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前期張郃並不出彩,為何到後期便成為“無敵”的存在呢?

丹寧頓1


確實如此,張郃是一步步磨鍊出來的。

在三國時代,想混出個樣子來可真不容易,多少人的名字只是一閃即逝,就湮沒在雲煙中。強如上將潘鳳,河內方悅,也頂多十幾個字就結束了他們的命運。


張郃能在袁紹的麾下成為“河北四庭柱”之一,當然也是歷經了各種考驗。袁紹本身就是個猜忌心很重的人,兒子們互相爭鬥,謀士們也各自攻訐,在這種環境下,沒有點真本事和敏銳的政治頭腦,簡直一天也活不下去。而這樣的環境,也恰恰培養了張郃擅長自保,善於應對危機的能力。

咱們通過幾方面來了解一下張郃這個人。

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對陣,打成了僵持戰。張郃給袁紹出主意,要他組織一支輕騎兵,悄悄從後方對曹軍進行襲擾。

這個計謀相當狠毒,如果曹軍沒有察覺,這支輕騎部隊就會對曹軍發起突襲,重創曹軍。即使曹軍警覺,也必須抽調人馬進行應付,而這樣一來,本來兵力就處於弱勢的曹軍在正面戰場上就更加捉襟見肘,不敷應對。

但是這個主意被袁紹和謀士們否決了。

張郃又為袁紹出主意,即然雙方打成了僵持戰,曹軍勢弱,糧草不濟,不利持久,就定然會設法攻擊我方的屯糧重地,我方就應當嚴密防衛屯糧之處,必須加強防禦兵力。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張郃有著相當高的軍事素養,對戰場形勢的洞察力很強。


但袁紹的謀士又否決了這個主意,認為應該趁著曹軍襲來,正面兵力空虛的時機,發起正面進攻,圍魏救趙。

張郃認為這太荒唐了,純粹是不切實際、一廂情願的夢想。但以他的身份和受信任度,是根本無法參與決策。

後來,果然正如張郃所擔心的,屯糧重地被曹軍襲燒,袁軍不戰自亂,而謀士們為推卸責任,居然想陷害張郃。

但張郃已經清晰地認清了袁紹集團的腐朽和沒落。他立即殺掉了使者,與同袍高覽一同投降了曹操。並放開防區,導致袁軍防線徹底崩潰。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張郃不僅有很高的軍事素質,也有著當斷必斷的果決,幹什麼都決不拖泥帶水。


其實在張郃投靠到曹操陣營以後,他的升遷速度也並不理想,始終是以從屬將領的身份隨軍出征。

在哪兒都有親有疏,有遠有近,都很難有絕對的公正,張郃卻都堅持忍耐下來了。

終於,在曹軍征伐漢中的時候,張郃把握住了機會。他被委任為夏侯淵的副將,率領一支偏師,這使他在曹軍陣營中有了實際獨立領兵的機會。

張郃很快地展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勃勃的野心。他主動發起進攻,征服了很多地方,直到遇到了剋星張飛。

宕渠一戰,張郃著了道,被張飛擊敗,幾乎丟了性命,他棄下軍隊和戰馬,翻山越嶺而逃。

從這件事上,我們能看出,張郃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處境,只要能活下去,他對什麼都不在乎。

咱們再來看看張郃的單挑戰績:


通過張郃的戰鬥生涯,我們能看出,張郃的戰鬥含金量很高,他的九個對手中包括蜀漢五虎將中的四位,其餘的還有張遼、龐德、魏延、關興這樣的猛將。只有一個楊昂算個弱手,被張郃迅速碾殺。

再通過這個戰績表,我們發現張郃的一個特點:遇到強敵,見勢不妙,立即就跑,絲毫不戀戰,絕不勉強自己;遇到差不多的,也能拼一下;遇到弱敵,迅速拿下。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上了解了張郃這個人:

1.有出色的能力,很高的軍事素養

2.有敏銳的戰場洞察力,很強的危機感

3.行事果決,當斷即斷

4.性格堅忍,善於把握機遇

4.量力而行,決不勉強自己

正是因為張郃具備這樣的素質,使他能夠在血雨腥風的戰鬥生涯中屢次死裡逃生,並最終熬死了所有排在他前列的猛將。最終成為後三國時期的第一猛將。


但天下第一沒那麼好當,很快,他不但成為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眼中釘,也成為了魏國主將司馬懿的肉中刺。

