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中国汽车年产量未来有望达到4000万辆

董扬:中国汽车年产量未来有望达到4000万辆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江苏无锡相关会议期间表示,8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同比下降,这是近几十个月来第一次明显的降低。不过,数据的波动并不能简单解读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好坏,虽然销量增速仍在回落,但行业总体表现仍符合年初预期。

董扬认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产量占全世界产量30%。长远来看,中国汽车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行业发展将会呈现螺旋上升的总体趋势。

汽车产量并未见顶 未来有望实现年产4000万辆

董扬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当前,我国经济从工业、出口等各个方面,都在转入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在此新常态下,汽车行业发展速度的下降也是属于正常的调整区间。

对于中国汽车年产量究竟会有多少,中国汽车业内一直存有争议。此前预计的2000万辆已经成为笑谈,而现在年产量连续两年接近3000万辆。目前又有市场预测,3000万辆将会是年产量的上限,绝对不会再增加了,但董扬却坚持认为中国汽车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甚至可以达到4000万辆的历史新高。

董扬指出,中国汽车市场未来仍然具有成长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后不会是一个单调递增函数,总的趋势是波动中缓慢增长。期间有可能降一点也有可能略升一点,总的趋势是上升的。

当前的行业增长变低属于正常调整,我国正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市场好的时候要尽量抢占市场,市场欠佳的时候,就要更多的在内部不断抓管理,抓品牌。国内不好,就要更加注重国外市场。

当前,中国汽车总体发展的规律还是要遵循脚踏实地的做事原则,不能寄希望于外界的、政府的宏观刺激政策。同时,相关部门也不要采取临时性刺激市场措施来发展汽车产业。例如车购税减半问题,很可能会造成汽车市场“好一年坏两年”的波动,对行业发展更不利。

汽车行业内需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电动汽车产量在10万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40%。1~8月产量为6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70%~80%。

董扬指出,电动汽车的情况和整体汽车情况不一样。汽车大市场先高后低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而电动汽车增长率下降是政策问题。电动汽车受到政策影响非常大,去年电动汽车市场前两个月出现了无车可卖的情况,但后来又增长很快,原因是去年1月份相关部门改变政策以后造成了供应短缺。今年相关方面已吸取了教训,并于2月份出台了政策,所以2~6月份增长很快,增长几乎是100%。由于8月电动汽车增长40%,所以

全年的电动汽车可能不会增长100%,而很可能是增长50%左右。

董扬认为,目前中国电动汽车总体上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过去是全面落后,包括整车、电池等等,现在是部分落后或者说正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国电池能量密度增加很快。这期间,行业采用了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强制性的保障质量,抓好生产,最终使得我国的相关企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技术积累还是不够。现在,电动汽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节点,相关部门必须要正视问题,认真研究,只有解决行业中的不足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安全性问题,这样才能实现真正领先,不断前进。

电池的安全性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包括了充电和使用问题等等。从政府管理角度而言也要正视当前的问题,一是电动汽车的指标不要再频繁提高,频繁提高指标对于整个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安全性都没有好处,特别是要留给市场,留给产业解决和研究问题的时间。

从业界来说,电动汽车产品应该多样化,而不是技术指标越多越好。

此外,对于充电设施发展,董扬也在呼吁,一方面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把补贴买车转为补贴充电设施建设和充电设施运营。另一方面,汽车企业要尽快重视充电环节。

据介绍,在充电设施方面,宝马、日产、特斯拉等企业都非常重视。现在国家正在推行双积分政策,原来政策是鼓励先进,现在的政策是要求“齐步走”,企业若是卖不了电动车,汽油车也不能卖。这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现象,有人赔钱也要卖车。这是因为,车企如果不能赔钱把1万辆电动车卖出去,它就不能卖10万辆汽油车。但即使是这样,如果充电设施做不好,其他企业充电设施做的好,车企自身也会出现赔钱卖车也没人要的局面。

所以,董扬也表示,汽车企业一定要重视充电设施。和汽车相比,现在充电设施的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管理水平都很低,远远没有达到界面友好、精益生产的状况,仍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总体上,在未来电动汽车肯定会比汽油车更安全,电动汽车将来也肯定会比汽油车更好用。

董扬:中国汽车年产量未来有望达到4000万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