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勤于思考不僅是人的思維能力的重要內涵,也是孩子成長成才應具有的良好習慣。

培養孩子的思維習慣要從小開始。家長可以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編成押韻的詩歌或謎語,讀給孩子聽,對孩子進行思維引導。孩子再大些可以給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和孩子一起讀書,看電視,然後就所見所聞向孩子提出問題,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並不需要正式給孩子上課。家庭成員中大家經常彼此問答,扯扯家常,最容易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晚飯時一家人團坐在一起談談一天所發生的事情,是培養孩子思維的最好機會。晚飯時,當孩子告訴你他在課堂上是怎樣回答老師提問時,你就可以問問孩子:“你想想是是否能用另一種方法來回答老師的提問呢”?

幽默的話題和雙關語也能啟發孩子思維,引導孩子從另一個側面來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一旦家庭有了思維氣氛,就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進一步訓練孩子進行嚴謹縝密嚴密的思維:

一.讓孩子明白明顯的答案,未必是最好的答案。遇到問題要進行全面思考,看看它有哪些令人感興趣的地方,有哪些有利因素和哪些不利因素。

二.啟發孩子把零星的知識融合在一起,找出彼此間的內在聯繫和規律,然後舉一反三。把所學的知識分門別類的歸納起來,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還可以避免重複學習內容相同的東西。孩子往往會對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提出疑問,家長應該鼓勵孩子進行逆向思維,並使之成為學生終身的習慣。

三.經常向孩子提些能激發孩子積極思考的“怪”問題。這些問題應該是有的令人迷惑不解,疑問引起的,而且沒有固定答案的,以推進孩子思維的發展。

四.教孩子使用精確達意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措辭準確,不僅能防止別人曲解自己所表達的意思,而且還能敏捷思維。對詞語進行推敲,給詞語下明確的定義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但它能夠幫助孩子訓練思維,理清思路。

五.教育孩子傾聽他人的不同見解。孩子往往固執己見,忽視別人的看法和意見,這不僅有礙於孩子的開闊思維,增長見識,還會使孩子養成片面看問題的壞習慣。教育孩子多聽他人的意見,會使孩子明白,個人對事物看法不盡相同。此外,讓孩子經常閱讀、收看報紙和電視中的新聞,也能使孩子懂得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各種不同的解釋。

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六.培養孩子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盡力使孩子瞭解他人想法和感受,經常向孩子提出類似的問題:“假如你這麼做,別人會怎麼想”?”假如是你,你會怎麼想”?

七.鼓勵孩子關注未來。對於孩子來說,要考慮明天或明年的事情是很困難,然而預料未來能發生什麼會影響孩子今天的行動和思維。因此,當孩子在考慮和決定一件事情時,要增大孩子考慮事情時可能會引起的短期結果、中期結果和長期結果,讓孩子多想想“然後會怎樣。”

總之,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對孩子的成才頗有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