木門道一戰,在魏蜀雙方兩個死敵――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默契配合下,張郃以一個軍人的宿命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饞嘴肥貓鏟史官


張郃前期就很猛,後期更威武。

張郃很有才幹。他是寒門子弟,黃巾軍起義爆發後,他投軍討伐。當了軍司馬,歸屬冀州牧韓馥。軍司馬是個很大的官,是大將軍的屬官,比當時劉備的縣令、關羽張飛的馬弓手、步弓手大多了。大概相當於大將軍的參謀長,估計韓馥的作戰主要就是依靠張郃。


韓馥被袁紹用計打敗以後,張郃帶著自己的人馬投靠了袁紹,當了校尉。很快因為功勞,當了中郎將。

張郃字俊乂,河間鄚人也。漢末應募討黃巾,為軍司馬,屬韓馥。馥敗,以兵歸袁紹。紹以郃為校尉,使拒公孫瓚。瓚破,郃功多,遷寧國中郎將。

官渡之戰,張郃已經是袁紹手下四大將之一。他的軍事才華在袁紹眾將及眾謀士中鶴立雞群,顏良文丑淳于瓊直流與張郃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但是他的正確建議總是得不到袁紹的採納。特別是在曹操偷襲烏巢的時候,張郃建議袁紹派大軍增援烏巢。如果袁紹真的採納了這個建議,那麼袁紹大軍主力與守烏巢淳于瓊前後夾擊,曹操必敗!可惜袁紹死活聽張郃的意見,最後全軍覆沒。


太祖與袁相拒於官渡,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烏巢,太祖自將急擊之。郃說紹曰:“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

戰事的發展與張郃的預料如出一轍,可見其對戰場態勢的把握和謀略的出眾!


張郃被逼無奈,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興,把張郃比作伍子胥、微子和韓信。

太祖得郃甚喜,謂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

張郃跟隨曹操,打了很多勝仗。而張郃,往往是大軍的開路先鋒。

授以眾,從攻鄴,拔之。從討柳城,與張遼俱為軍鋒,以功遷平狄將軍。太祖徵張魯,先遣郃督諸軍討興和氐王竇茂。太祖從散關入漢中,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於前通路。

軍鋒、先遣、督諸軍。張郃儼然已經成為曹操手下最能打的將領。

用夏侯淵司馬郭淮的話說:

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

曹操死後,張郃又為曹魏東征西討,與諸葛亮廝殺多年。沒有吃半點虧。


張郃最後中了諸葛亮埋伏,被亂箭射死。但是根據《魏略》的記載,張郃其實是被司馬懿害死的。

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諸葛亮誘敵深入,司馬懿命令張郃追擊,張郃認為不能追擊!司馬懿不聽。張郃沒辦法,只好追擊。結果中了埋伏。

我們有理由懷疑,司馬懿是故意的,他要害死這個對曹家忠心耿耿的猛將。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張郃的評價非常中肯:

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寫了這麼多,就是要說明,張郃不是什麼無名小卒,更不是無能之輩。他從普通小兵,一路打到徵西車騎將軍,靠的就是出類拔萃的軍事才華,在群星璀璨的三國將星中,張郃絕對稱得上最耀眼的那一批。


上將噯福斯


《三國演義》尊劉貶曹,劉備陣營中的人物的能力都被羅貫中誇大了,所以就給人造成一種錯覺,蜀漢陣營中的人都是無敵的存在。比如前期的臥龍鳳雛、五虎上將,中後期的姜維等。每個人似乎看起來都有扭轉乾坤的能力,可是最終都因為天意而功敗垂成。



首先,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在表現人物形象上,就會用依據需要,用上一些表達手法。

1.張冠李戴。把其他人做的事,放到了蜀漢人物身上。比如,華雄被孫堅斬殺,文丑死於亂軍之中,作者把功勞都給了關羽,體現關羽的勇猛。再比如孫權借箭,作者寫成了諸葛亮並添油加醋,表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在這樣被神化的人面前,不用說張郃,就算周瑜都不能出彩。

2.編造事情表現蜀漢人物,或者把一些事情誇大。有些事情在三國並沒有發生,但羅貫中卻寫出來了所謂七分是實,三分是虛。比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空城計。有些事情,確實有發生,但羅貫中卻誇大了。比如猛張飛喝斷長板橋,趙子龍單騎救主。張郃在這些掛外掛的神人面前,又怎麼能被注意呢?



