,什麼時間切開引流,如何防止病情的惡化,這不就是中醫治未病嗎?

中醫對哮喘的治療,講究急則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治本就是預防疾病再次發作,不是治未病嗎?


合肥名醫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這是古代給醫生所分的優良中差。其實上醫也能治欲病和已病。

1. 先說“未”: 未來,未發現。

2. 誰未發現: 患者本人、下醫。

3. “未病”: 首先,“未病”是所謂“無病症狀態下”,即機體尚未產生病理信息的亞健康人,也就是沒有任何疾病症狀但在脈象已出現非“時令”脈象的人群,中醫也稱“有脈無症”現象;其次,脈象出現陰陽不平衡或氣血虛虧或男人女脈、女人男脈等等脈象,且預言此人將出現什麼樣的病變體質,並提供食療方案或方劑,這就是治未病。當出現“有症有脈”時可稱為“欲病”或“已病”。

4. 某醫生經“四診八綱”診斷後預言某人要出現什麼症狀,一般在幾個月或幾年後發病,可稱為“上醫,治未病”;若幾天後發病則可稱為“中醫,治欲病”。

5. 當今西醫醫院和中醫西化的中醫醫院都可稱為“下醫”(下醫,治已病)。

6. 當今的中醫學院的教學大綱規定:李時珍《瀕湖脈學》的三十七種脈象,課程只重點講六個脈象,其它三十一種脈象可一帶而過,原因不詳;所以學院出來的現今中醫師難以勝任治未病,不客氣的講:庸醫多!

7. 當今醫院如果掛牌立項:未病醫院或科,就看有沒有這樣的純中醫師了,如果沒有上醫,則是打著“治未病”的牌子,坑爹!


厚朴參杞


中醫講的“治未病”,大家不要從字面上去理解,並非是指末來的病,以後,誰得什麼病,誰也不知道。這個“未”字在中醫是指人體介於健康和非健康之間的第三種狀態。也就是我們大家常講的“亞健康”,何謂“亞健康”呢?,自感身體不如以前,精力不再充沛,身體開始吃不消,失眠、乏力、沒食慾、疲勞、心悸、總之就是沒精氣神。


中醫講“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己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身體稍有不適,必當即時調理、調治,不可掉以輕心,強忍抗病,諱疾忌醫。更要注意休息,勞累、傷風、傷寒、傷食、縱慾、熬夜都會添疾加病。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此上工也。人一旦成病,就要用藥治之,不重視病勢的發生、發展,猶如渴了再挖井,打仗了再鑄造兵器,為時己晚,不抵養虎為患。


人有了病之後,常說某人患有某某疾病,何謂“疾”,“疾”就是未病,就是病的萌發、萌芽狀態,也就是人們常講的亞健康,何謂“病”,“病”就是從萌芽到長大的狀態,己養虎為患。人常說“疾病”就是各種病的總稱。


上工治未病當著眼於無病要防,有病早治。想必大家都熟悉神醫扁鵲給蔡桓公看病的故事吧,扁鵲初見蔡桓公,說:我看君王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及時治療,恐怕病要深入體內。蔡桓公毫不在意,他說,我沒什麼病。扁鵲告辭,蔡桓公對身邊的大臣說:當醫生的就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以此來邀功請賞。扁鵲一連三次見蔡桓公,提示病的發展程度,可蔡桓公不相信,四次再見時,扁鵲發現蔡桓公己“病入膏肓”。最後,蔡桓公

病痛難忍,再找扁鵲已逃。通過這個故事,告誡我們治未病的重要性,防微杜漸,才能防患於未然。


是否,能讓這未病掛牌門診,把“疾”消滅在萌芽狀態,把“病”擋在身體之外呢?這是完全可以的,但不能叫未病門診,應叫亞健康防治門診。前提是人們都存在蔡桓公對病的認識階段,認為自己沒大的毛病,忽略。或認為小題大做,這需要人們提高對末病的認識程度,重視程度,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識。


上工治末病,就是無病要防,有病早治,建立起一道對疾病的防火牆!


三禾米田


中醫治末病指的是未發作的病,當然,發作的病也能冶。那麼問題來了,醫者或患者,為什麼雖要等到疾病發作到嚴重時,才去治療呢,為什麼雖要等到疾病嚴重到,超出藥物的藥力範疇時,才治療呢?為何不早治療呢?

醫者和患者,為什麼雖要等到疾病嚴重時,既病入膏肓,(醫者)才想到去治,(患者)想到醫者。

病,有輕重緩急。藥,有力大力弱。醫,有上醫下醫。人,有師有徒。學,有知多知少。人無完人,事無完事,就是因為我們不完美,所以我們追求完美。

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總是忘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中醫治未病不就是今天的防患於未然嗎?


手機用戶74741709128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己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

這是“治未病”的原文。拿國家來說,為什麼和平年代要加強國防,為什麼要養那麼多兵,為什麼造那麼多先進的兵器。消防來說,為什麼要搞消防演習,為什麼要劃消防通道,為什麼要搞消防宣傳。《內經》原文來說,如果病已成,再用藥就晚了,國家都大亂了,你才想辦法練兵,火起了你才想辦法撲滅。那得會有多少人員財產損失。就像現在很口渴了你才想到要挖井取水,馬上要打鬥了,你才知道要先製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嗎?消防宣傳有句話叫消防意識不足才是最大的隱患,要有備無患,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所以我們要從陰陽四時,跟著天氣變化而變化,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比起治療,中醫更注重養生,不讓得這個病,或者這個病快要來了就把它殺死在襁褓中,總比得了這個病花掉幾萬甚至十幾萬去做手術好吧。在圍棋比賽中,我們知道有個非常厲害的圍棋機器人阿爾法狗,

職業九段棋手 說,能戰勝阿爾法狗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一開始就做到非常好的佈局。可見準備的重要性。


讀書思考筆記


再談,"治未病";未病是:體內,五臟六腑,已經產生了病的因素,只是在萌芽狀態。人體還未出現任何病症、症狀。這就叫"未病"。"未病",中醫只有通過脈象,才可診辨出。如果某個醫院,敢掛出治"未病"的招牌,說明院內有真正精通脈象的名醫高手。否則,就是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