3.貶低對手,抬高蜀漢英雄。張郃與蜀漢人物交手,印象比較深的有兩次:一次是長坂坡遇到趙子龍;另一次是瓦口隘碰到張翼德。在這兩位猛將面前,張郃都被寫成了草包了,張郃心裡苦啊。

而到了中後期,五虎將一個一個凋零了,蜀漢又後繼無人,張郃才開始展現了真實的自己。



其次從史實來講:

1.張郃身經百戰,年輕時就是河北四庭柱,官渡之戰就投靠了曹操,在三國時期活躍的時間很長,戰功赫赫,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2.後期三國鼎立局面基本確立,三國內部開始持續不斷的內鬥,政治鬥爭更加醒目。後期其實也有很多將才,缺少了表現的機會。


追風202592852


《三國演義》中,張郃前期並不出彩,那是因為三國前期名將太多了。曹操有許晃、許褚、夏候兄弟、曹仁曹洪、典韋。劉備有關張趙雲,東吳有孫策太史慈周泰甘寧。就連袁紹也有顏良文丑,張郃不過是和張遼一個擋次的武功,況且又在幹大事惜身,見小利忘命的袁紹手下效力,三國前期也就輪不到他出彩了。

但三國後期名將凋零,蜀國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時代,張郃當於就無敵了。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早期張郃不是不出彩,是羅貫中沒給他太多的筆墨。

張郃最初討黃巾軍,是韓馥屬下。韓馥敗後歸袁紹。《三國志》記載:“拒公孫瓚。瓚破,郃功多,遷寧國中郎將”。

“郃功多”,沒有文字詳細描述。但官渡之戰,對其謀略有清晰記載。張郃勸袁紹別派淳于瓊押運糧草駐紮烏巢。“紹不從之”。

得知曹操輕騎襲擊烏巢,張郃說:如果淳于瓊失敗,那麼一切就完了,應該儘快帶兵援救。而袁紹則聽從謀士郭圖之言,進攻曹操大營。

張郃說:“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曹操得到張郃,興高采烈地說:“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

隨後,張郃攻鄴城、滅袁譚、破雍奴、徵東萊等,屢立奇功。

眾所周知,許褚在潼關“赤膊上陣”戰馬超,其實真正消滅馬超、韓遂兵馬的人就是張郃。而且是兩次打敗馬超,才讓馬超徹底失去本錢而投奔張魯。

因西北無大戰,才有張郃到漢中的表現。攻佔街亭的就是張郃。

“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郃雖武將而愛樂儒士”、

張郃智勇雙全,他傳奇的一生,走黴運大多都是他不能自作決定之時。例如,最早期韓馥無能。投靠袁紹時,袁紹意氣風發,他能大顯身手。袁紹取四州後,卻聽信讒言、且剛愎自用,而被迫投靠曹操。因有曹操、曹丕的信任,更是大顯神通。

(插曲,與皇親國戚夏侯淵共事,夏侯淵趾高氣昂,又倒黴了一陣子。)

張郃戰死,也是因司馬懿的錯誤。當時諸葛亮撤軍,郃曰:“歸軍勿追。”司馬懿不聽。郃不得已而追擊,而中埋伏而被射死。

張郃戰死後,諡號:壯侯。“配享太廟”。





碧水青山0


張同學還是很厲害的!我一直很佩服他!



青島插圖畫家


魏的張郃就象是蜀的魏延,兩國前期猛將都凋零了,而和他們作為同時期的二流戰將張郃和魏延就脫穎而出成為了無敵的存在,魏國對魏延同樣也很忌憚!


梁溪居士陸建榮


首先,張郃在初期也不是沒有出彩,四庭柱之一,但當時他資歷淺,機會比後來少而已,現在也一樣剛畢業時只能跟別人打醬油,四庭柱之一已經可以看出他一定是一個極有潛力的新星。

後來他積累了資歷,也煅煉了才幹,終於大放光芒。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張郃經營的很好。因為與他相反的一個人就是馬超,開始光芒四射,後來逐步走低,直到被劉備雪藏,因為他武藝太高,超過關張趙雲,更大的原因是馬超經營的不好。

張郃經營的就很好


九頭浪子1


張郃的無敵是由於蜀國將星的衰落,有句話說得好: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楓林晚霜葉


很簡單早開花的桃子先熟了爛掉之後,後來的青桃子上陣留下來了該它紅的時後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